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九章:朱棣的態度:親兄弟明算賬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10048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海平面上。

    一艘艘戰船,乘風破浪靠近雞籠嶼。

    御船艦首甲板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朱標帶着朱家一衆皇族家眷,遠遠眺望,遠處,出現在視線內,鬱鬱蔥蔥的陸地。

    兩山相夾間,海面向內延伸。

    ‘這就是雞籠嶼嗎?’

    兩天航行,所有人基本都見識了一些大海兇險。

    看到兩山相夾的海灣,不約而同暗暗鬆了口氣,心頭忽的升起一股安穩感。

    所有人,都好奇打量着,隨着戰船靠近,越來越大的島嶼。

    “父親,快看,有船出來了!”

    朱允炆突然指着海灣內,駛出來的兩個小黑點,大喊。

    暗暗得意腹語:看吧,朝廷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上國,不但四叔得去江浙迎接,現在到了雞籠嶼四叔地盤,四叔麾下的人,也得眼巴巴上趕着討好朝廷。

    外公說,四叔和大明切割後,想讓燕藩和大明地位齊平,永遠不可能成真。

    外公果然沒說錯。

    想着……

    朱允炆微微仰頭,眼神餘光看了眼朱元璋、馬秀英身邊站着,和采綠小聲嘰嘰喳喳,聽不清說些什麼的雍鳴和祈嫿。

    他們兄妹,在他面前,永遠要低人一等!

    因爲他的父親是大明儲君!

    未來的皇帝!

    而朱雍鳴兄妹的父親,只是皇祖父許許多多兒子中的一個罷了。

    他們再被皇祖父、皇祖母寵着又如何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四哥過來了。”

    衆人都在默默打量雞籠嶼時,一位皇女看到朱棣乘坐一艘小船從旗艦而來,大喊一聲。

    朱元璋等人注視下,朱棣登上御船,快步來到朱元璋面前,抱拳,“父皇,入港之前,海灣兩側山頭的岸防炮會爲父皇演示炮擊,父皇要看嗎?”

    朱元璋含笑瞪了眼,“來了你的治下,聽你的安排,我們只帶了眼睛和耳朵,你隨意安排。”

    朱棣笑笑,衝下方送他來的小船打了個手勢。

    很快,整個艦隊,就在相距海灣入海口大約十二三裏的位置停下。

    “這是要做什麼?”

    “是啊,怎麼不走了,咱們還想看看他燕王的雞籠嶼到底如何,怎麼到了家門口,停下來了,不讓咱們進了?”

    “是不是自覺無法和咱們中原的堅城相比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另一艘大船上,百官看着整個船隊停下來,紛紛打趣。

    朱四郎的確有能力不假。

    這些年,搞出一支無敵艦隊。

    一支數萬人新式陸軍。

    可他搞到的那點錢,恐怕也全都花在這上面了吧?

    雞籠嶼內部別說城池了。

    恐怕像樣點的建築也沒有吧?

    李善長衝站在不遠處的船東招手,衆人紛紛息聲。

    船東走來後。

    李善長詢問:“這是要做什麼?”

    船東笑着微微躬身,“稟韓國公,剛剛咱們周圍的戰船打出旗語,馬上要進行岸防炮炮擊演示,那艘正在被拖拽而來的船隻,應該就是靶船……”

    百官臉色瞬間難堪。

    “這是要給咱們下馬威嗎?”

    “岸防炮架設在山樑上,這麼遠的距離,能打中這樣一艘小船?”

    “倒要看看!”

    “對,倒是要看看,被錦衣衛吹得天花亂墜的燕藩岸防炮,到底如何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這艘船上,李善長等人懷着好奇,可其他官員,全都義憤填膺,滿臉怒色。

    不就是火炮嘛。

    朝廷難道沒有?

    奇淫巧技!

    呂本坐在輪椅上,和胡惟庸都沒說話,相互對視一眼,看向越來越靠近的靶船。

    御船上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靶船在三裏外停下,拖拽靶船的海軍戰船前往朱棣的旗艦,接收旗艦發出的命令後,向海灣駛去。

    扭頭詢問:“老四,這麼遠的距離,伱們的岸防炮真能夠得到靶船?”

    他目測了一下。

    靶船距海灣入海口的距離,至少十里。

    十里啊!

    人徒步行進,大約也要三四炷香時間!

    火炮竟然能打這麼遠的距離?

    火器的威力就這麼大?

    他從未小覷火器威力。

    滅元時期,他的軍中就已經運用火器。

    這些年,老四編練的新軍,管身銅炮、來福銃更是證明了火器的威力。

    可十里的距離,他還是有些不信。

    這些消息,錦衣衛有彙報。

    可他始終還是抱有懷疑。

    朱標等人也全都看向朱棣。

    實在是這個距離,目視一下,總覺不可能。

    朱棣含笑道:“父皇,這款岸防炮的有效射程是八里,不過由於架設在兩側山樑上,地勢高的緣故,有效射程可以達到十一裏左右……”

    就在朱棣給朱元璋等人講解時。

    兩側山樑炮臺內。

    聞奇等炮兵營管帶和海軍一羣操炮手,圍着長約一丈,3.3米的巨型火炮,饞的流口水。

    “這種火炮,咱們陸軍什麼時候能配置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老聞,別做夢了,一噸重,就算真給你們配置,你們陸軍用什麼牽引這種巨炮?戰馬嘛?”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“對對對,老聞你就別做夢了,要我說,這種巨炮或許我們海軍還有機會使用,我們海軍的戰船,就那艘旗艦,最大載重三十噸,只要解決船體堅固性的問題,或許能安裝這種巨炮,除了我們海軍,你們陸軍絕不可能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就當一羣海陸軍將校爭論時,傳令兵氣喘吁吁從山下跑上來。

    大喊道:“王爺令,開始炮擊演練!”

    海陸軍將校紛紛撤離炮臺。

    聞奇等人經過東旭身邊時,都笑着拍拍東旭肩膀,鼓勵道:“不要緊張,咱們這巨炮,即便打不準靶船,聲勢也足夠大!”

    東旭含笑點頭,十分感謝這些叔伯的鼓勵。

    他也不清楚,他這幾個月,依據陸軍使用的炮擊標尺,進行改進的岸防炮標尺有沒有用。

    因爲口徑、彈丸大小、重量,以及裝藥量的不同。

    他也無法保證,剛剛完成的岸防炮標尺,精度如何。

    他只是根據兩種火炮,口徑、彈丸、裝藥量的倍數關係,對原來的標尺進行了重新調整修正。

    對於彈道學,他現在也只有粗淺的實踐經驗。

    陸軍使用的這套標尺,是聞叔配合他,打出了整整五百三十四發彈丸,通過反覆測量總結出來的。

    他雖然把彈道拆分爲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。

    並且證明了,垂直方向的落地時間,和彈丸的重量無關。

    下落速度和時間似乎成正相關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但他現在被時間這個問題給卡住了。

    現在他能找到的各種計時工具的精度太差。

    根本無法有效總結,速度和時間的具體關係。

    他正在想辦法尋找解決辦法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東旭懷着忐忑,順着被清理出的射擊通道,一會兒眯眼目測海面靶船方向,一會兒把標尺緊貼在炮管上測量。

    片刻後,大聲道:“向左兩個身位,炮口仰角調高一個標尺刻度!”

    瞧瞧,這就是他現在遇到的麻煩。

    就連調整火炮的單位,他都沒有統一完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炮臺外側。

    聞奇等人,看着楊東旭指揮下,岸防營將士有人使用轉盤調整炮口仰角、左右。

    不由微微點頭。

    聞奇扭頭對海軍袍澤笑道:“別看東旭這小子年輕,他給我們陸軍搞出來的那套標尺很管用……”

    一羣海軍管帶聽聞奇嘚瑟,脣角不由抽抽。

    他們海軍和陸軍不同。

    相比命準率。

    他們海軍大海作戰,更講究炮擊速度。

    炮擊速度提升了炮擊密度。

    精度不夠,密度湊!

    無他。

    大海之上,不光戰船在時刻移動,就連海面也不平靜,時時刻刻都在劇烈顛簸起伏。

    變量太多了。

    東旭總結出來的這套標尺,根本無法在海軍中使用。

    炮擊密度、以及操炮將士,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知判斷。

    最後加上一點點運氣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遠處海面上。

    就岸防炮操炮的這一會兒功夫,百官就開始冷嘲熱諷了。

    “不會是他們的岸防炮壞了吧?”

    “若真如此,燕王恐怕會很難受。”

    “無法給咱們下馬威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御船。

    朱標扭頭,對站在身邊的朱棣低語,“老四,這岸防炮裝填發射,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嗎?這個時間,這個距離,若真有敵軍偷襲你雞籠嶼,恐怕對方已經衝進去了吧?”

    朱元璋及其他人聞聲,看向朱棣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搖頭,指着右側山樑,“東旭回來這幾個月一直在搗鼓岸防炮標尺,看樣子,今天是第一次試射……”

    “岸防炮長一丈,重一噸,的確很笨重,操作起來不容易,不過岸防炮和咱們步兵火炮,海軍火炮使用方法不同……”

    “雞籠嶼兩側山頭,各佈置了兩門,正確的使用方法應該是,四門火炮在操練中,就劃定射擊區,訓練中,只要炮手記住,各自小隊配屬火炮,炮擊的固定射擊區,炮口仰角幅度,左右幅度即可,在敵軍進攻中,只要瞄準平日訓練的射擊區即可……”

    岸防炮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麼標尺。

    只不過東旭想試着搞一搞。

    他樂的支持。

    這種鑽研,雖然對現在的岸防炮用處不大。

    但對彈道會有更深刻瞭解。

    對於東旭研究彈道,應該會有幫助。

    朱標點點頭,餘光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他十分不解。

    楊東旭作爲老四的得意門生。

    爲什麼不讓楊東旭從政從軍。

    以楊東旭的能力,若是從政從軍,鍛鍊一兩年,絕對能成爲老四最大的助力。

    可老四,偏偏讓楊東旭去搞這些奇巧之技。

    不喜歡楊東旭?

    算了,這是人家老四和自己學生的事情,他沒必要多嘴。

    嗵!

    突兀的轟鳴聲,打斷朱標思緒。

    朱標、朱元璋所有人,瞬間循着聲音看去。

    濃煙從右側山頭飄起時,一顆與人頭顱差不多大小,黑乎乎的彈丸,呼嘯而來。

    砰!

    彈丸在靶船右側二十步左右砸在海面上。

    瞬間,巨大的水浪騰空而起。

    直達靶船四倍的高度,才轟然一個浪頭散開。

    海面上更是不平靜。

    靶船左右劇烈搖晃。

    朱元璋爲首南巡所有人,眼睛瞬間瞪大。

    這一刻,所有人終於相信。

    燕藩的岸防炮,真的能炮擊十里!

    這個距離,他們連操炮人的影子都看不到!

    也就是說,燕藩已經掌握了,連敵人身影都看不到,就殺死敵人的武器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炮臺周圍,聞奇等人眺望着炮彈落點,不由大聲叫好:“東旭,好樣的!”

    楊東旭矜持抿脣。

    其實他在和岸防營叔伯聊天中,就已經知曉,岸防炮不需要標尺。

    但師傅縱容他,鼓勵他去研究。

    事實證明,無論是岸防炮,還是陸軍火炮,彈道是一樣的。

    這個證明結果很有用。

    師傅就是如此,總是願意鼓勵他們去折騰。

    東旭努力收斂思緒,握拳平舉胳膊,在眼前平行伸出大拇指。

    目測,大聲道:“再次向左調整半個身位!”

    “調整完畢!”

    “再次一發試射!”

    嗵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砰!

    八寸彈丸,緊貼着靶船右舷砸下。

    朱元璋眼角不由跳抖一下,“咱徒孫搞出來的炮擊標尺就這麼靈?第二發炮擊,就差點擊中靶船?”

    徒孫?

    朱棣、馬秀英、常氏、觀音奴等人全都笑了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搖頭。

    父皇不喜歡一個人,或許處於利益考量或許會虛與委蛇。

    可要是喜歡一個人。

    那是毫不掩飾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微哼,“咱是他們師公,難道他們不是咱徒孫?東旭研究出來的東西,也有咱一份兒吧?”

    “有有有。”朱棣含笑搖頭,反正炮擊標尺這東西,當初已經交給藍玉等人了,朱棣解釋道:“炮擊標尺的確對提高炮擊精度有很大幫助,但也沒有剛纔表現出這麼厲害……”

    受限於火炮炮管、炮彈、裝藥量的精度問題,即便有標尺輔助,每一次炮擊的結果,體現出的差距也十分大。

    就好比炮管。

    在製作木製炮管模子時,每個模子之間總有差距。

    而倒模時又會有差距。

    八寸的炮管,每門炮之間,精度差其實很大。

    彈丸製作中,就要留出足夠的餘量。

    不過這些問題,工坊的大匠們已經在尋求改進了。

    想辦法把測量工具更精細化。

    比如,歷朝歷代最小的長度單位是寸。

    可這個精度,用於造火炮、火銃誤差就太大了。

    之前,工匠們已經把寸進行了三等分。

    略微大於1釐米。

    這個精度,又在對一釐米進行三等分。

    這個精度只能說是勉強夠用吧。

    現在,原吉幾個數術最好的孩子,正在和一羣大匠研究,如何把長度單位精確到更小。

    在實驗中遇到了很多問題。

    同時也在討論,要不要重新確立一套長度單位。

    因爲他們在對一寸想辦法分割中,碰到了麻煩。

    一寸三等分後,每一份是1.11釐米。

    這個數字,很難繼續等分。

    也不知,原吉那幾個孩子和大匠爭論的結果如何。

    嗵!嗵!嗵!

    就在朱棣出神之際,右側山頭又相繼進行了三輪試射。

    砰!

    第三輪校射的炮彈落下時,正中靶船。

    一艘並不小的靶船。

    在衆人注視中,彈丸砸在艦首甲板瞬間,船尾竟然向上翹了一下!

    嘶!

    “好強大的力量,這艘船可不小!”

    衆人驚呼聲響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嗵嗵嗵!

    東旭指揮一門岸防炮打中靶船後,其他三門早已調整到靶船所在射擊區內的岸防炮,開始加入炮擊中。

    轟!轟!轟!

    一枚枚炮彈砸在水面上,濺起一個又一個浪頭。

    靶船在海面上劇烈搖擺顛簸。

    靶船所在射擊區內,海面頓時翻江倒海般洶涌起伏。

    咔嚓!

    又接連四次被擊中,即便相隔兩三裏,所有人都清晰聽到,劇烈的斷裂聲響起。

    隨即,本就已經屏息凝神,神色極爲凝重的觀摩團衆人,眼睛瞬間瞪大。

    只見,已經千瘡百孔的靶船,突然一分爲二斷裂。

    緊接着,海面出現一個巨大旋渦,以肉眼可見速度,將一艘在衆人眼中,並不小,可以出海的靶船吞沒!

    百官臉色蒼白,小聲議論。

    “這是龍骨斷了吧?”

    “肯定是,要不然不可能一分爲二,有人數了嗎,幾次擊中,就把這樣一艘可以在海中航行的大船徹底擊毀?”

    “五次!僅僅五次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有人數了,說出來後,百官瞬間集體沉默。

    五次擊中,就把這麼一艘,他們眼中的大船打的沉沒?

    若是朝廷那些,現在行使在江河湖泊中水師戰船呢?

    恐怕也就兩三發,就能送入大海吧?

    御船。

    鴉雀無聲。

    朱標好不容易回神,看向朱棣,含笑道:“老四,你這岸防炮製造技術,能提供給朝廷嗎?朝廷得到,以朝廷的工匠,能造出來嗎?”

    朝廷需要這樣的火炮!

    隨着戰船裝上火炮,威力越來越大。

    原本,水師只能算是大明軍中的一種補充。

    可現在不同了。

    未來,大明的水道入海口,金陵秦淮河兩岸,最好也配屬這種岸防炮。

    “大哥,我對朝廷鑄炮工匠的技藝,瞭解的並不深。”朱棣笑笑,含糊過去。

    岸防炮的技術,朝廷想要。

    就得拿東西交換。

    從今往後,不會白給了。

    大哥沒有明說。

    可朝廷要配置岸防炮,防備誰?

    放眼天下,未來五十年,能威脅大明的,恐怕也只有他燕藩了吧?

    分明就是防備他。

    之前,海軍隨他回大明,就有人故意散播謠言:他的海軍,如何如何威脅金陵。

    據說,大哥一如歷史上,有意遷都關中。

    他不清楚。

    這個時代,大哥遷都關中,真的只是單純喜歡關中。

    還是有防備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當然,這些不重要。

    身爲大明儲君。

    大哥爲大明國土安全考慮,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    朱標微微愣怔。

    總覺,朱棣在含糊其辭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了眼朱標、朱棣,笑道:“炮擊很震撼,接下來,帶我們入港,好好看看你的雞籠嶼吧。”

    他在‘你’上,略微加重了些音量。

    ‘希望標兒能早點意識到,現在的老四,已經不是當初領兵回朝助戰的老四!’

    朱元璋暗歎。

    標兒剛纔那一番話,一副又要像以往,白拿白要的姿態。

    可有了之前整個大明喊打喊殺,以及標兒甦醒後,處置常茂的態度。

    老四還能什麼都白給朝廷嗎?

    他早在當時就看明白了。

    所以,搶先以陸軍第一鎮功勞卓著爲由,把福建一年稅賦給了老四。

    不然,以後他這個當父親的想給老四點東西,也無法給了。

    朝廷本來就反對他資助老四。

    一旦老四要和朝廷談條件時。

    朝廷上上下下,肯定更加反對他無償資助老四。

    他給老四。

    此番,老四沒有推辭,收下了。

    這只有他們父子明白,這是他們父子之間,父親對兒子的父愛,和兒子不想讓父親擔心的孝順!

    往後。

    標兒再想從老四這裏得到什麼東西。

    首先老四得願意。

    其次,還要親兄弟明算賬!

    朱棣領命後,迅速下達命令。

    嗚嗚嗚……

    號角聲響起。

    “放!放!放!”

    外圍戰船管帶開始發號命令。

    嗵嗵嗵……

    上百門向外的火炮,空炮鳴響中,船隊緩緩向海灣內駛入。

    海灣內。

    海軍其他戰船已經在海岸兩側等着了。

    在艦隊進入海灣後,齊齊以鳴炮禮迎接。

    “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
    “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海岸上,迎接聖駕的百姓,山呼萬歲跪拜。

    御船行使在艦隊中間。

    朱元璋就在鳴炮禮、以及山呼萬歲中進入海灣。

    目視所及,跪拜的百姓密密麻麻。

    百姓身後,一排排紅磚木質瓦頂房聳立。

    兩側,鳴炮禮結束,身穿新式軍服的海軍將士,齊齊站在靠內的船舷,立正行禮。

    朱元璋扭頭,臉微微潮紅,控制不住笑意,沒好氣瞪眼笑罵:“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做什麼!”

    馬秀英含笑和常氏、觀音奴等兒媳搖頭。

    聲勢太大了。

    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迎接方式。

    太震撼了。

    重八明顯很喜歡老四的安排,偏偏還不願意承認。

    朱棣含笑點頭:“父皇,孩兒明白了,下次父皇再來,不搞這些虛頭巴腦的事情了,這回父皇就忍一忍。”

    ‘咱就是說說,你怎麼當真了!’

    朱元璋脣角抽抽。

    突然,不由有些傷感。

    下一次……

    他都這麼大的年紀了,還能再來看老四嗎?

    恐怕,這是最後一次了吧?

    所以這臭小子,才會這樣說。

    御船抵達碼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率先下船。

    隨後是旗艦上的朱樉、藍玉等人。

    輪到另一艘鉅艦上的文武百官時,文武百官除了李善長等少數人,其他都有些失魂落魄。

    剛纔的迎接儀式,太令人震撼了。

    有那麼一剎那。

    他們還以爲,朱四郎想要趁機把他們一鍋端了!

    而且,東番似乎也並不荒涼。

    鱗次櫛比的一排排紅磚瓦頂建築,似乎比建安見到的規模更加雄偉!

    嗵!嗵!嗵……

    鳴炮聲再次響起時,失魂落魄的百官這才回魂。

    紛紛向前方看去。

    一個陸軍陣列在前方闊地列陣而立。

    一排排黃橙橙銅炮,炮管綁着紅綢,轟鳴中,冒起陣陣白煙。

    朱元璋指着前面,笑問:“這又是搞什麼虛頭巴腦?”

    朱棣無奈翻了翻白眼。

    這老頭,明明很喜歡,偏要嘴硬。

    他真想直接下令撤了。

    氣氣老頭子。

    算了,這恐怕是老頭子第一次,也是最後一次來東番看他,他想怎麼作,他順着吧。

    笑着介紹:“父皇,這是檢閱禮,孩兒燕藩禮節,邦國往來中,迎接重要的使節,或者一國之主,往後就會用這種禮節,規模會有所不同,這一次迎接父皇是最高規格,海陸軍同時檢閱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點點頭,“那爹就檢閱檢閱。”

    說着,脣角便不由往兩邊耳根咧。

    高興吶!

    朱棣陪着朱元璋走在前面,馬秀英、徐妙雲緊隨其後,在後面是朱標、太子妃常氏等人。

    最後面是文武百官。

    “立正!”

    嗒!

    朱元璋經過時,第一協第一標協統張武,猛地大喊一聲,第一標將士瞬間擡頭挺胸立正。

    “敬禮!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數千將士,紛紛捶胸行禮。

    行注目禮。

    藍玉和沐英等在經過時,看着張武等人,點頭笑笑,低語:“還別說,朱老四這套迎接儀式,即彰顯了隆重、鄭重,還彰顯了燕藩的威武,朝廷要是也能效仿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沐英瞥了眼文臣,苦笑,“不可能,咱們朝中的文臣,能讓咱們軍方出這種風頭?在文臣眼中,咱們是一羣粗鄙丘八!”

    藍玉眼中失落之色一閃而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從檢閱隊伍前走過後,蔣進忠等人迎上來,齊齊躬身作揖參拜。

    沒有跪拜。

    只是躬身作揖參拜。

    這一幕,落在百官眼中,竊竊私語聲響起。

    “哼!”

    “就連他們的主子都跪拜陛下,他們卻只是鞠躬!”

    “燕藩還真是悖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倒是一點兒都不介意。

    他早知道,老四治下,取消了跪拜禮。

    不光官員。

    就連百姓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蔣進忠、夏時敏……

    尤其是蔣進忠等,跟着朱棣早早來到東番,建設東番的官員。

    這羣人說實話。

    放在大明境內,都是些中平之姿。

    朝廷朝堂上,任何一個拎出來,按理說,資質都比這羣人強。

    但做事方面,恰恰相反。

    這羣人在東番,協助老四創下眼下這片欣欣向榮,令人震驚的基業。

    實幹能力極其強。

    可朝中那羣才能更出衆、資質更好的,反而碌碌無爲。

    到底是什麼造成,優秀的人才,反而還不如這羣資質中平的?

    朱元璋回神,拍了拍蔣進忠肩膀,“進忠,這些年你輔佐我們家老四辛苦了,希望以後,你還能一如既往這樣,我們家老四,肯定不會虧待你。”

    蔣進忠激動的聲音有些發顫,“陛下,進忠一定再接再厲,不忘初心!”

    這可是陛下啊!

    陛下何曾對一個外人如此!

    恐怕放眼天下,也就他蔣進忠有此殊榮。

    朱元璋又勉勵衆人幾句,然後和朱棣繼續往前走,蔣進忠去了後面,去找相熟的藍玉、方孝孺等人。

    走過紅毯後。

    咦!

    朱元璋輕咦一聲,終於注意到腳下光滑,沒有一點縫隙的路面了。

    其他人被朱元璋的動靜驚動,也紛紛低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用腳尖蹭了蹭,好奇看向朱棣:“老四,這是什麼石頭,你們用什麼辦法,弄出這麼長這麼寬,這麼完整的石板?”

    終於發現了!

    朱棣暗笑,回答:“父皇,這不是石頭,這是水泥,我們燕藩剛剛弄出來的一種粘合劑,和築城用的米漿有些相似,不過比米漿更加廉價,用石頭在高爐內高溫燒製而成,混合砂石,遇水凝固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成本十分低廉,大規模批量生產的問題,也解決了,可用於修築這種永備道路,也可以用於修築房屋、農田水利,總之,使用範圍十分廣,並且經久耐用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人羣後面,百官臉色再次變得更加凝重。

    胡惟庸、呂本默默相互對視。

    朱允炆彎腰,伸手用力摳了摳。

    藍玉快步走到朱棣身邊,迫不及待追問:“王爺,這種水泥可以修建房屋、是不是也能修建堡壘?”

    他現在是示範區最高軍事指揮官。

    整個陰山以北草原已經亂成一鍋粥了。

    他想要確保示範區的穩定。

    就必須保證,陰山以北的戰火,無法波及陰山以南示範區。

    水泥如果堅固性足夠。

    能修築堡壘。

    陰山不缺石頭。

    他就能在陰山類似三峽口這種礙口修建大型堡壘,然後沿陰山山脈,修建一系列小堡壘。

    如此,整個示範區便固若金湯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朱棣都第一時間明白藍玉爲什麼這麼急切。

    朱棣同樣也希望示範區好。

    示範區的蒙古百姓於他有恩。

    且是他給雄英留下的一筆政治財富。

    含笑點頭,“可以,岸防炮的炮臺就是用水泥修築,可以承受八寸巨炮的反震,只要堡壘修築合理,就算是一般的步軍火炮,也很難炸垮。”

    藍玉點頭,笑着搓了搓手。

    不過,他沒直接向朱老四索要。

    時移世易,局勢已經變了。

    朱老四被那般喊打喊殺。

    太子又那般態度。

    他怎麼好意思,再直接問人家朱老四索要。

    確定水泥效果就好。

    等安頓下來,他和陛下請示,聽聽陛下的意思。

    小插曲結束後。

    朱棣陪同朱元璋繼續往前走。

    “好粗的濃煙!四哥,着火了嗎!”

    行進中,後面,老十九指着雞籠嶼西南邊深處,驚呼一聲。

    交談的衆人,紛紛順着老十九手指方向看去。

    只見,七八股滾滾濃煙,升入空中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來時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解釋,“父皇,那邊是各種工坊聚集區,濃煙是高爐冶鐵,燒製水泥產生的。”

    這麼粗的濃煙?

    朱四郎的高爐到底有多大?

    百官聽聞,暗暗相互對視。

    朱棣順着朱元璋視線,看着遠處工坊區。

    海灣內,一般是海上吹來的風比較多。

    所以工坊區建在西南深處下風口的位置。

    海灣內受影響很小。

    他有信心,工坊區內,那種大工業雛形,一定能給父皇帶來十分強烈的震撼。

    讓父皇真正認識到大工業的威力。

    “父皇,要不要孩兒現在帶大家去工坊區看看?”

    朱元璋回神,笑而搖頭:“爹在雞籠嶼還要待很長時間,不差這一時半會兒,先帶我們去休息吧。”

    他不想草草看。

    要休息好後。

    細細觀摩!

    來着一次不容易,不看個盡興深入,他可能會遺憾一輩子。

    所以,哪怕內心很迫切,他也要壓着。

    衆人只能壓住心中迫切,跟着朱元璋去下榻的地方。

    皇室衆人住進了朱棣的王府。

    朱標安頓下來後,就在書房等着胡惟庸。

    片刻後,胡惟庸,呂本聯袂而來。

    朱標看到呂本微微皺眉,也沒說什麼,等二人落座,開口詢問:“胡先生,老四今天一些含糊說辭,孤需要你幫忙分析一下……”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