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七章:朱棣閃擊和林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8834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“一羣廢物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憤怒、冰冷的聲音還在殿內迴響。

    蔣瓛默默承受,滿腹委屈。

    五天時間?

    皇帝到底是想要他找到朱四郎的蹤跡?

    還是想藉機砍他的腦袋?

    從北平傳遞消息到金陵,都不止五天吧?

    他把命令傳到北平,人頭就已經落地了。

    何況,最後一次和朱四郎聯絡,是在三峽口大營。

    朱四郎得知了皇帝,以其名義開辦博覽會。

    然後據錦衣衛的消息,朱四郎就領兵離開三峽口了。

    陰山以北。

    地域更加遼闊。

    而朱四郎偏師只有十數萬人,面對三十萬北元精銳,根本不敢像太子主力,分兵三路去掃蕩好陳察哈爾。

    這就造成,朱四郎偏師一路,根本無力掃清周圍所有部落。

    偏師深入北方草原深處後,後方就會迅速被遠處的部落遷徙遮蔽。

    這些部落戰鬥力較強的牧民騎兵已經被納哈出、馬哈木徵調。

    可部落剩下的青壯,也足以遮掩朱四郎偏師一路經過後的後方。

    導致,朱四郎向後方傳遞消息困難。

    他派出錦衣衛聯絡也困難。

    這幾個月內。

    他已經命令北平方面,派出好幾撥錦衣衛。

    可只要出三峽口,就杳無音訊。

    不難猜測。

    這些倒黴蛋恐怕已經被草原上的部落民擒殺。

    與其待在金陵等着掉腦袋,不如……

    “皇爺,臣馬上親自動身北上,親自帶人深入草原,尋找燕王偏師!”離開金陵城,陛下憤怒,也無法砍他的腦袋吧。

    若是朱四郎最終因錦衣衛的消息不通暢,出現意外。

    他自認倒黴。

    即便掉腦袋,也能拖到戰後。

    朱元璋冷冷凝視蔣瓛。

    直到蔣瓛額頭泌出冷汗時,眼神才平緩一些,“馬上出發!”

    呼!

    蔣瓛鬆了口氣,忙作揖:“遵命!”

    話罷,不敢有半點耽擱,轉身匆匆離開。

    朱元璋收回視線,起身,踱步來到窗前。

    凝視北方。

    老四偏師一路,無力掃清後方草原部落,後方被草原部落遮蔽的現實情況,他當然知道。

    可正是如此。

    才讓人擔心。

    要是老四他們出點事情。

    他都無法第一時間知曉。

    相比標兒的主力一路,老四這一路,實在太危險了。

    完全就是孤軍深入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蔣瓛離開金陵的消息,很快傳開。

    六部官員最先知曉。

    “陛下着急了!”

    “嘿嘿,能不着急嘛,聽說,朱四郎的後路都被密密麻麻的草原部落完全遮蔽了!”

    “不會已經出事了吧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三五五彼此信得過的官員,聚在一起,竊竊私語,幸災樂禍。

    “聽說燕王殿下出事了?”

    “誰說的!別瞎說!”

    “錦衣衛指揮使都帶人親自北上了!俺今天親眼所見!”

    “俺不想燕王出事,燕王出事,燕王推行的鄉土村社、僱工身股制還能推行下去嗎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姓議論紛紛中。

    天色漸黑。

    李善長下朝後,婉拒了同僚邀請,徑直回府。

    這個敏感時間。

    同僚邀請,不外乎就是討論燕王有沒有出事。

    他現在一點兒都不想摻和其中。

    馬車抵近府門。

    下車。

    就見兒媳長公主朱鏡靜帶着兩個孩子,在貼身丫鬟陪同下走來。

    “祖父!”長孫高興大喊一聲跑來。

    李善長含笑抱起長孫。

    朱鏡靜帶着次子走來,微微一福,“父親。”

    “公主去朱府了?”李善長試探詢問。

    朱鏡靜點頭,眼中擔憂一閃而逝,“父親,城中到處都在議論我四哥,是不是,我四哥真的……”

    她就是因此,去看看四嫂有什麼需要幫助的。

    她實在難以想象。

    若是四哥真出點事情。

    四嫂該如何應對那些如狼似虎,仇視四哥的人。

    要知道。

    很多人不光仇視四哥。

    還惦記四哥留下的東番!

    以及海軍!

    能夠想象。

    一旦四哥出事的消息傳回。

    文武中,必然會有一大批人跳出來,以四嫂孤兒寡母爲由,建議朝廷接管四哥的海軍、東番第一混成協。

    火器工坊。

    造船廠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她不知,四哥這些工坊的規模到底有多大。

    但很早之前,就有關於惦記四哥家業的風聲傳出了!

    李善長眼底憂慮一閃而逝,隨即笑道:“你們完全就是杞人憂天,想想當初燕王統兵一千縱橫草原,那時,天下人都以爲燕王或戰死,或被俘了,此番,燕王統兵十萬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其實,兵力多未必是好事。

    但這些話,不能和兒媳說。

    “接下來,有時間,你就多去陪陪燕王妃,朱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,你就讓咱們家的人去幫忙,家裏伱主事,家裏的一切資源,你都可以調動。”

    朱四郎如何,他不清楚。

    但既然決定交好朱四郎。

    這個風險,他就願意冒。

    這種流言蜚語滿天飛,朱老四下落不明的時候,對徐妙雲母子雪中送炭。

    哪怕,以朱老四、徐妙雲的聰明,看出他功利一面,也會感激李家。

    他也給兒子、兒媳一家掙了一份善緣。

    朱鏡靜笑着謝道:“兒媳謝父親。”

    公公功利的一面,她當然看得出。

    可許諾讓她動用李家一切資源去幫襯四嫂。

    就是像外界表態。

    韓國公李善長的態度!

    在大明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。

    一些不懷好意的人,也不敢輕舉妄動。

    雖說,沒有四哥確切消息前,大概率不會有什麼事情。

    可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!

    當初四哥送四嫂回京時。

    不也十分謹慎,就怕萬一嘛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十數日後。

    蔣瓛出現在張北城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攻城時留下的痕跡,尚未修補。

    張北錦衣衛總旗陪着蔣瓛沿城牆走着,紀綱跟在蔣瓛身邊。

    “指揮使,這些坍塌的牆垛,就是陸軍第一鎮火炮造成的,當時,大量陸軍第一鎮步軍,從這些坍塌段登上城頭……”

    蔣瓛一邊觀察,一邊聽總旗講述。

    結合遺留下的戰爭痕跡。

    他能在腦海中,想象出,當時朱四郎陸軍第一鎮登城陷陣的波瀾壯闊。

    不得不說。

    朱四郎真的很厲害。

    “太子爺現在在哪裏?”某刻,蔣瓛突然打斷總旗的話。

    總旗忙答道:“稟指揮使,三天前,往前方運送糧草輜重的民夫回來,帶回消息,太子爺已經抵達烏珠穆沁右翼旗……”

    烏珠穆沁……

    蔣瓛默默琢磨。

    烏珠穆沁距離捕魚兒海,只剩下八百多裏了。

    即便是一邊戰爭一邊行軍,按照太子爺主力之前的速度,用不了一個月時間,就能打到捕魚兒海了。

    這一戰,太子爺註定要名揚天下!

    可惜,他要去尋找朱四郎的蹤跡。

    若是朱四郎出事。

    他也得表現出一副十分努力的模樣。

    不然,這顆腦袋真有可能保不住。

    蔣瓛轉身,看向紀綱,“紀綱,你馬上動身追趕太子主力,趕上後,就待在太子主力中,沿途在各個補給點,都佈置咱們錦衣衛的傳訊系統,確保,太子爺大捷的消息,都能第一時間傳回中原,讓天下百姓都知道!”

    之前的捷報速度還是太慢了。

    不足以展現太子爺連續大捷的威風。

    紀綱極力按捺着激動,抱拳領命後,故作姿態詢問:“指揮使,要不要派其他人去太子爺主力,跟隨太子爺行動。卑職跟隨指揮使出三峽口,尋找燕王,陰山以北太危險了……”

    蔣瓛擺手,“不用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蔣瓛在張北短暫停留後,帶領三十名錦衣衛好手,從三峽口,衝向陰山北面,尋找朱棣偏師的蹤跡。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賽音山達。

    阿拉泰山。

    密密麻麻的營帳,沿着山腳綿延鋪開。

    山上一處溫泉中。

    朱棣等人舒服躺在其中泡着。

    耿瑄口中叼着一根青草,感慨道:“舒服啊!聽說陝西原唐朝華清宮也有一處溫泉,據說,唐玄宗和楊玉環經常在華清宮泡溫泉……”

    這一路,真的太苦了。

    師傅爲了行軍方便。

    把攜帶的口糧,在三峽口,全都磨成粉,炒熟。

    原本隨軍的八萬民夫,經過挑挑選選,縮減成三萬。

    許多原本軍中民夫幹的事情,比如喂馬、伺候戰馬之類的活計,就需要兄弟們親自動手。

    爲將者,更得起表率作用。

    爲將者,本來就要在行軍途中跑前跑後。

    駐紮後,將士們開始休息,將領們還得研究行軍、打仗。

    做表率後,就需要幹更多的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民夫減少,行軍速度是提升了。

    可大家全都被累得半死。

    當然,累是累點,但絕對鍛鍊人。

    “師傅,你說春曉他們現在在哪兒,會不會已經去了陝西?”

    朱棣把蒙在臉上的熱毛巾取下,露出一張風霜吹打,粗糙泛紅的臉,沒好氣瞪了眼耿瑄。

    衆人全都會心一笑。

    年輕人嘛。

    剛成婚,肯定想媳婦兒。

    嘿嘿……

    耿瑄撓頭訕笑。

    他就是想着,春曉肯定沒泡過溫泉。

    要是去了陝西,陛下都是春曉他們的師公。

    春曉他們總能參觀一下華清宮,順便也泡泡溫泉吧?

    朱棣懶得搭理耿瑄,看向徐達,“泰山,我準備分兵……”

    聞言,所有人眉頭微挑。

    齊齊看向朱棣。

    朱棣擰眉道:“這一路,越往前走,我心裏面越是不安……”

    納哈出率領三十萬北元精銳。

    可他們這一路,遇到最多的卻是草原牧民騎兵。

    根本不是北元的正規軍。

    徐達詢問:“四郎,你在擔心什麼,準確說,你想到了什麼?”

    朱棣搖頭,“我也沒想到什麼,只是北元精銳遲遲不與我們交手,讓人很不安,納哈出有三十萬精銳,難道真的要撤到和林,憑藉和林城牆和我們交戰?”

    “如果我是納哈出,這一路,我肯定會試着動用精銳,尋找戰機,而非眼下這般,只用一羣牧民騎兵襲擾。”

    “王爺。”

    丘福忽然開口:“會不會是之前的兩次大捷,已經打掉了北元方面的信心……”

    衆人齊齊點頭。

    他們更傾向丘福的判斷。

    畢竟,之前兩次大捷。

    尤其是三峽口大捷。

    北元恐怕對王爺已經產生了畏懼。

    不敢出動精銳。

    妄圖用牧民騎兵一路騷擾,削弱他們的戰鬥力。

    等把他們放到和林城下,然後再在攻防戰中,最大可能消耗他們的兵力,最後反攻。

    “有這種可能。”朱棣不可置否點頭,“不過,即便如此,我們也不能繼續被納哈出牽着鼻子走了。”

    他不喜歡跟着別人的節奏走。

    “我準備,以陸軍第一鎮爲前鋒,乘坐咱們這一路蒐集的馬車以及戰馬,避開前路納哈出的主力,從西邊,繞一個大圈子,直奔和林……”

    他有信心,率領陸軍第一鎮,擋住數萬北元精銳的圍剿。

    “而留下的主力,由泰山率領,繼續按照計劃,向和林挺進,我們看看,分兵之後,納哈出會有什麼反應。”

    衆人沉默。

    這樣陸軍第一鎮很危險。

    朱棣見衆人沉默,笑道:“不着急做決定,我們還要在這裏繼續休整一天,大家可以仔細想想我的提議。”

    大夥兒沉默,其實就是反對。

    只是尊重他,所以沒有把反對的話說出來。

    至於大夥兒反對他這個提議的原因。

    也是關心他。

    隨後,朱棣和徐達率先從溫泉出來。

    穿好衣服後。

    翁婿二人就沿山,往山頂走去。

    山上長滿榆樹、沙樹。

    這個時節,榆樹正在開花。

    徐達折了一支,摘着榆樹花放在嘴裏,咀嚼着,笑道:“我們小時候,因爲窮,天天餓,所以最期盼春夏之際,每當這個時候,就有很多類似榆樹花這種可以吃的東西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邊吃着榆樹花,邊聽徐達講述。

    “這草原人的日子,其實相比咱們也不好過,你看看進入東戈壁以來……”

    他幾次北征。

    但也是有史以來,第一次進入東戈壁。

    這裏的自然條件很不好。

    入春以來,就下了一場雨。

    東戈壁以南,還能種植玉米的話。

    到了東戈壁,他感覺,除了放牧,根本不能種任何糧食。

    朱棣笑道:“泰山,這裏也有這裏的優勢,若是我們大明的有效統治,能抵達東戈壁,我們可以在東戈壁建一座城,一座依託畜牧業的城,城外的草場,分給草原百姓,他們負責放牧,飼養牛羊馬……”

    “城池內,以草原人和中原漢人混居,從事商業、手工業,可以把草原的牛羊宰殺後,醃製成醃肉,對各種皮毛進行前期就地處理,這些東西,在草原不值錢,販運回中原,絕對有利可圖……”

    他小時候,沒有冰箱之類的電器。

    每年春天。

    冬季吃不了的肉食。

    母親總會用羊油、豬肉灑上鹽巴醃製起來。

    這樣醃製的肉食,可以存放數年。

    這種醃製肉販運回中原,只要賣的比新鮮宰殺的牛羊便宜些。

    就一定有很大的市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羊毛、羊絨的紡織工藝,他不懂。

    但只要有原材料,有需求。

    他有理由相信,只要朝廷能有效統治這裏,形成草原和中原經濟一體化。

    總會有人發明創造出來。

    自然條件很不好的東戈壁土地下,還埋藏着優質的煤炭、銅礦、金礦。

    這裏的開採條件,可比中原更容易。

    肉食品加工製作城池。

    礦城。

    一旦開發出來,產生的經濟效益,將無比巨大!

    “你總能想出各種點子。”徐達搖頭笑笑。

    深深看了眼朱棣。

    很多時候,他覺得,四郎留在大明其實更好。

    有四郎爲大明建設出謀劃策。

    他們老一輩打下的江山,肯定能發展的更好。

    不過,現實情況,不允許四郎留在大明。

    徐達摒棄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,轉移話題,“四郎,你是不是想到了什麼,所以才急於分兵,試探納哈出?”

    這才是他想和四郎主要談的事情。

    朱棣略微沉吟,點點頭:“泰山,我懷疑,我們上當了!”

    “納哈出統帥的三十萬,剛開始,或許是北元精銳,可這幾個月過去,就未必是了。”

    徐達擰眉,“納哈出統帥的不是北元精銳,那他們的精銳……”

    去哪兒了,尚未說出口。

    聲音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徐達臉色驟變,驟然扭頭看向朱棣:“四郎,你懷疑,納哈出統帥的北元精銳已經祕密脫離,他們的目標是太子!”

    這……

    若是如此,這太可怕了!

    太子若是有個三長兩短,得死多少人?

    他更擔心。

    將來四郎成爲朝廷懷疑對象。

    肯定會有人攻訐四郎和北元暗通款曲。

    故意放縱納哈出三十萬精銳祕密脫離!

    肯定會有這種聲音!

    朱棣點點頭,目光沉凝望着東邊捕魚兒海方向,“丘福他們認爲,納哈出是被咱們兩次大捷,打的沒有信心了,可作爲領兵將領,坐擁三十萬精銳,即便沒信心,這麼一直撤退,撤退,難道就不怕士氣低落嗎?”

    可這一路上,每次作戰,納哈出都只派出少量精銳。

    數千人不等。

    連一萬精銳兵力,都從未有過。

    其他都是牧民騎兵。

    “現在,我們深陷草原內,也不知大哥主力走到哪裏了,想提醒大哥,也無能爲力。”

    他這一路兵力這麼少。

    根本無法派兵維持後路。

    所以,從三峽口出發後。

    他把民夫都縮減到最少。

    爲的就是大軍行動迅速便捷。

    “所以,我不敢再繼續按部就班了,必須主動出擊,試探納哈出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……若是納哈出這一路北元精銳,真的抽調到捕魚兒海,怎麼辦?”徐達深吸一口氣。

    “打!”

    朱棣語氣堅定道:“我們走到這裏了,即便現在撤退也晚了。”

    若納哈出這一路主力,真的被抽調走,去捕魚兒海,以逸待勞,圍攻大哥。

    他現在即便想退。

    也無法迅速撤退。

    納哈出會狠狠咬着他,纏住他。

    整個西蒙古各部落,都會爲他退兵設置障礙。

    唯一的辦法,就是繼續往前打。

    打下和林。

    打掉西蒙古的指揮中樞。

    失去了中樞。

    再加他們打下和林的強勢軍威。

    西蒙古的部落,絕不敢在糾纏他們。

    他們才有可能去增援大哥。

    “和林有大量的物資,尤其是馬車、戰馬,只要打下和林,我們這十數萬大軍,就有可能,全部乘坐馬車,然後以最快的速度,從喀爾喀,直接奔襲捕魚兒海!”

    “關於納哈出這一路精銳被抽調,只是我的猜測,暫時還不能告訴將士們,所以,我需要泰山,予以我最大支持。”

    話罷,朱棣看向徐達。

    只要他和泰山達成一致。

    其他人一定不會再反對了。

    徐達知道朱棣爲什麼暫時不將此事告訴將士們。

    士氣!

    若這個猜測是真的。

    必然會在軍中引起譁然。

    諸皇子又性子不穩定。

    慌亂之下,最容易犯錯。

    所以,還不如不告訴他們。

    只要四郎不告訴諸皇子。

    時機合適,再叮囑丘福、朱能等人。

    全軍上下,恐怕只有打下和林時,才會知曉,納哈出這一路精銳都被調去捕魚兒海了。

    想到這裏。

    徐達擡手拍了拍朱棣肩膀,叮囑道:“我支持你分兵,不過,你一定要答應我,千萬不要急,太子主力有數十萬精銳,即便暫時遇到困難,北元也不可能一口吞掉數十萬精銳!”

    太子主力一路。

    有二哥、藍玉、沐英、傅友德、耿炳文等人。

    即便陷入困境,應該也不會一觸即潰。

    退一萬步。

    作爲四郎岳父。

    他肯定首先要考慮女婿的安危。

    四郎爲太子做的夠多了。

    朱棣含笑點頭。

    翁婿二人溝通後,達成一致意見,下山後,就通知了諸將。

    當天,朱棣就率領陸軍第一鎮,乘坐己方輜重馬車,以及沿途搜刮部落的五百八十輛馬車。

    四千匹戰馬離開大營,向西挺進。

    步軍裝上車輪子。

    一場真正的閃擊戰,拉開序幕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目視陸軍第一鎮離開。

    朱橚等人紛紛面面相覷,看向徐達。

    “三叔,之前咱們泡溫泉時,你還反對分兵,怎麼突然就同意了?”

    “四哥和三叔說了什麼?”

    “三叔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面對衆人詢問,徐達用長輩身份壓了下去。

    朱棣在夜色掩護下,向西奔衝五十裏,轉向向北,速度更快,以每天行軍百里,衝向和林。

    賽音山達距和林也不過千里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的速度,若無阻擾,十天足夠了!

    三天後。

    徐達前方五十裏。

    納哈出統帥數十萬騎兵,等待着前方戰況。

    他再次以數千精銳騎兵爲主力,率領十萬部落牧民騎兵,去襲擊明四皇子。

    馬哈木騎馬陪同在納哈出身邊,扭頭看了眼身後騎兵集羣。

    除了他所部精銳。

    瓦剌部其他兩部精銳,也已經撤離了。

    如今這三十萬騎兵,除了遼陽王的兩萬精騎,剩下的都是牧民騎兵了。

    之所以暫時還能瞞住明四皇子。

    是因爲,在大軍三十裏外,放出了大量斥候。

    層層阻擋明軍斥候。

    致使明軍斥候,根本無法靠近己方。

    除非,明四皇子直接率兵追擊上他們主力。

    可這又不可能。

    明四皇子偏師一路,步軍爲主。

    期間,明四皇子也主動追擊過。

    可他們派出的斥候,發現明軍騎兵加快速度,也同步加快速度,根本不給明軍追擊的機會。

    雙方相隔的距離,一直保持一天左右的路程。

    “王爺……”

    納哈出聞言扭頭看向馬哈木。

    馬哈木說道:“明太子朱標距離捕魚兒海已經越來越近,用不了一個月就要打到捕魚兒海了,今天我們派出重兵,予以明四皇子偏師猛烈打擊後,我也要去捕魚兒海了,和林就拜託王爺了!”

    納哈出含笑點頭。

    “報!報!報!”

    剛準備說話,西邊傳來倉皇呼喊。

    納哈出、馬哈木循聲看去……

    斥候帶着幾個牧民,策馬奔衝而來。

    很快,就來到納哈出面前。

    斥候臉色蒼白道:“王爺,西北方向的部落,發現了明四皇子陸軍第一鎮,乘坐馬車,向北奔襲而去的蹤跡!”

    納哈出、馬哈木臉色瞬變。

    就連斥候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。

    更遑論他們。

    這分明就是衝着和林!

    上一次,明四皇子給步軍裝上車輪子,三峽口短短兩天被拿下。

    這一次,明四皇子整個陸軍第一鎮,全都裝上了車輪子?

    一股寒氣直竄腦門心。

    納哈出二人遍體生寒!

    馬哈木指着牧民,喝問:“你是哪個部落的?你們部落在什麼位置!你們什麼時候遇到明四皇子陸軍第一鎮!仔細說!”

    “稟將軍,我們接到將軍的命令,正在讓開大路,按照將軍命令,向西撤退,前天,在撤退途中遇到了陸軍第一鎮……”

    牧民說的並不清楚。

    可這裏是西蒙古。

    瓦剌部的勢力範圍。

    馬哈木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十分清楚。

    臉漸變難堪,等牧民說完後,艱難扭頭,艱澀道:“王爺,前天陸軍第一鎮就超過我們七八十裏了!”

    “來人!”納哈出音調尖銳大吼一聲。

    前天就超過他們七八十裏。

    又過了兩天。

    差不多超過他們三四百裏了!

    八萬步軍精銳已經撤入和林。

    可就怕撤入和林的步軍精銳,沒有提防,被明四皇子的陸軍第一鎮,直接衝入城內。

    統帥斥候的千夫長策馬而來。

    納哈出語速極快吩咐:“馬上率領你部所有斥候,快馬加鞭,人歇馬不歇,趕往和林,提醒和林守將海童,明四皇子陸軍第一鎮,奔襲和林,讓他們提高戒備!”

    千夫長聞言,臉色也變了。

    三峽口時。

    他們就已經見識了明四皇子的奔襲威力。

    千夫長領命,倉皇率領千餘騎斥候,奔衝離開後。

    納哈出收回視線,扭頭看向馬哈木,“你呢?準備如何?”

    馬哈木略微沉吟。

    他麾下,真正披甲精銳只有四萬。

    如今的局勢,他想留在和林,看看情況。

    “王爺,卑職分兵三萬讓我麾下萬夫長統帥,前往捕魚兒海,卑職率一萬精銳留下來,跟隨王爺去和林。”

    納哈出點點頭,他知道,馬哈木也牽掛和林。

    隨即補充道:“你留三千精銳就行,守城用不着你的精銳騎兵作戰,剩下的兵力,全都去支援可汗圍攻明太子吧!”

    話罷,納哈出緊盯着馬哈木。

    馬哈木爽朗笑道:“王爺,我對長生天發過誓,我不會保存實力!這樣吧,我只留五百精銳護衛,剩下的兵馬,全都去捕魚兒海!”

    納哈出臉上露出笑容,“我們也走吧!”

    馬哈木點點頭。

    前方正在交戰的十萬牧民騎兵,就讓他們毫不知情中,繼續拖住明朝偏師吧。

    爲他們徹底擺脫明朝偏師爭取時間。

    死多少人,他們已經不在乎了。

    和林才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嗚嗚嗚……

    號角聲響起。

    將近二十萬騎兵,除了數萬精銳能保持秩序,餘下十幾萬騎兵,亂糟糟,亂作一團,跟着納哈出迅速趕往和林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