第一回 望海潮·入江湖 第二百零一章 羣雄薈萃膽豪
類別:
武俠仙俠
作者:
超然字數:2927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13:10
自從這東看臺第七層上幾番熱鬧,這裏其實早就成爲大多數人眼中的焦點了,只是老師太超然物外,唐掌門嘻笑如常,落雨、隨風更對他人不屑一顧,餘下個駱門主人微言輕,除了苦笑還能如何。到這時晨霧快要散淨了,南來北往他江湖人物也已基本聚齊了,從這看臺上望去,東西兩側盡是人頭捅動,再下去,三門四派剩餘的幾派也該到場了。
果然,下一個轉出來就是丐幫了,石幫主還是老樣子,掛着他那招牌似的笑容,更帶着一臉一手的污漬,身着百納鶉衣,趿着一雙麻鞋,帶着商長老和夏侯長老也來到了西邊高臺之下。上下打量了打量,就聽石樂小聲嘀咕了一句:“偏偏他純陽宮這麼些臭規矩。”
說着腳一點地也是縱身而上,上得臺來先和邢寨主施過了禮,到了上首的椅前他卻不坐,竟是跳了上去蹲了下來,伸手就把茶碗蓋掀在了一邊,用手敲敲桌子。等道童把水倒上,也不問涼熱端過來就是一口,結果燙的又從椅子上跳了下來,這才算是把屁股安在了位置上。後面夏侯長老呡嘴一笑,商長老卻是看的直搖頭。
在丐幫後面的就是太原金槍門了,王門主身後跟的除了蕭寧見過一面的“玉面神槍”趙廣,還有一個黑大個。看這人年紀絕不大過駱青和蘇廣源去,可平頂身高得在一丈開外,膀大腰圓,黑燦燦的一張臉,頷下微有短髭,兩道硃砂海蔘眉,眼如銅鈴,口似火盆,頭上黑色英雄巾,身穿皁羅袍,手提一杆烏纓霸王槍,腰配百寶囊。這槍可是非同一般,高下也得一丈以上,單那槍頭就有一尺半長,巴掌多寬,平鋪開鴨子嘴似的。槍桿非竹非木,乃是九股緬鋼絞合而成,總有鵝卵粗細,攥在他那蒲扇般的大手裏。就算如此重量的兵刃在手,當他飛身上臺時也一無遲滯之意,可見內外功法修行之精純。這人蕭寧雖沒見過,在西北卻也聽王威等人提起過,正是王門主座下大弟子,四杆長槍之首的“霸王槍”裘方傑。
王宗亮領着二人上的是東面高臺,上臺後往上首位瞥了一眼,鼻中輕哼了一聲,轉而在下首坐了下來。
至此四派中也就只有“拜火教”未曾現身了,看臺上指指點點,一時議論聲不斷。讓大家夥兒等的時間也不長,這時候就聽一個聲音傳遍全場:“吆,人還挺全啊。有勞諸位久候了,失禮,失禮。”
衆人尋聲望去,就見又有兩個人走進場來。這兩人都是一身暗紅色衣衫,上配黑色裝飾,前面一個也得有五十餘歲,微微的須髯,腰胯一口單刀,一面走着一面向兩邊連連抱拳,臉上掛着幾分笑容。別看這人氣不長出,可這一句話經他這口中出來,就像響在頭頂的炸雷,四下裏都聽的明明白白。在他身後的漢子三十餘歲,面目冷硬,雙目如鷹一般,手中執着一柄畫杆方天戟,亦步亦趨。
兩人也是到得東面高臺,先自打量了打量,這才提氣縱身躥了上去。上得臺來前面那人先向對面兩家抱了抱拳,再朝王門主拱拱手。王宗亮直如沒看見一般,眼皮都沒擡一下,只拾起茶碗來喝了一口,趕等對方坐下了才說道:“狄大護法,貴教主不來,你就不怕坐的這張椅子燙屁股。”
“呵呵呵呵,王門主這是說的哪兒話。教主他老人家日理萬機,難有時間趕來,可本教添爲武林中的一份子,如此盛會又不能不來,也就只好遣了我這麼個閒人來了。”狄護法也是端起杯子喝了一口,看着王宗亮笑嘻嘻的道。
“噢,是嗎?”王門主瞥過去一眼,好像才看見他座後立着的執戟之人,隨意的問了句,“你,我們都是見過了,但不知身後立着的這位是誰啊?”
“這位嗎,”狄護法仍然笑容不減的說道,“乃是本教新任的執法堂堂主,也是鄙教主的親傳弟子。”
說着一側身道:“方堂主,還不見過金槍門的王門主。”
“小人見過王門主。”那姓方的堂主原地轉了半個身,抱着戟微微躬身一禮,接着就轉了回去,自始至終面上一無表情。
“嗤。”不光高臺上脣槍舌劍,臺下早有明眼的暗中嘲諷開了,這“散金侯”就是其中的一份子。
就聽侯常發此時冷笑一聲道:“拜火教真是好大的架子,還知道自己是武林的一派嗎?獨自霸着江南就是目中無人了,幾次大會總是派這麼個玩意兒來了事,真是當這天下武林的人都死絕了。”
“嗨,”駱義也是輕笑一聲,搖了搖頭道,“這麼多年了,他們還不是一直如此作派。再說,這一教雖說在江南武林中行事霸道,可也算安居江南。這‘鐵掌震乾坤’狄秋月武藝也是了得,當年就都說他不在牛百里之下,如今又是他教中大護法,到也代表的了他們教主行事。”
“哼,”侯常發瞥了駱門主一眼,還是冷哼一聲道,“他們那叫‘安居江南’?他們那是讓鎖龍寨壓着,勢力過不得江來!狄秋月算什麼東西,都說他武藝了得,可又有誰見過他出手?不過是一諂媚之徒罷了。若是普通的場合,來一個大護法到也夠了,可這等天下羣雄的聚會,少林純陽都是掌門前來,他們卻只派個這個來,拜火教不就是小視了天下英豪嗎!”
身後賀成聽了張了張嘴,最終看了自己莊主一眼,沒有說話,駱義也搖了搖頭,沒把話接下去。
不管這會場中多麼熱鬧,三門的人該來的還是來了,這次從影壁後面轉出來的是三個和尚和三個道士。六個人分成兩前四後,前面走的那個和尚略矮一些,明晃晃的頭頂上九個戒疤宛然,看年齡六十上下,內着土黃色僧衣,灰布的僧鞋,斜披大紅色錦緞袈裟,手中黑檀木念珠個個放亮。與這和尚並行的是個道人,這道士到是身量頗高,也是想當的年紀,半白的頭髮挽了個牛心髮髻,一根古玉的簪子別了,臉堂紅潤,頷下銀髯中還夾有根根黑絲,身着月白色八掛仙衣,腳下黑履雲襪,手中一柄馬尾拂塵通體雪白,未見一絲雜色。
在這兩人身後跟着的年輕和尚道士,蕭寧也是分別認識一人。就見那兩個和尚,其中一個瘦高的在淮南的時候見過,當時聽商長老介紹正是在這小一輩裏被稱作“三僧”之一的空法;另一個沒有見過,不過看年紀也就十三四歲,生的是脣紅齒白頗爲清秀,這會兒跟在空法身邊走來,一路上是雙手合什,低垂着眼瞼,嘴皮微微動着,聽駱義在旁邊說道,這個正是“三僧”中甚少出寺門的空智和尚。
除了這兩個人外,跟在老道士身後的一個正是“玉清子”李悠然,另一個卻也是一身青白色道袍,看樣子是和李悠然同輩了,只是這人生的膚色暗黃,形容粗糙,背微微有些駝,頭上髮色稀疏枯黃,挽的道髻幾欲插不住簪子。此時這人背插一劍,手中另捧有一口連鞘古劍,低調的跟在老道後面,要不是這身打扮,又是在這個場合,衆人只當他是哪裏種地的老農了。聽駱門主介紹,這人竟也是“純陽六子”之一,論資歷僅在李悠然之下的“玉泉子”王大明,都當這六子個個如同清風朗月一般品貌,哪料此人竟在弱冠之年生就了不惑之相,實是讓人難以預料。
認出這幾個人了,前面這一僧一道不用介紹也都明白了,那和尚應是少林寺的當代主持無念大師了;而那道人就是本次大會的地主,純陽宮的一宮之主白雲子陳道遠陳真人了。無念大師和白雲真人來到正面就臺之下,兩人連看都未曾去看,只輕輕的一擡腿,就像邁過自家的門檻一般,只一步便跨上了這一丈餘高,竟是不帶一絲煙火之氣。在臺上二人對着四下裏見過一禮,再互一謙讓才坐了下來。白雲真人看看這一圈的臺子,再瞧瞧右手邊的空位,微微一笑,剛剛想張嘴和無念大師說句話,不想影壁後一聲朗笑傳了出來:“來晚了,來晚了。沒想到這次成了我老秦來的最遲了,實在是對不住了,對不住了。”同樣是賠禮的話,剛纔從狄秋月嘴裏說出來就顯得那麼輕佻,而聽此人之言,卻似句句發自肺腑,讓人能感覺出其中的真情實意來。
隨着話語聲落下,影壁後又是轉出三個人來,當先的也是個六十上下的老者,看身量竟不比裘方傑矮得多少去,滿頭的黑髮濃密,臉上橫肉茲生,五官粗曠,卻又偏偏留了五縷的黑髯;身上一套深藍色長衫,長衫下被虯起的健肌崩起多高,怎麼看怎麼礙眼。這會兒此人一路走來,一路是對着周遭連連抱拳,等到臺下一躍而上了,更對着幾位掌門直道失禮,看他坐了下去,大家也就能猜出來了,當是三門中的最後一門,“天醫門”的當代之主秦鎮泉了。
跟着他上來的是兩個童子,看年紀好似比空智還要小些,這二人沒有什麼出彩之處,關鍵是他倆手中的東西,把四下裏的目光全吸引了過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