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四章:朱棣回朝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6283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東宮。

    一片‘兵荒馬亂’。

    到處都是匆忙爲朱標出行,收拾行裝的宮女和太監。

    胡惟庸推着呂本的輪椅,在這種慌亂緊張的氛圍中,快速趕往朱標書房。

    呂本看着慌亂的宮女太監。

    脣角,情不自禁,露出一絲按捺不住的激動笑意。

    忍不住低聲詢問:“胡相,這次準不準?”

    胡惟庸很清楚,呂本是在問他,這回,朱皇帝病重,到底是不是最後一次了。

    畢竟,去歲他們就以爲,朱皇帝撐不住了。

    沒想到,硬生生讓朱皇帝,撐了一年之久。

    推輪椅的手,緊緊握住輪椅。

    胡惟庸極力按捺激動。

    他沒理由不激動。

    朱元璋這個強人皇帝,朱四郎的父親,駕崩!太子登基後,他們保守派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去攻擊朱四郎了!

    甚至,這一次,只要朱四郎敢回大明,就讓朱四郎再也走不了。

    變成一堆枯骨,一個墳塚。

    他沒理由不激動。

    深吸一口氣,緊了緊握輪椅推手的手,“春江水暖鴨先知,自己的身體情況自己清楚,這段時間,朱皇帝頻繁高調表態,爲未來定下基調,恐怕,他自己都清楚,撐不下去了!”

    話中,胡惟庸脣角微微上揚。

    呂本激動握拳。

    二人誰都沒有再說話。

    “李太醫,你帶着太醫院衆人馬上出發,以最快的速度,趕往江浙,爲陛下診療,竭盡一切辦法,救治孤父皇和母後!”

    胡惟庸、呂本一路來到書房門口,就聽到門內,朱標沉痛的聲音。

    等李太醫領命離開後。

    胡惟庸才推着呂本走了進去。

    方孝孺、黃子澄、齊泰等朝中重臣,已經位列期間。

    胡惟庸、呂本找了個位置,落座後。

    看向朱標。

    朱標目光環視衆人,“孤準備馬上動身前往江浙,臨行前,先向諸卿說說,現在的情況,以及孤離開金陵後,朝廷有事發生,需要如何應對。”

    說着,朱標衝現任五軍都督大都督,西平侯沐英點點頭。

    沐英低着頭,沉浸在悲慟中。

    並未注意到朱標的示意。

    “西平侯!”

    直到黃子澄皺眉提醒,沐英才回神,擡頭,看向朱標,得到授意後,緩緩起身,悲痛道:“剛剛傳來消息,皇后娘娘在沈家修養期間,陛下憂心娘娘病情,也病倒了,錢塘府的周王,現在已經帶兵前往周莊沈家……”

    在場衆人,許多初聞這個消息的。

    全都臉色變了變。

    周王帶兵前往周莊沈家?

    值此皇權交替的特殊時刻。

    這種事情,極有可能,造成皇權旁落!

    呂本和胡惟庸對視一眼,迫不及待,打斷沐英的話,追問:“西平侯,周王帶兵前往沈家,是周王自己的行爲,還是陛下的旨意?”

    雖說,這位周王和太子、秦王、晉王、朱四郎一樣,都是出自陛下、皇后。

    可誰都知道,這些年,周王和朱四郎的關係越來越好。

    其實,周王不是個例。

    這些年,大明朝的藩王們,最信服,最崇拜的兄長,早已不是洪武初年時期的太子了。

    而是朱四郎!

    炮擊土橋村事件發生後。

    藩王們紛紛上書,請求太子嚴懲陸仲亨,後來,太子派遣松江口水師兵發蓬萊,藩王們又上述制止。

    更有激烈者。

    直言太子做錯了。

    其中,就有這位周王。

    其實,周王的封地,應該在開封的。

    畢竟,這位周王從吳王改封周王王號時,按照道理,就應該將封地前往開封。

    可後來,這位周王拉起一個團隊,研究植物。

    後來更是派人和燕華學習生物學。

    朱皇帝對周王這種行爲,十分喜愛。

    認爲周王搞這些研究,需要錢財支撐。

    周王封地,錢塘府地處江浙地區,屬於膏腴之地,較之河南開封,更富裕。

    所以,遷封地這件事,最終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    導致,周王朱橚成爲唯一一個,被冊封在江浙地區的藩王。

    沒想到,在這個時候,竟然產生這麼大的影響。

    沐英皺眉。

    呂本的意思,他豈能不知。

    這個時候,身爲臣子,不關心陛下和娘娘的病情,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皇權交接的問題上。

    從情感上,他十分厭惡。

    但他也知道,雖然呂本發問的私心很大。

    身爲大明朝臣。

    皇權交接,他也必須考量。

    沐英強忍怒火,搖頭道:“具體情況現在還不清楚,恐怕,現在那邊也已經亂成一鍋粥了。”

    呂本、胡惟庸更加擔心了。

    萬一,朱橚趁着朱皇帝不清醒時。

    搞出一封,廢太子,立朱四郎的矯詔,事情可就麻煩了。

    即便朱橚不敢這樣做。

    這個時候,朱皇帝有什麼臨終遺言,通過朱橚,傳達給朱四郎。

    距離這麼遠,他們想阻止都做不到。

    黃子澄當即起身,“太子,您必須馬上動身,不能耽擱了。”

    呂本緊接着開口:“並且,臣建議,馬上封鎖前往北方的列車,控制消息的傳播,以免造成大明全局動盪!”

    許多人聽聞這個建議後,紛紛皺眉。

    大家都不是傻子。

    豈能不知,呂本此舉真正的目的,是不想讓北方那些藩王們收到消息。

    北地藩王。

    絕對是大明朝,藩王中,勢力最強悍的。

    南邊的藩王,除了周王有兩個鎮。

    其他藩王,要麼是一個鎮、或者一個鎮又一個混成協,要麼是兩個混成協。

    北地藩王,可都是清一色雙鎮編制!

    方孝孺看了眼朱標,小聲提醒:“這個時間點,應該已經有一列前往北方的列車出發了。”

    朱標看了眼方孝孺。

    他明白。

    他這個師兄,反對這樣做。

    提醒他有一列火車出發,就是提醒他,不用做無用功。

    朱標當即擺手,“不必了,馬上派人,八百裏加急,通知所有藩王回京,一旦抵京,我們沒有回來,就馬上前往周莊沈家。”

    “太子,燕王呢?”

    衆人聞聲,齊齊看向胡惟庸,又看向朱標。

    沐英猶豫一下,委婉提醒,“太子,依着去歲陛下的意思,不希望燕王回來。”

    其實,他也得到了陛下的密旨。

    一旦義父駕崩,太子要求老四回來時,他就要和藍玉,同時拿出義父給他們的密旨。

    阻止老四回朝。

    可現在,請出密旨的兩個條件中。

    義父駕崩這一條尚未發生,他只能委婉提醒太子。

    在他看來,胡惟庸故意詢問,要不要請老四回朝,絕對沒安好心。

    保守派,以及仇視老四者,已經迫不及待,等不及了。

    朱標略微猶豫,餘光觀察着胡惟庸、沐英等人。

    把衆人神色,全都看在眼中。

    書房,瞬間陷入安靜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緊張。

    所有人也都清楚。

    一旦燕王回來,而陛下卻無法向去歲一般恢復過來,而是駕崩,極有可能,燕王回來就走不了了!

    這是極有可能的。

    陛下不在。

    唯一能在中原庇護燕王,肯無條件庇護燕王的人,就沒了!

    至於太子。

    大家都清楚,太子對燕王的情感十分復雜。

    既有兄弟情,也有帝王的冷硬。

    彼時,太子的內心,到底會偏向那一邊,根本無法預測。

    “派人,通知老四吧。”朱標平靜的聲音,打破殿內寂靜。

    有人皺眉默默嘆氣。

    有人激動,偷偷握拳。

    朱標補充道:“老四作爲父皇最喜歡的兒子,這麼大的事情,無論老四願不願意回來,孤身爲兄長,都必須通知老四。”

    哎!

    方孝孺聽着朱標的解釋,嘆了口氣,無奈腹語一句:畫蛇添足!

    太子的解釋。

    恰恰證明了,太子此舉目的不純。

    別管,太子是不是要對燕王動手。

    至少,有一點很明確。

    太子通知了燕王。

    一旦燕王不回來,就是大不孝!

    這對燕王聲望、名譽的打擊十分大!

    朱標不理會衆人,繼續吩咐道:“傳令北境軍指揮使藍玉,嚴陣以待駐守北境,越是這個時候,越是不能有半分鬆懈!”

    “此外,雄英在陛下身邊,一旦孤離京後,由誰來監國,你們議論一下吧。”

    方孝孺搶先開口,“臣以爲,允熥殿下作爲太子嫡子,在太孫不在的情況下,適合監國!”

    呂本眼中隱晦怨毒一閃而逝,衝黃子澄、齊泰使了個眼色。

    黃子澄當即起身,“太子,允熥殿下性格儒弱,值此動盪之際,監國人選應當是一個有決斷的殿下才行,臣以爲允炆殿下最合適。”

    “臣支持!”

    “臣附議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隨即,嘩啦站起許多人,支持朱允炆監國。

    這些人都是保守派力量。

    雖然沒有被吸納到倒燕聯盟內。

    但朱允熥作爲朱雄英的胞弟。

    在雄英已經被保守派當成堅定革新分子的情況下。

    這個時候,保守派並不願意讓雄英的胞弟朱允熥監國。

    說起來,誰監國,實際意義並沒什麼。

    畢竟,無論誰監國。

    都不可能對大明的人事做出任何調整。

    但哪怕是一個象徵意義。

    在政治中,也必須爭!

    “我反對!”方孝孺驟然轉身,一改往日的中正平和,拿出首輔的氣勢,目光環視衆人,“允炆殿下只是一個庶子,嫡子在的情況下,若是讓允炆殿下監國,就是亂了陛下定下的祖制,這是絕不允許的,我身爲首輔,也絕不答應!”

    “除非,太子現在罷免臣!”

    話中,方孝孺轉身,衝朱標鄭重一拜。

    沐英也開口,“臣也反對允炆殿下監國!”

    “臣也反對!”

    “嫡庶之別,不能亂!”

    “否則後患無窮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瞬間,站起更多人,支持方孝孺。

    其中,還有部分堅持嫡庶之別的保守派。

    朱標身側。

    朱允熥嚇得低頭。

    朱允炆努力按捺着憤怒,一副平靜模樣。

    朱標把兩個兒子的表現看在眼裏,對朱允熥更加失望。

    黃子澄稱允熥儒弱。

    這是給允熥留面子。

    說白了,就是軟弱!

    相較之下,其實,他更贊成允炆監國。

    可……

    朱標有些頭疼的看向方孝孺。

    很清楚,一旦他堅持讓允炆監國,希直絕對會當面向他請辭。

    值此時刻。

    首輔請辭,像什麼話!

    “好了,允熥監國,允炆在旁輔佐。”

    朱標一錘定音。

    方孝孺、沐英等人皺眉。

    朱允炆輔佐,沒有監國之名,卻也有了半個監國之實。

    呂本也十分不甘。

    對朱標這種和稀泥的處理,有些不滿。

    他希望允炆爭取到這個監國的機會。

    做過監國。

    將來再做皇帝,法統的正確性,就更高了。

    可現在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當天,朱標安排好一切事務後。

    留下方孝孺輔佐朱允熥,帶着滿朝文武,在宋忠親率一個標太子衛率護衛下,分乘前後腳出發的幾列火車,趕往周莊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哈哈哈……

    詔獄。

    滿頭白發的陸仲亨,聽聞朱元璋病危的消息,仰頭大笑。

    許久。

    笑聲平息,滿面如惡鬼般猙獰扭曲,咬牙切齒低語:“好!好!好!”

    只要朱皇帝駕崩。

    他就能從詔獄中出來。

    就能找朱四郎報仇雪恨!

    “朱四郎,你殺我陸氏全家,我陸仲亨,將來定要在伱面前,殺了你最寶貴的徐妙雲,殺了你那幾個小崽子!”

    陸仲亨捧着亂糟糟的白髮,緊緊攥住。

    他苟且偷生等着,忍着,就是爲了這一天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標尚未抵達周莊。

    消息先後傳到北平等地。

    朱樉爲首,北地藩王們,心情悲慟沉重,急匆匆聚集在一起,乘坐列車南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西蒙古。

    工業區。

    一座明顯新建,嶄新的廠房,一根煙囪從廠房內直聳冒出來。

    濃煙滾滾。

    廠房內。

    馬哈木穿着一件鬆鬆垮垮的勞動布工裝,站在高爐旁。

    絲毫不在意,滾滾熱浪襲來。

    眼睛緊盯着粗糙笨重的氣缸。

    看着氣缸縫隙,有少量蒸汽外漏,手不由攥緊。

    這種初代蒸汽機,是他們在大明的細作,從大明工廠,竊取技術,經由他的手,打造出來的。

    他畢竟,在燕華很多工廠都幹過。

    論技術。

    整個蒙古,恐怕再也沒有人,比他強。

    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。

    鍋爐、氣缸都好做。

    即便沒有大明的好命運,他也知道燕華的小爐子土法煉鋼。

    竊取技術後。

    再結合他掌握的手藝技術。

    鑄造出鍋爐和氣缸的缸體不難。

    可橡膠密封圈,他就無法解決了。

    這種東西,已經被燕華列爲重點管制產品。

    他只能從大明購買新式馬車、自行車,把馬車、自行車的車胎取下來,裁剪成密封圈。

    可這種橡膠,明顯就不是,專門爲密封而生產。

    密封性無法和燕華,專爲氣缸密封而生產的密封圈相比。

    所以,難免會有漏氣現象。

    嗒嗒嗒……

    片刻後,隨着氣壓增大,氣缸連桿總算動了起來,且越來越快時。

    馬哈木臉上這才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“成了!”

    “可汗!成了!”

    “咱們西蒙古,也有自己的蒸汽機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廠房內,太平、把禿孛羅等人紛紛激動大喊。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馬哈木爽朗大笑,在衆人歡呼時,卻悄悄走出廠房。

    凝視着,南邊大明方向。

    沙沙沙……

    身後傳來腳步聲。

    太平、把禿孛羅走到馬哈木身邊。

    太平問:“可汗不高興嗎?”

    經過這些年,親眼目睹了,馬哈木爲草原帶來的變化。

    他和把禿孛羅,放棄了昔日三人平起平坐,共同掌管西蒙古的約定,共推馬哈木做西蒙古可汗。

    “當然高興。”馬哈木含笑搖頭,“我在想朱皇帝病危的消息,這位強人皇帝,終於走到了人生盡頭。”

    馬哈木說着,臉上露出感慨之色。

    “即便朱皇帝,一手打垮了咱們草原,是咱們的敵人,且是一個老派人物,但對這位強人,對其即將病逝,鬆了口氣之餘,我更多是感慨。”

    太平二人點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!

    這個人和朱四郎,這對父子,壓着草原人喘不過氣來。

    現在,朱皇帝病危,眼看着,這次恐怕是無法渡過這場劫難。

    朱四郎又出海遠走海外。

    壓在草原人身上的兩座大山,終於被徹底搬開了!

    把禿孛羅笑道:“朱標登基後,我猜測,燕華大明關係極有可能迅速惡化,到時候,咱們的壓力就更加小了,只要消化吸收得到的技術,最好,能想辦法,建成燕華援建大明那種年產鋼萬噸的小型轉爐,蟄伏幾年,大明也別想動咱們,或許咱們還能重新打回去!”

    “對!”太平爽朗笑道:“朱四郎不是說,咱們蒙古和中原,同屬炎黃子孫,是手足兄弟嗎?”

    “這次打回去,咱們就把這套論述拿過來,並且還要全面效仿燕華,全面廢除,祖輩們,統治中原那些錯誤政策,我算是看出來了,想要統治中原,就必須把我們變成中原人。”

    “現在蒙漢示範區那一套,蒙漢融合就不錯,到時候,咱們也這麼搞!”

    馬哈木看了眼興致勃勃的太平,脣角笑意一閃而逝。

    起初,太平、把禿孛羅還對他在草原,進行剃髮易服,很是牴觸。

    可現在,都要全面效仿燕華了。

    大明雖然得到了更多燕華的技術。

    可中原歷史賦予大明的沉重包袱也更大。

    思想觀念的轉變十分慢,卻波折不斷。

    相反,他們則不同。

    這一點,從太平和把禿孛羅的轉變,就可以看出。

    “三十年!”馬哈木突然擡手,伸出三根手指,“再給我們三十年,虛心謙遜當學生,三十年後,當燕王朱棣和太子朱標,彼此打的精疲力盡時,我們未必就沒有重新入主中原的機會!”

    大明,不可怕!

    他從不怕大明!

    即便得到技術的大明,他也不怕。

    他最怕燕王朱棣!

    可若是此番,朱皇帝駕崩,燕王朱棣回中原治喪,他還有機會再回燕華嗎?

    “傳令咱們在大明的細作,發動一切人手,嚴密監視大明的風吹草動,若燕王朱棣回中原,必須第一時間彙報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燕京。

    朱棣書房。

    毛驤陪着沈至走入。

    行禮後,沈至神情有些悲慟道:“王爺,我大伯悄悄派人傳來消息,陛下陷入昏迷,太子也已抵達,太醫爲陛下診斷後,情況……情況很不樂觀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臉色蒼白。

    強忍難受,等沈至說完後,擡頭。

    眼睛微紅,看着沈至感謝道:“告訴你大伯、二伯,這個請,我承了。”

    “毛驤,通知內閣,我準備回朝,有些事情,需要提前做準備。”

    “王爺……”

    沈至、毛驤聞言,同時開口制止。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