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九章:百官追着朱元璋去土橋村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6033更新時間:24/06/28 22:48:20
    太子爺這麼優秀,身上有着真正的儲君貴氣,幹嘛跟朱四郎學習?

    父皇是農民、和尚、乞丐、丘八出身,所以更喜歡,朱四郎那種丘八?

    還別說,這父子兩很像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她實在想不出其他原因了。

    不過,這種事情她插不上口。

    也沒有她說話的份兒。

    等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後,她肯定不會讓孩子,跟朱四郎學習。

    要讓孩子跟着太子爺學。

    太子爺就是最好的榜樣。

    “高興!”

    朱雄英稚嫩激動聲,打斷王美人思緒。

    太子妃笑笑,故作嗔怪,“這麼想去你四叔那邊,表現的這麼積極,就不怕母親和父親傷心?”

    朱雄英笑着擡頭,“娘,等雄英學會四叔的本事,就回來,天天陪着娘,同時還能替父親分憂,這不好嗎?”

    “小機靈鬼!”

    常氏笑着搖頭。

    朱標爽朗大笑。

    常氏扭頭,看向朱標,“太子爺,今晚我想陪雄英……”

    以前雄英天天在眼前轉,不覺什麼。

    馬上要分開。

    才意識到。

    這些年,除了生了雄英,可似乎什麼都沒做。

    餵奶有奶孃、起居有宮女伺候着,從雄英滿月開始,就由專人照顧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她這個爲娘的,或許還比不上四弟,陪遼東之行,替雄英做的多。

    團圓飯結束,臨走時,父皇給他們透了個底。

    明年春闈考,四弟無論能否衝刺成功。

    雄英都要跟着四弟,去很遠的地方爲官。

    四弟考中舉人,已經有爲官資格了。

    再過幾個時辰,就是新的一年,一眨眼功夫,就是春闈考。

    很快,雄英就要離她很遠了。

    而她現在又有孕在身,也服侍不了太子爺。

    朱標知道,雄英要離開,常氏捨不得,笑着點頭:“行。”

    這邊夫妻二人敲定後。

    後面,呂氏抿了抿脣,期待看着朱標。

    王美人同樣美眸含笑,明亮看着朱標。

    第一個年節。

    她很想讓太子爺陪着。

    而且,這麼一個喜慶,且太子爺高興的日子,她想要太子爺更快樂一些。

    還有幾個羞恥的技藝,她一直沒有用。

    就是再等一個特殊的日子。

    讓太子爺記一輩子。

    母親說,這種深刻的記憶,會在一個男人往後的人生中,不經意間閃現,然後就會想起記憶中的人。

    就會念舊情。

    朱標轉頭,向後看去剎那……

    呂氏不好意思表現的太直白,忙低下頭,秀帕繞手指的速度更快了幾分,緊張等着。

    王美人則眼巴巴,笑看着朱標。

    朱標笑笑,“美人,今晚孤去你那邊。”

    上一次去,還是十天前。

    離開時,美人就說,爲他身體考慮,近期不讓他去。

    側妃那邊,他經常去。

    今夜又是美人來大明的第一個年節,無親無故,他去陪陪,合情合理。

    王美人高興道:“謝謝太子爺,謝謝太子妃姐姐、謝謝側妃姐姐。”

    呂氏勉強扭頭一笑,然後故作平靜。

    常氏微微側頭,把後面兩人反應盡收眼底。

    太子爺去側妃那邊,其實比去美人殿的次數要多。

    至於美人殿的一些事。

    她也有所耳聞。

    身爲妻子,東宮出現宮女亂嚼舌根之事,她豈能不管。

    也打聽了。

    雖然荒唐放縱了一點。

    可王美人似乎並不是那種紅顏禍水,太子爺去的也不頻繁。

    只是情緒不好,或者高興時去。

    只要去了,第二天情緒就變好。

    而且,身爲髮妻,太子爺這段時間變化,她豈能不知。

    外界議論紛紛,都說是因爲四弟給太子爺的壓力太大所致。

    可她卻知,是因王美人。

    太子爺近期,也不像以往那般壓力沉重,人也更精神了。

    既然王美人能讓太子爺輕鬆,還懂得讓太子爺節制。

    她對此就不反對。

    如果有一天,王美人不顧太子爺身體建康,引誘太子爺,她身爲東宮後宅之主,也不會手軟。

    所以,當東宮有宮女嚼舌根後,她就悄悄嚴懲壓下去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側妃宮院。

    貼身侍女扶着呂氏從肩輿下來。

    主僕二人往殿內走去。

    侍女小聲埋怨,“娘娘,你是沒看到,剛纔王侍選的眼睛多勾人,您怎麼就在關鍵時刻低下頭,避開了太子爺視線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呂氏聽着侍女抱怨。

    心煩意亂。

    學王美人那般赤裸裸,她做不出來。

    而且,太子爺來她這裏,的確比去王美人那邊頻繁。

    她還是側妃。

    怎麼好意思和王美人,明目張膽爭。

    太沒氣度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今晚美人殿那邊的野貓叫,肯定又得過子時……”

    “閉嘴!”呂氏臉瞬間變冷,頓足,扭頭,冷冷看着侍女,“以後再讓本宮聽到這種言論,就自己掌嘴,什麼時候,嘴腫不能說話,再停!”

    這關乎太子的顏面。

    之前幾個宮女嫉妒王美人,私下裏嚼舌根。

    太子妃第一次動怒。

    親自下令,杖斃了那幾個小宮女。

    她第一次見太子妃此等手段,到底不愧是將門虎女。

    何況,這關乎太子的顏面。

    傳揚開來,太子丟臉。

    東宮這些人就能風光?

    歷朝歷代君王,有幾個不做點荒唐事情?

    太子這點事算什麼。

    無非就是以前太子從未做過,現在做一下,才讓人感到驚訝罷了。

    貼身侍女連連認錯後。

    呂氏才轉身繼續往寢殿走,同時,忍不住去想,王美人到底會什麼勾人術。

    能讓太子每每去美人殿,都這麼長時間放縱。

    反正,來她這邊,每次攏共也就一炷香、半柱香的時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啪!

    美人殿。

    王美人進門後,就第一時間關上門,然後抱住朱標,“太子爺,妾好高興,太子爺在今天這個特殊日子,能來陪妾。”

    她真沒想到,太子會直接選她這裏。

    事實證明,別看太子爺平日裏,去側妃寢宮很頻繁。

    比來她這裏多。

    可實則,她在太子爺心中地位,至少和側妃不相上下了。

    母親說過,不要要求一個男人天天守在身邊。

    一個男人心裏時時刻刻有你,才更重要。

    今晚證明。

    母親又說對了。

    她平日考慮太子爺身體,讓太子爺少來她這裏,太子側妃得到了太子更多陪伴。

    而她,卻悄悄增加了自己在太子爺心中分量。

    朱標笑笑,“和孤說說,你們高麗過年的習俗。”

    高麗受中原文化影響。

    據他所知,也有過年習俗。

    “我們過年貼的春聯是白色的,在高麗,白色代表着純潔、吉祥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說着,說着,兩人就說到了榻上。

    王美人微微仰頭,“太子爺,我們不說了,妾想送太子爺禮物,可妾除了自己,什麼也沒有,就把自己送給太子爺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說着,附耳小聲私語,“在這種喜慶日子,妾想要太子爺快樂加倍……”

    朱標含笑瞪了眼。

    快樂加倍本來是挺正常一句話。

    可自從美人來了東宮。

    他聽到這句話,就總覺這句話另有含義。

    怪怪的。

    “太子爺,我們一起守歲到子時好嘛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土橋村這邊。

    朱棣家中,好不熱鬧。

    年夜飯剛吃過。

    一羣猴孩子們就跑來了。

    “師傅、師孃吉祥如意,明年在給我生個師弟、師妹。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大眼睛采綠的話音剛落,夏時敏、毛老六等人頓時鬨堂大笑。

    徐妙雲俏臉微紅,含笑輕輕在小姑娘額頭彈了一下,拿出一個紅包遞給小姑娘。

    “謝謝師傅、師孃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孩子們一個個拜年。

    楊榮拜年後。

    朱棣伸手揉了揉小腦袋,笑問:“有沒有想家?”

    入冬後,蔣胖子走了。

    楊榮留下了,住在家裏。

    他和妙雲決定。

    等雄英來了後,就讓楊榮和雄英一起玩,培養培養感情。

    他不準備把楊榮帶走。

    這些歷史上的人才,和他們瓜葛不算太深,還是留在中原吧。

    讓他們繼續造福中原百姓。

    楊榮誠實點頭,“有點想。”

    不過,師傅、師孃如父母般待他,東旭他們也把他當兄弟,土橋村雖然是個陌生環境,可並不孤單。

    就是今晚有些想爹、娘年夜飯吃什麼。

    白天時,他見過村裏叔伯嬸子準備年夜飯,那是他老家,從不敢想象的。

    魚還好。

    他家靠海,也有河,吃魚並不困難。

    可土橋村的叔伯嬸子家,每家都有半隻雞、一條豬肉。

    這是村裏養殖,沒有賣,專門留下過年的。

    昨天,師傅主持,帶着全村鄉親分的。

    叔伯嬸子們當時高興議論,今年摸索出經驗了,明年能養更多,爭取年關時,家家戶戶都能分一整只雞。

    雖然土橋村叔伯嬸子,也只有年底才這麼闊綽。

    可這在他老家,也是想都不敢想的。

    先生說,回去後,也要效仿師傅,帶着村裏鄉親搞鄉土村社,再過幾年,過年時,爹孃應該也能吃上半隻雞,一條肉了吧?

    一年能吃一次就行。

    好東西,偶爾吃,才最幸福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徐妙雲見楊榮出神,知道小家夥想家,笑着拿出兩份紅包,“一份你自己留着,一份留着,等回家時,帶給爹孃,給他們買點好吃的。”

    楊榮眼睛微紅,擡頭,看着朱棣、徐妙雲。喜慶日子,強忍想哭的衝動,重重點頭,哽咽道:“謝謝師傅、師孃!”

    夏時敏夫婦,瞧着這一幕,不由相視一笑。

    他們怎麼也沒想到,過了半輩子苦日子,竟然能遇到這對小夫妻。

    在這裏的生活,雖然粗茶淡飯,但過得愜意充實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,故意用力揉了揉小家夥腦袋,催促:“行了,拜年結束,門外放着給你們買的爆竹,去放爆竹吧。”

    “謝謝師傅!”

    一羣猴孩子,歡呼一聲,拉着楊榮興奮往外跑。

    春曉今年沒跟着出去。

    女孩子早熟,在外歷練闖蕩一年,出落大方同時,也更成熟了。

    徐妙雲含笑招了招手,春曉立刻蹦蹦跳跳來到徐妙雲身邊,脆生生,甜甜叫了聲,“師孃。”

    徐妙雲打量着,詢問:“耿瑄沒去騷擾你吧?要是去了,就跟你師傅說,讓你師傅教訓他。”

    春曉笑着搖頭,“沒去。”

    其實去了。

    不過那個慫包,就是站在遠遠看着。

    然後就悄悄走了。

    連藥鋪都不敢進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子時守歲結束。

    衆人陸續回家。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回到屋內,看兩小家夥依舊睡的香甜。

    朱棣笑道:“東旭他們一直放爆竹,這兩小東西還能睡的這麼踏實,不錯,將來長大,肯定是那種心寬的。”

    徐妙雲正在往腳盆放藥材,笑道:“這裏的一切,乃至氣味,他們都熟悉,有什麼好怕的,再說,東旭他們別看小,可一直想着這兩小家夥……”

    放爆竹,都跑去村東頭學堂方向。

    距離這麼遠,雖然還有些響動。

    可不至於驚醒兩小家夥。

    朱棣見徐妙雲端着腳盆,要去廚房打熱水,苦笑:“我真沒事了,你天天給我弄藥材泡腳,不知道的,還以爲你嫁了個七老八十的糟老頭,要不,咱們不泡了?”

    徐妙雲含笑回頭,嗔怪瞪了眼。

    自顧自去廚房打熱水。

    這些藥材就是泡腳助眠,沒副作用。

    她要給四郎泡一輩子。

    絕不容許,之前那種噩夢,再出現在四郎睡夢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清晨。

    美人殿。

    朱標紅光滿面,張開雙臂,任由王美人幫忙整理衣服。

    低頭,見王美人臉微微蒼白,不由有些心疼。

    昨晚,的確……

    心念一動,詢問:“今天我們去土橋村,想不想一起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嗎?”王美人驚喜擡頭。

    去農村有什麼好看的。

    她並不是爲去土橋村而高興。

    是因太子爺,竟然想帶她去而高興。

    隨即,搖頭,“妾不去了,妾不能給太子爺添麻煩。”

    太子爺和太子妃去很正常。

    太子側妃都沒資格去,她一個選侍卻有資格。

    太出風頭,對自己不好。

    對太子爺影響也不好。

    “無妨,難得休沐,你們都跟着一起去,上次側妃就想去,懷着身孕,父皇沒准許,這回補上,你來了大明,也沒看過,我們大明農村。四弟帶着土橋村村民,已經搞了兩年鄉土村社建設,某種程度,那就是我們大明未來農村的發展方向,你去看看……”

    “謝謝太子爺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標帶着朱雄英,以及三個女人,來到皇宮時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早準備好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微微愣怔,卻也沒說什麼。

    標兒成家了。

    當父母的就不能太多干涉。

    去就去吧,無非就是多幾張嘴。

    隨即,一把抱起朱雄英,笑問:“去你四叔家,高興不高興?”

    “高興!”

    “那今晚我們都回來,留你一個人,千萬別哭鼻子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嗯!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看朱雄英回答的有些猶豫,爽朗大笑,招呼道:“出發。”

    哭鼻子也沒什麼。

    男孩子,就應該獨立。

    他這個年齡時,餓的哇哇哭,

    衆人紛紛上車。

    馬車出宮。

    碾着路面薄薄一層積雪,緩緩離開金陵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皇帝、皇后、太子一家離開金陵,消息很快傳開。

    胡惟庸匆匆趕去李善長府中。

    書房。

    奉茶的侍女剛走,胡惟庸就迫不及待開口,“恩師,皇帝大年初一就帶着太子一家離京,去土橋村,去做什麼?”

    他判斷,肯定去土橋村了。

    可去做什麼,他就想不通。

    李善長眉頭微擰,‘該不會是……’

    呂本被貶去北平時。

    他就得知,朱皇帝打算讓太孫跟着朱四郎學習。

    剛纔他首先想到了這種可能。

    可很快就否決了。

    無他,太孫過年後,也才五歲,太小了。

    收斂思緒,看向胡惟庸,“朱解元的鄉土村社,去年正式建設,到底如何,咱們也不清楚,趁着休沐,朝中百官去江寧,讓江寧縣令,領着咱們去看看,也合情合理……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胡惟庸頓時撫掌,起身笑道:“恩師高明,學生這就去召集百官!”

    跟着皇帝去了,皇帝做什麼,大家都能第一時間知曉。

    而考察土橋村鄉土村社,理由足夠充分。

    李善長見胡惟庸急着就要走,叮囑:“把劉伯溫也叫上。”

    百官浩浩蕩蕩出城,第一時間驚動蔣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嗒嗒嗒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聽到繼續馬蹄聲,撩起簾子……

    看清來人。

    不由微微皺眉。

    “停!”

    馬車停下,很快,蔣瓛就追上來,氣喘吁吁彙報:“皇爺,韓國公、左右相、誠意伯等百官,在陛下離開後,出城追趕來,據說,要去土橋村考察朱解元的鄉土村社……”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微哼。

    考察土橋村鄉土村社只是表象。

    無非是想第一時間,知道他們去做什麼。

    略微琢磨,吩咐:“你不用跟着,回去時,告訴胡惟庸等人,去土橋村,他們考察他們的,不要來打擾我們,更不要表露出,認識我們。”

    要是因爲他,帶着這麼一羣牛鬼蛇神,讓老四身份曝光。

    擾了混賬老四的小日子。

    他十分肯定。

    混賬一定埋怨他。

    把帳算到他頭上。

    同時,現在下這道命令,羣臣發現雄英留在土橋村,也不敢在土橋村鬧。

    要鬧回朝堂鬧。

    他已經想好了對付辦法。

    “遵旨!”

    蔣瓛領命後,匆匆折返……

    王美人坐在最後面馬車內,目視蔣瓛奔衝離開,俏眉緊擰,“這粗鄙丘八,還成香餑餑了?”

    她實在搞不懂。

    朱四郎不就是會打仗嗎?

    有什麼了不起。

    父皇要把雄英送到朱四郎身邊。

    眼下,百官都一窩蜂,跟着去土橋村……

    她倒要看看,這個毫無一點貴氣的丘八、農夫,到底有什麼特殊,讓這麼多人重視。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