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七章:戰!戰!戰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6085更新時間:24/07/02 19:00:14
    “約戰?”

    “用城外百姓要挾咱們?”

    “不出去!附近百姓疏散的疏散,藏起來的藏起來,至於其他……”

    “戰爭哪有不死人的,殿下已經讓百姓藏起來,如果他們沒藏,那是他們活該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城樓內。

    當衆將士得知海盜約戰書上的要挾內容,紛紛冷笑議論。

    今天又一次失敗。

    倭寇對攻克閩縣,很明顯已經沒有信心了,所以才提出贏戰於野。

    現在倭寇差不多還剩四千多,將近五千人。

    反觀他們。

    那些青壯,守城還有點用處,可野戰中,絕不能用,只會成爲拖累。

    所以,一旦答應約戰,可動用的兵力。

    其實只有九百多正兵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議論聲漸漸平息,衆人看向一直沒說話的朱棣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環視衆人,“我準備答應。”

    啊?

    所有人詫異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答應?

    九百對五千?

    朱棣把衆人錯愕全都看在眼裏,笑着解釋:“我們雖然只有九百正兵,但別忘了,我們還有五百藏起來的騎兵,這部分兵力,倭寇並不知……”

    野戰中。

    兩軍交戰,譚淵率領五百兄弟突然殺出……

    不出意外,大概率能讓倭寇徹底潰敗。

    至少有六成贏面。

    如果有六成贏面,還不敢打,那也不配爲將!

    衆人聽着朱棣解釋,漸漸安定。

    徐輝祖提出疑慮,“姐夫,萬一我們答應對方出城野戰,對方分兵偷襲縣城怎麼辦?”

    對方兵力,始終大於他們。

    他們得傾巢而出。

    可對方卻能留下少量兵力。

    不需太多,只要五百,就能拿下沒有防守的閩縣城池。

    本來漸漸安定的衆人,又紛紛看向朱棣。

    這個問題,朱棣也想過了。

    略微沉吟說道:“把城內的青壯全都集中起來,留五十正兵統帥,另外,從現在開始,派出斥候,嚴密監視倭寇大營……”

    倭寇大營就那麼點地方,派出十幾個斥候,就能嚴密監視起來。

    另外,明天再讓譚淵留一百騎兵在縣城附近。

    五六百小股倭寇接近城池,一百騎兵足夠了。

    “另外,馬上派兄弟,連夜出城,去找沈將軍,請沈將軍開始行動,截斷閩江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隨着朱棣解釋,將士們再無異議。

    嘩啦!

    齊齊起身。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領命後,隨即開始連夜安排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片刻後。

    張武作爲朱棣的信使,出現在倭寇大營。

    張武站在羣寇中,面不改色,“我們殿下答應你們約戰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。

    站對面的陳壽、神田孝信等人紛紛相互對視,面露驚訝。

    明四皇子竟然答應了?

    轉而,泛起難掩的喜色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張武把羣寇神情看在眼裏,暗暗微哼,繼續冷冷道:“不過,我們殿下也有條件。”

    “請提!”陳壽含笑點頭。

    只要不過分,他都能答應。

    “一,你們撤離到閩縣南三十裏外。”

    直接在城外野戰,倭寇太容易分兵突襲城池。

    向南三十裏外。

    這個距離,即便分兵突襲,老譚的騎兵也有足夠時間應對。

    不!

    倭寇步軍,根本不可能衝過騎兵設置的三十裏死亡線。

    “二,野戰期間,你們不得分兵攻打閩縣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好,我都答應!”

    張武話音剛落,陳壽就一口全答應了。

    明四皇子所提條件,都是擔心他們趁閩縣空虛,突襲閩縣。

    雖然,大家的確這樣謀劃了。

    可看樣子,明四皇子也有防備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索性就答應。

    現在,什麼事情,都比不上,引誘明四皇子出城野戰重要。

    只要明四皇子出城。

    就輸定了!

    送走張武後。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一羣海盜首領,瞬間爽朗大笑。

    “明四皇子果真在乎名聲!”

    “這就是他最大的軟肋,爲了名聲,他不但保不住城外大明子民,就連城池,他也保不住!”

    “少將軍厲害,敏銳抓住了明四皇子的軟肋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陳壽聽着衆人恭維,矜持一笑,抿脣深吸一口氣,壓下心中激動雀躍,吩咐:“把這個消息告知將士們……”

    兩天連續戰敗,損失慘重。

    士氣已經十分低落了。

    不過,只要這個消息傳開,低落的士氣,肯定瞬間就能高漲。

    攻城戰打不過明四皇子。

    可野戰,他們必勝!

    兵力懸殊太大。

    野戰,明四皇子可沒城牆依靠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城頭。

    朱棣聽着遠處倭寇大營傳來的歡呼聲。

    雙目格外深邃。

    倭寇首領們,定然用野戰的消息,提振士氣,完全在意料中。

    對於他而言,堅守城池當然是最安全的選擇。

    城外農村的百姓,他也最大限度提醒了。

    即便拒絕陳壽約戰的請求,也問心無愧。

    當然,他答應,也不是婦人之仁,更不是愛惜羽毛。

    名聲這東西,根本不是他的第一選項。

    身爲軍人,第一選項永遠是勝利!

    若出城野戰,沒勝算,他會毫不猶豫拋棄城外百姓。

    可有至少六成把握。

    爲什麼不打呢?

    從倭寇要挾、激將他出城野戰,他產生一股強烈預感,若不答應,倭寇極有可能退兵。

    這有些出乎他意料。

    他原以爲,倭寇至少能堅持四五天。

    所以才和沈仁約定了三天時間。

    明天野戰,他的主要目的,不是爲了救城外百姓。

    是牽制倭寇!

    近五千多倭寇,一旦抱團撤兵,即便譚淵能率領騎兵奔襲。

    也無法全殲倭寇。

    最主要,駛入閩江的兩百艘戰船,大概率就留不住了。

    這批戰船,自從沈仁主動積極出兵後,在他眼中,就已經是他的東西了。

    有了這兩百艘戰船。

    他就能短時間內,武裝出一支水軍,別的不說,這支水軍,足夠他控制福建和雞籠嶼海峽,把兵力投放到雞籠嶼。

    海貿,也能提前做起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夜很深了。

    樑道明臉色陰沉離開陳祖義旗艦。

    陳祖義含笑站在艦首送行。

    等樑道明駕駛小船離開後,臉上笑容瞬間消失。

    樑道明似乎嗅出什麼味道了。

    長子太讓人失望了。

    八千對一千五百,優勢在他們。

    損兵折將猛攻兩天,還未拿下閩縣,竟然還在信中委婉提議撤兵。

    分明就是被明四皇子嚇破了膽!

    太讓人失望!

    朱棣就這麼厲害?

    他不信!

    “陳忠!”壓抑聲響起。

    心腹陳忠忙往前幾步靠近,他本姓劉,因爲世代忠心服侍陳家,到了將軍這一代,陳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,成爲馬六甲最大軍閥勢力。

    將軍爲了籠絡他。

    也感念他劉氏爺孫父子,世代忠心服侍陳家。

    所以將準他改姓陳。

    如今,他也算是陳家旁支。

    可以上陳家族譜。

    “將軍。”

    陳祖義擰眉沉默片刻,詢問:“我想領兵登陸閩縣,伱覺得如何?”

    陳忠愣怔……

    “報,少將軍消息!”

    就當陳忠琢磨時,有報訊兵,小跑着匆匆來到陳祖義身邊。

    陳祖義擰眉不悅接過信,展開查看。

    他對長子的表現已經十分失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陳忠注意到,陳祖義臉上漸漸露出笑容,好奇問:“將軍,少將軍帶來好消息了?”

    “何止好消息,是天大好消息!”陳祖義鬱結一掃而空,爽朗笑道:“他敏銳抓住朱四郎在乎名聲的軟肋,逼迫朱四郎答應出城野戰……”

    朱四郎啊!

    這麼優秀的一個皇子。

    可太在乎身份帶來的榮譽,太愛惜羽毛了!

    朱四郎的失敗,從這一刻就註定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樑道明旗艦。

    呂珍一直在此等候。

    樑道明返回,就第一時間詢問:“樑兄弟,陳祖義答應了嗎?”

    兩天過去了,也不見送財貨回來。

    即便陳祖義壓着消息,也不難判斷,進攻受阻。

    若是攻克閩縣,陳祖義此刻,恐怕恨不得到處宣揚。

    朱皇帝這個四兒子,厲害的有些過分了。

    樑道明一改陳祖義旗艦時的陰沉,笑道:“沒答應,陳祖義現在還想自己獨吞全部榮耀,我看他有些懸。”

    幸災樂禍說完,又小聲道:“呂前輩,我想等今夜,所有人休息後,集中一批小船,派遣五百將士,偷偷駛入閩江,咱們也去插一手!不知呂前輩願不願意?”

    五百將士,說多不多。

    說少也不少了。

    他估摸着,經過兩天消耗戰。

    明四皇子手頭兵力肯定不多了。

    他和呂珍集中五百披甲精銳,突然出現在閩縣,或許可以一戰定乾坤。

    如此,他就是攻破閩縣的最大功臣。

    陳祖義最終給他做嫁衣。

    呂珍琢磨許久後,點點頭,“好,我實力小,但願意派出一百最精銳的將士,讓我二弟葉文舉跟隨樑兄弟登陸閩縣!”

    若能助樑道明,借此戰聲望大增,和陳祖義並駕齊驅。

    兩虎相爭。

    他們可以漁翁得利。

    樑道明知道呂珍的想法。

    不過並不介意。

    大家誰沒私心。

    他拉上呂珍,也是想把呂珍綁在自己的戰船上,一起對抗陳祖義。

    當晚,所有海盜都休息後。

    數十艘小船,從樑道明、呂珍戰艦脫離。

    葉文舉陪着樑道明,率領五百精銳將士,悄悄駛入閩江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五更天。

    朱棣派出的兄弟,總算找到了沈仁。

    沈仁聽聞朱棣要出城野戰,頓時瞪大眼。

    “出城野戰?”

    “燕王是不是太託大了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沈仁尚未說話,鎮東衛各級將領,已經紛紛開口。

    沈仁瞪眼壓制鎮東衛將領,好奇詢問:“燕王爲何要出城野戰?”

    燕王若是真擔心城外百姓。

    當初就不會,毅然決然撤了海防守兵。

    “殿下判斷,倭寇有退兵跡象,一旦拒絕出城野戰,倭寇極有可能退兵,殿下讓俺捎話給沈將軍,很抱歉,當初誤判了倭寇的戰鬥力,眼下需要沈將軍加快行軍,搶佔閩江下游,堵死倭寇閩江退路!”

    諸將脣角狠狠抽搐。

    出城野戰,是爲了牽制倭寇?

    給將軍道歉,是因爲誤判了海盜的戰鬥力?

    大家還在擔心,燕王守不住三天呢。

    現在剛過兩天,海盜都開始萌生退意。

    燕王擔心海盜撤退,不得不出城野戰牽制?

    沈仁雖然驚訝於倭寇萌生退意。

    但相信朱棣的判斷。

    若是沒有這種戰局感知力,當初,這位殿下,也不可能從草原活着回來。

    可出城野戰,燕王能扛得住?

    “殿下現在還剩多少兵力,能否告知,殿下野戰計劃?”

    隨即,報信的親兵兄弟把朱棣的安排告訴沈仁。

    爲了讓沈仁放心,不折不扣按原定計劃,去堵截閩江下游水道,朱棣派遣這名兄弟離開時,就把沈仁可能會問的內容,詳細交代了。

    “什麼?守城兩天,燕王竟然一直沒動用五百親兵?”

    “嘶!燕王到底怎麼守住閩縣的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報訊的親兵兄弟,聽着一羣將領驚訝議論,不由微微挺胸。

    沈仁暗暗驚訝,‘好強的定力!’

    根據這名兄弟講述這兩天守城情況,好幾次,差點就被倭寇破城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燕王竟都忍着不動這股力量。

    這種戰場忍耐性,他這種久經戰場的老將,捫心自問,也做不到。

    隨即笑道:“好,回去轉告燕王,我會按照計劃,截斷倭寇閩江後路!”

    有五百騎兵這張底牌。

    倭寇敗局已定。

    戰場擺放在閩縣以南三十裏。

    好謀劃!

    倭寇向南撤退三十裏,擺開戰場,他們當初停船的地方,就在戰場北面。

    一旦倭寇在騎兵突然奔襲中敗退,還會往北尋找戰船嗎?

    不會!

    倉皇之下,倭寇會向南,往海邊逃竄。

    他都不需要堵截順流而下的倭寇戰船。

    只要堵截陳祖義闖入閩江營救即可。

    倭寇首領們,只看到,殿下要求他們遠離閩縣,是擔心他們在野戰時,分兵奔襲閩縣。

    爲了誘使殿下出城野戰,迫不及待答應殿下的條件。

    卻忽視,殿下隱藏極深的算計。

    這等心計,讓人害怕!

    總之,若是換他,他是想不出這等謀劃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黎明前,最黑暗時。

    親兵回去向朱棣報訊。

    沈仁率領鎮東衛將士,急行軍直撲閩江下游。

    天色漸亮。

    嘟嘟嘟……

    昂揚號角聲中,兩日連續失敗的倭寇海盜,士氣高昂向南撤離。

    陳壽和其他海盜首領騎馬離開時。

    扭頭看向縣城。

    一名海盜笑道:“很快,這座咱們損失慘重都攻不下的縣城,就會不設防讓咱們衝進去,燒殺劫掠了!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衆人忍不住爽朗大笑。

    陳壽笑笑,抖了抖馬繮,領兵離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城頭。

    朱棣等人目睹倭寇向南撤退,前往約定的戰場,也紛紛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徐輝祖笑道:“姐夫,咱們是不是也出發?”

    “不着急。”朱棣含笑搖頭。

    今天這一戰,午後打起來就行。

    爲沈仁截斷閩江爭取足夠時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樑道明率兵乘坐數十艘小船,也抵達陳壽等人停靠戰船處。

    並且迅速派兵控制船上海盜,確保這些人不會干擾他們。

    “樑首領,好消息!天大的好消息!”

    樑道明在岸邊打量故土風貌時,葉文舉滿臉含笑,從碼頭激動跑來,“樑首領,剛剛從控制的海盜口中得知一個消息……”

    當樑道明聽聞,朱棣和陳壽約定在城南三十裏外野戰時,瞬間愣怔。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隨即,仰頭大笑,“葉前輩,天都向着咱們啊!”

    這不是受天青睞,還能是什麼?

    笑過後,樑道明徵詢道:“葉前輩,我看咱們先在岸邊隱藏起來,等明四皇子離開閩縣後,再裹挾留守這裏的百餘各家將士,接收閩縣如何?”

    葉文舉含笑點頭。

    裹挾留守看船的百餘各家將士。

    是防止這些人給陳壽報訊。

    讓陳壽和明四皇子拼死拼活。

    他們去閩縣輕鬆劫掠!

    這回,明四皇子、陳祖義都是輸家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日上三竿。

    朱棣領兵出城。

    閩縣百姓惶恐議論。

    “燕王腦子是不是壞了!”

    “可不!就這點兵力出城野戰,能贏嗎?”

    “他敗了,咱們也要跟着遭殃!”

    “這個禍害精,陛下爲什麼把他派來咱們福建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城內百姓、士紳私下埋怨議論,朱棣聽不到,但也能猜到。

    不過,他一點都不在意。

    很多決策,沒有結果之前,不被人理解,很正常。

    他也不想解釋。

    而且也解釋不通。

    對城內百姓說,出城野戰,是爲了城外百姓?

    人性自私,城內百姓根本不會管城外人死活。

    解釋說:他判斷倭寇萌生退意,不出城,倭寇就要撤退。

    百姓肯定會說,退了好啊!

    退了大家都安全。

    百姓有百姓的考量。

    他作爲此戰主將,也有自己的考量。

    大家只是立場不同,沒有對錯之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臨近中午。

    朱棣率領九百將士,慢悠悠,不疾不徐抵達約定戰場。

    譚淵一直遠遠隱祕跟着。

    秋收後,開闊的農田上。

    雙方相隔五里,列陣而立。

    海盜陣前。

    帥旗下。

    陳壽遠遠凝視朱棣,脣角笑意漸濃,扭頭看向左右,“諸位首領,這一戰,就是咱們揚名立萬之戰,告訴兄弟們,沖垮正前方明軍的小小方陣,三十裏外的閩縣內,有數不盡的財富等着咱們!”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“少將軍放心,我們一定把少將軍的話,帶給兄弟們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羣海盜首領爽朗大笑策馬離開。

    這番話,可以讓麾下將士發瘋!

    此戰,勝局已定!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