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八章:金豆子坑爹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5480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三百萬人口!

    老四果真還是提及了此事。

    相隔一桌,朱標坐在朱棣對面,看着朱棣,手從桌面移開,放到膝蓋上。

    手指微微蜷曲。

    人口!

    是他勒住燕華發展脖子的最大籌碼。

    人口也是當下,制約燕華發展最大的因素。

    燕華的人口問題,不光造成了人力短缺,致使內部市場小,以及人工成本過高。

    影響、制約燕華的工業發展。

    不平衡的族羣問題,更是成爲了燕華最大的隱患。

    隨着老四這些年不斷開疆拓土。

    燕華總計四百多萬人口。

    其中,所有具有中原血裔的人口,總計也不過才一百五十多萬。

    這還是算上了三十萬蒙古遷民。

    剩下的兩百多萬,都來自於各個族羣。

    在這種背景下,老四極力宣揚炎黃子孫論。

    表面看,這些年的反響十分好。

    但這只是表象。

    是老四的個人威望。

    是燕華富裕的生活、高速的發展。

    以及,老四成功塑造的新文化符號,凝聚了所有人。

    是老四每當佔領一地,必然想盡各種辦法,清洗本土精英層的結果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,都無法改變,中原血裔佔比偏少這個問題。

    這個隱患,只要適當時機,有外部力量挑動,就能將燕華的龐大戰爭能力,掣肘在內。

    可一旦燕華得到三百萬遷民。

    按照燕華現在的同化政策。

    通過三百萬遷民對現在的燕華人口結構,進行進一步稀釋,再通過通婚。

    不出十年。

    這個隱患就會被徹底解決掉!

    彼時,擁有千萬人口的燕華,憑其雄厚的工業能力,完全有實力,全面挑戰大明。

    甚至,老四只要動一動念頭,想要問鼎中原,也不是沒有機會成功。

    方孝孺等人微微皺眉。

    雖然也覺得,朱棣要求的三百萬人口,對未來影響很大。

    卻也沒有開口。

    黃子澄等人則滿臉急切看着朱標。

    黃子澄更是着急開口,“太子,不能……”

    朱標擡手制止黃子澄,看着朱棣說道:“老四,三百萬人口太多了,現在朝廷的鄉土村社也全面建成,中原沒有那麼多人口,提供給燕華,最多三十萬!”

    朱棣被氣笑了。

    砍價也不是這麼砍啊!

    他以前買衣服,對半砍,只要砍成功,都覺血賺了。

    大哥倒好。

    直接砍掉九成!

    “不!”蔣進忠突然笑着開口,“三百萬人口,也不過六十萬戶罷了,朝廷有這個能力,而且,太子給我們燕華三百萬人口,不光能換取我們以成本價幫大明修建,近萬公裏的鐵路,還能得到各種工廠援建不下五十個,更能爲太子,解決掉,一個十分大的危機!”

    朱標微微皺眉。

    啪!

    齊泰拍案,怒視蔣進忠,“危言聳聽,我泱泱天朝上國,何來危機!”

    蔣進忠算個什麼東西。

    也就燕華沒有人才,此人才能山中無老虎,猴子稱大王,竊據內閣一部之長。

    這種庸才,如果留在大明,充其量也就是個微末縣令。

    蔣進忠也不生氣,笑笑,翻開放在腿上的摺子,低頭,邊看邊說:“在過去數年時間,大明的海商,總計從燕華購買一百萬臺畜力播種機、兩百餘萬臺畜力聯合收割機……”

    朱標眉頭皺的更緊。

    這麼多?

    朝廷這邊的農民,竟然向燕華,購買了如此龐大的農耕機械?

    這……

    太駭人聽聞了!

    “根據我方的調查統計,這些農耕機械,有八成被大明的士紳地主階層購買,根據燕華的經驗,使用農耕機械,至少可以釋放六成的勞動人口,那麼,大明士紳地主階層,購買如此多的農耕機械,投入使用,原來受他們控制的人口,現在去了哪裏呢?”

    朱標臉微微泛白。

    方孝孺等人的臉色也變白。

    大明雖然在開海後,海貿商稅收取管理十分嚴格。

    但並未像燕華這般,詳細統計,進出口貨物的種類和數量。

    因爲大家根本沒有這種潛意識。

    朱棣看着大明一邊,乃至方孝孺爲首革新派,都如此,不由嘆了口氣。

    說到底,朝廷直到今天,治國的方式方法,還是遵循小農經濟那一套。

    鬆散的管理。

    只負責收稅,維持穩定和統治。

    而民間,則完全依靠鄉約鄉俗自行營運。

    這一套治國方法,根本不適合工業時代。

    工業時代,一定是有着極高組織力度的社會結構。

    朱棣看了眼黃子澄、胡惟庸等人,開口:“大哥,具體數據我們瞭解的不多,不過也從往來的海商口中,掌握了一些情況,士紳地主在大規模使用畜力農機具後,就開始裁撤,被他們用身契控制的佃農……”

    士紳老爺們,可不養白吃飯的‘牲口’。

    當他們發現,畜力農機具的使用,能爲他們帶來更大利潤。

    佃農的下場,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“一小部分佃農,被留用後,有部分佃農就被裁撤,失去土地後,涌入各個城池內,艱苦謀生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標放於膝蓋的手,緊緊攥住。

    他感到羞恥!

    這些事情,他竟然都不知道,竟然從老四口中才知道。

    朱允熞坐在朱標身後,湊到朱標耳邊,輕聲道:“父親,四叔說的這些都是真的,大哥和大嫂建設沼氣照明工廠時,就招收了很多涌入城池謀生的失地佃農,我記得,大哥還專門爲此,給父親寫了一道摺子……”

    至於摺子,父親沒當回事,還是沒看到。

    他就不清楚了。

    “被士紳單方面撕毀身契,趕到城池謀生的佃農還是幸運的。”

    “更多的佃農,他們的身契,直接被轉讓售賣給工廠主,成爲,被控制自由的賣身工人。”

    說到這裏時,朱棣停了下來。

    大明那些私營工廠內的工人,與歷史上,西方工業革命時期的工人相比。

    處境恐怕更加艱難。

    歷史上,西方的工人,無非就是被剝削的嚴重罷了。

    可朝廷私營工廠,把士紳佃租那套身契制度,直接搬遷到工業中。

    這就是數千年文明史的枷鎖。

    有很多好東西。

    但也有很多糟糕透頂的東西。

    在發展過程中,不可避免的被傳統力量,照搬套用。

    身契制度,照搬套用到工業上。

    而工業的競爭,又比農耕競爭更爲殘酷。

    所以,此時此刻,那些身處非僱工身股制工廠的工人們。

    不但沒有人身自由。

    更飽受着,超過歷史西方工業革命時期,底層工人的剝削。

    他不認爲,大哥有能力,迅速解決,大量失地後,涌入城池謀生的佃農問題。

    朱棣思考着,突然又補充道:“如果大哥同意的話,在修建大十字鐵路過程中,可以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,招募這些,涌入城池謀生的失地百姓,而我們燕華,也可以對這部分百姓,予以一定補貼,當然,拿了這部分補貼後,他們就要舉家遷徙燕華。”

    給點補貼沒什麼。

    就當是爲燕華,儲備技術工人了。

    在鐵路建設過程中。

    這些失地佃農,在參與工程建設中,會在燕華的工程團隊指導下,初步掌握,適應分工、合作。

    一旦遷徙燕華,無論是當農民,還是當工人。

    都是素質不錯的優秀勞動力。

    所以,給補貼,燕華不虧。

    至於財政不寬裕,直接錢財補貼做不到,可以實物補貼嘛。

    燕華的肉食品罐頭、布匹等等。

    直接發放給這些築路工人,他們自己使用同時,恐怕很多人,會節省下來,出售給大明百姓。

    這無疑也是一個,擴大燕華商品,在大明影響力的絕佳機會。

    要知道,這些年,受地方保守派,或明或暗的抵制排擠,燕華很多商品的影響力,只侷限於,大明沿海地區,以及蒙漢示範區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後面,胡惟庸、呂本的臉,蒼白沒有一絲血色。

    他們極力遮掩,壓着的蓋子,被朱四郎徹底揭開了。

    這些事,他們早知道了。

    畢竟,他們通過暗中持有乾股的手段,控制着很多工廠,自然知道,工廠內,佃農被販賣的情況。

    朱標臉色鐵青。

    扭頭,眼神冰冷瞪了眼黃子澄。

    黃子澄頓時如墜冰窟。

    朱標轉頭,看向朱棣,“好,三百萬人口,大哥答應了!”

    不答應怎麼辦?

    恐怕,這個問題,已經十分嚴重了。

    老四分明是在提醒暗示他。

    當然,也不乏要挾意味。

    佃農大量涌入城池謀生的問題,如果不儘快解決,恐怕會釀成大禍。

    可怎麼解決?

    朝廷倒是有土地可分配。

    遼東還有很多無主土地,等着開墾。

    如果是十幾萬,數十萬百姓遷徙,朝廷倒是有能力解決。

    可涉及數百萬,乃至上千萬,朝廷根本辦不到。

    鬆散的動員組織力。

    地方官員小農經濟的治理思維。

    一旦用這套人馬,進行大規模,動輒數百萬人口的遷民。

    他可以肯定。

    一定會發生,類似秦末陳勝吳廣起義的事件。

    何況,他還有另外一件,更重要的事情要解決。

    工廠的身契制度!

    這個制度,必須廢除!

    否則,在工業上,根本無法和燕華競爭,更別說追趕燕華。

    所以,爲今之計,只能把這批,涌入城池謀生的失地純佃農,作爲籌碼,換取更低價格建造大十字鐵路,打包送給老四燕華!

    把這個包袱,儘快甩掉!

    至於,燕華有沒有這個遷民能力。

    人家有!

    燕華的官員系統,官員思維,和大明的完全不一樣。

    人家有一套,工業制度下,完善組織動員的準則。

    呼!

    朱棣默默吐了口氣,輕鬆笑了。

    隨即,重新起草了兩份《關於援建大明大十字鐵路建設,若干協議書》。

    在雙方數百人見證下。

    朱棣、朱標分別在協議書上簽上名字,相互交換後,再簽字。

    朱標、朱棣最後,再次將彼此的協議書交換後。

    相對而立。

    朱標緊緊捏着協議書,努力按捺着不甘和憤怒,勉強笑道:“老四,我希望,建設能儘快啓動。”

    朱棣點頭:“建設所需的技術隊伍已經組建完畢,隨時可以跟隨大哥回大明,至於建設所需鋼鐵,援建朝廷的工廠,我回去後,就馬上吩咐鍊鋼廠進行擴產,吩咐涉及援建的工廠,馬上進行設備準備,以及援建人員的組織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場影響深遠的鐵路援建計劃,在朱標的不甘和憤怒中展開。

    不甘是因爲,朱標很清楚意識到,隨着燕華得到這三百萬人口,燕華最大的短板已經徹底補齊。

    從今往後,燕華對大明,對他,幾乎沒有什麼所求。

    憤怒倒不是針對燕華,也不是針對朱棣。

    而是針對大明的朝臣。

    數百萬失地佃農涌入城池謀生,他竟然不是從自己的臣子口中得知。

    而是從燕華這邊得知。

    據說。

    當天簽約儀式結束。

    朱標回到下榻小院,召集方孝孺、黃子澄等人,大發雷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十月中旬。

    朱元璋動身啓程前一天。

    晚上。

    熱鬧的宴會結束後。

    朱棣喝的醉醺醺。

    金豆子攙扶着朱棣,一路來到王宮最深處,一座僻靜的小宮院。

    綽羅斯·脫烈從宮院外,牆邊的黑暗處突然冒出來,看着已經醉的不省人事的朱棣,不由衝金豆子,豎起大拇指,“明早姑父醒來後,非得把你屁股打開花……”

    金豆子氣的翻白眼,沒好氣催促:“快點幫忙,我一個人扛不動了!”

    脫烈笑笑,忙幫忙攙扶着朱棣,往宮院內走去。

    沼氣燈將整潔、種滿了各種花卉樹木的宮院照的一片通明。

    兩大小夥子,攙扶着朱棣來到殿門外。

    “姑姑,開門。”金豆子拍了拍殿門。

    片刻後。

    吱呀響動中。

    殿門打開。

    烏雲琪格披着一件衣服出來,看到朱棣醉的不省人事,微微愣怔,“怎麼醉成這樣?”

    金豆子撇了撇嘴,“心裏難受唄,大伯這次來訪表露出的態度,表明,未來燕華和大明也不可能一帆風順,和和睦睦,而且,皇祖父、皇祖母恐怕也是最後一次來燕華了,我阿爹心裏堵得難受,今晚的宴會,就喝多了。”

    哎!

    烏雲琪格默默嘆了口氣,隨即皺眉,“那你們,怎麼來我這裏,快點送到你孃親寢宮啊!”

    脫烈翻白眼,腹誹: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!

    金豆子從小被烏雲琪格帶大,沒什麼忌諱,恨鐵不成鋼說道:“姑姑,伱今年都三十三了吧,再不抓緊,都成老姑娘,不,現在都是老姑娘了,不趁着,我爹難得喝的酩酊大醉,不省人事,捅破窗戶紙,還要等到什麼時候……”

    烏雲琪格俏臉瞬間變紅。

    嗔目瞪視金豆子,“臭小子,我和你父親是義兄義妹,而且,你是兒子,你怎麼能做這種事!又想捱打了是不是!”

    “姑姑,別裝了,我娘說了,你早些時候,或許的確不想做我阿爹的女人,可這些年,你敢說,你沒對阿爹傾心?要不然,這些年,阿爹給你說了多少青年才俊,你怎麼一個也看不上,而且,我娘今天爲什麼,派人把咱們家銅豌豆帶走……”

    金豆子說着,不由分說把朱棣交給烏雲琪格。

    轉身就和脫烈往宮院外跑去,“姑姑,你都三十三了!”

    大喊一聲,金豆子嘻嘻哈哈笑着小跑離開。

    宮院內陷入安靜。

    烏雲琪格緩緩扭頭,看着不省人事的朱棣,俏臉一片通紅。

    猶豫一下,吃力攙扶着朱棣,進入房間,關上門。

    關門剎那。

    一大一小,兩顆腦袋,出現在宮院門廊左側。

    呼!

    同時鬆了口氣。

    金豆子站直身子,沒好氣看了眼脫烈,“等着聽消息吧,明天,我肯定被阿爹揍死。”

    脫烈笑笑,摟住金豆子肩膀,“等你被揍後,我來看望你。”

    金豆子氣呼呼推開脫烈的手後,徑直就走。

    脫烈笑看着金豆子離開的背影。

    笑容漸漸消失。

    再看看姑姑的宮院。

    轉身,向着徐妙雲寢宮方向,下跪,鄭重叩首,喃喃自語道:“綽羅斯·脫烈向長生天發誓,我這條命,我這一脈綽羅斯家族,永生永世爲燕華朱氏王族效命!有違此誓,綽羅斯家族必遭天譴!”

    金豆子肯定不敢這樣做。

    說到底,這是王妃安排的。

    之所以由金豆子來做。

    是因爲,金豆子是姑姑一手帶大的,金豆子是最合適,把姑父,送到姑姑別院裏來的人選!

    這個恩情。

    他一輩子都無法報答。

    他這一脈綽羅斯家族,往後只有一個目的。

    那就是爲維護王妃和王爺這一脈子嗣的燕華,肝腦塗地,至死方休!

    至於,明天天亮後,姑父清醒後的事情。

    那只能等明天天亮後,在看了。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