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章:朱棣返京!金陵暗夜沸騰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6026更新時間:24/06/28 22:48:20
    可曾婚配?

    張武微微愣怔,臉上露出羞赧之色……

    十八九歲,尚未成婚,太丟臉了!

    “卑職家窮,尚未成婚。”囁囁嚅嚅說完後,頭低的更低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微微愣怔。

    有些慚愧。

    張武是他的臣民,卻因家窮沒成婚,這就是他這個皇帝沒做好。

    雖然這個實誠小子的話,讓他臉上沒光,但他也沒因此而生氣。

    相反還很高興。

    他知道,張武並非打他臉。

    只是實誠。

    到了他如今這個位置,肯和他說句實話的人,已經少之又少了。

    收斂思緒,笑問:“咱給你指一門婚事,你願意嗎?”

    啊?

    張武錯愕擡頭,呆呆看着朱元璋。

    回神後,意識到適才行爲大不敬,忙低頭,“陛下指婚,草民願意!”

    噗!

    馬秀英聽到身後笑聲,含笑轉頭。

    明霞俏臉瞬間微紅,羞澀低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撇頭看了眼明霞,故意笑言:“咱給你指配的這樁婚事,女方長得很醜,年紀也有些大了……”

    明霞大眼睛睜的圓溜溜,很受傷害。

    她是年齡有點大了。

    都二十了。

    可不醜啊!

    能服侍娘娘,不說長相要賞心悅目,至少不會讓娘娘看着難受吧?

    眼神餘光看向張武……

    “張武,這個女子的大體情況你都瞭解了,還願意接受咱指婚嗎?不願意,可以拒絕,咱不勉強……”

    “陛下指婚,草民願意!”張武忙回答,微微擡頭,“陛下,這個女子醜無所謂,年紀大點也無所謂,草民能問問,她人怎麼樣嗎?心地善良嗎?孝順嗎?草民家裏窮……”

    馬秀英微微頷首。

    這實誠小將不錯。

    重八故意不提明霞性格,說了一堆外貌缺點。

    其實就是考驗張武。

    張武通過考驗了。

    能問出,是否心地善良、孝順……

    足以證明,張武內在也是這樣一個人。

    把明霞託付給張武,或許短時間內,張武無法給明霞提供,優越的生活條件。

    但肯定會用心對待明霞。

    “願不願意?”馬秀英含笑看着明霞。

    明霞耳朵都紅了,像只鷓鴣鳥,低頭縮着脖子,哽咽:“婢子還想服侍娘娘……”

    她本是戰亂中的孤兒。

    大明立國後,被送入宮中學習調教,上一任服侍娘娘的姐姐,放出宮嫁給毛驤後。

    就被娘娘選中。

    她從未想過,她這樣一個孤兒出嫁。

    皇爺、娘娘還會浪費時間,考驗觀察張武。

    張武錯愕轉頭,‘陛下指婚的對象,是皇后娘娘身邊貼身侍女?’

    張武傻眼了。

    “你還能跟我一輩子不成?”馬秀英瞪了眼,轉頭,就見張武呆傻模樣,起身,拉着明霞的手,來到張武面前。

    讓張武起來後。

    笑着說道:“明霞比你還大一歲,跟在我身邊七八年了,說是我半個閨女也不爲過……”

    女兒們,也沒人像明霞這樣,寸步不離照顧她的起居,關心她的喜怒哀樂,替她打抱不平,因她高興而高興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陛下做主,把明霞許配給你,往後要好好待明霞。”

    “娘娘,我……我……”張武支支吾吾,緊張的不知該說什麼。

    陛下說過的,是個年紀大,長得醜,但心地善良,孝順的女子。

    可現在……

    竟然是皇后娘娘的貼身侍女。

    明霞低着頭,他看不清容貌,可怎麼看,都不醜。

    他就是再沒見識,也明白,想明霞這種能伺候皇后娘娘的女子,才藝學識,肯定不比那些士紳家女子差……

    不!

    一定比那些士紳家女子更優秀!

    他跟殿下都學會了很多。

    何況明霞呢!

    肯定跟皇后娘娘學會了很多。

    陛下就是把明霞指配給金陵城權貴之家,當大婦,權貴們肯定都十分樂意。

    他何德何能?

    “陛下……草民……草民……”張武轉向朱元璋,求助。

    他配不上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微哼,臉色變冷,“怎麼,瞧不上明霞?”

    “不不不……是草民配不上……”張武噗通跪倒,連連搖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瞧着,不由笑了。

    馬秀英瞪了眼。

    親自把張武扶起,笑着安撫,“你地位雖然低微,可你身上有更高貴的東西,我和陛下把明霞許配給你,不是因爲任何人,也與我們家老四無關,就是認爲你值得,我們把明霞託付給你……”

    如果說,未見張武之初。

    她同意見見,還是因老四欣賞張武。

    那現在,她就是單純欣賞張武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張武稀裏糊塗,迷迷糊糊,跟着小太監從皇宮內出來。

    小太監笑着把一把鑰匙遞給張武。

    “張總旗,這是娘娘早給明霞置辦的嫁妝……你可要好好對明霞,不然,咱們這些宮裏腌臢之人,一定讓你吃不了兜着走!”

    張武怔怔點頭。

    從這位公公的警告就能看出。

    明霞姑娘在宮內人緣很不錯。

    這更能證明明霞姑娘很優秀,而他……

    小太監笑着鄭重一拜後,轉身離開。

    “發什麼呆!”

    一隻手拍在肩頭,身後傳來聲音時,張武才回神。

    轉頭,就見譚淵、周浪雙手環臂,似笑非笑站在身後。

    周浪瞥了眼譚淵,故意炫耀顯擺,“張武這種表情我太瞭解了,當初咱們凱旋,皇后娘娘召見我,還請我吃御膳,出來後,我就這幅模樣……”

    譚淵嘴角狠狠抽抽,捏了捏拳頭。

    江寧縣不產好人!

    一個蔣進忠,一個周浪!

    簡直就是江寧縣的敗類代表!

    譚淵懶得搭理周浪,見張武呆呆的,注意到張武手中鑰匙。

    一把勾住張武脖子。

    努了努嘴,示意道:“這把鑰匙是怎麼回事,我們可都看到了,是一位公公給你的!”

    張武臉瞬間通紅,低頭,低聲道:“嫁妝……”

    周浪、譚淵瞬間瞪大眼。

    周浪從另一面,一把勾住張武脖子,“什麼嫁妝,你小子,快把話說清楚!”

    “對,快把話說清楚……”

    兩人一左一右,勾肩搭背拉着張武,一邊遠離洪武門,一邊詢問。

    張武頭更低了幾分,“陛下賜婚,把皇后娘娘身邊,明霞姑娘……”

    “明霞姑娘!”

    “好小子!你走什麼狗屎運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驚呼聲傳出。

    洪武門上值守的禁軍將士,遠遠看着三人勾肩搭背離開。

    湊到把總面前。

    “把總,聽說譚鎮撫他們,要跟着殿下去福建了?”

    “他們的感情可真好……”

    “能不好嗎,被二十萬騎兵集羣合擊共剿,這種艱難險阻,廝殺出來的感情,不好才怪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賜婚的消息,尚未傳開。

    土橋村。

    幾日準備後,一切事情都準備妥當。

    朱棣和徐妙雲依舊把戶籍,留在了土橋村。

    兩人都不想遷離這裏。

    每年分紅產生的錢財,在朱棣堅持下,作爲土橋村‘教育基金’存起來,往後僱傭先生。

    因爲此事,八叔等人還提議。

    除了村建義倉外。

    另外再建一個村屬學倉。

    每年拿出一點糧食存起來,這部分收益,加上朱棣一家分紅收益,作爲土橋村孩子的未來‘教育基金’。

    鄉親們一致同意。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目睹這一切時。

    都不由笑了。

    也徹底放心了。

    土橋村鄉親已經能很好的運作鄉土村社了。

    並且因爲跟着朱棣去外面闖蕩了幾次,加上朱棣的引導,又有楊八叔這種,雖然大字不識一個,但當過兵,打過仗的人。

    鄉親的眼光、見識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出發回金陵前一夜。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把兩個小家夥交給毛老六。

    在漫天星月下,重新返回籬笆小院。

    兩人來到杏樹下。

    徐妙雲摘了顆青杏兒,擦了擦,笑着遞給朱棣,朱棣張嘴吃下去。

    徐妙雲又給自己摘了顆。

    嘶!

    咀嚼剎那,酸的忍不住倒吸氣。

    朱棣瞧徐妙雲俏臉都皺在一起,不由笑了,“記不記得,前年這個時節,雨夜晚上,你給我煮酒……”

    酒都溫熱了。

    妙雲神祕兮兮,撐着油傘跑出院中。

    在他詫異重視中,折返回屋。

    攤開手,手中攥着幾顆青杏兒。

    他第一次嘗試,青杏兒煮酒。

    徐妙雲俏臉微紅。

    那夜,後面還發生了點事。

    喝了點酒。

    貌似她比較大膽。

    莞爾一笑,兩人推門入小屋。

    燈燭亮起……

    竈臺、水培箱架子、牀榻、窗前小桌……

    呈現映入眼簾。

    兩人在這間泥坯小屋,生活的點點滴滴,還歷歷在目。

    徐妙雲擡頭,“等咱們在東番定居後,就仿照這裏,在建一個一模一樣的好嗎?”

    她真想把小屋和旁邊新蓋的房子都搬走。

    可惜,這是天方夜譚。

    往後,鄉親們若是跟着他們也走了。

    新來者,肯定不會維護這裏。

    甚至,新朝爲了抹除他們的痕跡,還會直接推倒她和四郎居住過的地方。

    這不是沒有可能。

    以前,妙音說,等她和四郎老了,孩子們都長大了,大家再回這個小院。

    她要給大家再畫一副畫。

    恐怕是不可能實現了。

    至少,在這個小院,大概率是無法實現了。

    朱棣知道徐妙雲心思,笑着點點頭:“行,到了東番,我親自動手,一定在建一個一模一樣的!”

    話中,雙手掐住盈盈一握的小腰。

    徐妙雲條件反射剪刀腿盤腰。

    掛在朱棣身上時,才意識到。

    臉通紅低頭,好丟人!

    她都成習慣了!

    朱棣笑着,抱着徐妙雲來到窗前小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片刻後,兩人從小屋內出來。

    徐妙雲不停給朱棣擦拭脣角硃紅。

    朱棣脣角笑意始終不斷。

    自從上次高麗使節來訪,他參加午朝發生那件社死事情後。

    妙雲就特別謹慎。

    “別擦了,再擦,我嘴都禿嚕皮了,這大晚上的,就是不擦,也沒人能看到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從小屋出來。

    兩人又去了田裏,夏季的田間,各種蟲鳴聲不絕,風吹過,伴隨着禾苗芬芳,格外美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五更天。

    孩子們晨誦聲中,兩人在屋中醒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日頭升起時。

    孩子們揹着包袱,與父母告別,整整齊齊坐在一輛輛板車上。

    朱棣看着鄉親們,“八叔,大家放心吧,我和大丫肯定照顧好孩子們……”

    “四郎,孩子交給你,俺們放心!”八叔瞪了眼,打斷朱棣的話。

    然後轉身,從後面八嬸手中接過一匹布,“四郎,這些布都是去年,咱們村兒,織出最好的布……”

    品質,超過了江浙地區的中等布。

    幾乎達到了上等布。

    這些布,都是挑選最好的棉花,集中村裏手藝最好幾個女人織的。

    本來是給四郎考中進士的禮物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叔伯嬸子沒什麼能耐,就這點心意,你們帶上,別跟叔伯推辭,不然,我們可生氣了!”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對視一眼。

    看着八嬸兒、四嬸兒等人手中捧着的布。

    朱棣含笑點頭,“行,我們不推辭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和八叔等人說了會兒話後。

    朱棣來到夏時敏面前,“夏大哥,往後我們不在,咱們村兒,就靠你關照了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,我也是土橋村人。”夏時敏拍胸脯保證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東旭、東昇,好好聽師傅師孃的話!”

    “爹孃,照顧好自己!”

    “四郎、大丫,等雍鳴、祈嫿長大點,記得帶他們回來,看看咱們村兒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鄉親們呼喊招手中。

    十幾輛馬車漸行漸遠。

    途中。

    經過江寧縣時,朱棣、徐妙雲去王記藥鋪看望了春曉、民豐,兩個小家夥最難受。

    其他人都能跟着師傅、師孃去福建。

    他們醫術還沒學成,不能跟師傅、師孃離開。

    午後。

    車隊剛從江寧縣出來不久,“四郎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聽到聲音,轉頭,然後順着徐妙雲視線,看向前方……

    方孝孺站在官道旁……

    朱棣讓八叔等人,趕車繼續往前走。

    他和徐妙雲則在經過方孝孺身邊時停下馬車。

    方孝孺看着朱棣、徐妙雲。

    作爲太子心腹。

    朱四郎夫婦爲何離開金陵,前往福建,他多少也知道一些。

    說實話,最早開始,他和東宮所有同僚一樣。

    都認爲朱四郎野心勃勃。

    後來接近朱四郎,她發現朱四郎並無爭儲奪嫡之心。

    再到後來,來到江寧縣……

    去歲又跑去土橋村,和徐家小公爺一起蹲點,參加土橋村鄉土村社秋收一系列事情。

    他挺佩服朱四郎。

    以前,他都沒幹過這些農活。

    而朱四郎不但幹了,還能幹得很好,並且還提出了鄉土村社這樣一個,足以改變歷史的構想。

    別說朱四郎沒有爭儲奪嫡之心。

    就算有。

    這樣一個人,也值得尊重。

    方孝孺收起繁複思緒,鄭重一拜:“方希直祝朱狀元,在建安縣,再建一個更大,惠及百姓更多的土橋村!”

    朱棣不由笑了。

    方孝孺也不討人厭。

    歷史上,殺他,大概率也是不得不爲。

    “祝福收下了,也希望你方希直把江寧縣,建設成一個鄉土村社樣板縣、典型縣,我們可以比一比……土橋村鄉親們,如果遇到困難,還希望你能搭把手。”

    方孝孺起身,笑了,點頭,“那我可佔便宜了,你朱狀元可是給我打了一個好底子。”

    現如今,土橋村周邊村子,都開始效仿土橋村了。

    給他三年時間。

    他有信心,把江寧縣建設成鄉土村社的典範縣。

    任何事情都是開局難。

    這便宜,他可佔大了。

    至於關照土橋村,這更不是問題。

    他去土橋村蹲點,還吃過土橋村的飯。

    只要是合情合理範圍內,他肯定會關照。

    雙方又聊了會。

    臨別時。

    方孝孺低聲問:“小祈嫿、小雍鳴出生,我從你們夫妻小賬上除名後,沒有再被你們記小賬吧?”

    噗!

    徐妙雲抱着兩小家夥已經上了板車,聞聲,不由被逗笑。

    朱棣似笑非笑看了眼方孝孺。

    “你猜!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話罷,爽朗大笑,坐在車轅上,輕輕揮鞭,大黃哞了一聲,衝方孝孺甩了甩尾巴,啓動。

    “到底有沒有?”

    方孝孺一張臉緊擰着,盯着朱棣一家四口走遠,小聲嘀咕。

    反正他決定了。

    惹誰,都不惹這小夫妻兩!

    臨近傍晚。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在金陵城外,趕上八叔等人。

    衆人都湊在城門外。

    夫妻二人不由有些好奇。

    “我好像看到張武了,可又感覺不像。”徐妙雲小聲狐疑。

    “有嗎?”

    朱棣狐疑。

    趕着馬車靠近後。

    譚淵、周浪把張武推出來。

    張武羞赧低着頭,像個毛手毛腳新郎官兒。

    不!

    就是新郎官兒!

    身上穿的衣服,分明就是成婚才會穿的。

    兩人抱着兩小家夥下車。

    朱棣打量着張武,錯愕詢問:“張武,什麼時候回來的,怎麼穿成這樣子,看樣子,像是要成婚?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譚淵、周浪等人瞬間大笑。

    “朱先生,這小子就是成婚,就等你們回來了!”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更加錯愕了。

    朱棣笑問,“張武,說說,哪家姑娘。”

    “朱先生,是明霞姑娘,陛下指婚……”張武害羞,極低的聲音傳出。

    ‘我們不在這幾天,都發生了什麼?’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驚訝對視。

    隨即,朱棣笑着,不輕不重在張武肩頭來了一拳,“行啊,你這是撿到寶了!”

    明霞這小姑娘,能被母后選中,本來就優秀。

    又跟在母后身邊,耳濡目染學習了七八年。

    張武能娶到明霞,絕對一輩子受益無窮!

    城門處。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驚訝之餘,替張武高興。

    殊不知,消息在臨近天黑前,突然在宮內傳開。

    整個金陵城權貴也被驚呆,同時,瞬間沸騰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