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九章:張榜日,高麗使節團抵京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6298更新時間:24/06/28 22:48:20
    早朝剛結束。

    百官輕鬆談笑着,從奉天殿出來。

    這段時間,雖然相繼有同僚被朱四郎拘捕。

    可隨着六部覈查結束,還能站在這裏的就是贏家。

    空出來的位置,必然要有人填補,大家或許都能動一動了。

    當然,只希望朱四郎的補償標準,不要太過分了。

    “也不知,這個補償標準,最後會怎麼定?”

    “朱四郎應該不會太過分吧?咱們能配合歸還,已經很不錯了。”

    “對,若沒有咱們,天下百姓,連口安穩飯也別想吃!若是補償標準太過分,咱們就一起找朱四郎理論!”

    一名官員,義憤填膺的聲音,剛響起,百官瞬間息聲,然後不動聲色和這位同僚拉開距離。

    這名官員臉色青紫交加。

    “聽說,胡相已經開始趁着秋收,糧價下跌,大肆收購糧食了。”

    “咱們要不要也抓緊點,別到時候,糧價突然高漲,那損失可就更大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官換了個話題,再度竊竊私語議論時。

    “八百裏加急!”

    “八百裏加急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突兀急促聲,從遠處傳來。

    百官頓足,循聲看去……

    一名士卒,在皇城禁軍引導帶領下,往奉天殿奔衝而來。

    “西南前線出狀況了?”

    “不可能,肩標!這名士卒帶着肩標!”

    “這東西現在只有遼東那邊有,定是遼東出事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胡惟庸、李善長皺眉,相互對視,頓足等着斥候。

    很快,斥候靠近。

    胡惟庸攔住斥候,“發生何事?”

    馮勝自盡,遼東發生叛亂?

    斥候氣喘吁吁道:“卑職大遼河衛丘福指揮使麾下,奉指揮使之命,八百裏加急奏報朝廷……”

    “高麗遣使!?”

    “稱臣納貢!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官驚呼……

    胡惟庸眼底失落一閃而逝。

    其實,他有些盼遼東出事。

    外不平,內需安。

    外面越是不平靜,朱皇帝越是不敢在內部掀起太大波瀾。

    即便朱四郎想在補償標準上,獅子大開口,朱皇帝也會替大夥兒,按着朱四郎。

    終究還是失望了。

    胡惟庸制止斥候,“等陛下來了再說吧。”

    話罷,轉頭吩咐:“去御書房向陛下報喜。”

    這麼大的事,朝廷用什麼規格迎接高麗使節團,得開朝會決定。

    他雖爲左相。

    如今夾着尾巴做事,也不敢隨意處斷。

    等報喜訊之人離開後,胡惟庸轉身,招呼衆人:“諸位,回奉天殿等候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走走走。”

    “朱四郎又要出名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,高麗拋棄北元,轉頭向咱們大明稱臣納貢,追根究底,還是朱四郎一戰打殘高麗五千精騎,後續影響的擴散和發酵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官酸溜溜議論着,跟隨胡惟庸折返奉天殿。

    不久後。

    朱元璋滿臉笑容趕來。

    落座後,掃視羣臣,脣角控制不住上揚。

    在御書房他已經痛快笑過了。

    可還是想笑啊!

    沒辦法。

    兒子太優秀,沒辦法啊!

    他也愁。

    視線移動,最終落在斥候身上,“辛苦了,給咱說說,具體消息。”

    斥候激動,結巴發顫的聲音響起。

    “回……稟陛下,高麗帶來好多文玩字畫,據說,都是中原的,是元朝賞賜高麗……”

    呸!

    朱元璋、及百官同時暗暗呸了一聲。

    元朝賞賜?

    當年,高麗是元朝僕從,僕從軍不但參加了滅南宋,還在元末,鎮壓過各路義軍。

    這些文玩字畫,分明就是做僕從軍時,從中原劫掠的。

    如今害怕了。

    所以盡數歸還,把黑鍋扔給元朝。

    小國寡民,恬不知恥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另,高麗還向陛下敬獻百名美姬,據悉,都是高麗貴族之女,其中兩位美姬,是高麗翁主,一位是高麗國主幼妹,一位是高麗國主之女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及百官臉上,這才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高麗人爲了讓大明承認他們。

    送百名貴女也就算了。

    國主連妹妹和女兒都送來了。

    待斥候彙報完,被禁軍帶下去後,朱元璋環視羣臣,含笑詢問:“諸位愛卿,都說說,朝廷該以何種規格,接待高麗使節?”

    胡惟庸瞥了眼朱元璋。

    朱皇帝雖然沒說一句:這是咱兒子的功勞。

    可臉上表情已經這般說了。

    隨即,跨列而出,“陛下,朱秀才乃促成此事的最大功臣,臣以爲,不如讓朱秀才,領禮部迎接。”

    “勝利者,迎接失敗者,即彰顯我天朝上國氣度,也可震懾高麗,此等撮爾小國,最是反覆無常。”

    我們家這個混賬老四,不喜歡拋頭露面。

    朱元璋遺憾腹誹一句,雖然也覺胡惟庸的提議甚好,可他知道,混賬老四肯定不樂意。

    這種小事,還是算了。

    指使多了,混賬東西不高興,可能撂挑子不幹。

    好鋼還是用在刀刃上吧。

    當然,他的想法,百官就沒必要知曉了。

    旋即搖頭,“高麗使節團,還不配讓咱家老四迎接,咱看,就禮部代表咱迎接吧。”

    胡惟庸微微愣怔。

    他本想迎合朱皇帝心意,所以才如此提議。

    拍馬腿上了?

    “趙翥!”

    禮部尚書忙站出來,“臣在!”

    “你帶禮部,迎接高麗使節。”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消息很快就從宮內傳出。

    金陵百姓紛紛議論。

    “高麗要向咱們大明稱臣納貢?”

    “對!據說,此番高麗送來一百多個美姬,其中還有高麗翁主。”

    “翁主是什麼?”

    “高麗國公主,他們不敢僭越使用公主這個稱呼,所以稱自家公主翁主。”

    “要說這高麗拋棄北元,轉而尊奉咱們大明,還得歸功燕王轉戰萬里,縱橫草原。”

    “話說,燕王回來後,怎麼一直不露面?該不會還沒從徐家小姐的溫柔鄉出來吧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噗!

    徐妙雲忍不住笑出聲,扭頭,用一個色彩豔麗的儺戲面具擋住紅撲撲俏臉,轉身,揶揄笑問:“燕王是不是還沉浸在徐家小姐編織的溫柔鄉?”

    朱棣抱着小祈嫿、小雍鳴,笑着瞪了眼。

    百姓可真能胡思亂想。

    他回來都多久了。

    還好,還好,說的比較含蓄。

    至少沒說:燕王累倒在徐家小姐香榻上!

    六部督查告一段落了。

    接下來就是一些勳貴、皇親國戚了。

    孩子們來金陵,還沒帶孩子們出來好好看看金陵。

    且這段時間,孩子們也挺緊張的,就帶孩子們出來放鬆放鬆。

    怎麼也想不到,竟然聽到百姓這般議論他。

    徐妙雲掏出幾文錢,買下面具,和朱棣繼續往前走。

    含笑偷偷看着朱棣,“你要是再不露面,我在百姓心中,就成褒姒妲己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?”

    朱棣故意瞥了眼,低笑,“等伱的小腰,不動不動離家出走時,再說自己是褒姒妲己吧。”

    噗!

    徐妙雲含笑低頭,提步,腳尖‘惡狠狠’踩踏朱棣影子。

    片刻後,俏臉微紅擡頭,微微靠近一些,“這回高麗敬獻兩位翁主,我推斷,高麗國主的妹妹,應該是敬獻父皇的,高麗國主之女,會不會是敬獻你的,你要喜歡,我舉雙手支持……”

    話音未落,朱棣擡頭瞪視之前。

    人已經慫了吧唧,忍笑快步往前走去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搖頭,低頭看着小雍鳴、小祈嫿,“你們這個孃親,又菜又愛玩,喜歡惹事,又慫慫的。”

    兩小家夥擡頭,瞪着大眼睛看着朱棣,彷彿在說:慫嗎?那是對阿爹你吧?

    片刻後,朱棣追上徐妙雲,低聲惡狠狠道:“別太累了,做好今晚小腰離家出走的準備,白天太累了,晚上你想離家出走,都走不成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當夜。

    呂府。

    書房。

    呂兆瞧着呂本猶猶豫豫,終於忍不住開口:“父親,明天就要督查咱們家了,這段時間,我也讓賬房做了兩手準備,到底要不要隱瞞一些,您得下決心了!”

    他實在搞不懂,父親到底怕什麼。

    太子都已經教訓過朱四郎:不給你,就不是你的,給你,才是你的!

    就算真被朱四郎查到了。

    他朱四郎敢動呂家?

    他妹妹是太子側妃!

    他外甥是太子的兒子!

    查出呂家,就是打太子臉,抹黑太子!

    朱四郎即便查出來,也一定會當做沒發生。

    呂本狠狠瞪視,“我說了,現在一切都要以允炆爲中心,咱們呂家要成爲太子喜歡允炆的加分項,而非扣分項!”

    他一直沒打聽到。

    那些企圖矇混過關,卻被發現的同僚,到底如何被朱四郎發現漏洞。

    從田畝數量,和賬簿的糧食收成,發現了端倪?

    這的確有可能。

    畢竟,田地的產出雖然不等。

    但基本就是在朝廷統計的均數上下波動罷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諸如此類破綻,能想到的,他都想到了。

    按理說,把做出來的假帳,交給朱四郎,應該能矇混過關。

    可萬一呢?

    給太子抹黑。

    太子必然厭惡呂家。

    砰!

    就在此時,門突然傳出響動。

    呂本、呂兆臉色頓變。

    呂兆猛地跳起,箭步衝向房門,開門怒叱:“誰!”

    無人應答,安靜的只有風聲……

    呂本黑着臉走來,低頭……

    一個信封擺放在門口。

    彎腰,神色凝重拿起信封,左右查看,確定無人後,壓抑吩咐:“關門!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父子二人關門,折返書桌。

    呂本坐下,盯着信封,沉思片刻後,雙手顫抖拿起信封打開。

    看清裏面東西時。

    臉色瞬變。

    “父親,怎麼是一道摺子?”

    “不……不是普通摺子……”呂本老臉蠟白,嘴脣哆嗦,聲音發顫,“是錦衣衛密奏……”

    他在太子書房,見過類似的密奏。

    這是錦衣衛聞風奏報的專用密奏。

    噗通!

    呂兆腳跟發軟,跌坐在地。

    呂本恨鐵不成鋼瞪了眼,就這點膽魄,還大言不慚,說什麼不怕朱四郎。

    狐假虎威的廢物!

    要是沒了和太子這層關係,他又死了,這個兒子,什麼都不是!

    ‘無論付出多大代價,都要讓太子爺,喜愛允炆,如現在朱皇帝喜愛朱四郎!’

    這一想法,從未如此刻這般堅定。

    兒子是個扶不上牆的阿斗。

    呂家興衰榮辱,全靠閨女和允炆了。

    他的目標不高。

    那個時不時出現在腦海的魔念,儘管時不時閃現,但他絕不敢妄想。

    更不敢付諸實踐。

    只要允炆能像現在的朱四郎就行。

    瞧瞧朱四郎現在多威風。

    在朱皇帝心目中的地位,恐怕已經和太子爺不相上下了!

    朱四郎可以。

    他外孫也可以!

    呂本深吸一口氣,收斂思緒,顫顫巍巍打開密奏:屬下密查,查出,乃太子岳父……

    啪嗒!

    呂本手一哆嗦,密奏掉落桌案。

    北平十局!

    姚廣孝和朱棣在北平秦王府對弈,他吩咐心腹,把消息捅出去,造成整個北平轟動。

    竟然被錦衣衛掌握了!

    朱皇帝知否?

    太子知否?

    是誰把這東西,送到他府外?

    朱四郎?

    不可能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極度恐懼中,呂本腦子亂糟糟,各種猜測冒出來。

    差點自己把自己嚇死。

    好一會兒,總算冷靜。

    蒼白臉上,冷汗涔涔。

    “父……父親,這是誰送來的?想要幹什麼?”呂兆雙手撐着桌案,結結巴巴驚恐詢問。

    在呂本極度恐懼時,呂兆也看過了密奏內容。

    呂兆雙目圓睜,驚恐看着呂本。

    他想不明白,父親爲何膽大包天,做這等犯忌諱之事。

    呂本聞聲回神,瞪視呂兆,“爲父這麼做,是在捧殺朱四郎!”

    “父親,這段時間,金陵百姓熱議朱四郎……”

    呂本冷笑搖頭,“這不是爲父做的,應該是另一夥人,想要捧殺朱四郎,想要太子爺和朱四郎反目成仇的,可不止爲父一人。”

    話罷,冷冷瞪視,補充道:“此事,對外不許聲張!”

    呂兆忙點頭。

    讓太子爺和朱四郎反目成仇,想想就讓人興奮。

    朱四郎死定了!

    但這麼大的事情,一旦被朱皇帝察覺,就得掉腦袋。

    關乎性命,他得多傻,才會對外聲張。

    呂兆視線重新落在密奏上,“父親,是什麼人把這東西,送到書房外?”

    呂本擰眉,“這東西,應該是以前的北平錦衣衛總旗,也就是現在的百戶紀綱調查出來的……”

    但紀綱才來京城多久。

    且只是一個百戶。

    不可能在呂家安插探子。

    能接觸這份密奏,且能安排人,送到書房外。

    有且只有一人……

    “蔣瓛!”

    呂本很快就鎖定了蔣瓛,“這份東西是蔣瓛送來的!都過去這麼長時間,他有很多機會做這件事,偏偏今晚……”

    話音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呂本臉色變了變,隨即擡頭,吩咐:“明日,朱四郎學生來督查,交代,全都交代!”

    蔣瓛偏偏選今晚,是向他示警!

    至於爲何沒有直接夾個紙條之類告知。

    這鷹犬頭子,是一點把柄都不想給他。

    他也永遠不可能,拿着這份密奏去揭發蔣瓛。

    揭發蔣瓛,就等於揭發自己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示警同時,蔣瓛也在向咱們父子示好,這份密奏,大概率被蔣瓛壓下了,朱皇帝並不知曉……”

    說着,呂本就把密奏放到燈燭上點燃。

    親眼盯着密奏化爲灰燼,焚燒的一點不剩後。

    呼!

    才長長吐了口濁氣。

    呂兆也鬆了口氣,擰眉狐疑道:“父親,蔣瓛爲什麼要向咱們示好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指揮使,示警已經發出。”

    鎮撫司衙門。

    昏暗官房內。

    千戶站在門口陰暗角落,低聲道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蔣瓛氣哼一聲,“呂氏父子都是蠢貨!”

    他本打算,留着這道密奏,將來在關鍵時刻,或許可以用這道密奏,拿捏呂本。

    呂本是太子側妃之父。

    拿捏住呂本,可以得到很多利益。

    甚至關鍵時刻,可以成爲護身符!

    可呂氏父子心疼一點財貨的愚蠢行爲,讓他不得不把拿捏改爲示好。

    示好就意味着。

    將來與呂本合作,至少得是互利互惠才行。

    他爲何不寫一張紙條,告訴呂本:錦衣衛已將百官案底,祕密移交朱四郎?

    這種紙條,提及錦衣衛,就是給呂本送把柄!

    他寧願使用這道密奏,也不會送把柄給呂本。

    “算了,呂本畢竟是太子側妃之父,交好就交好吧。”

    其實,他更想和常家人交好。

    這不是沒機會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孩子們再次出現在朱紫巷。

    勳貴、皇親國戚十分配合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三日。

    張榜日。

    禮部。

    尚書官房。

    趙翥一邊收拾,一邊交代左右侍郎:“我要去迎接高麗使節團,舉人考排名順序議定後,就馬上派人去城內張貼,這件事,不必請示陛下了,就算請示,陛下爲避嫌,也不會過問。”

    “讓他們公平公正!科舉考,絕不許帶入個人情緒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科舉閱卷,有一個標準流程。

    一閱,要選出能上榜的。

    二閱,就要匿名對考生試卷,進行一次名次排序。

    三閱,拆掉籍貫欄封條,對排序進行微調,這樣做,主要是考慮地域平衡問題。

    雖然分南榜北榜。

    可一榜之內,地域與地域間,也有差距,有些讀書不昌盛的地域,朝廷總要通過微調名次,予以一定照顧。

    今年舉人考,拖到張榜日,都無法統一意見,問題就出在朱四郎的排名。

    此番參與評閱的官員,好幾個是支持太子的。

    三閱拆除封條後,朱四郎的名次就成了衆人爭執的焦點。

    之前他一直沒表態,就是想等這幾位同僚,自行統一意見。

    可現在看起來,他不插手,是不行了。

    遏制朱四郎,還可以想其他法子。

    絕不能以破壞科舉公平爲代價!

    他絕不容許這種事發生。

    “告訴所有參與閱卷的同僚,對待每個上榜士子,只把他們當做寒窗苦讀的讀書人,不要因人家是皇子,就把這種與科舉無關的因素考慮進去!”

    要是閱卷同僚,只把朱四郎當個讀書人看待。

    按照對待讀書人的標準,審閱朱四郎的考卷。

    或許,早有結論了。

    “下官馬上將大人的吩咐,傳達給各位同僚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應天府衙外。

    已是人山人海。

    “怎麼還不張榜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,俺現在就想知道朱四郎有沒有中舉,考了多少名。”

    “俺也是,俺還想看完,趕着去城外,看高麗人長啥樣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今天兩章,總計11700多字,明天爭取更多一點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