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章:燕王千歲千歲千千歲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10935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“陛下南巡前,要率先北巡!”

    “燕王這麼長時間都不回來,陛下北巡肯定是去安撫燕王。”

    “換俺是燕王,俺也心寒,人家燕王統帥自己的私兵,爲朝廷征戰,可瞧瞧這段時間,金陵城內對燕王的喊打喊殺聲。”

    “還有那些讀書人,高喊什麼‘大明不歡迎燕藩,燕藩滾出大明’,實在是太可恨了!”

    “你們說,經此事之後,燕王還會回咱們大明嗎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姓聽聞朱元璋北巡的消息後,紛紛表示支持。

    在議論中。

    此番之後,朱棣是否還會回大明。

    大明有事,朱棣是否還會幫忙。

    逐漸成爲民間熱議的主流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官聽聞民間議論,私下裏,則表現出冷嘲熱諷和擔憂。

    什麼‘不回來最好!’、‘北元已滅,大明再無後顧之憂,大明地大物博,需要他燕王幫忙?’、‘他燕王將來千萬不要厚顏無恥,有求於大明!’芸芸。

    嘲諷之餘。

    百官也忐忑不安。

    因爲朱元璋下旨。

    此番北巡,朝中百官都要跟隨。

    許許多多官員,現在恨不得躲着朱棣,生怕湊到朱棣面前,被朱棣一刀砍了。

    哪敢主動往朱棣面前湊。

    可朱元璋的命令,又讓衆人不敢違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局勢雖然平緩。

    民間的議論卻更加熱鬧。

    朱府反而格外平靜,朝廷禁軍已經撤走。

    八叔等人也準備回村了。

    七八月份,正是農忙時節。

    徐妙雲帶着金豆子,親自送八叔等人回村。

    臨行前,徐妙雲叮囑道:“八叔,回去後,鄉親們也不要着急,一邊秋收,一邊慢慢收拾,等冬季來臨時,你們處理的差不多,給我們捎個信,四郎會派咱們燕藩海軍戰船回金陵接你們……”

    短期間內。

    即便他們走了。

    那些仇視他們的人,肯定也不敢難爲鄉親們。

    三百六十八顆血淋淋的腦袋。

    整個布政使衙門被血洗的教訓,還會時時刻刻提醒那些人。

    八叔等人樂呵呵笑道:“好,天氣熱,大丫快帶着咱們小金豆子回去吧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數日後。

    朱府府門外。

    徐妙音抱着小金豆子,和烏雲琪格等人站在馬車旁,看着徐妙雲。

    徐妙雲親自鎖上府門,往後倒退幾步,擡頭看着懸於府門上的牌匾……

    徐達陪着站在旁側,看到這一幕,眼睛不由酸澀,大丫頭這回離開,就再也難見一面了。

    親情的角度,他自然不希望大丫頭他們走了。

    可從實際情況的角度出發,他十分支持四郎他們離開大明。

    之前去福建觀摩,順便出海,見識了東番的欣欣向榮。

    目睹了四海的遼闊。

    外面的天地很大。

    憑着四郎和大丫頭的能力,徹底離開大明,不受大明羈絆,那才是海闊憑魚躍,天高任鳥飛!

    或許往後,雖然見不到四郎、大丫、雍鳴、祈嫿、金豆子。

    但在大明內。

    或許可以聽到他們一家四口,在海外做出的一樁樁、一件件震驚天下的壯舉。

    用事實告訴大明境內的所有人。

    大明和四郎之間,彼此失去彼此,到底是誰損失更大!

    “阿爹。”

    徐達的思緒被打斷,看去……

    徐妙雲轉身,含笑把鑰匙遞給徐達,“請阿爹幫我和四郎,把朱府的鑰匙,交給父皇吧。”

    徐達低頭,看着徐妙雲手中的鑰匙。

    交出朱府的鑰匙。

    其實就是隱晦表明,將來不會回大明了。

    即便回來,也好似那些異國使節團。

    住在朝廷招待使節的會同館。

    藩王們在京中都有自己的王府,其實就是辦事處。

    四郎他們放棄這座朱府,就意味着徹底切割。

    向整個大明表明,從今往後,他們一家和大明儲君繼承沒有任何關係!

    這丫頭。

    過去幾年,看着四郎在大明做事,處處被掣肘,受委屈,恐怕早想這麼幹了吧?

    此番,四郎走的將再無牽掛不捨。

    徐達收斂思緒,笑着接過鑰匙:“好,這件事,阿爹幫伱們辦。”

    徐妙雲笑笑。

    衆人上了馬車,前往洪武門外皇城廣場,和朱元璋等人匯合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浩浩蕩蕩的車隊出城時。

    祈嫿、雍鳴一左一右,陪徐妙雲坐在馬車內。

    或許是又過去將近兩年,年齡大了。

    又或許此番經歷,成長了許多。

    雖然外面站滿了百姓,可小祈嫿乖巧坐在徐妙雲身邊,並未像洪武十六年,回京時,好奇的撩起簾子,看外面熱鬧的景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街面兩側,圍觀的百姓看着一架架馬車從面前經過,尋找着什麼,小聲議論着。

    “哪輛是燕王妃的馬車?”

    “不清楚,也不知,燕王妃北上後,會不會再折返金陵,將來會不會再回咱們大明?”

    “王妃,燕王還會不會回咱們大明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小聲議論,漸漸變成呼喊詢問。

    馬車內。

    小祈嫿擡頭,看着徐妙雲,“孃親,是不是往後咱們就再也不能回大明,看望皇祖父、皇祖母、外公、小姨他們了?”

    徐妙雲笑着揉了揉小祈嫿發頂,“你和阿哥想外公、皇祖父、皇祖母當然可以回來了,你大哥和采綠師姐成婚時,你們還要代替阿爹和孃親,以出訪的方式回來……”

    “孃親,大哥和采綠師姐成婚,你和阿爹都不能回來嗎?”小祈嫿大眼睛緊盯徐妙雲。

    徐妙雲一時語塞……

    能嗎?

    五六年後的事情,她無法預測。

    她和四郎親自撫養教導雄英數年,采綠更是他們親自教導出來的學生。

    他們成婚。

    她和四郎肯定想回來見證。

    可五六年後,時局如何發展,誰又能預測呢。

    “孃親……”

    “孃親,大哥和師姐成婚,你和阿爹要給大哥和師姐送出一份什麼大禮?”小祈嫿剛開口追問,雍鳴心思更加細膩,懂得更多,笑着轉移話題。

    果然,小祈嫿成功被轉移話題,“孃親,咱們要給大哥送一份什麼樣的賀禮?大哥到時候,肯定是太孫了,這份賀禮,必須又大又震驚……”

    小丫頭,伸着兩隻小胳膊,誇張比劃着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前面馬車車窗。

    朱允炆縮回頭,臉有些不好看,憑什麼所有百姓,都在大喊詢問,四叔他們一家是不是要徹底離開大明。

    好像大明沒四叔就不行了!

    大明現在當家做主的是皇祖父。

    未來是他父親!

    和四叔沒關係!

    “娘,朱祈嫿他們是不是要走了,這回走了,朱祈嫿是不是就不回來了?”

    話中,朱允炆眼中忐忑一閃而逝。

    其實,他也不想北上。

    擔心朱祈嫿見了四叔告狀。

    當日,父親重傷昏迷的消息傳來,他把朱祈嫿的金剛經給撕了。

    奇怪了,朱祈嫿那個瘋丫頭,竟然沒去找皇祖父告狀。

    其他皇叔、皇姑也都沒有聲張此事。

    他竟然矇混過關了。

    可萬一北上見到四叔,朱祈嫿告狀怎麼辦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呂氏略微沉吟,笑道:“你四叔、四嬸兒大概率不會回大明了,但你們孩子之間,肯定還會在大明和燕藩之間往來的,比如,祈嫿、雍鳴代表你四叔四嬸兒回來訪問咱們大明,你大哥和你,代表大明訪問燕藩……”

    依着此番朱老四製造西安血案的手段。

    以及外面的議論。

    朱老四和徐大丫回來的可能性很小了。

    不過,她認爲,兩家之間還會走動的。

    只是,往後是小輩們代替長輩走動了。

    畢竟,將來燕藩和大明是兩架馬車,兩個勢力、兩個朝廷!

    朱允炆聽聞祈嫿還會回來,頓時有些不高興。

    他瞧見皇祖父,所有人都喜歡朱祈嫿,就難受。

    不過這段時間他很高興。

    這段時間,除了皇祖父、皇祖母、母妃太子妃等少數人,對朱祈嫿、朱雍鳴一如既往喜愛。

    其他人,都躲着朱祈嫿、朱雍鳴。

    等父親做了皇帝。

    他就是皇子了!

    到時候,朱祈嫿回朝,就是小邦郡主,他就能穩穩壓朱祈嫿一頭了!

    “娘,等我長大了,我要代表父親,出訪燕藩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楊妃馬車內。

    楊妃放下簾子,臉上尷尬一閃而逝,轉頭看着朱權,“權兒,等北上見了你四哥後,你要好好和你四哥親近親近……”

    她也沒想到,事態竟然發展到如今的局面。

    陛下都要親自北巡安撫老四。

    而百姓更是擔心老四徹底離開大明。

    當初聽聞太子重傷昏迷,朝中第一時間把矛頭對準老四時,她都以爲,朱老四一家這回在劫難逃。

    她爲了自己,爲了自己兒子,當然不敢讓權兒和祈嫿、雍鳴走的太近了。

    哪曾想……

    現在朱老四這個大明朱家二代子弟中,眼看着要成長爲一顆參天大樹。

    朱家的兄弟們,誰能靠上,將來都好處多多。

    遠的不說了。

    近的,權兒若是就藩,藩王衛訓練,需要來福銃以及訓練顧問團,聽老十三他們的母妃說,老十三他們已經和朱老四說好了。

    朱老四會給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扶持幫助!

    她一個婦道人家。

    都知道,這一戰,陸軍第一鎮表現出的戰鬥力多麼厲害!

    朱權悶悶不樂把頭扭到一邊,小聲嘀咕:“那天,娘你見了雍鳴,連個招呼都不打,我見了四哥,也沒臉親近四哥,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衆人心思各異,在百姓關注、議論中,浩浩蕩蕩出城。

    朱元璋御駕剛剛出城門。

    紀綱便從城內騎馬追出來,在衆人好奇關注中,來到御駕旁,低語:“陛下,福建錦衣衛八百裏加急傳來消息,十天前,布政使葉茂離開福建,去了東番,一天後,東番方面就以燕王的名義,向福建海商下發命令,徵用海商所有戰船,據悉,東番海軍也全部出動,大小海船,總計六百餘艘,正在浩浩蕩蕩北上途中……”

    御駕內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相互對視。

    均都明白,東番海軍這個動作意味着什麼。

    肯定是大明境內,對老四喊打喊殺的聲音,傳到了福建,葉茂把消息送去東番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心情很不舒服。

    倒不是惱火東番海軍的行爲。

    而是惱火大明上層的行爲,對大明和老四燕藩關係造成的傷害。

    從今往後,他無臉再讓老四幫大明了。

    標兒一朝,想讓老四幫忙,恐怕也得付出巨大代價!

    或許只有等到了雄英時,這種情況才會有所緩和。

    “通知沿海錦衣衛,想辦法聯繫俞靖,讓他率領船隊去河北,把咱北巡的消息告訴俞靖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紀綱領命聲剛傳入。

    “等等!”朱元璋補充道:“去找燕王妃要一道手令。”

    俞靖雖然是大明出身將領。

    還是俞家人。

    可他也不敢保證,現在還能命令的了俞靖。

    顯然,此番大明內部的喊打喊殺聲,真的激怒了東番這羣人。

    紀綱微微愣怔。

    領命後來到徐妙雲馬車旁,說明來意後。

    徐妙雲撩起簾子,摘下雍鳴腰間玉佩,遞給紀綱,“把這塊玉佩交給俞靖,不用手令,俞靖見到這塊玉佩,就知道該怎麼做。”

    這塊玉佩雍鳴一直隨身攜帶。

    俞靖爲了大海軍發展,經常帶着雍鳴出海。

    認識雍鳴這塊玉佩。

    紀綱深深看了眼雍鳴,“遵命!”

    恭敬接過玉佩後離開。

    這一折騰。

    消息很快傳來。

    “太放肆了!朱四……燕王不過是受了一點委屈,他燕藩所有海軍戰船就齊出,太放肆了!”

    “往後,咱們大明作爲宗主國,是不是稍微讓他們燕藩不如意,他們就要開戰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官憤怒議論中,能聽出一股濃濃忌憚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在北上。

    朱棣則繼續,先斬後奏,在陰山以南,給諸部劃分草場。

    在朱標醒來的消息傳來。

    金陵局勢穩定後。

    確定徐妙雲母子無恙。

    朱棣就完全投入到示範區規劃建設中。

    甚至,以最快速度,起草了一份草原鄉土村社提綱。

    並且,找了十幾個三四百人不等的小部落,開始按照這份適應遊牧民族的鄉土村社提綱,搭建粗淺的框架。

    通過牧民的切身感受,迅速完善、調整這份提綱。

    他做這件事,倒不完全是爲了長城以北、陰山以南這片示範區。

    同樣在爲東番總結經驗。

    東番接下來要征討呂宋、三佛齊等國。

    雖然這些地方是農耕社會。

    但這些地方的百姓和草原百姓也有相同之處。

    首先,都是異域之民,他需要擁有和異域之民打交道的經驗。

    其次,文明程度都不高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這些經驗對於燕藩這樣一個,要在海外異域開疆闢土的勢力來說,十分重要。

    充實的一天,隨着天黑後,所有人都閒下來。

    篝火晚膳後。

    朱棣和朱樉,在月光下,任由草原夜晚,清涼的柔風拂面而過,踩着鬱鬱蔥蔥,柔軟的草地漫步。

    “二哥,這幾天有什麼感悟?”朱棣打破寂靜。

    朱樉沒好氣笑着,瞪了眼朱棣,“累!”

    這幾天,他們兄弟,被老四指使着,參與草原鄉土村社搭建。

    別提多累了。

    大大小小的麻煩問題一大堆,比這回北征都累人。

    朱棣笑笑,“你要是做了皇帝,想要做個好皇帝,會比這還累……”

    來了!

    朱樉暗道一句。

    他就知道,老四拉着他單獨出來,肯定又要聊這件事。

    如果換個人,哪怕是大哥,他都不會聽。

    可老四,他願意聽。

    “老四,你覺得,大哥當了皇帝,你燕藩和大明之間真的能融洽?”朱樉緊盯朱棣,“我對此,十分悲觀!”

    以前他還不覺得。

    可此番北征中。

    大哥的一些舉動。

    以及大哥昏迷後,中原上層對老四喊打喊殺聲。

    相互結合,不難推測。

    將來老四即便遠避海外,燕藩和大明之間也不可能融洽。

    而且,燕藩若是發展太好的話。

    大明這邊,極有可能得紅眼病!

    保管,會有很多人,露出各種各樣無恥的嘴臉。

    朱棣出神……

    朱樉笑道:“你自己對未來,與大明融洽相處也沒自信!”

    朱棣思緒被打斷,回神,笑笑,“沒什麼,咱們上下牙還會咬舌頭,更何況兩個勢力,兩個國家呢,鬥爭和交流可以同時存在嘛。”

    他對未來從不缺信心。

    “二哥,放手吧,你鬥不過大哥。”朱棣鄭重看着朱樉。

    大哥本身能力不俗,戰略定力很穩!

    而且,大哥的優勢太雄厚了。

    說實話。

    即便是他現在,若是留在大明爭儲,也未必能鬥得過大哥!

    他有東番這個基業,可大哥對新政一直沒有旗幟鮮明支持,尤其是僱工身股制,大哥明確反對推及天下,給了許許多多大明精英層希望,都期盼大哥登基後,能促成大明新政改弦更張。

    即便他,除了戰爭方式,都沒機會。

    更何況二哥。

    二哥唯一的機會,就是大哥歷史上的死劫。

    可歷史都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。

    大哥還會如歷史那般?

    他覺不會。

    朱樉沉默。

    別說他看不到希望。

    老四奔襲捕魚兒海,打垮北元後,姚廣孝都狠狠低落了好長時間。

    朱棣看了眼朱樉,繼續往前走,片刻後,等朱樉跟上來,邊走邊說,“二哥,大明很小,天下很大!沒必要把目光放在大明,父皇提及,要給你們這些藩王增加兵力……”

    朱樉頓時瞪大眼,“老四,父皇連這種話,都跟你說?”

    這事,恐怕大哥都不知道吧?

    朱棣無奈。

    他說這話的重點。

    是讓朱老二震驚嘛?!

    “按照父皇的規劃,要從你們岳父的嫡系,進一步抽調兵力,給你們三衛人馬,三衛人馬,整編出兩鎮新軍完全沒問題。”

    “捕魚兒海以東,遼東以北,據說是女真人的領地,朝廷無力有效統治這些地方,你就不想去這些地方開拓?”

    “女真人地盤以東呢?據說是大海,可大海的東邊呢……”

    他希望二哥能往這個方向發展。

    其他兄弟,包括三哥,這段時間,他也都說了。

    這一戰,漠北他們只打到喀爾喀,更北邊無力觸及,朝廷北征之初,也沒想過向更北邊打。

    北邊的遊牧民族力量並不雄厚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此番離開大明,回到東番後,我就要對外用兵了……”

    朱樉認真傾聽。

    他當然羨慕老四了。

    可……

    他很清楚,創業很難!

    老四有本事,不靠父皇,自己折騰,創下現在這番基業。

    可他們這些兄弟,有老四的能力嗎?

    父皇即便給他們增兵三個衛,能組建兩鎮新軍。

    可往後呢?

    還能給多少支持?

    單憑兩鎮新軍,是比老四起家時,條件好無數倍。

    可沒有後勤、糧餉、錢貨的支持。

    說實話,他沒信心。

    即便沒有奪嫡機會。

    似乎,也不如留在北平,當他的藩王好吧?

    若是放棄藩王,離開大明,把手中本錢打沒了。

    恐怕再想回大明。

    哪怕能回來,也會成爲一個,手中無權,無足輕重的親王。

    朱棣並不知朱樉,對未知陌生的膽怯,以及對舒適區的迷戀,繼續說道:“我麾下有幾個倭國讀書人你知道吧,現在,這五個倭國讀書人,就在第一混成協帶兵,其中有幾個,想帶着我這套理念,回倭國,獨自完成,對倭國的改造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五個倭國人中,有幾個,敬服、畏懼他,但本能忌憚、牴觸他。

    擔心他插手倭國。

    更擔心他以理想之名,吞併倭國。

    “老四,你不會是要支持他們吧?”朱樉瞪大眼,“倭寇,守小節而無大義,當初尊奉咱們大明,很快就背叛,就是最好的證明,你可別被倭寇表現出的順從糊弄了!”

    朱棣笑笑,“不錯,我是會支持他們,但也不會被他們糊弄!”

    他被任何族羣糊弄。

    都不可能被倭寇糊弄!

    剿滅海盜時,俘虜的倭寇海盜,大約有一千多人。

    這批人,一直在東番島上墾荒,建設安置點。

    他準備這次回去後,把這批倭寇整訓一下,配置上火銃,讓大野等人率領,由海軍送回倭國。

    “我不會讓他們成功的,他們也不可能成功,但我需要他們去倭國,把倭國的戰火燒得更旺,最大可能爲我完成減丁計劃,幫我清除倭國的精英層,我這套理念,你看看咱們大明精英層的反應就知道了,他們想成功,一定要血腥殺戮精英層……”

    倭國的人口,具體有多少,他不清楚。

    不過據小早川等人估算,應該有三百萬左右。

    太多了!

    至少得死一百萬,爭取兩百萬吧?

    配置火銃,把火銃傳入倭國,就是希望他們能在內鬥中,多多死人。

    等他插手後。

    總之要將整個倭國人,逐步都分散出去。

    之所以如此,倒不是被前世影響。

    主要是倭國那個萬世一系太危險,隱患太大。

    必須殺戮其精英層、以及減丁,分散,多管齊下,最終將其萬世一系的影響力,徹底瓦解。

    “將來,倭國就是一個,只有數十萬少量遷民的中轉站,主要爲我海軍向東探索,提供服務,二哥,你要在女真人的地盤上站穩腳跟,我可以爲你向東探索,提供支持……”

    天下太大。

    他的主要精力在南邊。

    美洲大陸,他真的沒精力去探索。

    如果二哥願意,他可以提供支持。

    其實,尋找美洲大陸,只要佔據女真人現在的領地,以及倭國,十分容易。

    白令海峽很窄!

    對於東番現在的海軍力量,海商力量,完全有能力做到!

    整個美洲大陸,開發出來,可以容納多少中原人口!

    可以分封多少個藩王!

    將來哪怕這些藩王,最終不尊奉大明。

    那也是中原人的地盤!

    傳播中原文明,信奉中原文化!

    朱樉被朱棣的野心驚呆了,喃喃道:“老四,你有這麼大的抱負,爲什麼不爭儲?有大明的雄厚底蘊,你的抱負更容易實現,不是嗎?”

    朱棣苦笑。

    他最初的想法,其實就是過好自己的小日子。

    只是被逼無奈,一步步走到現在罷了。

    “我說過,我留在大明,也爭不過大哥,爲了一個皇位,最終把大明打爛?”

    朱棣搖了搖頭。

    “你讓二哥好好想想,這麼大的事情,二哥無法現在給你答案。”朱樉苦笑搖頭。

    老四認爲很簡單的事情。

    走出去,很容易。

    可老四根本沒想過,對於他們來說,這一步多麼難。

    “老四,你告訴二哥,你是不是要徹底離開大明了,不許給我打馬虎眼!”朱樉瞪視朱棣。

    老四這段時間,盯着兄弟們搞草原鄉土村社,還不時找兄弟們單獨談話。

    傾向太明顯了。

    朱棣笑笑,加快腳步,張開雙臂,笑道:“二哥,無論我們兄弟彼此有多遠距離,我們都是兄弟,我不回來,你可以來看我啊。”

    朱樉看着朱棣背影,久久出神……

    眼鼻有些酸澀,大喊:“那你這次走,能不能把尚炳帶上,給二哥教教他,要是二哥實在沒本事,你可以讓尚炳去做,希望二哥做的事!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和朱樉夜談數日後。

    朱元璋北巡消息傳來。

    朱棣第一時間,派出藍玉,把這個消息送往捕魚兒海王城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王城。

    朱標臨時寢宮。

    朱標已經能下地活動了。

    只是大病一場,人有些消瘦了。

    “太子,燕王這段時間,在陰山以南,長城以北給牧民分配草場,同時,在這些牧民安置點之間,挑選出一些適合農耕的區域,準備作爲中原遷民安置點……”

    朱標在地上緩緩走着,活動身體,聽聞後,詢問:“這個示範區設想,父皇同意了?”

    藍玉心頭一緊,只得實話實說,“此事,陛下尚不知曉。”

    朱標微微皺眉,“繼續。”

    呂本暗暗激動握拳。

    朱老四這可是犯忌諱了!

    藍玉、沐英對視,藍玉繼續道:“燕王這個蒙漢雜居示範區的目的很宏大,對中原,要繁榮中原經濟,尤其是促進北方經濟,同時,嘗試吞併同化長城以北,陰山以南大片廣邈疆土……”

    “對陰山以北的草原,則要達到吸引北方草原部落羨慕、附從、歸化……”

    不知,太子爺怎麼想。

    其實他對朱老四是五體投地的佩服。。

    這等大手筆。

    說實話,放眼整個大明,也只有朱老四敢搞,也有信心能搞成。

    這段時間,他是親眼目睹了朱老四,如何用十幾個小部落,進行探索和總結經驗。

    如何手把手教其他藩王搞鄉土村社。

    “老四要徹底走了!”朱標突然感慨一句,打斷藍玉的話,自言自語喃呢:“他這是在給咱們大明,做最後一件事……”

    這件事,關乎大明向北開疆拓土,徹底解決遊牧民族隱患。

    萬事開頭難。

    老四不經請示,先把這件事做出來,就是在給大明開局!

    朱標轉身,看着藍玉、沐英,“我們也準備準備,南下吧。”

    不然,恐怕連老四最後一面也見不上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月後。

    朱元璋北巡隊伍抵達河北時。

    豐潤縣,負責和東番海軍接洽俘虜的錦衣衛匆匆來報,東番海軍數百艘船隻抵達唐家莊(唐山)。

    朱元璋當即下令隊伍停下。

    御駕前往豐潤縣。

    命俞靖來見駕。

    豐潤城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帶着羣臣,站在城頭,看着遠處,一隊人馬列陣而來。

    隊列漸漸靠近。

    “一二一!”

    “一二一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清晰的號令聲,伴隨嗒嗒步點聲傳來。

    百官目睹三千人的方陣,臉色微微不自然泛白。

    “這就是東番陸軍第一混成協嗎?”

    “聽說,這支混成協內,招募了大量蠻夷!”

    “可看樣子,也是支精銳啊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官議論中。

    俞靖統兵抵達城下,翻身下馬,猛地單膝跪地,大聲道:“燕藩海軍統制俞靖,率陸軍第一混成協第一標,拜見大明陛下!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“拜見大明陛下!”

    俞靖身後,第一混成協第一標三千將士,肅然立正,捶胸行禮。

    城頭所有人,瞬間滿臉古怪。

    隱晦看向徐妙雲母子幾人。

    燕藩……拜見大明陛下!

    區分的好清楚!

    一年多前,朱四……燕王回京時,陸軍第一鎮對陛下是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’!

    可此番……

    好個俞靖,受大明栽培,這麼快就只認燕藩,不認大明了!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微哼一聲,餘光冷冷掃視左右兩側百官。

    他不怨俞靖。

    發展成現在的局面。

    怨他!

    怨大明這些混賬!

    “俞靖,平身吧!”

    “謝陛下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一混成協在外紮營。

    毛驤、俞靖趕着五輛大車入城。

    朱元璋走下城,看着蒙布的大車,指着詢問:“這裏面是什麼?”

    毛驤笑笑,“皇爺,我給皇爺帶回來的禮物。”

    話中,毛驤揭開身邊一輛馬車的蒙布。

    一錠錠四四方方,被氧化,黑漆漆的鐵胚出現在衆人視線中。

    朱元璋走過去,衆人也紛紛圍上去。

    朱元璋用手摸摸,冰冰的,確定是鐵後,笑問:“你給咱送回五車鐵?”

    “皇爺,這五車鐵胚,總計一千市斤,是我們一個鍊鐵爐練出來的,也是東番新式鍊鐵高爐,產出的第一批鐵胚,未來,我們打算建設至少十個這樣的高爐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震驚,再次伸手觸摸鐵胚。

    很多官員根本不懂冶鐵,見朱元璋神色震驚,紛紛低語。

    “不就是一千市斤嘛,怎麼了?”

    “對啊,咱們大明,每年鍊鐵,至少有三四十萬市斤吧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善長瞥了眼身後這羣,只知道之乎者也的同僚,“據我所知,咱們大明的鍊鐵爐子,一爐子,最多煉兩三百斤……”

    這還是朝廷匠作監的工坊。

    如果是民間小工坊。

    一個小爐子。

    最多也就煉十幾斤、幾十斤,打打包鐵皮的農具罷了。

    而東番的爐子,一爐就能煉一千市斤!

    未來還要建設至少十個這樣的高爐。

    東番一年的產鐵量,恐怕就會超過大明!

    鐵!

    代表着農業!

    戰爭!

    這很可怕!

    百官只是不知,一千市斤的高爐意味着什麼。

    對於鐵的威力,他們都清楚!

    這意味着,燕藩可以製造更多的火炮,更多的火銃,更多的農具。

    戰爭潛力十分龐大!

    許多人,臉瞬間變白,眼神忌憚看着正在給朱元璋詳細描述,將來還要建設,產鐵一萬市斤高爐的毛驤。

    毛驤把百官表情盡收眼底。

    他的確是給皇爺送禮。

    但同時,也要用東番高爐產出的第一批鐵胚,警告大明內部,敵視王爺的人!

    這一塊塊冰冷的鐵胚,就是一杆杆火銃,就是一個個耳光!

    ‘是該,儘快南巡了!’

    朱元璋突然迫切想南巡去看看了。

    他知道毛驤的用意。

    他也清楚,這份警告,與他無關。

    老四東番能取得這等成就,他高興還來不及呢。

    “你們很好,有你們輔佐老四,咱放心。”朱元璋親切拍了拍毛驤肩膀。

    這個混賬,當初想保他一條命,把他送到老四身邊,看來是做對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一混成協、五車鐵胚,給大明朝堂百官狠狠震懾。

    隨後一路北上。

    隨行的滿朝文武,除了少數人,其他人都十分低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張北城。

    朱棣在朱元璋抵達當日,率領朱樉、納哈出一羣人在城外迎接。

    隊伍由遠及近。

    百官紛紛撩起車窗簾子。

    看着站在最前面,身穿陸軍第一鎮軍服的朱棣。

    臉上全都寫滿了擔憂。

    常茂尤其更甚。

    躲在胡惟庸馬車內,放下簾子,擔憂道:“胡相,朱四郎不會知道,是我做的吧?”

    胡惟庸眼角狠狠跳抖,努力壓下不安,笑着安撫:“鄭國公,你說了什麼?你做了什麼?你只是安排紀綱回去報訊罷了,太子重傷昏迷,你關心太子何錯之有,鄭國公記住,有些事情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承認!”

    他很後悔,當初怎麼就情急之下,攛掇常茂。

    常茂鬆了口氣,咬牙道:“對!我只是關心我姐夫!做了我分內的事情!”

    朱元璋抵達後,朱棣率領衆人,第一時間行禮。

    山呼萬歲聲中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搶先下御駕。

    朱元璋抓住朱棣肩膀,眼睛微紅,仔細端詳,確定朱棣沒事後,點點頭,低聲道:“老四,爹這次對不住你!”

    朱樉等人還跪着,聽聞後,驚訝微微擡頭。

    朱棣笑笑,搖頭……

    “燕王千歲千歲千千歲!”

    “燕王千歲千歲千千歲!”

    剛準備說話時,突兀的千歲聲山呼響起。

    朱棣錯愕看着朱元璋身後,百官山呼千歲中,跪拜!

    朱樉等人也都被震驚了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微哼,抓着朱棣的手轉身,“這是你該得的!聽說你威服百萬蒙古人,一會兒帶父皇去看看……”

    這羣賤骨頭怕了!

    怕老四如對待陝西布政使司對付他們,所以搶先給老四服軟!

    至於標兒知曉此事,怎麼想,他不想考慮了。

    總不能讓老四一直受委屈吧!

    百官默默等着朱棣開口,倍感屈辱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