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:春秋 第二十一章 泓水之戰
類別:
歷史軍事
作者:
遠止浮游字數:1683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4:44
齊國衰弱後,鄭國這個牆頭草馬上倒向了楚國,宋襄公很生氣,說我們都是中原國家,不團結一致,你還去幫南方蠻夷,看我怎麼收拾你,於是派兵攻打鄭國。
鄭國向楚國求救,楚國派大將成得臣(字子玉)救援,子玉建議直接打宋國,圍宋救鄭,於是帶着大軍直接出擊宋國,宋襄公只好撤軍自保(這個比圍魏救趙要早很多)。接下來這場宋楚之戰發生在泓水河,史稱泓水之戰,宋襄公“成名戰”,也是人生中的最後一戰。
由於周朝推崇禮樂,因此在春秋初期的戰爭仍然講究規矩和禮節的。打仗前要先下戰書,戰書語氣還不能強硬,要溫柔的相邀,約定好時間地點,雙方打仗時要布好軍陣再開打。贏的一方也不能追殺輸的一方,如果有白頭發的士兵,不能俘虜,這種友好的作戰環境,我還是挺喜歡的。宋襄公覺得自己是貴族,更要遵從這種禮數。
在子玉領兵渡過泓水的時候,宋國軍隊早在對岸布好軍陣,目夷建議:“楚國兵多,我們兵少,趁他們渡河的時候滅了他們。”宋襄公不同意,說:“瞎說,你怎麼這麼沒規矩,他們還沒過完河呢,現在打他們不是壞了禮數嗎,我們可是仁義之師,怎麼能搞偷襲。”
等楚軍過河,目夷又勸說:“現在可以打了吧。”宋襄公又拒絕了,說:“不行啊,他們還沒列陣呢,等他們排兵佈陣弄好了,我們再光明正大地決鬥。”等楚軍準備好,雙方開戰,人數佔優的楚軍立馬打敗了宋軍,宋襄公的大腿還中了一箭,宋國這次損失慘重。
宋國人埋怨宋襄公不聽目夷的建議,宋襄公還教訓說:“仁者不打受傷的敵人和白頭發的老人,古人打仗不會靠險要地形取勝,就算宋國要滅了,我也不忍心打沒有佈陣的敵人。”目夷受不了宋襄公的迂腐,終於爆發了,說:“打仗就是奔着取勝去的,都像你講的,直接去當奴隸好了,還打個毛。”宋襄公傷重身亡。
在泓水之戰的第二年,宋襄公舊傷發作,不治身亡,用性命給自己的仁義買了單。
對宋襄公的評價無非是兩個詞語,仁義、愚蠢。下面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,在我看來宋襄公既不仁義,也不愚蠢,只能算是個志大才疏的人。宋襄公當太子的時候,以讓國爲自己掙下了一份名聲,要知道宋國是禮儀之邦,身爲嫡長子的宋襄公讓位給庶兄目夷,目夷不可能答應,即使目夷答應,宋國上下也不會答應。而後霸主齊桓公步入老年,竟放心不下儲君,將其託付於宋襄公,宋襄公看出了齊國霸業崩塌的端倪。
齊桓公逝世,齊國果然發生內亂,宋襄公出了點小力,幫助公子昭撥亂反正,贏得了第二份名聲。當時,秦晉兩國要應付外敵,並且國內適逢饑荒,兩國之間也頻繁爲了搶糧交戰,齊孝公是自己一把手扶上臺的,南楚本是蠻夷,中原諸侯都不認可,於是宋襄公萌生了一個念頭,復興殷商!可能這個想法一直存在於宋國的歷代君主,然而宋國畢竟是個小國,封地地勢平坦,無險可守,起事難度太大,但到宋襄公時期,可以說是天賜良機。
宋國本身實力不強,那靠什麼來號令諸侯呢,宋襄公想想也只好打着“仁義”這個名號來做盟主,說宋襄公其實並不仁義,是因爲他爲了震懾小國,把他國國君處死祭河,還派兵攻打不服氣的小國,說宋襄公並不愚蠢是因爲他懂得如何利用有限資源,但是宋襄公只走對了第一步。
當時宋國若想稱霸甚至復興,唯一的道路是在第一步以“仁義”之名會盟後,聯合自己扶植的齊國,安心積蓄力量,先行仁義之師,後行不義之事。然而宋襄公急功近利攻打鄭國引起了禍端,至於宋襄公爲什麼要堅持作戰禮數,我覺得他確實是想靠着堂堂正正的戰爭來復興殷商,或者說他其實並沒有其它謀略,所以我說他是志大才疏。
自泓水之戰後,商周以來以“成列而鼓”爲主要特色的禮義之兵正式落幕,之後的戰爭詭譎莫測,爲了勝利無所不用極其。可以說之前的戰爭,是國與國爲了解決政治、領土爭端的一種手段,只是分個高下,點到爲止,之後戰爭中的殺戮愈演愈烈,戰火越燒越大。
下面再解釋一個疑問,爲什麼宋襄公這種實力能評上“春秋五霸”,在他那個年代,實力最強的應該算楚國的楚成王。齊桓公、宋襄公、晉文公、秦穆公、楚莊王這五霸的說法來自於唐代司馬貞撰寫的《史記索隱》,《史記索隱》是對司馬遷《史記》的註解,內容來自於《史記》,司馬遷和儒家千絲萬縷的關係在之前已經解釋過了。
再看儒家,創立人孔子(祖籍宋國),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,孔子回:“克己復禮爲仁。”儒家整個思想文化都貫穿了“仁”,“禮”二字,因此儒家名作《春秋》對守禮仁義的宋襄公自然高看一眼,加之宋襄公確實以盟主身份召開過諸侯大會,故而宋襄公能被評上“春秋五霸”。
接下來還是說說名副其實的霸主,晉文公重耳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