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章:第一次來燕京,以失敗者的身份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5912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燕京灣外。

    三裏處。

    漆黑的天際,泛起白色的蒙亮。

    新的一天,又即將開始。

    但天際的矇矇亮光,實在太微弱了,人的肉眼,可以看見極遠處,天際灰濛濛宛若霧氣的亮光。

    而四周的海域,依舊一片漆黑。

    遊輪在蒸汽動力驅動下,推動海面,發出‘譁啦啦’聲響,向前快速推進。

    甲板上的電石燈,散發出刺眼的光亮。

    周圍編隊,護衛遊輪行進的戰船,依靠着彼此間的光亮,確保夜間行進,戰船與戰船之間的距離。

    黎明的黑暗中。

    朱標站在遊輪艦首。

    看着遠處,散發着明亮光芒的燈塔。

    那處燈塔,應該就是老二他們口中所說,老四燕京灣,指引海船夜間定位、入港的燈塔。

    昨夜在百里外,遠遠就看到了這亮光。

    只是當時距離很遠,很微弱罷了。

    這是他,第一次出海。

    之前父皇出海,那時雄英年紀還小,他都留在金陵監國。

    說實話,對老四的燕京,他只是從錦衣衛彙總上來的消息瞭解過。

    所有關於老四燕京的一切,幾乎都是根據錦衣衛密奏中的文字,想象出來的。

    這種想象,並沒給他太大的衝擊。

    與朝臣們去過燕京,回來後,描繪的那種強烈衝擊,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難道親眼所見的衝擊,真就這麼大?

    他不清楚。

    不過,馬上就能親眼看看了。

    ‘此去,見到老四……’

    相較於對燕京的好奇,他更多猶豫掙扎,此去見到老四時,兄弟間,該以什麼樣的方式相處?

    三十多年匆匆而過。

    沒想到,昔日親親相愛的兄弟,走到現在這種尷尬的局面?

    真的,完全是他的錯?

    老四就沒有錯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就在朱標思緒繁複之際。

    東邊的海面上。

    突然,一縷刺眼的金光,衝破朦朧‘白霧’,躍然海面上。

    朱標下意識擡手遮擋,以適應突然躍出海面,刺眼的金光。

    剎那間。

    整個海面宛若瞬間活了一般。

    金光以橫掃千軍之勢向前推進……

    黑暗在金光抵達前,宛若毫無抵抗之力的敗軍,迅速潰敗。

    剎那後,黑暗已經被金光橫掃。

    羣鳥從遠處,陸地上的林中發出‘嘰嘰喳喳’的歡鳴聲,飛來,越過頭頂。

    海面下。

    遊輪、戰船前進中,驚動了一羣羣‘沉睡’一夜的魚羣。

    魚羣濺起水花,在戰船兩側,躍出水面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萬類霜天競自由!

    朱標震驚看着眼前這一幕。

    輾轉反側,一夜難以入眠的壓抑心情,在這一刻,似乎陡然間輕鬆。

    海風、海浪、依託大海生存的萬物,撲面而來……

    朱標擡頭,看着遠處,整晚亮着亮光,驅散海岸,給大海上的遊子,指明方向的地方。

    此刻,已經距離很近了。

    最多不過一里。

    十幾丈高,巨型的四方水泥柱子頂端,一個巨大的,直徑大約有兩米的玻璃燈罩內,一團熊熊火焰燃燒着。

    朱標微微張嘴……

    玻璃早已不是什麼稀罕東西。

    拉上陳朝,盜取盜用老四燕華玻璃燒製技術後。

    大明也早已能燒製玻璃了。

    只是,燒製技術很粗糙。

    在福建商人得到燕華授權以及手把手教授燒製工藝前。

    大明只能燒製純淨度不高的綠玻璃。

    這種綠玻璃,沒有燕華富裕的大明百姓使用不起,而富裕之家,又不喜歡這種,燕華百姓之家,才使用的綠玻璃。

    認爲這種綠玻璃是平民之物,無法匹配他們的身份。

    以至於,很長一段時間,大明商人製造出來的玻璃,陷入了沒有市場的尷尬境地。

    朝廷治下的士紳們,嘴上罵着老四燕華,卻偷偷購買燕華那種,純淨度更高的透明玻璃。

    可即便現在。

    隨着福建商人,跟着燕華工程師,完全掌握玻璃燒製技術。

    也吹制不出,如此巨大的玻璃器皿!

    做的最多的,也就是門窗用玻璃。

    遊輪在艦隊的護衛下,緩緩經過燈塔,駛入剛剛甦醒,安靜的海灣內。

    在經過燈塔時。

    朱標擡頭看着。

    一個身穿藍色工裝工人,來到燈塔下方,雙手拉着繩子,用力拉扯。

    燈塔頂部,巨型球形玻璃燈罩內的火焰熄滅。

    嗒嗒嗒……

    朱標低頭,視線看向海灣深處時。

    身後傳來腳步聲。

    轉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在朱允熞攙扶下,走來。

    “兒臣拜見父皇。”朱標忙行禮。

    朱元璋點點頭,看着朱標滿是倦色的臉,“一夜沒睡?”

    朱標不由尷尬。

    朱元璋也沒說什麼,從朱標身邊走過,來到艦首,示意朱允熞不要扶了。

    雙手握着護欄,蒼老的目光,看着海灣深處,扭頭,衝朱允熞慈祥笑着,“距離咱們上次來燕京,多少年了?”

    朱允熞看了眼,尷尬站着也不是,說話也不是的朱標。

    笑道:“皇祖父,上次來燕京,是洪武二十五年,四叔開國,現在是洪武三十年,差兩個月就是整整六年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手輕輕撫摸,鐵製的護欄,“六年前來時,皇祖父乘坐的遊輪,也是你四叔送的,當時還是混合動力遊輪,而且這護欄,也是木製的,六年,都變成鐵製的了,動力也以蒸汽動力,取代了老舊的風帆畜力動力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滿臉感慨。

    說着,扭頭,笑道:“也不知,這些年,燕京的變化有多大,這次你大哥沒來,你好好看,回去後,講給伱大哥。”

    “嗯!”朱允熞笑着認真點頭。

    朱標看着朱元璋、朱允熞互動。

    他有四個兒子。

    兩個女兒。

    四個兒子中。

    允炆的性格最像他。

    允熥性格有些軟弱,而且資質也比較平庸,不惹事,但也沒有優秀的表現。

    甚至,還有些怕他。

    總之躲着他。

    至於三子允熞,則完全是雄英的鐵桿支持者。

    如果他和雄英意見相左,多半支持雄英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允熞和朱元璋說話,朱標思緒再次繁複涌現之際。

    朱樉等人,也相繼從船艙內走出。

    朱樉伸了個懶腰,擡手,故意用力拍了拍朱允熞肩膀,笑道:“好好跟着你大哥,將來咱們大明革新,你大哥身邊,不能沒有一個,任勞任怨的人幫扶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朱允熞笑着點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扭頭瞪了眼朱樉,“狗嘴裏吐不出象牙!”

    話中,餘光看了眼朱標。

    老二這是在含沙射影,指責標兒。

    朱樉瞥了眼朱標,笑着提醒:“父皇,你罵了我,也罵了你自己。”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被氣笑,擡起柺棍,不輕不重在朱樉腿彎抽了一下,“是不是覺得咱老了,就打不斷你的腿了!”

    嗚嗚嗚……

    悠長的汽笛聲,突然在前後、左右響起。

    前方岸防炮炮臺內。

    汽笛聲響起瞬間。

    朱標就看到,一個個身穿白色海軍軍裝的士兵,整理着軍裝同時,從炮臺內跑出來。

    在海岸邊排成一隊。

    “敬禮!”

    當艦隊駛過時,海岸兩側,黝黑粗壯炮臺炮管下方的海軍岸防士卒,擡手敬禮。

    艦隊中,戰船上、運輸船上的海軍將領以及戰士,也站在甲板上、艙室內,向炮臺回禮。

    朱標看着這一幕,默默不語。

    他注意到,側前方的指揮使內。

    堂堂燕華,一部,海軍部長,呂珍都站在玻璃窗前,向岸邊戰士敬禮。

    要知道,這只不過是一次尋常的入港罷了。

    從一些細節上,就能看出好多東西。

    至少,在朝廷軍中。

    除了藍玉、俞同淵爲首,希望效仿燕華進行革新的將領。

    其他,絕大多數將領,從來都不屑於,向底層士卒敬禮。

    艦隊駛過後。

    岸上的岸防營將士放下手,小跑出操開始,一二一的口號聲也接連響起。

    朱標盯着看了許久。

    直到海岸兩邊,出現一排排,鱗次櫛比的三四層建築羣。

    以及岸邊,各種叫賣的嘈雜聲傳來時,才收回視線。

    看向岸邊。

    首先是海灘映入眼簾。

    海灘後方,一排排椰子樹後方,隱約可見,一條寬闊的灰色水泥道路上,人影綽綽。

    有在街邊擺攤的。

    有新式的馬車駛過。

    更多是密集的自行車車流。

    自行車多的嚇人!

    五六年時間,自行車在大明,也不是什麼稀奇東西了。

    金陵城內就到處可見。

    但與眼前,椰子樹後,道路上行使的密集車流相比,還是完全沒法兒比。

    似乎在燕華,幾乎人人都有一輛自行車。

    朱樉似乎看出了朱標的驚訝,介紹道:“去歲,尚炳給我寫信,老四他們年終統計,燕華的自行車普及率,已經做到了,每五人兩輛,這幾年,爲了不衝擊朝廷的自行車製造,燕華內部,製造的六七十萬輛自行車,幾乎全都內部自行消化了……”

    燕華的自行車製造。

    得益於蒸汽機生產線的使用。

    以及鋼鐵、橡膠原產地的廉價性。

    成本已經很低。

    如果向大明傾銷的話,侄媳婦兒那個自行車工廠,在成本上,根本無法和燕華競爭。

    不過,老四燕華內部的潛力,也幾乎已經挖掘到了極限。

    每五人兩輛自行車。

    幾乎等於,燕華每個家庭,就有兩輛自行車。

    最少都是大人一輛。

    上學讀書的孩子一輛。

    他猜測,老四抓住老大針對燕華的契機,覆滅陳朝,其實並不單單是爲了反擊老大。

    恐怕,也有爲燕華工業品,尋找出路的目的。

    如今,燕華不向中原傾銷工業品。

    就只能向西開拓銷售市場。

    而堵住馬六甲海峽的陳朝,在燕華內部工業品市場趨於飽和的同時,只能用戰爭方式,打垮陳朝,打通馬六甲。

    當然,他之所以能分析出這些。

    得益於尚炳這些年,一直在燕華讀書。

    寄回來的書信,又有姚廣孝這個大和尚,逐字分析。

    朱標看了眼朱樉,詢問:“尚炳和高熾同歲吧,在燕華求學十幾年,準備什麼時候回咱們大明?”

    朱樉看着朱標,嘆了口氣。

    他本意是提醒老大,這些年,老四爲了大明利益,燕華放棄了多少自身利益。

    他不信,老大聽不出他的提醒。

    可老大,卻轉移話題。

    朱樉擠出一絲笑容,“現在尚炳都不想回咱們大明了,這些年,每年過年時候回去看我和觀音奴,總說咱們大明太落後了,太沒意思,還讓我問問他大伯,大明什麼時候,才能追上他四叔燕華……”

    朱棡不停悄悄拉朱樉衣袖。

    朱樉氣呼呼扭頭,“老三,你拉我衣袖幹什麼!”

    朱棡脣角抽抽。

    氣的翻白眼。

    他倒了八輩子血黴,攤上朱老二這麼個二哥。

    此番大哥和老四鬧矛盾,朱老二因爲勸說的言論激進,就已經被大哥派人申飭了,現在他好心好意提醒朱老二別太激烈。

    還被狗咬呂洞賓?!

    朱棡撇頭看向旁出。

    直接把朱老二當空氣。

    這麼一鬧。

    船上的氣氛頓時有些僵硬。

    誰都不說話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把這一切看在眼裏,也沒說話。

    咚咚咚……

    洪亮的整點報時鍾聲響起,打破船上僵硬氛圍。

    朱標循着聲音看去。

    前方不遠處,又是一個十幾丈高水泥柱子。

    炎黃樓!

    別名四面鐘樓。

    這鐘樓,他早知道了。

    不過,這是第一次見。

    眼神凝重看着鐘樓。

    這麼高的鐘樓,足可以看出,老四燕華的基礎建設能力。

    視線向鐘樓後方延伸。

    宏偉的世紀大橋映入眼簾。

    燕華的基礎建設能力的代表。

    並不是炎黃樓。

    而是這座大鐵橋。

    咦!

    朱棡輕咦一聲,“世紀大橋和上次不一樣了,下面又多了一層,應該是火車軌道吧?”

    他的長子,也在老四燕華讀書。

    父子間經常通信。

    所以他知道一些。

    嗒嗒嗒……

    嗚嗚嗚……

    就在此時,汽笛聲,有節奏的碰撞聲,突然從北岸市區方向傳來。

    衆人循聲看去時。

    就見滾滾蒸汽中,一個奇怪的,四四方方的鋼鐵‘巨獸’,宛若一條墨龍,從白霧中衝出。

    還能看到,玻璃窗戶內,有人。

    墨龍拖着十幾節車廂,前面三節是封閉式,帶玻璃窗戶的車廂。

    後面幾節,就是一塊安裝在輪子上的板子,上面整整齊齊堆滿了麻袋。

    在衆人注視中,發出轟鳴聲,從鐵橋衝過去。

    消失在衆人視線中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震驚看着,墨龍消失在南岸,林立的工廠中。

    尚未回神,又被進入視線中,一根根冒着滾滾黑煙的煙囪吸引。

    “這就是火車吧?”老十三朱桂小聲嘀咕,顫音中的震撼情緒,表露無疑。

    朱樉回神,伸手攬住朱桂的肩膀,“老十三,這些年攢下多少錢,二哥決定了,甭管父皇和老四,能不能談成,大十字鐵路合作計劃,二哥都要在封地內建設一條鐵路,到時候,你給二哥投點錢?”

    朱桂翻白眼,推開朱樉的胳膊。

    朱元璋氣的擡手,手指顫抖指着朱樉,好氣又好笑罵道:“咱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不要臉的。”

    “人家老十三有錢,自己在自己封地內建鐵路不行,幹嘛給你投錢!”

    瞬間,朱老二就被一羣兄弟聲討。

    氣氛倒也融洽了不少。

    朱標看着兄弟們,聲討朱樉,卻對自己保持距離,不由滿嘴苦澀。

    自從他和老四的關係越來越差開始。

    兄弟們對他,也漸漸疏離。

    難道他真的錯了?

    爲什麼,身邊的親人,就不能體諒一下他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衆兄弟嬉笑打鬧鬥嘴中。

    艦隊緩緩向海軍軍港駛去。

    嬉笑聲漸漸消失。

    氣氛有些凝重。

    誰都知道,很快,就要和老四見面了。

    這次,沒有盛大的歡迎,足以感受到燕華的冷淡了。

    和上次父皇南巡來燕京的盛大,簡直不可相比。

    朱棡盯着工業區,低聲感慨道:“這回再來,工業區的煙囪多了太多了,幾乎,到處都是林立的煙囪,真是有些迫不及待,想去看看,蒸汽化改造後的燕京工業區。”

    朱標聞言,也不由又向工業區看去。

    其實,他表面看似平靜。

    實則,內心受到的衝擊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
    原來,錦衣衛密奏中描繪的燕京,連萬分之一的震撼衝擊也沒有真實反映出來。

    怪不得,都說燕京好。

    怪不得,老四敢於強勢反擊。

    單單是看到一個表象,給他的震撼、衝擊已經十分強烈了。

    其實,他也迫不及待想走進入,深入其中,好好看看。

    當然,這些想法,他說不出口。

    砰砰砰……

    鳴炮聲響起。

    朱標的思緒被拉回來,這才注意到,已經進入海軍軍港內。

    炮臺、水泥硬化的碼頭、裝配龍門吊……

    如此完善的軍港,他還是第一次見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松江口水師大營,就好像是草臺班子。

    碼頭上,一羣人等待着。

    爲首,被簇擁在中間,數年未見,熟悉而陌生的高大身影,威風凜凜。

    曾經熟悉的稚嫩消失了。

    只剩下,上位者成熟穩重的威勢。

    老四!

    朱標隱於衣袖中的手指,微微蜷曲。

    一時間,心亂如麻。

    現在,老四是勝利者,而他,是個被燕華海軍,炮口對準金陵城的失敗者!

    朱樉、朱棡兄弟們的交談聲漸漸息落。

    所有人的視線,一邊注視着碼頭上,被簇擁在中間的朱棣,以及身邊的朱標身上。

    沒人知道,此刻,朱標心中,正執着於,失敗者與勝利者。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