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九章 林楚河之謀

類別:武俠仙俠 作者:最愛吃腰果字數:3174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7:24
    清和背叛太初之前,南線戰場上,在太初元帥林楚河的率領下,太初軍從夏關城出發一路向南攻城略地,很快攻佔了東夏十餘座城池。

    東夏除了在錦關城有重兵把守外,其餘城池中的守軍都是些老弱病殘,太初軍並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。

    林楚河在東夏境內三座關隘中各佈置了十萬守軍,分別派大將楊文忠鎮守飲馬關、徐世勳坐鎮武威關、章陵峯做主虎陽關。

    這三座雄關是討伐軍的退路,不得有失。

    林楚河自己則親鎮夏關城,隨時調兵遣將。

    第一日的大戰,清和軍強攻飲馬關損失慘重,原本十萬兵力只剩下了七萬餘人。

    林楚河並沒有帶清和軍深入東夏腹地,而是讓他們在守錦關城與飲馬關之間的要道上安營紮寨,此舉不僅能在東夏軍反攻之時讓清和軍首當其衝,還可以讓飲馬關守軍監視着清和軍,可見林楚河對清和軍並不信任。

    率兵南下的清和軍統領千路三郎對林楚河的安排並沒有提出不滿,很是配合。

    千路三郎的順從態度這讓林楚河心中存了幾分警惕,下令增派了不少斥候在清和軍附近查探,並且從飲馬關守軍中調出一營五千人馬與清和軍駐紮在一起,明爲支援,暗地裏實爲監視,千路三郎對此心知肚明,卻並不反對。

    清和背叛前一日深夜,幾道身影避過太初軍的眼線從清和營帳中出發,趕往錦關城,這些人都是高手,一般士卒根本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。

    在幾人進入錦關城後不久,幾頭巨大飛禽騰空而起,繞過飲馬關朝着太初方向飛去,它們的速度極快,並不是普通禽類,而是靈獸。

    作爲擁有獸王谷的東夏來,幾頭靈禽並不是什麼珍惜的東西。

    第二日,也是北線和西線清和軍背叛之時,夏關城城主府內,太初元帥林楚河默默地打量着位於城主府正堂的沙盤,他滿臉思索之色。

    幾位率兵南下的太初大將安靜等候在一旁,星河宗星痕龍甲營統領唐金戈也赫然在列,他站在距離林楚河最近的地方。

    林楚河突然擡起頭看向唐金戈道:“金戈,本帥一直有些心緒不寧,總覺得此次南下會出大問題,不知你有何看法。”

    唐金戈面色沉重,認真答道:“林元帥,在下認爲此次出征有些太過順利了,除鄰一攻打關隘的一場大戰,我軍損失不少人馬外,攻打其它城池之時並沒有遇到像樣的阻力。”

    林楚河面露贊同之色點頭道:“本帥也這麼覺得,這就是本帥爲何沒有再派兵攻城的原因,現在想來,第一日的順利似乎是東夏給本帥吃下的巨大誘餌。”

    “元帥,若真是如此,東夏如此行事所圖極大,恐怕我軍隨時會遭遇危險。”

    林楚河臉色沉了下來道:“騎虎難下啊!看來這進退兩難的境地就是東夏朝的陽謀了。”

    唐金戈沉默,從那擔憂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是贊同林楚河的法的。

    進攻,十有八九會掉入敵饒圈套。

    撤退,首先太初朝廷不會允許,其次如此不戰而退難免士氣低落,到時候東夏軍傾巢而出攻入太初境內,以太初如今的形勢,恐有滅國危機。

    按兵不動,接近百萬大軍耗在這裏,就算東夏軍不進攻,到時候人吃馬嚼,糧草都是問題。

    林楚河苦笑道:“看來這場仗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。”

    唐金戈遲疑了片刻,開口道:“元帥,不知你發現沒有,征討東夏以來,東夏朝最爲聲名赫赫的獸王營只是零散出現,並沒有大軍出沒。”

    “本帥自然有所察覺,身爲晉安覆滅後中原最爲強盛的王朝,如今東夏軍表現出的戰力實在有些名不副實,十有八九會有大動作。”

    一位老將軍聞言臉色一變,上前行禮道:“元帥,我等不如退守東夏關隘,進可攻退可收,若是敵軍來襲,我軍可憑城關險要拒敵,在大戰中佔據有利地形!”

    “王慈將軍所言極是!”

    “末將認爲王將軍的建議可校”

    又有兩位將領站出來附和道。

    沒等林楚河話,唐金戈卻大聲道:“元帥,在下認爲王將軍所言依舊有巨大隱患。”

    王慈眉頭微皺,看向唐金戈的眼神不善,不過他並沒有言語。

    林楚河有些驚訝道:“金戈有什麼想法儘管出來。”

    “東夏雄關三座距離並不算近,雖然也算可以互相照應,但若我軍真的兵分三路固守關隘,敵人若是全力攻向一座關隘,有獸王谷的靈獸支持,攻下一座關隘並不需要多久。”

    “到時候另外關隘的友軍前往支援恐怖不僅會來不及,還會被敵軍狙擊,就算不去支援,東夏大軍也可以從南北兩個方向攻向另外的關隘,到時候再想要集中兵力可就來不及了,分守三關大有可能被逐個擊破…”

    唐金戈冷靜分析,一旁的王慈聞言臉色也緩和下來道:“唐兄弟的有理,老夫的計劃確實有不的紕漏,若是元帥採納了老夫的建議,到時候後悔可就來不及了。”

    林楚河輕笑搖頭道:“王老將軍的計劃不是不可行,不過需要略微改變一下策略,兵分三路確實不可行,不過退守關隘,以逸待勞卻是現在我們的最佳選擇。”

    王慈苦笑道:“可是元帥,不分兵如何把守三關,只守其中之一,我太初門戶將大開,以懸劍城中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擋敵方全軍出擊。”

    老將軍到這眼睛一亮道:“難道將軍要退守的關隘並不是敵方的三道雄關,而是我太初懸劍城?”

    唐金戈臉色有些古怪道:“若是退守懸劍城,那不就是撤軍了麼…”

    林楚河目光如炬道:“金戈得對,當然不能退守懸劍城,若是撤回去,我太初數萬將士豈不是白白犧牲了。”

    王慈滿臉疑惑道:“元帥,究竟如何退守?”

    林楚河伸出一根手指道:“東夏三關只守一座!”

    這次不光是王慈疑惑,包括唐金戈在內的將領們都面露不解之色,林元帥的話實在是前後矛盾。

    林楚河指向沙盤上武威關所在道:“我們拿出四分兵力駐守武威關,兩位兩座關隘佈置疑兵。”

    王慈聞言一驚,立刻開口道:“疑兵有何用,敵方大軍一到,定然會立刻攻城,到時候疑兵自破。”

    林楚河眼中閃過自信光芒道:“本帥要的就是讓他們來攻!到時候再城中佈滿陷阱、木柴火油,只要敵人攻入城中,隱匿在暗處的死士就放火燒城!”他着雙手拍向沙盤上的飲馬關和虎陽關,兩座沙城立刻變爲沙堆。

    一位中年將領上前道:“將軍,即便如此也只能滅殺部分敵人,拖住敵饒腳步,但在大軍的碾壓下,敵軍還是會突破關城,到時候敵人既可以圍攻武威關,又可以攻下懸劍城逼迫我軍反攻懸劍城,到時候地利盡失!”

    “劉尚將軍的有理,既然選擇以城爲陷阱,當然要埋伏敵軍,我們要各派三分兵力在兩關北門外設伏,待敵人狼狽衝出關城立刻展開撲殺!”

    “而設伏的兵力以遊騎兵、長弓手爲主,長弓手遠程擊殺敵人,待敵方出城形成足夠兵力的時候,遊騎兵則全力衝鋒掩護弓手撤退,拖住敵人一段時間後,遊騎兵也不能戀戰,與弓手一齊退守懸劍城。”

    “宣劍城和三道雄關的距離比三道雄關互相之間的距離要短的多,退走並不困難,敵人這時有三個選擇,攻懸劍城,攻武威關,攻令一座設伏關城。”

    “懸劍城或是武威關被攻,在攻城過程中,另外的兩股兵力可以全軍壓上,對敵人展開夾攻之勢,若是敵人繞路攻向最後一座關,駐軍立刻穿過關城在城南設伏,如法炮製再次重尚軍,只不過這一次退守的是武威關。”

    “將士上陣殺敵需要勇氣,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,兩次遭遇陷阱埋伏,這時候敵軍的士氣一定低落的不成樣子,伏兵想要撤離並不難。”

    “總之,懸劍城和武威關必須互爲依仗,另外兩關則是我們消磨敵方士氣和消耗敵人兵力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林楚河在沙盤上指指點點,分析地頭頭是道,衆將領一邊聽着一邊默默點頭,眼神中滿是對林元帥的敬佩之意。

    一位始終沒有言語,身材魁梧的將軍突然站出來行禮道:“元帥,若是將兩關變爲陷阱,那城中東夏百姓怎麼處置,要知道雖然城中大多數百姓已經在站前撤走,但城中依舊還有不少老幼婦孺,要將他們牽往我太初嗎?”

    “丁毅將軍,這些東夏雄關剩下的百姓恐怕其中有不少東夏密探,若將他們帶回潁州後患無窮,非我國人,其心必異,到時候若是因爲遷走這些人而讓計劃走露風聲得不償失。”林楚河平靜道,只是他得到目光有一絲冰冷。

    丁毅臉上露出震驚神色低聲喃喃道:“難道…”

    林楚河微微點頭,輕輕做了個手掌劃過脖子的手勢,在場衆將士立刻明白了林楚河的意思,唐金戈一臉震驚,看來這個太初儒帥也不是個良善之輩,畢竟慈不掌兵。

    “只不過本帥如今有些顧慮。”林楚河皺眉道。

    唐金戈立刻道:“元帥,你是清和人?”

    林楚河點頭道:“沒錯,這千路三郎的表現實在太過平和,不得不讓人懷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