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三章:沈仁送給朱棣的創業大禮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5987更新時間:24/06/28 22:48:20
    福州。

    雲集福州的士紳都走了。

    不是回家。

    紛紛跑去閩縣領縣福清。

    福清也臨海,又緊鄰閩縣。

    士紳們都去看熱鬧。

    福州安靜下來了。

    城內客棧酒肆,嘆息好日子過去了。

    布政使衙門,卻熱鬧起來。

    閩縣消息,接連不斷傳回福州。

    葉茂官房。

    心腹站在葉茂書案前,彙報着,“大人,閩縣最新消息,朱四郎無兵可用,直接把海防線守兵撤到了閩縣縣城……”

    葉茂驚愕擡頭,等心腹彙報結束後,笑問:“他這麼幹,就不怕閩縣城外百姓罵他?”

    朱四郎的確有權調動閩縣海防兵力,按陛下聖旨,閩縣是朱四郎攻打東番橋頭堡,閩縣海防歸朱四郎和都司府雙重管轄,將來,朱四郎出海的水軍基地,也要在閩縣修建。

    “嘿嘿……,大人,他朱四郎現在能守住閩縣就不錯了,還能顧得上罵聲?”

    葉茂笑笑。

    閩縣善打善殺的丘八,搜搜撿撿,最多能湊齊一千五百人。

    加上朱四郎五百親兵。

    總計也就兩千人。

    雖然閩縣是小城,千餘人足夠守城。

    但據他所知,這回陳祖義至少也要動用五千人。

    具體多少,他沒詢問。

    這些都是地方豪強和陳祖義暗中聯絡。

    他身爲大明的官,是絕不會和一羣背離故土的海盜有任何直接聯繫。

    可五千人也不少了。

    耗也能耗死朱四郎的千餘兵力。

    彼時,閩縣沒守住。

    朱四郎撤走海防守兵的行爲,又惹怒閩縣縣城外所有百姓。

    戰後,就讓閩縣豪強攛掇百姓驅逐朱四郎,然後再在整個福建形成一股驅逐朱四郎的聲浪。

    趕走朱四郎指日可待!

    朱四郎下了一步臭棋。

    分明就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,慌了!

    ‘驅逐朱四郎……’

    葉茂默默盤算,走出這一步,太子爺系統內很多人,應該會十分欣賞他。

    藍玉招惹朱四郎,差點枉送性命。

    太子岳父呂本,差點老命不保。

    宋國公馮勝直接丟了老命。

    而他就要成功了!

    葉茂擡頭,詢問心腹師爺,“師爺,此番驅逐朱四郎後,我該向誰表功,才能靠近太子系,爲將來接近太子爺做準備?”

    像他這種封疆大吏,朝中雖然有些關係。

    可關係並不深。

    馬上就要做出偌大事情,卻找不到表功之處。

    胡惟庸不行,何況都已經請辭了。

    李善長也算不上正宗太子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心腹師爺略微沉吟,智珠在握笑道:“大人,可以聯絡太子岳父呂本呂大人,此人定然痛恨朱四郎,現在大人爲其報仇,解心頭之恨,呂大人一定十分高興……”

    葉茂認真聽着,脣角笑意更濃。

    呂本的確是進入太子系,很好的跳板。

    “好,我這就給呂大人修書一封,先讓呂大人高興高興!”

    其實應該等結果出來。

    可他現在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建安。

    都司衙門。

    “什麼?”沈仁也收到了閩縣消息,驚訝起身,快步來到地圖前,根據消息,盯着地圖思索片刻後。

    情不自禁點頭,感慨:“不愧是能從草原,轉進萬里殺回來的人!”

    “將軍,燕王的安排很高明?”身後下屬滿臉不解。

    “何止高明!”沈仁神色凝重,“海防上那些兄弟,這些年靠着海防,吃了多少,你不清楚?”

    吃人嘴軟,拿人手短!

    現在福建豪強要聯合海盜,給燕王當頭棒喝。

    肯定提前叮囑海防這些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燕王洞穿了這一切,所以直接讓徐家小公爺,把這些人撤到閩縣,在他的眼皮子底下,別說這羣傢伙不敢亂來,換做我,我也不敢!”

    皇子身份倒也罷了。

    縱橫草原,轉進萬里才最令他忌憚。

    只有軍人,才能明白,這等輝煌戰績,意味着什麼。

    “將軍,燕王這麼幹,就不怕百姓罵嗎?”

    沈仁搖頭,“慈不掌兵,若是連勝利都不能保證,百姓損失更大,些許罵名……”

    話音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他一直認爲,這位成不了大事。

    有能力,卻無雄心壯志。

    所以,不想接近。

    太靠近燕王,不利於他軍旅生涯,也沒發展前途。

    可這等手筆,若無大氣象、大魄力,敢這麼幹?

    有大氣象,大魄力的人,成不了大事?

    沈仁面露一絲猶豫,他對這位皇子的判斷出錯了?

    其人雖不爭儲,但出海,也能不靠繼承,像陛下,自己創立一番事業?

    “將軍,燕王把騎兵調出城,把海防調入城內,能守住閩縣嗎?”

    下屬好奇詢問,打斷沈仁思緒。

    沈仁回神,當即轉身:“我要去鎮東衛,我走後,你負責建安,尤其要確保,燕王妃和太孫一行人安全!”

    下屬驚訝張嘴。

    鎮東衛在福清,距閩縣最近的一個衛。

    快速行軍。

    一天時間就能趕往閩縣,正常速度,兩天也到了!

    “將軍……”他已經猜到將軍改主意,要增援燕王,可爲什麼?

    之前不是說,要和燕王保持距離嗎?

    沈仁一眼就看透下屬想問什麼。

    此一時彼一時。

    首先,燕王調海防兵力回閩縣縣城,又把跟隨他縱橫草原的騎兵調往城外。

    他基本可以判斷,燕王至少能守住閩縣。

    等到他從建安帶兵去增援,既然早去晚去,人家都能守住縣城,何不早點去。

    其次,也是最主要的。

    之前不想上趕着,是擔心被太子系誤以爲他支持燕王。

    而燕王被陛下打發出海,蜷縮東番,無法伸張。

    他不想將來沒有退路。

    可現在不同。

    看燕王的樣子,似乎擁有類似皇帝陛下,自行創立一番事業的能力。

    如此,即便他在大明被太子系排斥,將來也可以去投奔燕王。

    鎮東衛在福清。

    等閩縣的戰鬥打響後。

    他出兵也是職責所在。

    只是,鎮東衛相較建安,有兩個優點,距離閩縣很近,大軍行進,兩日即可抵達。

    且靠海,在閩縣西南邊。

    他可以迅速率領鎮東衛將士,突然出現在閩江入海口處,在閩江設置水上障礙。

    把進入閩江的戰船,全都截留!

    就當送給燕王的創業禮!

    如此一來,他也不用備受良知煎熬和譴責。

    以前不敢這麼做。

    是不瞭解燕王。

    認爲這位雖然優秀,可沒雄心壯志,在大明,永遠只能受人驅使。

    即便出海,最多只能統治一個東番罷了。

    可現在不同。

    燕王展現出的能力,證明此王有創立一番事業的能力。

    這樣,別人才敢靠近他。

    才有勇氣靠近他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沈仁回神,嚴肅道:“你不要多問,總之,伱只要按照我吩咐的,把這些事情辦好,還有,不要對燕王妃之外任何人,透露我離開建安,前往鎮東衛的消息!”

    他突然改變主意。

    若是被葉茂以及福建其他豪強得知。

    恐怕這次就打不起來了。

    身爲大明將領。

    既然燕王的表現,足以讓他放下一切顧慮出手。

    那就要把敢於突入閩江,登上大明疆域的倭寇,全都收拾了!

    今天之前的燕王,他瞭解的不夠深,從金陵傳來的各種消息,真真假假,讓他有太多顧慮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當天。

    沈仁只帶了幾個親兵,喬裝打扮,低調出城,快馬加鞭離開建安,直奔福清鎮東衛。

    沈仁下屬雖然不知沈仁突然轉變的原因。

    但也意識到,自家將軍準備靠近燕王,至少,也不會再刻意和燕王保持距離。

    於是,一邊確保徐妙雲等人安全。

    一邊,低調來到縣衙。

    把沈仁去鎮東衛的消息告訴徐妙雲。

    書房。

    送走沈仁心腹下屬後。

    毛老六、明月、明霞三人全都不解看向徐妙雲。

    都很詫異,沈仁突然令人錯愕的轉變。

    毛老六忍不住詢問:“少夫人,咱們剛來時,這沈仁一副要和咱們保持距離的樣子,這是怎麼了?中邪了?”

    徐妙雲笑笑。

    她隱約猜到了原因。

    不瞭解四郎的人,尤其這些朝中高官,生怕接觸四郎,爲自己將來埋下禍患。

    可如果,他們發現,四郎也能成爲他們的一條退路時。

    有些人,就會放下顧慮。

    沈仁倒不是說,要投靠四郎。

    只是沈仁看到四郎展現出的能力,將來能庇護他,能給他一個前途,所以才會放下種種顧慮,去盡爲將者職責!

    爲官、爲將者,能如沈仁,其實已經很不錯了。

    絕對不要奢望,人會無私!

    就連劉伯溫,也是看透了,洪武十一年的朝廷格局,父皇能庇護他,所以當四郎去請他,才會欣然答應。

    衆人聽了徐妙雲解釋,瞬間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毛老六笑哼一聲:“這個沈仁關鍵時刻,做出了正確選擇!”

    大明待不下去,跟着少爺,少爺還能虧待他?

    他沈仁在大明,不算最拔尖的。

    註定機會也就少。

    可出海後,少爺麾下人才少,他沈仁可以得到很多機會!

    在大明,沈仁大概率,只能熬資歷。

    可只要肯跟少爺出海,就能憑戰功!

    熬資歷的,永遠比不上憑戰功的。

    藍玉、沐英這些人,名聲大吧?

    人家就是憑實打實的戰功!

    沈仁只要多接觸少爺,肯定能被少爺折服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徐妙雲笑笑,暗暗鬆了口氣,連日來,緊繃的神經,終於放鬆不少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又一日過去。

    閩江兩岸村莊,要麼撤離,要麼疏散進入縣城。

    整個閩縣,所有人都屏息凝神,緊張等着戰爭到來。

    福清。

    靠海邊的小練山山頭。

    一羣士紳豪強遠遠眺望海面,低聲議論。

    “怎麼一點動靜也沒有?”

    “咱們還等着看,陳祖義這個四海之王,這回要弄出多大規模,給朱四郎當頭棒喝,他可千萬別讓咱們失望……”

    “快看!”

    某刻,有人突然驚呼一聲,議論聲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所有人齊齊順着喊話之人手指方向看去。

    瞬間呆滯。

    遠處海面出現一個個黑色小點。

    然後迅速放大。

    嘶!

    倒吸涼氣聲響起。

    “這有多少戰船?”

    “看樣子,至少七八百艘!”

    “不止!至少一千艘!”

    “活躍在四海之上的海盜,竟有這麼大實力?”

    “這還只是一部分,每家海盜都不可能傾巢而出,這些海盜精着呢,至少會在老巢存一兩艘、四五艘戰船,留下東山再起的本錢,陳祖義肯定也不是傾巢出動,而且,還有一些只活躍在高麗的海盜,根本不會聽從陳祖義號令……”

    “就眼前這些海盜戰船,也能壓着朝廷的水師打了吧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士紳豪強們震驚議論。

    旗艦上。

    陳祖義也壯志滿懷,站在艦首,看着身後浩浩蕩蕩戰船,衝被請到旗艦的樑道明等衆首領,爽朗笑道:“我等此番,集結如此規模,出現在大明海岸,消息傳回金陵城,恐怕朱皇帝也睡不安穩吧!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衆首領爽朗大笑。

    樑道明笑過後,乘機開口:“陳大哥,福清鎮東衛,若是增援朱四郎,兩日即可抵達閩縣,不能不防,我願率領兄弟們留在福清海岸附近,做出隨時進攻福清假象,幫陳大哥牽制鎮東衛,確保鎮東衛不敢增援朱四郎!”

    “我也願意!”呂珍忙跟隨請命。

    “我也願意!”

    “俺也願意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陳祖義臉上笑容漸漸凝滯。

    樑道明這個人,在他指揮下,也總時時刻刻,想保持存在感。

    與他爭奪號召力!

    他要答應了。

    不等於告訴衆人,此戰他是總指揮。

    樑道明就是副指揮?

    將來大勝,樑道明這個副指揮,也會分潤屬於他的聲望。

    他可以十分肯定。

    樑道明一定會派人在四海宣傳,此戰是他們共同指揮的結果。

    想的美!

    “樑兄弟多慮了!”陳祖義笑着說道:“我們有十分詳細的信報,福建都司沈仁根本不願和朱四郎走的太近,沈仁下令聚集兵馬,竟然從五個衛所抽調,先去建安集結……”

    如果沈仁真想幫朱四郎打一場大勝仗。

    就應該直接去鎮東衛!

    讓其他衛所,向鎮東衛集結兵馬。

    樑道明暗暗詫異。

    這個消息,他就不知道。

    陳祖義,到底是四海之王,在大明內的人脈網絡,不是他能比的。

    這也是他想和呂珍等人交好的原因。

    “報!斥候回來了!”

    就在此時,有海盜跑來,打斷衆人爾虞我詐。

    很快,一艘小船快速靠近旗艦。

    然後探子登上甲板。

    “稟首領,朱四郎把閩縣海防兵力全都撤回縣城……”

    陳祖義等人初聞錯愕。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等探子彙報完後,所有人,頓時仰頭大笑。

    “朱四郎以爲海防千把人,全都集結到閩縣縣城,他就能守住城池?”

    “他是不知道,咱們動用八千人吧?”

    “現在好了,大家可以沿着閩江,長驅直入了!”

    “他朱四郎想在閩縣和咱們擺開陣仗打一仗,那就打!八千對一千,優勢在我們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輕鬆議論中,陳祖義擡手,聲音漸漸息落。

    陳祖義看向樑道明,“樑兄弟,鎮東衛就在附近,朱四郎都借不到兵,得抓襟見肘撤回海防兵力,你現在還擔心,鎮東衛增援嗎?”

    “陳大哥英明!”樑道明笑着恭維一句。

    他本來也不是擔心鎮東衛。

    主要是不想此戰中,徹底淪爲陳祖義附庸。

    讓陳祖義得到所有好處。

    既然沒辦法分一杯羹,那就專心致志看戲唄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陳祖義暗暗微哼,轉身,意氣風發大喝:“傳令各船,滿帆!今晚我們要抵達閩江入海口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臨近傍晚。

    陳祖義戰船出現在閩江入海口處。

    陳祖義的鉅艦,無法駛入閩江。

    經商議決定。

    以陳祖義長子陳壽爲主將,倭寇中,實力最強的神田孝信爲副將,統帥八千兵馬。

    大小戰船兩百艘,沿閩江,朔流而上,攻打閩縣。

    臨別出發前。

    陳祖義單獨將長子找來。

    審視着已經二十五歲的長子。

    他這長子,在馬六甲就經常帶兵,陸戰攻打馬六甲王國的城寨、村寨,搶佔土地。

    海戰、陸戰都是一把好手!

    他對長子寄予厚望。

    “此番,跟隨你的,是這些年,咱們積累起最善陸戰的將士,爲父對你也培養多年,你是爲父最優秀的兒子,據傳,朱四郎也是朱皇帝最優秀的兒子,切不可大意,好好打,打敗朱四郎!

    此戰贏,咱們父子,在這四海之上的威名就徹底建立起來了,將來父親稱孤道寡,給你留一座江山!”

    陳壽膚色微黑,魁梧雄壯,臉上有一條長長刀疤。

    這是在馬六甲作戰留下的。

    聞聲,拍胸脯道:“父親放心!孩兒一定擊敗明四皇子朱四郎,儘可能將其俘虜,然後咱們再將其禮送回明朝,即彰顯咱們的實力,又交好明朝!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陳祖義頓時笑了。

    單憑這幾句話,就證明,他這個兒子,不是有勇無謀的莽夫。

    “去吧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嘟嘟嘟……

    沉悶號角聲中,兩百多艘戰船,在數萬雙眼睛注視下,沿閩江逆流而上,消失在視線中。

    樑道明看了眼呂珍,“呂前輩,這一戰能贏嗎?”

    他們這邊,拿出來的也都是精銳。

    尤其是陳祖義的兩千兵馬。

    那可是連馬六甲王朝都忌憚的存在。

    人人披掛鐵甲!

    陳祖義長子也很優秀。

    可朱四郎名頭更大。

    朱四郎的劣勢,在兵力太少。

    他希望贏。

    可想到陳祖義贏了,威望徒增,就心裏癢癢,想親自參與。

    呂珍一眼看穿樑道明心思,笑着反問:“樑首領,也想出兵?”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