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二章:朱棣坑了百官,春闈考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6142更新時間:24/06/28 22:48:20
    坤寧宮。

    馬秀英聽到腳步聲,視線從書上轉移,見朱元璋脣角掛着得意笑容走入,又轉回書上,笑問:“處理好了?”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略帶一絲得意,笑哼一聲,“這有什麼難的,咱早通盤考慮好了……”

    話中,來榻邊坐下,拍着一天舟車勞頓,有些痠痛的腿,笑罵:“混賬老四肯定猜出咱的計劃……”

    去土橋村一整天。

    混賬老四都沒問,如何平息朝堂風波。

    要麼是根本不關心。

    要麼是早猜到他有解決辦法,不擔心。

    他琢磨,應該是第二種可能。

    馬秀英放下書,坐在凳子上轉身,含笑提醒:“有沒有可能,老四的確猜到你的解決辦法,同時,老四也根本不關心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聽着,臉漸漸變黑。

    秀英就非得戳他心窩子?

    黑臉低頭脫鞋後,就要上榻。

    馬秀英忙提醒,“洗腳了嗎?”

    “洗了!”朱元璋躺下,轉身背對馬秀英。

    馬秀英含笑瞪了眼,今天舟車勞頓,洗洗腳解乏,這男人簡直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。

    起身來到榻邊。

    “往裏點。”伸手推了推。

    朱元璋雙手環抱,背對馬秀英側躺着,挪了挪身子。

    馬秀英在榻邊坐下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氣來得快,也消的快,轉身,看着馬秀英後背,“咱聽人說,妙雲丫頭每天給老四用藥草泡水洗腳,老四怎麼了?”

    馬秀英緩緩轉頭,滿臉憤怒,“朱重八,你還在派人監視老四!”

    “沒,咱就是讓錦衣衛留意,他這段時間有沒有認真讀書!”朱元璋忙解釋。

    無意間,就發現了這件事。

    有些擔心。

    馬秀英臉色緩和了些,點頭,“有這麼回事,是陪我去請劉伯溫時,老四晚上做噩夢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微微擰眉。

    什麼樣的噩夢。

    能讓老四第二天都精神頭很差?

    老四像他。

    他們這種人,不至於被一個噩夢嚇到。

    除非這個噩夢很殘酷。

    收斂思緒,忙追問:“你沒問,他夢到了什麼?”

    馬秀英在旁邊躺下,搖頭:“問了,老四含糊其辭應付過去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怔怔出神。

    一個夢,都含糊其辭應付,不願對秀英說。

    這個夢,要麼關於大明,要麼就是關於朱家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片刻後,回神,笑道:“妙雲丫頭很不錯。”

    馬秀英扭頭,含笑瞪了眼。

    之前,重八還擔心,老四寵着、慣着妙雲,慣壞了!

    朱元璋從馬秀英眼中,讀出心裏想什麼。

    擔心馬秀英說出來,自己沒面子,忙轉移話題,“也不知,雄英睡了沒,有沒有哭……”

    果然。

    很奏效。

    馬秀英頓時出神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土橋村。

    朱棣輕拿輕放,躡手躡腳進屋……

    徐妙雲正在梳妝檯前卸妝,聽到動靜轉頭,等朱棣靠近後,輕聲詢問:“雄英睡了嗎?沒哭吧?”

    朱棣來到徐妙雲身後,雙手搭在香肩上,看着鏡中人。

    “沒,已經和楊榮睡着了……”

    說着,笑着彎腰把徐妙雲從凳子上橫抱起來。

    徐妙雲俏臉不由微紅,擡頭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時間過得很快。

    朝廷七天休沐,即將結束。

    期間,發生了一件趣事。

    朱棣按照民間借貸標準,給百官定的補償標準實在太嚇人了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這個補償標準,在打天下期間,搞了不少浮財的勳貴、武將還能承擔得起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大部分官員就是傾家蕩產也補償不起。

    爲此,休沐期間,把官司打到朱元璋面前。

    百官氣急敗壞,就差當着朱元璋的面,指着劉伯溫鼻子罵娘。

    劉伯溫唾面自乾,平靜面對,最後提出:“這個利息標準,就是民間正常標準,若是各位同僚不願接受這個標準,那就要改變民間標準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對此表示支持。

    最終,百官爲自身利益,有人大義凜然指出,朝廷現行律法,對民間借貸利息的指導上限太高!

    應該予以調整!

    凡是超出朝廷新規上限的拆借利息,欠債人有權拒絕償還,官府予以支持。

    事後。

    朱元璋高興詢問劉伯溫,如何想出這個法子?

    歷朝歷代,對民間拆借利息都有上限規定。

    但那個上限……

    怎麼說呢。

    其實等同於沒有上限。

    定的太高!

    根本保護不了普通百姓。

    這個利息,是百官根據歷朝歷代利息,再加所謂的‘大明實際’制定的。

    百官出身士紳。

    士紳就是民間拆借的主力。

    士紳就是通過拆借,合理合法的侵佔百姓土地。

    可想而知,百官制定的這條拆借利息,指導上限,到底有多少公平性。

    民間高息拆借。

    他早想管了。

    多少自耕農,就是因高息拆借、利滾利最終賣土地,賣兒賣女,貧無立錐之地?

    其實歷朝歷代皇帝,都想管管這事。

    畢竟這事,關乎王朝統治的穩定。

    但無能爲力。

    可劉伯溫這個法子好。

    百官當然明白,此事長遠來看,對他們士紳羣體來說,損失更大。

    可他們又面臨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。

    如果不降低拆借利息上限,按照現行的標準補償,很多官員得砸鍋賣鐵!

    相比利息上限以及利滾利這兩項長遠利益。

    官員們很清楚。

    這些年,憑功勞、政績,合法得到的土地,才是更長遠的利益!

    這部分核心利益,絕不能動!

    所以,只能一個個捏着鼻子認了!

    一致同意,最終修改了大明律中,關於利息上限的指導條款。

    出現了幾千年王朝史,前所未有的低息:千分之二!並且明確規定,不得回利作本,並法外生利!

    這件事能成。

    主要有兩個原因。

    首先,百官不佔理,他們的補償,本身就是彌補罪責。

    屁股不乾淨,底氣不足。

    其次,劉伯溫準確看到,百官想保護更爲核心的利益:合法乾淨所得的土地!

    至於被侵佔土地的百姓。

    在此事中,的確吃虧了,少得很多利息。

    但這事沒辦法的事。

    這就是政治。

    權衡利弊。

    合格的掌權者,一定要選兼顧面更大、利益更大的選項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劉伯溫大有深意告訴朱元璋:此爲朱解元所提,臣只是‘按方抓藥’!

    朱元璋當即愣怔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東宮。

    側妃寢宮。

    休沐結束,呂本返回北平前,來看朱允炆。

    等呂氏打發走宮女太監後。

    呂本愛不釋手抱着朱允炆,逗弄:“允炆,你的機會來了,可一定要抓住……”

    機會?

    呂氏微微皺眉,“父親,您在說什麼?”

    呂本高深莫測一笑,“太孫往後經常不在東宮,太子爺必然想念……”

    只要太子爺想念時。

    閨女就帶着允炆去太子爺身邊。

    慢慢,允炆就能替代,太子對太孫的感情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父親現在恨不得,咱們允炆馬上能跑能逛,經常去太子爺面前請安、噓寒問暖、彙報學業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呂氏聽着,美眸漸漸變亮。

    雖然允炆只是太孫的替代品。

    可又有什麼關係呢。

    只要太子爺和允炆多相處,父子感情必會不斷加深。

    洪武九年,父皇那麼狠心對朱四郎,說到底,還是父子間感情不深。

    父皇以前忙於打仗,開國後忙於國事。

    剩下一點精力,幾乎都給了太子爺。

    朱四郎作爲嫡子還好。

    若洪武九年,換其他非嫡皇子。

    恐怕更慘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不過沒關係,太孫跟朱四郎學習,絕非一天兩天,那時,咱們家允炆也能跑能逛能言了!”

    呂本滿臉激動。

    呂氏抿了抿脣,按捺心中激動,點頭,“父親,女兒知道該怎麼做了。”

    往後,她要親自帶允炆。

    讓太子爺每次來她這裏,都能看到允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元宵節過後。

    時間似乎過得更快。

    不知不覺,天氣漸漸回暖。

    土裏鑽出嫩芽。

    春天來了。

    萬物開始復甦。

    春闈考也漸漸臨近。

    有關春闈考的話題,開始出現在金陵百姓的日常聊天中。

    “再過五天,就是春闈考了吧?”

    “可不,也不知,朱解元會不會參加春闈考?”

    “要是朱解元參加春闈考,並且高中,那可就是連衝三關了!朝廷開了這些年科舉,頭一個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的另一個身份,朱四郎。

    成爲百姓提及最多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民間在議論朱棣。

    朝中也同樣關注此事。

    左相官房。

    李善長擰眉看着胡惟庸……

    胡惟庸被看的心中有些不舒服,卻笑着詢問:“恩師,您怎麼了?今天到學生這裏來,一直……”

    李善長端起茶杯,小抿一口,“你是不是太着急了,這裏是金陵城,朱皇帝鷹犬監視最嚴密的地方!”

    他同意,加劇加速捧殺朱四郎。

    也知胡惟庸急迫。

    但,再急,在金陵城做事,都得小心謹慎。

    胡惟庸微微愣怔,狐疑問:“恩師,您在說什麼?”

    “外面都在議論本屆春闈,朱四郎是否參加,能否高中,不是你推動?”李善長皺眉。

    胡惟庸笑了,“恩師,學生的確準備要做,但這回真與學生無關……”

    他推斷。

    可能和朱四郎督查百官有關係。

    愚民最喜歡所謂‘清官’,督查百官期間,朱四郎拿下十幾位官員。

    愚民們自己不努力,寄希望,朱四郎這類人多點,爲他們做主。

    當真可笑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恩師,學生準備,順着這股熱議,在春闈開始後……”

    李善長認真傾聽。

    漸漸露出笑容,最後,更是點頭,“這個法子好,潤物細無聲,金陵城內做事,一定要小心小心,再小心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御書房。

    朱元璋端坐御案後,眼神銳利盯着蔣瓛,“查清楚沒,是誰在推動有關老四的議論聲?”

    他自己宣傳顯擺可以。

    但如果有人別有用心推動,絕不容許!

    蔣瓛匍匐在地,來自朱元璋身上的沉重壓力,讓其額頭直冒冷汗。

    聞聲,忙回答:“皇爺,綜合錦衣衛調查,此事背後無人推動,之所以百姓熱議朱解元,全因朱解元督查百官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臉色漸漸緩和。

    若是百姓自發,那倒無妨。

    轉而詢問:“雄英這段時間,在土橋村適應嗎?還經常和那個大眼姑娘采綠一起玩兒?”

    說着,脣角泛起笑意。

    他就覺,大眼睛采綠很閤眼緣。

    沒想到,雄英去了土橋村不久,就和這個小姑娘成了要好玩伴。

    土橋村的錦衣衛,已經休眠很長時間了。

    自從雄英去了後,就又啓用了。

    倒不是監視老四有沒有好好對待雄英。

    這點,他對老四很信任。

    這回啓用土橋村錦衣衛,是觀察雄英適不適應,彙報雄英的日常點滴。

    “太孫適應的很好,除了跟着楊東旭等人一起學習玩耍外,每晚,朱解元都要親自給太孫和楊榮補前面未學的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聽着聽着,笑了……

    事實證明。

    把雄英送到老四身邊,是個無比正確的決定。

    在東宮,除了能學些之乎者也,還能學什麼?

    在老四身邊,雄英可以接觸真實的農村。

    看農民春天挖野菜、耕種……

    想做好中原之主。

    就首先得瞭解中原農民!

    將來,跟着老四去千里之外爲官,再瞭解地方官員。

    雄英不笨。

    將來肯定比標兒更優秀!

    朱家有老四在。

    即便他和秀英不在了,這天也塌不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當夜。

    子時。

    選侍宮院。

    幾個侍女站在宮院外,面紅耳赤,卻又忍不住豎耳傾聽。

    有人小聲詢問:“什麼?”

    “我怎麼知道,你問王詩選啊!”

    “噓!綠萍過來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幾個宮女,看一個比她們還小,只有十幾歲的小宮女走來,忙閉嘴。

    眼神卻忍不住,羨慕看向燈火通明的美人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內殿。

    寢榻。

    王美人香汗淋漓,躺在朱標身邊,伸手將枕頭墊在臀部。

    朱標看着微微愣怔,憐惜笑道:“都過子時了,休息吧。”

    這個姿態,他嘗試過。

    王美人喘息着,掩嘴偷笑,扭頭,“太子爺,妾早體力不支,怎敢再招惹太子爺……”

    這話是讓太子爺享受一種力量感、征服感。

    就在朱標笑意更濃時。

    王美人湊到朱標耳邊,低語,“妾這樣做,是想懷上太子爺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這法子是臨行前,母親教的,也不知管不管用。

    管他呢。

    試一試又無妨。

    朱標微微愣怔,側頭問:“怎麼突然想要孩子?是嫌孤來的次數少?”

    “太子爺,您不能多來妾這裏。”王美人忙搖頭,“妾想給太子爺生個閨女……”

    這段時間,她觀察發現。

    側妃經常抱着允炆去找太子爺。

    而且,太子爺去側妃那邊的次數也明顯比之前又多了些。

    她敏銳意識到。

    太子爺想雄英了。

    不過,她不想要男娃。

    至少,現在不能要男娃。

    會讓側妃懷恨。

    何況,太子妃姐姐現在也懷孕了。

    要是再給太子爺生個嫡子。

    加上雄英,東宮就有三個皇孫。

    女娃在帝王之家,肯定比不上男娃。

    但太子爺的第一個女兒。

    太子爺一定喜愛!

    與其和三個皇孫爭太子爺喜愛。

    不如差異化,生個女兒,獨享太子爺對長女的喜愛!

    還不會被人懷恨嫉妒。

    她還能憑生個女兒,更得太子爺喜愛。

    至於太子爺喜不喜歡閨女?

    去土橋村,太子爺整個中午,抱着朱四郎家祈嫿愛不釋手,就是最好證明。

    朱標微微愣怔。

    還有人,想給她生女兒。

    就是太子妃,都希望生兒子。

    倒不是不喜歡閨女。

    只是他的身份,更需要子嗣。

    生個皇孫,百官、乃至父皇都高興。

    若是生個皇孫女,除了他外,恐怕沒什麼人會關注。

    “是去四弟家,你看我抱着祈嫿不撒手,所以想給我也生個閨女?”朱標說着,伸手幫王美人擦掉額頭香汗。

    王美人笑笑。

    轉而詢問:“太子爺,您今天不高興嗎?”

    是因爲朱四郎被金陵百姓熱議嗎?

    王美人沒敢說出口。

    朱標笑笑:“沒有,孤就是十幾天沒來你這邊了……”

    王美人含笑聽朱標說完,故作一副好奇詢問:“太子爺,綠萍去外面給妾買東西,帶回一些消息,聽說金陵百姓都在議論,燕王能不能高中進士,太子爺覺得,燕王能考中嗎?”

    王美人悄悄觀察朱標。

    朱標不假思索道:“當然可以了,孤對老四考科舉,很有信心!”

    ‘看來太子爺不高興,大概率並非因朱四郎衝刺春闈考,除非,太子爺連我也瞞着。’

    王美人暗暗琢磨。

    雖然太子爺不介意。

    可她還是希望,朱四郎能名落松山。

    要是朱四郎懂事點。

    即便優秀。

    也應該主動考不好。

    且,這也是身爲臣弟,最明智的選擇。

    “想什麼呢?”

    聞聲,王美人回神,忙搖頭:“妾沒想什麼,太子爺,五天後,燕王要回來參加春闈,雄英會不會跟着回來?”

    “要不要通知燕王,讓他把雄英帶回來?”

    朱標搖頭:“讓老四決定吧。”

    既然把雄英交給老四。

    老四的決定,他和太子妃就會完全尊重。

    昨天,他還和太子妃提及此事。

    太子妃就是這個意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隨着時間越發臨近春闈。

    關於朱棣春闈的議論聲越發熱烈。

    本來兩章的內容,感覺按照兩章寫,情節太拖拉了,刪減修改,縮減成一章了。

    劉伯溫按照朱棣的法子,逼着百官重新修訂拆解利息律法這一部分,因爲沒有朱棣出場機會,縮減了鬥爭過程,用了敘述寫法,不知道這樣寫,大家覺得怎麼樣。

    各種寫法,我都在慢慢摸索,儘可能寫的自己能看得下去,才敢上傳。

    所以這章晚了點,還有一章。

    謝謝大家支持,最後厚着臉皮求一下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