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 鮮卑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長歌入漢關字數:2276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10:09
    光和六年(公元183年)春。

    北地太守皇甫嵩率家兵、郡兵及傅、謝兩族部曲,跋涉千里,突襲丁奚羌於北地郡舊治。

    斬首兩千級。

    丁奚羌潰敗,殘衆向西逃入安定。

    皇甫嵩乘勝南下,擊歸德羌。

    乞伏鮮卑是時剛到歸德羌,商議向南攻擊北地郡,接應鮮卑大軍之事。

    皇甫嵩步騎三千人。

    歸德羌士兵兩千多。

    乞伏鮮卑士兵三千多。

    皇甫嵩處於嚴重劣勢,但漢軍士兵並未露出恐懼之色。

    不論是皇甫嵩訓練出來的士兵,還是傅、謝兩家的部曲,都不是庸兵怯將。

    他們是將門,是大族。他們經歷過大漢強橫的時代,他們堅信一漢可以當五胡。

    如今敵人不過兩倍於漢兵,又有何懼?

    皇甫嵩先是派人挑戰歸德羌,然後佯敗,趁其追殺使得陣列鬆散之時,突然轉入反攻。

    乞伏鮮卑呼應,從側面縱騎衝陣。傅燮親自指揮,以矛陣牢牢守住右翼。

    皇甫嵩與謝氏部曲則奮勇突擊,猛攻歸德羌。謝由射殺突稽,歸德羌遂潰。

    漢兵士氣大振,喊殺聲震動山川。

    乞伏鮮卑西遁,入安定。

    皇甫嵩遂屠歸德羌,無長少婦孺皆殺之,斬首數千,威震北疆。

    皇甫嵩在涼州,金河屠各在幷州,心理上似乎離得很遠。但如果拿來地圖仔細查看,就會發現實際上兩者距離並不遠。

    歸德羌與金河屠各就隔着一座白於山,若是從西北方向繞行,這白於山繞過去並不太難,那時皇甫嵩就可以直接出現在奢延澤的西南。

    金河屠各控弦之士三千,但面對將北地三羌屠盡的皇甫嵩,劉虎心中實在沒底,他一度起了向東遷移的心思。

    直到斥候告訴他,鮮卑大單于和連已彙集諸部,召集了數萬騎兵,沿着黃河,穿過沙漠,到了靈武谷。

    和連望見廉縣的火光,又驚又怒。

    就晚了幾天時間,本應在此接應自己的丁奚羌居然被皇甫嵩提前一步消滅!

    至於爲什麼比約好的時間晚了幾天,和連拒絕回答這個問題。

    或許大帳之內幾個匍匐在地、不敢出聲的美女有一點發言權。

    趕到廉縣之後,和連心中的僥倖頓時粉碎。

    廉縣已成一片白地,作爲前沿基地的價值已不復存在。

    想必靈州和富平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和連就在黃河邊暫時紮營,偵騎四出,打探皇甫嵩的蹤跡。

    他帶着王帳騎兵轉了一天,一個人影都沒見着,想殺點人發泄都找不到對象,氣呼呼地回到營中。

    暮色初上,大營中炊煙裊裊。

    和連直接馳回大帳,在帳外將戰馬丟給親兵,掀開帳篷衝了進去。

    帳中美女見他回來,臉上都露出恐懼之色,又連忙變成笑臉,跪地迎接。

    和連上前抓住一個美女,就去剝她衣服。

    不一會帳中就響起不堪入耳的聲音。

    還有和連的狂笑聲:“叫吧!母后!”

    這美女自然不是和連的生母,他的生母早已去世。這些年輕的女人都是檀石槐的王帳美女,不過是些玩物,嚴格來說跟所謂母后一點關係都搭不上。

    但誰讓和連愛玩這個調調呢。

    這些女人爲求活命,也只得配合和連:“王兒!”

    帳外親衛聽了都是大皺眉頭,搖頭不已。

    檀石槐大單于在時,這和連英氣勃勃,勇武善戰,算得上是個英雄。怎麼繼任大單于後,變成了這個樣子?

    是其掩藏的本性暴露,還是權勢令其發生了蛻變?

    和連胡天胡地了半夜,才起來吃了重新加熱的晚飯,呼呼大睡過去。

    天光大亮,斥候騎兵帶來了好消息:皇甫嵩剛破歸德羌,人困馬乏,正在洛水上游休整。

    若是兼程突進,在皇甫嵩遁回老巢泥陽之前,足以將他截住。

    和連大喜:“能逮到皇甫嵩這個狗賊,這一趟就沒白來!”下令吃過早飯就急行南下追趕。

    兵貴神速。和連帶了五千騎爲先鋒,先行出發,後續大軍帶着輜重、糧谷,跟在後面。

    白晝短暫,似乎方纔還是中午,轉眼就有暮色升起。

    和連正猶豫要不要紮營,前面斥候急報:逮到皇甫嵩的尾巴了!

    和連打馬來到前軍,搭眼眺望,皇甫嵩正往洛水河谷狼狽奔逃,大旗歪斜,人喊馬嘶,一陣凌亂。

    他們定然也發現了鮮卑大軍,輜重、牛羊丟得滿地都是。

    和連大喜,高呼:“擒殺皇甫嵩,殺光漢兒!”王帳騎兵宛如潮水,洶涌而至,似乎一下子就能將皇甫嵩那兩千多人淹沒。

    遍地的輜重、牛羊雖然造成一定阻礙,鮮卑騎士紛紛止步撿拾,但大多數王帳騎兵根本沒看上這點東西,打馬從縫隙中穿行,眼中只有皇甫嵩的大旗。

    拓跋部新任渠帥拓跋詰汾策馬奔至和連身邊,勸諫道:“大單于,我等前軍只有數千,大部仍在後面,不如整頓軍陣,待主力趕上,再行追擊,反正已經逮到皇甫嵩的尾巴了,不怕他逃走。何必倉促發動決戰呢?”

    和連反問道:“你是擔心皇甫嵩逆擊我軍?他只有步騎三千,剛與歸德羌惡戰,必有損傷,即使我等前軍,也有騎兵五千,還怕他反咬一口?詰汾你的膽子只怕比草原上的狐兔還小啊!”

    拓跋詰汾人微言輕,見和連不聽,也無計可施,回到自己部中,命令部下提高警惕,不必追得太急。

    此處河谷地形開闊,按理來說應該不會有埋伏。但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。行軍打仗,生死之事,還是小心爲上。

    鼓聲如雷,殺聲震天。

    皇甫嵩果然發動逆襲。

    和連哈哈大笑,向左右道:“皇甫嵩來來回回就這點伎倆?”

    下令:“擎我王旗,吹號角衝鋒,將他給我碾成粉碎!”

    左右吹動號角,高舉大單于王旗,鮮卑騎兵高聲喊殺,向皇甫嵩發動衝擊。

    就在這時,陡然一聲怒吼平地而起:“射!”

    數十人從輜重車下躍出,數十支弩箭爆射,將和連王旗所在之處完全籠罩。

    和連身中數箭,仍舊在馬背上暴怒大叫:“殺光他們!”

    拓跋詰汾在後面遙遙望見,痛苦地閉上眼睛:“這個蠢貨!”

    嗤地一聲響,一箭正中和連咽喉。

    死法與另一個時空並無二致。

    《三國志·魏書·烏丸鮮卑東夷傳》:“和連數爲寇鈔,攻北地,北地庶人善弩射者射中和連,和連即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