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八章:朱元璋:四海之地,任你征討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4932更新時間:24/06/28 22:48:20
    他當然不希望老四離開。

    但身爲父親,也要爲老四安排另一條路。

    免得將來,混賬老四,連個選擇的機會都沒有。

    這兩年,他也明白了。

    洪武九年,老四想要一個選擇機會,他沒給。

    高熾、玉英出生,老四對兩個小家夥上族譜,以及封爵十分牴觸,也是想給兩個小家夥爭一個選擇機會。

    洪武九年的錯,他已經犯了。

    這回就當是彌補老四吧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‘老頭子這是怎麼了?煽情又肉麻?’

    朱元璋出神想事,朱棣暗暗觀察,默默腹誹,忍不住打了個寒顫,瞬間冒起渾身雞皮疙瘩。

    小動作被朱元璋注意到。

    朱元璋收斂思緒,沒好氣瞪眼,“你那是什麼鬼表情!”

    混賬東西的眼神,太傷人了!

    他就不配當個好父親嗎?

    朱棣忙收斂表情,訕笑,這不是不適應嘛!

    朱元璋見朱棣訕笑,哭笑不得瞪視之餘,又很欣慰。

    無論這混賬骨子裏多麼冷漠。

    至少,目前爲止,對家人、對朋友沒那種冷漠。

    他也不希望,老四走到那一步。

    真到了那一步,整個大明,恐怕除了他,沒人能壓住老四了。

    收斂思緒,隨即說道:“讓你去建安縣,是有原因的……”

    蔣進忠是老四死忠。

    上次去貢院看土橋村孩子們時。

    蔣進忠提及,要在老家效仿老四搞鄉土村社。

    蔣家是當地大族,蔣進忠協助老四,更容易上手一些。

    同時。

    越往南,宗族力量越是強大。

    土橋村是個安置村。

    沒有強大的宗族關係。

    可其他大部分村莊,大多有根深蒂固的宗族。

    鄉土村社如何在宗族力量強大之地,排除宗族力量,進行推行,是個十分考驗人的難題。

    讓老四去闖一闖,總結經驗最合適。

    別人,沒這能耐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這次除了讓你帶上親兵隨行,你們出發後,爹也會傳令遼東水軍,分出五艘水軍戰船南下福建,歸屬你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眉頭微挑,暗暗驚訝。

    一時間,都搞不懂,老頭子到底想幹什麼。

    “你肯定好奇,給你五艘水軍戰船做什麼?福建地區禁海後倭寇橫行,你除了搞鄉土村社外,就是依託建安縣,試着剿滅倭寇海盜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倭寇之患,一直讓人十分頭疼。

    打天下時,他直接統帥的兵馬,在立國後,除了組建京營禁軍外。

    大部分都直接轉化爲備倭兵。

    倭寇的來源,他也清楚。

    倭國屁大點地方,據說,現在已經打成一鍋粥了,擁有相當於大明一個縣的地盤,就自封諸侯。

    彼此間,打的不可開交。

    頻繁的戰爭,造成倭國十分貧窮,很多什麼武士浪人,在倭島活不下去,紛紛出海做了海盜。

    戰亂也讓倭島至今沒個真正能做主的人。

    洪武三年,大明和‘國王懷良’建立藩屬關係。

    可這個國王懷良也根本管不住倭國大大小小諸侯,更是沒幾年,就被人推翻了。

    打吧。

    倭國算什麼東西,根本不是大明主要對手。

    尚未打殘北元的情況下,把百姓從牙縫擠出來的田稅,及兵力用於對付一個小小島國,實在得不償失。

    北元遊牧民族雖然敗退。

    但成吉思汗給其後人留下的底蘊太深厚了。

    看看大明陸地四周,團團被成吉思汗的後人包圍着。

    沒把成吉思汗父子爺孫,留給元朝後裔的底蘊打殘,打沒,他不可能耗費精力,對倭國、高麗這種小國浪費寶貴國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‘老頭子有遠見啊!’

    朱棣暗暗驚訝。

    確實,大明的主要威脅,一直都不是什麼倭國、高麗這些小國。

    而是遊牧民族、遊牧文化!

    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
    “給你五艘水軍戰船,建安縣你也可以任由施爲,朝廷海禁,也不適用你管轄的建安縣……”

    海禁,只是他想把海盜困死逼走的法子罷了。

    怎麼說呢。

    有點效果。

    但效果也並不好。

    老四去建安當縣令,正好把建安當做一個試點,放開所有限制,讓老四去折騰。

    或許,還真能爲朝廷,找到另一條,解決倭寇海盜的辦法。

    “東番,你知道吧?”

    朱棣忙點頭。

    當然知道了。

    寶島啊!

    老頭子提此地幹什麼?

    朱元璋深深看了眼朱棣,“去了建安後,建設鄉土村社,試着解決海盜問題,據朝廷的信報,東番是各路海盜的大本營,你若能拿下東番,將來東番之地,父皇就封給你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聽的嘴巴張大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總之,就看你自己的能耐,只要你有能耐,東番、琉球、倭國,總之,沒有和朝廷建立邦交的四海小國,今後,你都可以隨意征討!”

    他想要老四留下來,成爲大明靠山柱石。

    可如果實在事不可爲。

    那就把老四這條老朱家,最優秀的龍子,放到大海里去。

    陸地上的威脅,標兒這一脈自己解決。

    來自海上的威脅,讓老四去解決吧!

    爲何不把老四安排在陸上。

    他不敢!

    他家這個混球老四,太優秀了。

    他無法判斷,把老四安排在陸地上,將來會打出一個多麼大的國家。

    他信老四不會殺回中原。

    但無法保證,老四的後人,不會殺回中原。

    洪武九年,老四想當個沒實封疆土的藩王。

    秀英後來責怪他,不冷靜,沒有好好想想,就斷然處置老四。

    原本,老朱家可以通過沒有實封的老四和其他實封孩子,進行對比,選一條最適合老朱家孩子的路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以前錯了的,已經錯了。

    他已經吸取教訓。

    現在,他爲老朱家,做又一次選擇。

    把最優秀的兒子,放出去。

    若標兒能容得下老四最好,老四就是大明的柱石靠山。

    若容不下,就讓這個最優秀的兒子,自己出去闖一闖。

    別的孩子,或許沒這個能力。

    但最像他的老四,有!

    朱棣已經聽麻了!

    這還是老頭子?

    ‘哼!’

    朱元璋享受着朱棣驚訝注視,心中浮現小小自豪,暗暗微哼,擺手笑罵:“咱要說的都說完了,你敢不敢領這個任務?”

    思緒被打斷。

    朱棣回神,吧咂嘴,笑道:“兒臣敢!”

    兒臣敢!

    聲音在御書房迴盪。

    宮女、太監詫異擡頭,驚訝看着朱棣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微微愣怔,朱棣笑容映入眼中,強烈自信撲面而來……

    他彷彿看到這個混球腦袋上,長出了崢嶸犄角!

    瞳孔微微一縮,隨即笑罵擺手:“那就去準備吧。”

    朱棣請安後,轉身離開。

    朱元璋盯着朱棣離開背影,直到朱棣從視線內,消失許久後,才緩緩收回視線。

    看向伺候在兩旁的宮女太監。

    宮女、太監臉上的驚訝尚未消退。

    “都說說,剛纔你們感受到了什麼?”

    “皇爺,婢子感到殿下十分強烈的自信。”

    “壓迫,剛纔一瞬間,婢子……婢子……感覺,就像見到了皇爺。”

    “婢子感到一種豪邁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宮女、太監一一站出來,匯稟適才感受。

    朱元璋默默點頭。

    不是他一個人感覺到。

    是所有人都有這種感覺。

    ‘雄英若能學到老四一半,大明三代而治,不是問題!’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東宮。

    朱標早朝結束,回到東宮,就直奔太子妃寢宮。

    常氏已經十分顯懷,距離臨產,也只剩三個月。

    見朱標早朝結束,沒去書房處理公務,反而來她這裏,不由錯愕,“太子爺……”

    朱標笑着扶住常氏,“老四的去處,父皇決定了。”

    常氏不由緊張看着朱標。

    四弟的去處,決定雄英的去處。

    “四弟要去建寧府建安縣擔任縣令……”朱標說着,看了眼常氏,提議,“你要實在覺太遠,我們和父皇說一說,讓雄英先在咱們身邊待幾年,等老四建安縣令期滿回來後,再……”

    常氏原本滿臉不捨。

    聽聞朱標的話,錯愕轉頭。

    “太子爺,你是不是還是因爲四弟那種霸道作風……”

    朱標苦笑,什麼都瞞不住髮妻,點點頭,“雄英和四弟不同,雄英將來要繼承皇位,想成爲一個好皇帝,就要廣開言路,聽取各種各樣聲音,從中擇優選擇……”

    像老四那樣,霸道恫嚇,使人不敢說話。

    他怕雄英將來,養成剛愎自用的性格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常氏反問:“太子爺,爲何不親自找四弟說?”

    “現在外面的情況,你又不是不知,我若是爲了雄英之事,大張旗鼓找老四談,一些人會備受鼓舞,而且,我擔心老四多想……”

    哎!

    常氏見朱標顧慮頗多,不由默默嘆了口氣。

    丈夫做什麼事,都想的太多。

    其實有些事情,根本沒那麼多顧慮。

    常氏笑着說:“我來和四弟、妙雲說怎麼樣?”

    關於雄英,她不能完全交由太子爺做主了!

    她可不想將來,雄英也像太子爺。

    朱標略作沉吟,笑着點頭:“那好吧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胡府。

    “什麼!”

    胡惟庸臉漆黑,右臉猙獰扭曲。

    劉伯溫接替了他的位置。

    這和朱四郎有什麼不同!

    洪武八年,他想置劉伯溫於死地。

    現在,劉伯溫取代了他的位置!

    簡直就是狠狠抽了他一記耳光!

    李善長擔心胡惟庸再次犯病,忙安撫:“事情已成定局,朱皇帝即便不選劉伯溫、朱四郎,也不會選我,你現在主要任務,是養好身體,劉伯溫都那麼大年紀,活不長!”

    宰相人選,可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擔任。

    宰相是皇帝和百官的樞紐。

    胡惟庸緊緊握拳。

    他並不樂觀。

    劉伯溫年紀大,活不長久。

    可朱四郎會活很長。

    幾年之後,朱四郎也成長起來了。

    “恩師,朱皇帝爲何派朱四郎去福建建安?”

    福建本來就不是什麼富裕之地。

    建安更是一個窮困小地方。

    十分不起眼。

    朱皇帝爲何送朱四郎,去這麼一個地方?

    太令人費解。

    李善長擰眉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非大明邦國,四海之地,父皇許諾你任意征討?”

    閣樓。

    徐妙雲美眸瞪大,驚呼。

    實在是,太令人震驚了。

    朱棣含笑點頭,“說實話,我比你都震驚……”

    老頭子和他從歷史瞭解的,完全不同!

    朱棣沒有意識到,這一切,都是由於他。

    徐妙雲回神,伸手環住朱棣腰,擡頭,“我不要什麼尊榮,無論如何,你都要平平安安,好嘛?”

    什麼尊榮,她不稀罕。

    她只想四郎做任何事情,都要平平安安。

    或許外人聽了這話,會笑話她沒出息吧。

    管他呢。

    只要四郎平平安安,別人愛怎麼笑話,怎麼笑話。

    只要他們離開大明,有一處安身之處,四郎不受那些無妄委屈就行。

    朱棣擡手,含笑刮了刮徐妙雲瓊鼻,“我可捨不得丟下你和兩小家夥,我還想讓你給我生一窩小家夥……”

    徐妙雲俏臉瞬間通紅,張嘴‘兇巴巴’作咬人狀。

    一窩?

    她都成什麼了!

    “姑爺、小姐,東宮派人來傳話,太子妃啓程,馬上就要來咱們府。”

    侍女報訊聲,打斷朱棣、徐妙雲。

    夫妻二人驚訝對視。

    徐妙雲猜測道:“應該是談教導雄英之事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片刻後。

    常氏抵達。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帶着家裏衆人,在府門外迎接。

    常氏入徐府後。

    其他人就離開。

    小院內。

    “叫阿哥……”

    常氏看不遠處,朱雄英爬在嬰兒牀邊逗弄小祈嫿、小雍鳴,不由笑笑。

    收回視線,轉頭,含笑看着朱棣、徐妙雲,伸手握住徐妙雲的手,輕輕拍拍:“你們肯定猜到,大嫂來找你們的緣由。”

    “太子爺擔心雄英學了四弟的霸道作風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常氏說着,看向朱棣,“四弟,你不要管外面怎麼說,也不要管太子爺怎麼想,大嫂今天來,就是想對你說,就按你的想法教導雄英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不由詫異。

    常氏笑笑。

    她來,可不是替太子爺做說客。

    或許是將門女子緣故吧。

    她並不覺四弟的霸道有什麼不好。

    那些心虛不敢說話的人,能提什麼有建樹的言論?

    不過是夾雜私慾的齷齪之言罷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當天。

    常氏知道傍晚才離開徐府。

    朱標不知,常氏非但沒勸說朱棣、徐妙雲,不要教朱雄英霸道作風,反而表示了支持。

    朱標不知。

    可錦衣衛卻知道了。

    傍晚。

    常氏從徐府走後不久。

    蔣瓛匆匆入宮,邊走邊嘀咕:“太子妃可真敢,竟然揹着太子爺,如此行事!必須告訴皇爺!”

    本來六點就能發了,寫了五千字,寫完後,自己讀了一遍,感覺有點冗餘,又重寫了一遍,這章只有四千字,下一章六千字,昨天說過,從今天開始,每天必須寫到一萬字,說到就決不食言。

    最後,月初,大家都有保底月票,求一下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