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二章:罵聲不斷!千帆點點,直撲福建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6016更新時間:24/06/28 22:48:20
    閩縣。

    縣府衙門。

    朱棣、徐輝祖、蔣進忠、譚淵,湊在一張閩縣地圖前,比對着黃冊、魚鱗冊上記錄的村莊,在地圖上做着標記。

    直到四人合力將所有村莊,在地圖上標記出來後。

    徐輝祖三人同時鬆了口氣。

    他們就沒幹過這麼繁瑣的細微事情。

    蔣進忠打量着地圖上,密密麻麻,三角形標記的村莊,笑道:“我是第一次見,地圖上標記上不起眼的村莊。”

    他見過各種各樣的地圖。

    甚至,家族的藏書樓中,還收藏着歷朝歷代的地圖。

    但沒有一個朝代,會把村莊標記在地圖上。

    當然,一些重要關隘村莊除外。

    朱棣笑笑,“等未來鄉土村社建成後,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村出現在地圖上……”

    能不能上地圖,其實很簡單。

    三個因素構成。

    經濟價值、軍事價值、政治價值。

    鄉土村社建成,鄉村的經濟地位、政治地位得到極大提升,一些人才頻出、亦或者經濟影響力足夠大的村莊,會首先被標註在大明全國堪輿圖上。

    而其他村莊,也會出現在縣域、州府、行省地圖上。

    這個時候,也標誌着,鄉土村社取得了初步成果。

    “我感覺,土橋村肯定第一個被標註在咱們大明的全國堪輿圖上!”徐輝祖笑道。

    別的不說。

    隨着東旭這些孩子成長起來,在各個領域產生巨大影響力,任何統治者都不能忽視吧?

    而且土橋村還有學倉,還有姐夫、阿姐培養起來的第一批孩子。

    將來,肯定會重視教育吧?

    朱棣笑笑,未來的事情誰能說清呢。

    或許,未來有關他和妙雲在中原的一切痕跡,都會被抹掉。

    雖然這讓人很不舒服。

    可這就是政治的殘酷現實。

    他一直想遠離的原因。

    收斂思緒,在沿海的海防堡壘上點了點,“明天,輝祖拿着御賜金牌,去這些衛所堡壘,讓他們全部撤離……”

    徐輝祖、蔣進忠、譚淵,不由驚愕皺眉。

    朱棣話音剛落,徐輝祖就忙詢問:“姐夫,全部撤離?是不是……”

    撤掉海防。

    這不就等於放任倭寇長驅直入嗎?

    朱棣苦笑,“你以爲,這些海防堡壘,此番真的會拼死抵抗倭寇嗎?”

    福建地方豪強,聯合倭寇海盜,做了這麼大一個局,給他當頭棒喝。

    且這些海防堡壘的將領,這些年,駐守閩縣,到底貪污了多少?

    這個時候,別指望海防線能起到作用。

    這些將領,大概率會象徵性抵擋,確保事後板子不落下來就行。

    真忠心不好做。

    可裝忠心的辦法可太多了。

    何況,雖然倭寇海盜此番到底會動用多少兵力,尚不可知。

    但既然要給他當頭棒喝,兵力肯定不會少。

    五千人總是有的。

    海防上的堡壘支點,擋不住五千人,是理所當然的理由。

    這些年,海防線被大幾百倭寇突破的情況,也不是沒有。

    “既然他們在海防線上,不可能盡職盡責,那就把他們調到閩縣!”

    砰砰!

    朱棣手指重重點在閩縣縣城的標記上,“我親自盯着,看他們敢不敢不賣命!”

    蔣進忠瞧朱棣眼中寒芒一閃而逝,心中默默爲駐守海防那些把總們祈禱了。

    可別不識擡舉。

    否則,會死的很慘。

    “而且,撤掉海防還有很多好處,首先,現在我們通知百姓海盜要來襲,閩縣上上下下的反應太不盡如人意。”

    來到閩縣的第一天,他就讓輝祖第一時間,通知閩縣各地倭寇海盜要攻打閩縣劫掠。

    可真正當回事的,沒有多少人。

    首先,閩縣好些年沒經歷海盜劫掠。

    百姓天真認爲,海盜不敢。

    其次,百姓在意家中的罈罈罐罐,根本不捨得,扔下家,暫時離開村莊,躲藏到周圍山林中。

    任何災難前。

    單靠官府的力量,根本不可能照顧到每個人。

    何況還是這種皇權不下鄉的時代。

    統治力度如此鬆散。

    他手頭上的力量這麼少,根本沒辦法顧及,散落在各處的村莊。

    “我們已經通知百姓,倭寇要進攻劫掠閩縣,如果在大張旗鼓把海防線上所有力量,撤入閩縣防守,消息傳開,百姓大概率就會警覺了。”

    蔣進忠微微皺眉,“殿下,這樣百姓會罵你的!”

    殿下此舉是好意。

    可在這種關頭,百姓看到殿下把保護大家的海防力量,撤回閩縣,一定會罵殿下。

    若是換個人,一定不會像殿下這樣做。

    一定會大張旗鼓宣傳,誓死守好海防,絕不讓倭寇登上閩縣。

    暗中,悄悄把大部分兵力抽調回閩縣。

    等海盜倭寇真登上閩縣,燒殺劫掠也沒什麼。

    再做做姿態,做出一副盡力了,和百姓誓死共存亡的樣子,保準能讓百姓說一句:燕王盡力了!

    但這種辦法,百姓就得不到警覺,損失會很慘重。

    瞧吧。

    保護百姓的方法,會招致罵聲。

    送百姓去死的法子,卻能讓百姓說一句,所謂‘公道話’。

    這世間事,真是好滑稽!

    朱棣看着蔣進忠,“進忠,我們是官員,官員的責任就是守土安民,不能處處想着自己的名聲。”

    這就是當官的無奈。

    想當個好官,很多時候,就免不了招致罵聲。

    “我給你吃顆定心丸。”朱棣笑着說道:“將來,伱跟着我出海,只要你幹正事,哪怕被人罵的狗血淋頭,我都保你!”

    嗨嗨……

    蔣進忠頓時笑了,“那感情好。”

    朱棣瞪了眼,迅速轉回正題,“除了警醒百姓,驅趕百姓主動行動起來自救,另一個好處就是,讓開一切防線,讓海盜直接進攻縣城……”

    海盜進攻閩縣的主要目的,是給他當頭棒喝。

    且整個閩縣的財富,至少六成集中在縣城。

    放開海防。

    海盜就不需要避開主要道路的堡壘,從其他防守更薄弱的地方登陸,可以沿着閩江長驅直入,直接進攻縣城。

    其他各處村莊被劫掠,燒燬,的可能性就會減輕。

    他就是明擺着告訴陳祖義。

    把戰場放在了閩縣。

    陳祖義不打閩縣,所謂當頭棒喝的目的也就達不到。

    朱棣把標註出來的地圖交給譚淵,“譚淵,明天你就帶着兄弟們出城,我會再給你幾份閩縣地圖,按照這幅標註,再製作幾份,接下來你們就在城外活動……”

    騎兵守城太浪費了。

    去城外。

    一旦有倭寇進攻閩縣不利,試圖劫掠周圍村莊時。

    譚淵率領的五百騎兵就是一把利刃。

    哪怕是一千人的倭寇團伙上岸後單獨行動,只要被譚淵這五百騎兵盯上。

    那也是送到嘴邊的肥肉。

    而且,還能在倭寇海盜攻城時,發起突然奔襲,緩減城內壓力。

    總之,騎兵在城外的價值,比守城強。

    譚淵點頭領命,同時提議:“殿下,你留一百兄弟吧,海防這些腌臢東西不可靠,而且,整個海防兵力收攏回來,也只有千把人。”

    閩縣城牆並不高大。

    估計還不足兩丈,充其量,一丈五。

    南邊城池城牆,不似北邊,除了少數重要大城池。

    其他城池,城牆並不高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棣微哼,冷笑,“他們敢在海防線上放水,到了閩縣,他們敢不賣命?還是敢在睡夢中時,用刀子割下我的腦袋?”

    譚淵三人頓時笑了。

    且不說殿下的身份。

    就是殿下的威名,這些人也不敢在殿下眼皮子下造次。

    譚淵輕鬆笑着點頭,“殿下,這樣吧,你身邊總需要幾個自己人,傳令辦事,也得心應手,讓張武帶五十個兄弟留下來,我帶剩餘兄弟出城。”

    朱棣看了眼譚淵,從善如流,點頭答應。

    然後看向徐輝祖、蔣進忠,“輝祖,海防線上的士卒大張旗鼓撤退後,你就馬上動員閩江沿線村莊、鎮子上的百姓,向縣衙撤退,進忠你熟悉閩縣士紳,你去聯絡這些人,動員他們……”

    “總之,撤退進城內的百姓,都要妥善安置,在這期間,閩縣所有客棧,以及空閒房舍、廟宇、學堂,官府都要強行徵用,凡是不配合者,要麼收拾東西滾出閩縣,要麼就等着我的刀子落下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三人領命後,幾人又覆盤推演了幾遍,三人才去休息。

    朱棣走到書房門口,擡頭看着天空。

    其實,打仗他一點兒都不怕。

    如果在敵人的地盤上,就更輕鬆了。

    什麼都不要顧慮,只要想如何打贏戰爭就行。

    可在大明境內。

    首先要考慮百姓的安全。

    兩世爲人。

    他沒打過這種戰爭。

    而現在這個時代,朝廷對民間的管控力度、動員力度又弱的可憐……

    “若是已經建好鄉土村社就好了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無奈嘆了口氣。

    如果已經建成鄉土村社,他根本不用爲動員百姓操心。

    鄉土村社的合作模式,以及每個村選出來的村長。

    只要一聲令下,即便混亂,也能一個村一個村,有序完成動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夜過後,整個閩縣氣氛突然轉變。

    臨近中午。

    海防線上撤下來的一支支軍隊,開始靠近閩縣,進入閩縣……

    這回,即便再不當回事的百姓,也嗅到了反常。

    “海防線上的守兵,怎麼撤到縣城了?”

    “好像倭寇真的要打來了,燕王親自下令,海防線守兵回防閩縣。”

    “咱們呢?燕王就不管咱們了?”

    “他算什麼皇子!咱們這些住在城外村子裏的百姓,就不是大明子民了?”

    “什麼縱橫草原,俺看,他就是一個膽小鬼!”

    “別說了,咱們快收拾準備吧,之前縣衙就通知,遠離水道、官道,可以去山林、或者偏遠地方的親戚家避難。”

    “可家裏的鍋碗瓢盆怎麼辦,房子怎麼辦,倭寇燒了,砸了,咱們回來後,住哪裏?他朱四郎願意把燕王府讓出來,給咱們住嗎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恐慌中,百姓終於行動起來。

    隨之而來,對朱棣的罵聲也瞬間沸反盈天。

    朱棣陸陸續續也從譚淵派回報信兄弟口中得知了一些。

    不過,這早在他的意料中。

    午後。

    又一波兄弟回來彙報城外消息,臨走時,朱棣叮囑道:“無論外面怎麼罵我,你們都不要衝動,都給我忍着!”

    擔任總旗的兄弟,滿臉替朱棣不忿,在朱棣嚴厲注視下,低下頭,“兄弟們堅決執行殿下的命令!”

    這名兄弟走後。

    張武匆匆走進來,“殿下,城內糧價突然翻了一倍,現在各個糧店都開始通知,一炷香一個價格!”

    朱棣臉瞬間變冷,平靜道:“你帶着兄弟們,挨個去城內糧鋪,當街砍了掌櫃的腦袋,然後送到他們背後的主家府上,告訴他們,閩縣軍事管控期間,任何囤積居奇,都是這個下場,現在我只殺管事的掌櫃,如果再有下次,我就殺他們當家做主的!如果還不夠,我可以殺他們全家!”

    張武揣胸領命後轉身離開。

    當天。

    整個閩縣,所有糧鋪,無論漲多少。

    凡是漲價者。

    掌櫃的都被張武率領兄弟們,直接衝入店鋪,拉到店鋪外,當街砍了腦袋。

    然後把腦袋送到他們背後主家府上。

    全城糧價瞬間跌落。

    甚至跌落到正常價格之下。

    “這才是朱四郎!”

    “這才是那個從草原殺回來的四皇子!”

    “軍事管控期間,他讓咱們做什麼,咱們就做什麼,可千萬別招惹這個殺星,三十幾個人,說殺就殺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整個閩縣富人,頓時寒蟬若驚。

    之前蔣進忠代表朱棣登門聯絡時,大家還誤以爲,能和人家討價還價。

    不到一天時間,血淋淋的人頭都被當做禮物,送到府上了。

    這回,整個閩縣士紳,全都明白,朱棣是個什麼人了。

    一時間,紛紛派出家裏人,協助縣衙安置入城百姓。

    整個閩縣,突然間沒了亂糟糟的各種聲音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被嚇到了。

    百姓不在抱怨,悄悄排隊購買糧食……

    各大酒樓、客棧紛紛接納入城避難百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又一個黑夜。

    徐輝祖滿身疲憊回到屋內。

    李漁忙走上去,幫徐輝祖脫掉滿是塵土的外套,“幸虧有姐夫坐鎮,這麼規模龐大的動員,要不是有姐夫壓着,你恐怕應付不來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是恐怕,是肯定應付不來。”徐輝祖笑笑。

    這回,他真是學了很多。

    比如直接撤掉海防,驅趕百姓動起來。

    比如,先讓蔣進忠登門拜訪,聯絡城內士紳。

    可轉頭,就因爲糧價的問題,毫不猶豫,毫不妥協,砍了三十多顆腦袋。

    以前,他總覺先禮後兵根本就是一種軟弱,把禮看的太重。

    這回他才發現。

    根本不是。

    先禮後兵,不是爲了表現禮。

    而是爲了用強硬手段時,效果更好,更顯著!

    反差巨大。

    震懾作用也隨之變大。

    李漁笑笑,接着皺眉道:“可姐夫的名聲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用擔心。”徐輝祖笑了,“看着把,等這場大戰過後,只要不是忘恩負義之輩,都得感謝姐夫。”

    其實,姐夫這一套動作,才是保全百姓生命和財富最好的辦法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金陵。

    皇宮。

    朱元璋心情十分好。

    大兒媳生了。

    給老朱家又生了小子。

    以前,老朱家就他一個人。

    現在,終於有點人丁興旺的樣子了。

    殿內,馬秀英正在卸妝,聽着朱元璋哼小曲,踏入殿門的響動,笑着轉頭,詢問:“這段時間,再有沒有收到老四的消息?”

    朱元璋來到榻邊坐下,笑道:“放心吧,福建都司沈仁是個純粹的將領,葉茂是江寧出身,和混賬老四也算是老鄉,而且是寒門出身,並非士紳……”

    當初他安排老四去福建,就考慮很多。

    老四依託閩縣對海外,發起的軍事行動。

    沈仁即便不支持,也不會掣肘。

    葉茂和老四老鄉的關係,老四、輝祖推行鄉土村社,即便擔心太靠近老四,對將來仕途不利,也不會掣肘。

    “聽說,王詩選懷孕了?”

    朱元璋點點頭。

    馬秀英繼續詢問:“賞了嗎?雖說,只是標兒一個妾室,可畢竟是高麗翁主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笑道:“咱明白,賞了。”

    一個妾室,不賞也可以。

    不過畢竟是高麗翁主。

    賞一下,就當是維護邦國關係,往後老四立足四海之上,戰船補給之類,或許還需要停靠高麗。

    乃至,如果老四有需要。

    或許還得讓高麗,割讓幾個沿河港口碼頭。

    他雖然對海戰瞭解不多。

    但也知道,海上航行,十分依賴於據點、港口。

    真讓老四離開出海闖到。

    依着老四的性格,遇到困難,也不會向他求援。

    但他不能不給老四提前考慮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整個閩縣還在緊鑼密鼓運轉中。

    雞籠嶼。

    海灣外。

    陳祖義旗艦後面,近千艘大大小小戰船緩緩揚帆。

    陳祖義看着一面面旗幟升起,臉上笑容微微淡了點。

    各家旗幟沒有升起前,他有種感覺,彷彿這些戰船都是他的,這股力量,都爲他所控制。

    隨着各家旗幟升起。

    打破了他的錯覺。

    不過沒關係。

    只要此番攻下閩縣,他的威望就會進一步增加。

    然後收買籠絡小勢力,讓小勢力挑戰中等勢力,最後,他要把這股力量,全都掌控在手中!

    到時候,他就是真正的四海之王!

    大明都要忌憚三分!

    朱皇帝都要遣使冊封他!

    那個時候,他就以承諾,絕不騷擾大明,甚至願意爲大明驅趕海盜,守海爲由,說服朱皇帝開海禁!

    財富滾滾而來。

    他可以建造更多戰船,養活更多兵馬,吞併周圍所謂的王國、土邦。

    這一切,還得感激明四皇子朱四郎。

    若非他來福建,還大言不慚要剿滅海盜。

    海上各方勢力,也就不會尊奉他,還讓他領導!

    “吹號,出發!”

    嘟嘟嘟……

    隨着陳祖義一聲令下,低沉肅殺號角聲從旗艦響起。

    旗艦率先動起來。

    千餘艘戰船,千帆點點,直撲福建方向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