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二章:向燕京出發!獻禮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7705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東宮。

    書房。

    朱標目光在衆人臉上環視而過,含笑道:“剛回來,孤就把你們叫來,沒休息好吧?”

    藍玉等人紛紛開口表示不累、謝謝太子關心。

    朱標笑着點頭,手指輕輕敲擊桌案,衆人看到這個動作,全都結束君臣寒暄,都知道,太子要瞭解詳情了。

    “如何?你們這一路隨軍觀摩,感覺老四陸軍如何?咱們大明新軍,有燕藩陸軍幾成?”

    “強!”藍玉主動替衆人接過話題。

    關於評價燕藩陸軍和大明陸軍孰優孰劣這種忌諱話題。

    這裏面,他或許是最合適,最能放開了說的。

    沐英的身份,都略微不如他。

    雖然沐英和太子親如兄弟。

    可恰恰就是因沐英是皇帝、皇后的養子,在皇家內,朝堂上,沐英很多時候,都有很多顧慮。

    “我朝陸軍,無法與燕藩陸軍相比,如果非要形容的話,臣認爲,不可同日而語這個詞,比較恰當!”

    朱標挑眉,詫異看着藍玉。

    都有些覺得藍玉危言聳聽了。

    視線看向其他人,其他人正襟危坐,滿臉嚴肅,還帶着淡淡憂慮,無疑證明,其他人也認同藍玉的形容。

    可……

    這怎麼可能!

    老四燕藩陸軍和大明陸軍,都是新式軍隊。

    一樣的裝備,一樣的陸軍操典。

    就算朝廷陸軍不如燕藩陸軍。

    也不至於,用不可同日而語形容吧?

    “說說!”朱標敲擊桌案的手指停下,身子微微向後,神色嚴肅,一股上位者的氣勢,瞬間若隱若現散發出來。

    藍玉暗暗打量朱標,毫無保留說道:“臣先說說裝備吧,這些年,表面看,哪怕不提燕藩已經研製出,卻尚未裝備的燧發槍,這種直接提升戰鬥力的武器裝備,燧發槍、以及鋼鐵炮車牽引的步兵鋼炮,我們都知道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話中,藍玉拿起放在腳邊的包裹,起身,來到朱標面前。

    沐英等人也跟着起身,跟來。

    藍玉把布包放在朱標面前的桌案上。

    朱標好奇看着,藍玉一點點解開包袱皮,看到裏面的東西,笑道:“這不是老四混成騎兵協,戰馬披的披風嗎?”

    黑色的披風。

    連戰馬的腦袋頭套住了,只露出戰馬的眼睛。

    數千匹戰馬,無論什麼毛色。

    只要整體披上這披風,甭管戰鬥力如何,那種整齊劃一展露出的威懾,十分強大。

    他早知道此物了。

    “太子,這不是一件簡單的披風。”藍玉雙手抓住一角,猛地用力撕扯。

    刺啦!

    帆布撕碎,露出裏面,明亮細密的鐵絲網。

    朱標瞬間被吸引,身子不由微微前傾。

    藍玉指着,眼孔如豆子般大小的鐵絲網,介紹:“太子,這是燕藩專門爲戰馬製作的護甲,裏面這層網,是鐵絲網,燕王介紹,這種鐵絲是用鋼拉壓而成,有這層鐵絲網,五十步左右,即便被密集彈丸擊中,戰馬雖然會受傷,但不會致命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此番,燕王與諸侯聯軍決戰中,率先投入的就是混成騎兵協,混成騎兵協一個標的騎兵率先對倭國諸侯聯軍發起進攻,利用他們這種,五十步左右,無懼排射的優勢,在瞬間,衝入十萬諸侯聯軍中,鑿陣沖垮諸侯聯軍,不斷切割諸侯聯軍的陣列,步軍衝上來,圍住那些被混成騎兵協切割成碎片的倭國諸侯聯軍……”

    此戰他後來細細琢磨過。

    充分利用了火炮、騎兵優勢。

    艦炮排射,殺傷倭國諸侯聯軍其實只是其次。

    更主要,是爲了用強大的炮火準備,打垮倭國諸侯聯軍的士氣。

    使倭國諸侯聯軍的作戰信心產生動搖。

    然後執行第二步。

    騎兵突擊陣列,鑿陣切割陣列,步兵伴隨騎兵,步軍完成最後殺傷性殲敵的目的。

    捫心自問。

    這一套打法,朝廷的新軍也擋不住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標一邊認真聽着,一邊伸手摸着鐵絲網。

    十分驚訝。

    把鐵絲拉壓如此細。

    幾乎和針的粗細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鐵絲,大明這邊其實也有,可大明這邊,無法做出這麼精細的活兒。

    做不了這麼細!

    這小小一層鐵絲網,就把火銃彈丸的打擊力極大卸掉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藍玉從戰馬護甲中,拿出一副像極了背心的白色帆布護甲,“這是燕藩陸軍的新型護甲,同樣用帆布和鐵絲網製作,不過,這種將士穿的護甲內,有兩層鐵絲網,防護力更高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表面看,這些年,燕藩陸軍似乎並沒有變化,但從這護甲就能看出,在細節方面,這些年,燕藩陸軍一直在進步,之所以如此,得益於燕藩技術的進步,同時也是技術的進步,促成了燕藩陸軍,適應新裝備,而發生的戰術,戰爭思維的開創性和先進性。”

    “技術方面,還不是讓臣等最爲震驚的。”

    這還不是老四燕藩陸軍,最爲震驚的?

    朱標詫異擡頭,捏着鐵絲網的手指、拇指鬆開,身子再次微微向後,一隻手,臂肘搭在椅子扶手,一隻手,撐在書桌邊緣,笑問:“說說,最讓你們震驚的。”

    隨即,藍玉將燕藩陸軍,作爲佔領軍,對倭國百姓秋毫無犯。

    甚至予以倭國百姓幫助的事情,詳細講述給朱標。

    “燕藩陸軍這些將士,戰鬥時,戰鬥技能嫺熟,且捨生忘死,前仆後繼,非戰爭期間,有具備極高的素質和品德,這種極端對立的兩面,充分反應了燕藩軍,和朝廷新軍的不同。”

    “臣看來,這才是燕藩軍,最爲可怕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標沉默。

    他現在明白,藍玉等人並不是誇張。

    若是一個人,能如此約束自己,哪怕數百人,他也不奇怪。

    可老四軍中將士,所有人都如此,就不得不令人生畏!

    這樣一支軍隊,無論是打回大明,還是攻打任何一個政權,都能很快,贏得這個政權統治下百姓的擁戴。

    他很清楚,除了燕藩,無論是大明。

    還是其他任何政權。

    軍隊存在的本質,都是保衛皇權統治,並不是什麼保護百姓。

    一旦百姓威脅到皇權統治。

    政權掌握的軍隊,會毫不猶豫舉起屠刀對準百姓。

    也恰是因爲這個原因,

    歷朝歷代的軍隊,即便那些,被史書描繪爲義軍、強軍的軍隊,也都經常對普通百姓,幹那些欺男霸女,姦淫劫掠的事情。

    這是由軍隊存在的性質決定的。

    軍隊在歷朝歷代的帝王眼中,就是維護統治的。

    對於軍隊幹些欺男霸女,爲惡的事情,只要不出格,不引起太大民怨。

    帝王是准許的。

    甚至,還會故意悄悄放縱,推波助瀾!

    因爲一支不會把軍刀對準百姓的軍隊,在帝王的眼中是不可信的。

    帝王就會想,若是有一天,百姓造反,這樣一支不肯把軍刀對準百姓的軍隊,要之何用?

    這個原因,也就決定了。

    只要大明不搞老四那一套,兩個理念、兩個主張,上至君王皇族,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敬畏的主體思想。

    就絕不能效仿老四燕藩軍這種建軍理念。

    軍中貿然效仿。

    而民間治理沒有效仿。

    總有一天,軍隊很快會把刀劍,槍口對準皇權的!

    朱標到底是大明儲君,協助朱元璋理政將近二十年。

    僅僅片刻。

    就把燕藩軍隊建設,和燕藩主體思想的因果關係,制約關係搞清楚了。

    手指再次輕輕敲擊桌案,擡頭,笑着溫言安撫道:“孤知道了,伱們這一路辛苦了,都早點回去休息吧,技術方面,孤會和輝祖商量,儘快,迎頭趕上,把這種護甲拿出來。”

    藍玉眼底閃過一抹落寞、失望之色,抱拳道:“臣遵旨!”

    朱標望着藍玉等人離開的背影,苦笑搖頭。

    藍玉只想着軍隊。

    卻沒想過,貿貿然,在軍中效仿燕藩軍的建軍理念。

    將來一定會使,軍隊把槍口對準朝廷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太孫朱雄英宮院中。

    掛着的燈籠,朦朧照亮宮院。

    伺候的宮女太監都被雄英打發走了。

    雄英換上了一套大明分體式新式軍服,騎着自行車,采綠坐在後面,雙手環着雄英。

    雄英就這麼,在自己宮院中,玩着自行車。

    “師姐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

    采綠擡頭。

    雄英扭頭笑道:“聽說四叔燕京,安裝了一種沼氣燈,晚上都十分熱鬧,等這次咱們去燕京後,沒人嘮嘮叨叨,不準做這,不準做那,到了晚上,咱們叫上祈嫿、東旭師兄他們,騎車去逛夜市如何?祈嫿這小丫頭,回來後,就可着勁兒講這些讓我羨慕,這次去了燕京,她要是不帶咱們玩個遍,非教訓她不可。”

    采綠頓時笑了。

    略微猶豫,輕聲問:“父親不去嗎?其實,父親更應該去師傅燕京看看,要不然,咱們以後再去。”

    雄英臉上笑容凝滯。

    沉默許久後,無奈笑笑,搖頭道:“我知道師姐是好意,咱們什麼時候都能去,可大明的革新,應該儘快,可這回,父親恐怕不會去。”

    “沒事,父親沒時間去看,咱們可以把師傅燕京的沼氣照明系統搬回金陵城啊。”

    沉默中,采綠突然笑着安慰。

    嗞!

    雄英猛地停車,扭頭,詫異看着采綠,“怎麼搬回來,這可是個大工程!”

    “八叔帶着一批工程師,回朝援建咱們那個自行車廠你知道吧?”

    雄英點點頭,“知道,今天在碼頭,就見到八叔了,我還準備,明天咱們請八叔他們吃飯呢。”

    採綠笑着大眼睛都眯起來了,“皇祖父、皇祖母請八叔吃御膳時,八叔提及師傅燕京的沼氣照明,我當時,就想點亮咱們金陵城,反正這些年,依靠遍佈金陵的綜合店鋪,我也沒少賺錢,你現在那個千人營也不怎麼費錢了,我手裏有一大筆錢,我要錢也沒用,還不如,取之於民用之於民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琢磨着,提醒道:“四叔燕京那種建設污水管道,直通沼氣池的工程,你這點錢恐怕不夠吧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采綠點點頭,“的確不夠,不過咱們可以變通,錢不足,咱們就不搞這麼大的工程,整個金陵城,每天的生活垃圾、夜香,都是靠窮苦百姓一點點收集,然後運出成轉賣給農村百姓。”

    “我是這樣想的,這筆錢,不搞師傅燕京那種生活垃圾自動收集,只建沼氣池、鋪設通氣管道,安裝沼氣燈,把百姓收集生活垃圾的這套營運體系保留下來,把這些窮苦百姓,招入未來這個照明工廠中,享有身股。”

    “師傅的照明工廠,通過售賣漚制肥,就能保證盈利,咱們這個照明工廠,肯定也能盈利,城中幹這種髒活累活的百姓,收入增加,而照明工廠盈利後,咱們再一點點,增加公廁,以及下水道,慢慢改造金陵城。”

    雄英看着采綠,笑了,“我原則上是支持的,不過,據我所知,金陵城這些收集夜香的生意,都被城中,那些三教九流的幫派控制着……”

    大明境內。

    每個城池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那些三教九流的幫派,就爲了搶奪收集夜香的地盤,私下裏,賄賂胥吏衙役,甚至彼此間,相互打鬥。

    收集夜香,不光彩,沒面子。

    可這個行業是賺錢的。

    當然,那些從事這個行業的窮苦百姓賺不到錢。

    只能混個補貼家用。

    真正賺錢的,都是那些三教九流的幫派。

    可這些青皮混子,雖然上不了檯面,但正所謂鼠有鼠道。

    這羣人生活在這座城池中,關係也是盤根錯節。

    很多權貴,雖然瞧不上收集夜香這種錢,但卻暗中扶持這些三教九流青皮混子,以此掌握一座城池內的風吹草動。

    師姐做這件事。

    看似只損害了一些青皮混子的利益。

    可觸及的利益面其實很大。

    他不想讓師姐被人風言風語。

    采綠自然看懂雄英的心思了,眯眼笑着,“皇祖父也支持我,皇祖父說了,要是我決定做,他會派錦衣衛,清理掉金陵城的三教九流幫派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錦衣衛了,到時候,把我的千人營拉入金陵城做這件事,兄弟們一直在訓練,還沒執行過任務,就當時歷練吧,我親自指揮!”他決定,自己把這件事攬過來。

    師姐只要提供資金就行了。

    有人恨,就恨他朱雄英吧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凱旋,在金陵休整了十幾天。

    期間,去看了土橋村援建雄英和采綠的自行車廠。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大明這邊,也派人,帶着王禑、日野業子等人,參觀了大明的金陵工業區。

    十五日後。

    朱元璋安排好一切事情,任命太子朱標監國後。

    動身啓程。

    秦淮河碼頭。

    人山人海。

    一羣羣百姓,攜老扶幼,拖兒帶女,登上回程空着的海船。

    百姓在等待朱元璋抵達同時,看着要遷徙離開的百姓,議論紛紛。

    “這回要遷徙離開的人數好多啊!”

    “你不知道嗎,這回,光咱們直隸地區就一萬三千多人決定遷徙,這都是從直隸各地匯聚而來的!”

    “聽說,五萬名額,今年已經用完了!”

    “不是吧,俺還猶豫要不要遷徙燕藩,怎麼五萬名額就沒了,這才過去八個月,就沒名額了!?”

    “對嘍,就是沒名額了!俺昨天去遷民辦事處打聽了,燕王一方的辦事人員,很熱情的和俺說,今年沒名額了,讓俺口述,人家幫俺寫了一份申請表,如果決定遷民,只能排隊等明年了,人家辦事人員,都迫不及待收拾東西。”

    “收拾東西幹啥?”

    “俺問了,聽說要回燕京,參加王爺的開國儀式,還要接受啥政務培訓,俺也不懂,反正就是,今年,遷民辦事處接下來要關門了!”

    “嗨!俺就猶豫了一下,就沒名額了?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有意遷民的百姓,聽聞今年名額已滿,頓時懊悔。

    相較於遷徙的百姓。

    碼頭上,還有一羣等待登船的人,十分特殊。

    是一羣,身穿儒衫的青年讀書人。

    “王兄,這次去燕王燕藩,你是走什麼關係?”

    “哈哈,我這裏有方孝孺方大人寫的親筆信,劉兄,你呢?”

    “我先去找了黃子澄黃大人,可黃大人聽聞我要一份推薦信,竟然直接把我拒之門外,我這封推薦信,是司徒兄,幫忙引薦練子寧練大人寫的。”

    “哼,之前外面就有人議論,咱們這位黃大人,根本就是一個假革新派,我看吶,這流言不假!”

    “王助!你少口出狂言,黃大人只是有些敵視燕王,因爲燕王威脅太子的儲君之位,黃大人並不排斥革新,黃大人才是忠臣的典範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咚咚咚!

    一羣青年讀書人,激烈爭論時。

    一艘商船靠近,銅鈴響起。

    船東站在船幫大喊:“去燕京的青年讀書人開始登船,請各位士子抓緊時間!”

    一羣讀書人,忙蜂擁衝向碼頭。

    東旭、夏原吉戰在碼頭,登船踏板兩側,看着這羣蜂擁而來的讀書人,微微皺眉。

    東旭作揖提醒:“請各位士子排隊,我們要檢查諸位的推薦信,因爲朝廷有規定,只有有推薦信的,才能去燕京。”

    這不是師傅的要求。

    據說,是朝廷一羣保守派提出來的。

    這羣保守派知道管不住讀書人去燕京。

    但想要控制數量。

    攏共也就三百個名額。

    其中保守派瓜分了兩百個,安插了一些,他們認爲的,絕不可能被新風潮影響的堅定分子。

    而方大人爲首的革新派,勉強分到了一百個名額。

    對此,師傅的態度是無所謂。

    有些事情,不是保守派想控制,就能控制的。

    “規矩可真多!”

    “可不,咱們竟然都要排隊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有讀書人,懷着敵視心裏,故意陰陽怪氣。

    但也沒人敢不遵守燕藩的規矩。

    畢竟,他們都清楚,燕藩代表着什麼。

    王助和另一位讀書人,率先在第一排站好,二人分別把信交給東旭、原吉,自我介紹道:“王助、方孝先見過楊賢弟、夏賢弟。”

    原吉含笑看了眼面前的讀書人,展開信,邊看邊說:“孝先兄,方大人也要去燕京,你怎麼不和方大人一起去?”

    方孝先。

    方孝孺方大人的胞弟之一。

    當初他們還在土橋村時就認識。

    方孝先攤手,滿臉委屈,“別說了,我大哥就是個死腦筋,他說,我不是朝廷官員,沒資格和他一起乘坐遊輪,能給我這個弟弟開後門,寫一封推薦信,已經是搞裙帶關係了,他說,很多他看好的好苗子,都沒這個機會,讓我去燕京參觀,就是白白浪費名額,我就是我們方家,扶不上牆的那塊爛泥。”

    東旭看着士子王助的推薦信,聽聞方孝先的話,不由擡頭笑笑。

    這方孝先還和以前一樣。

    而且,看來還不知道,方大人準備讓他去燕京中樞國子監讀書這件事。

    東旭合上信,遞給士子王助,“好了,推薦信有效,王士子可以登船了,上船後,船東會爲你們安排,條件有限,請王士子擔待。”

    “無妨無妨,我也是耕讀傳家,百姓能吃的苦,我也能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青年讀書人、百姓陸陸續續登船後。

    一隊長長的馬車隊伍出現。

    “陛下和娘娘來了!”

    歡呼聲中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的馬車,率先在碼頭停下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、朱棣、徐妙雲從一輛馬車內下來。

    “陛下和王爺同乘一輛馬車!”

    百姓驚呼議論中,山呼萬歲聲響起。

    跟隨朱元璋出海的文武百官,率先登船。

    後面。

    太子一家,陸陸續續從幾輛馬車上下來。

    王美人叮囑朱允熞、朱玉秀,“去了你們四叔燕京後,不要以爲我不在身邊,不盯着你們,就爲所欲爲,要多聽你們大哥和母妃的話!”

    她倒是想去看看。

    可太子爺不去。

    她也不去了。

    太子側妃呂氏,也在叮囑朱允炆。

    朱標看着采綠,笑道:“你想把你四叔燕京,沼氣照明系統搬回咱們大明之事,我已經知道了,你們夫妻二人既然要做,這次去燕京,就一定要好好看看,沼氣照明工廠整個營運過程,錢不夠,父親這邊能幫襯你們,至於打掉那些三教九流的幫派,用不着你們兩個孩子擔負,父親幫你們做這件事!”

    采綠,雄英相視一笑。

    異口同聲笑道:“謝父親!”

    太孫側妃,馬婧帶着妹妹馬茹,站在旁邊看着。

    馬茹瞧着采綠和雄英相視一笑,低頭,撇了撇嘴。

    朱標又和太子妃常氏說了幾句,催促道:“好了,不要擔心我,你帶着孩子們好好看看,父皇他們已經登船了,別讓父皇他們等太久,登船吧。”

    馬茹拉着馬婧,故意走在後面。

    看着採綠和雄英笑着低聲交談,小聲道:“咱們這位太孫妃,小門小戶出身,內心自卑,就愛出風頭,照明工廠?顯擺什麼……”

    “住嘴!”

    太孫側妃馬婧臉色瞬變,剛壓聲喝止。

    一個身影出現在馬茹身邊。

    朱允熞看着馬茹,嬉笑道:“只有那種特別愛出風頭的人,才會認爲別人做好事,是爲了出風頭,因爲他心理扭曲不正常,只要你肯拿出十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做好事,我這個朱家皇孫,給你下跪,捧着你!長舌婦!”

    “大哥,大嫂,等等我!”朱允熞大喊一聲,笑着追上去。

    馬茹的臉都變綠了。

    她還是朱允熞這個流有卑賤邦國血脈皇孫的未來二嫂!

    “姐,他怎麼敢這麼和我說話!”

    馬婧狠狠瞪了眼,“你是活該!他是皇孫怎麼不敢了!”

    整個東宮,誰不知道,朱允熞是丈夫和采綠的鐵桿支持者。

    小妹這番話被朱允熞聽到,不被羞辱才怪了!

    朱允熞沒有告狀,已經是給她面子了!

    以及顧忌皇家尊嚴。

    其實,采綠雖然出身鄉野,身份有點低了,不過這幾個月相處,人家倒是十分大方。

    很照顧她。

    若非采綠。

    恐怕太孫都不會來她房中。

    反正換做她是采綠,如此受太孫寵幸,她肯定做不到采綠這般,寵辱不驚。

    很快,所有人登船。

    遷徙的百姓,站在甲板上,懷揣着對未來的嚮往,以及對故土的不捨,看着岸邊招手的百姓。

    青年讀書人,站在甲板上,體驗着站在巨大海船上的感受,滿臉激動欣喜。

    嗚嗚嗚……

    號角聲中。

    砰砰砰……

    鳴炮聲響起。

    所有火炮同時空炮鳴響。

    “恭祝王爺開國!”

    “恭祝王爺開國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岸上百姓,在炮聲落下後,大聲呼喊。

    朱棣聽着呼喊聲,舉手敬禮。

    海軍將士,海軍陸戰隊將士,也齊齊舉手敬禮!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這一幕,微微點頭。

    他知道,這些年,老四不斷把廉價的燕藩大米販運回來,除了幫他這個父親。

    其實,也是想幫中原這些支持他、尊敬他的百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艦隊在歡送中,沿着秦淮河,帶着以朱元璋爲首的大明君臣,青年讀書代表,遷徙百姓,倭國諸侯、高麗觀摩團,衝向大海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月後。

    雞籠嶼。

    李琪帶一羣人,一邊往造船廠走,一邊詢問:“楊師傅、王師傅,你們弄得那艘安裝楊師傅發明的六六蒸汽機的獻禮船,弄好了嗎?當時我就說了,不要搞四軸四槳這麼繁雜的,可別趕不上時間,算算時間,王爺和陛下他們應該快到東番了。”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