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六章:天下第一強兵,陸軍第一鎮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12723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孫元楚喊出劈槍式瞬間,第一營將士迅速收到信號,所有將士,抿脣等待着接下來的命令。

    這是約定好的。

    沒辦法,大家只是昨天下午,緊急加練了半天。

    需要足夠多的時間,進行準備。

    孫元楚更是緊張。

    他們第一營被安排在最前面,就是第一營整體素質都比較均衡,沒有太拔尖的,也沒有太差的。

    這種時候,往往最合適。

    只要第一營兄弟們做到了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全軍的緊張氛圍就打破了。

    後面的兄弟們會更輕鬆些。

    可第一營的壓力很大!

    他的壓力尤其更大!

    誰能想到,昔日一個混吃等死的廢物,如今竟然在如此重要,光宗耀祖的場合,承擔如此重要的責任!

    統制、協統、標統、軍中其他兄弟們,一致推選他率領第一營將士走在最前面。

    王爺批准。

    這是對他的信任!

    昔日百般瞧不上他的父親,也跟着抵達金陵,或許此刻就在某處看着。

    還有金陵百姓。

    城樓上的陛下……

    他絕不能給王爺丟臉!

    孫元楚越想,壓力越發沉重。

    十一月天氣。

    額頭竟然冒汗。

    腦子也漸漸一片空白,只剩下幾個命令。

    “向右……看!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孫元楚聲音異樣亢奮響起時,第一營將近七百名將士,剎那向右看齊,迅速找準前後左右隊形。

    確保隊列更加整齊。

    “立銃!”

    “持銃禮!”

    “劈銃!”

    啪啪啪……

    孫元楚分解的動作命令連串響起時,將士們條件反射立銃,雙手持銃,立舉,行持銃禮。

    然後劈銃!

    一個流程動作,一氣呵成。

    一時間只能聽到,動作執行時的整齊聲。

    第一營將士,步點‘嗒嗒’作響,森白雪亮的銃劍,直抵前排袍澤腦後,相隔只有一寸。

    一片森白在陽光映照中晃動。

    附近觀看百姓嚇得瞬間閉眼。

    就在此時,第一營將士的雄壯聲響起。

    “臨陣!將不顧軍先退者,立斬!”

    “臨陣!軍不顧將先退者,後隊斬前隊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向右……看!”

    “向右……看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立銃!”

    “立銃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持銃禮!”

    “持銃禮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有了第一營的突破,一個個營進入洪武大道時,命令聲接二連三響起。

    “臨陣!將不顧軍先退者!立斬!”

    “臨陣,軍不顧將先退者,後隊斬前隊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萬三千人的鏗鏘聲,伴隨一萬三千人踩出的‘嗒嗒’步點聲,響徹整個洪武大道,直衝雲霄。

    所有人鴉雀無聲,瞪大眼看着……

    明晃晃劍陣,直抵前邊袍澤、將領。

    這是東番陸軍,上至朱棣,下至每一個將領,加入東番陸軍後,對袍澤的共同承諾。

    “臨陣!將不顧軍先退者,立斬!”

    朱棣等人身後,是將士們舉着的一片片銃劍。

    “臨陣,軍不顧將先退者,後隊斬前隊!”

    每一個前隊後面,都有一排排銃劍林立。

    這就是東番陸軍,從成軍起,寫入軍魂的東西。

    將領做不到,無法在東番陸軍中立足!

    士兵做不到,無法在東番陸軍中立足!

    百姓被第一鎮將士氣勢所攝,驚的微微張嘴,卻久久說不出話來。

    前面已經抵達皇城廣城邊緣,正在行進的東宮衛率、京營新軍,上至將領,下至士卒被後面聲響驚動,紛紛好奇扭頭看來。

    銃劍反射的一片片雪白寒冷光芒映入眼簾,所有人瞳孔下意識收縮。

    “好氣勢!”

    藍玉忍不住低聲暗贊。

    朱老四陸軍第一鎮,是沒打過什麼仗。

    可這支軍隊已有猛虎之魂!

    只要在北征的戰場上打一仗,就是一頂一的強軍。

    若是彼時,再這般檢閱。

    就不光是軍威。

    更有騰騰殺氣。

    他無法想象,彼時,陸軍第一鎮再這般檢閱,到底多麼駭人。

    朝廷新軍,一時間陣型有些亂了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繼續鏗鏘高喊着軍中契約,踩着步點前進。

    經過一棟臨街酒肆時。

    “瞧瞧咱們福建兒郎的氣勢!雖然是東番陸軍,可這些大小夥子,可都是咱們福建人,算起來,叫一聲福建陸軍第一鎮,也合情合理吧?”

    “哈哈,還有我們江浙的大小夥子呢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老孫!你家小子有出息啊!”

    “可不!燕王把你家小子安排在第一,這就是重視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孫元楚父親聽着周圍同仁盛讚,看着孫元楚滿臉剛毅嚴肅從面前走過,老臉如同蓮花綻放,連連謙虛。

    隔壁包間內。

    呂本、胡惟庸憑窗而立。

    聽着宛若踩在心頭,讓人心神震動的步點聲,看着銃劍林立中,整齊劃一,一隊隊前進的陸軍第一鎮將士,神色格外凝重。

    他們看得清晰。

    後排的銃劍,距離前排腦後只有一寸距離。

    稍微不慎,就會狠狠戳在前排腦後。

    可陸軍第一鎮行進過程中,銃劍與前排的距離,肉眼竟然看不出任何變化!

    朱四郎的陸軍第一鎮,如何做到?

    難道一萬三千人,共用一顆頭顱,一顆心臟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燕王千歲!”

    “陸軍第一鎮,天下第一強兵!”

    “燕王千歲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一鎮將士走過後,後面百姓終於回神,瞬間爆發出沖霄歡呼。

    所有百姓只覺心潮澎湃,不喊出來,無法宣泄胸腔涌動的激流。

    已經在皇城廣場列陣而立的朝廷新軍,聽到百姓歡呼,臉上瞬間露出不服氣之色。

    可緊接着,紛紛泄氣。

    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情。

    他們做不來這種!

    常茂扭頭看向,持銃走入皇城廣場最右側的陸軍第一鎮將士,視線找到朱棣,咬牙低語:“舅舅,朱四郎給咱們的訓練細綱,隱瞞保留了!”

    藍玉微微皺眉。

    餘光看向遠處,騎馬緩緩抵近皇城的朱棣。

    他不相信,朱老四隱瞞保留。

    訓練細綱,那麼多更重要的訓練科目,朱老四都沒隱瞞,單單隱瞞這一項?

    至於嗎?

    朱老四當時又不知道,會有今天的檢閱。

    大概率是觀摩團離開後,朱老四又增加完善的訓練科目。

    應該訓練了很久。

    不然,做不到這般,一萬三千人,竟無一絲突發狀況!

    “不要胡說!”藍玉嚴厲瞪了眼。

    “立正!”

    “向前看!”

    “立正!”

    “向前看!”

    “立正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就在此時,隨着一個個營抵達皇城廣場,相繼有序完成重新列陣集結,管帶們的命令聲接連響起。

    一個個方陣內,將士們保持劈銃姿勢,立正向前,微微仰頭,視線聚在皇城城頭上,身着明黃服飾的朱元璋身上。

    行注目禮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與第一混成協不同。

    第一混成協招收了東番原住民,並且還招收了部分部落民。

    第一鎮的兄弟們,曾今都是大明子民。

    而且,王爺是陛下的嫡子,這是最主要的!

    陛下派王爺去福建。

    他們的家鄉,才從一個墊底的行省,這些年蒸蒸日上。

    他們這些失去土地的家庭,也在東番分到了土地,搞鄉土村社。

    留在福建的親人朋友們,也過上了好日子。

    所以,兄弟們對於此番回朝,爲大明北征北元,心甘情願。

    哪怕戰死,亦無悔!

    當然,只有陛下在世是如此。

    一萬三千人,尊崇的視線落在身上。

    這可不是跟隨他,打下大明江山的軍中老卒,是一羣新兵!

    他在這羣新兵中,並無馬背上,領兵作戰,開國形成的威望。

    第一鎮將士們如此。

    是因老四!

    朱元璋視線落在朱棣身上,脣角笑意浮現,扭頭,詢問:“你們說說,三支新軍,哪支更勝一籌?”

    衆人都未第一時間說話,眼神剎那看向陸軍第一鎮。

    意思已經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無論多麼敵視朱棣的人。

    無論願不願意承認。

    無論接下來的對抗演練如何。

    都無法睜着眼說瞎話,否認,陸軍第一鎮剛纔的優秀表現。

    百姓歡呼聲響起前。

    城頭所有人都被陸軍第一鎮的精彩表現吸引,連討論都忘記了。

    生怕誤過陸軍第一鎮,任何一個精彩細節。

    直到此刻,大家還頭皮發麻!

    這種驚駭,親歷者,才能體會,多麼震撼!

    “陛下,檢閱中,表現最出色的,當屬陸軍第一鎮!”湯和笑着打破安靜。

    朱樉附和,“不說後面,老四陸軍第一鎮劈銃那個動作。就是前面正步走,陸軍第一鎮都優於朝廷的兩支新軍。”

    “秦王,下官以爲,前面走正步,朝廷新軍表現不如陸軍第一鎮,主要是軍服造成的原因!”

    “對,朝廷新軍軍服,即便今天沒有披甲,只穿紅襖,可紅襖下襬太長,束縛了將士們動作的標準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樉話音剛落,就跳出一羣人爲朝廷新軍開脫。

    朱樉撇了撇嘴。

    朝廷新軍怎麼訓練,他很清楚。

    老四新軍如何訓練,昨天老四也對他們詳細講過。

    “陛下,爲何陸軍第一鎮進入洪武大道的最後一個動作,朝廷新軍卻沒有訓練過?”

    有人突然提出質疑。

    朱元璋臉色瞬間變冷。

    這麼個大好日子。

    總有人給添堵!

    這話拐彎抹角,想表達什麼意思?

    無非就是說,老四對朝廷有所隱瞞!

    老四如果想隱瞞,就不會製造出長管身火銃,第一時間送回朝中。

    現在,雞籠嶼造船廠,也不會有數百名朝廷船工跟着學習!

    這些最有價值的東西,老四都不隱瞞。

    至於隱瞞一個訓練動作?

    這些人,不是蠢!

    是壞!

    城頭氣氛,肉眼可見有些壓抑。

    “父皇。”

    朱棡突然開口,笑着提議,“不妨把老四叫上來,看了老四的新軍,我有很多疑問,讓老四上來,給咱們現身說法嘛。”

    “對對對,父皇,讓四哥上來,咱們好好問問四哥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咱們對陸軍第一鎮的瞭解,還是太少了,臣支持幾位王爺的提議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諸皇子、武將紛紛附和朱棡。

    朱元璋周遭冰冷氣息才漸漸消融。

    朱元璋笑着點頭,大聲道:“朱棣,上城頭來見咱,東宮衛率、京營新軍標統以上將領,一同上來!”

    朱棣對譚淵點了點頭。

    翻身下馬。

    片刻後,隨藍玉等人來到城頭。

    數百雙眼睛,齊齊落在朱棣身上。

    有欣賞、有敬畏、有畏縮……

    朱樉迫不及待笑問:“老四,快說說,伱們剛纔那個劈銃的動作什麼時候訓練的,訓練了多久,剛纔,這位大人,可是質疑你對朝廷有所保留!”

    朱樉說着,擡手直指質疑者。

    質疑的文官,見朱棣看來,不敢直視,低頭慌亂道:“秦王,下官不是這個意思……”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微哼。

    廢物!

    敢質疑,竟然連在老四面前承認的勇氣都沒。

    當然,主要是他家這個混球老四,現在威壓太大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含笑看向朱棣,“說說,你們這個科目,訓練了多久?”

    朱棣笑道:“父皇,這個科目是昨天下午才臨時加練的。”

    “什麼!”

    藍玉瞬間瞪大眼,驚呼。

    這怎麼可能?

    他沒猜忌,朱老四對朝廷有所保留。

    但他判斷,劈銃式這麼難得動作,即便是陸軍第一鎮,也至少訓練了半年,甚至更久。

    可現在,朱老四卻說,昨天下午加練?

    這怎麼可能!

    “燕王,你們真的只訓練了半天,就能把這麼難的動作,做到如此標準程度?”

    藍玉難以置信,眼巴巴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、湯和、耿炳文、朱標、朱樉……

    所有人,齊齊看向朱棣。

    有驚訝,更多是不信!質疑!

    朱棣含笑點頭,指着最左側,舉着大明龍旗的孩子方陣,“真是昨天下午加練的,我也是臨時想起,孩子們不服氣,也訓練了,不過他們平日忙於學習,訓練不足,做不到,所以,今天他們這個小方陣只能遺憾放棄。”

    不信、質疑更多轉爲震驚。

    孩子們的方陣中。

    有太孫!

    朱四郎沒道理撒謊!

    “怪不得雄英昨晚回東宮,陪我吃飯時,唉聲嘆息,滿臉遺憾……”

    常氏笑着搖頭。

    終於明白原因了。

    昨天她詢問。

    臭小子只是搖頭唉聲嘆息說了句:“娘,別問了,問都是淚!”

    當時她被臭小子,跟老四學的這些奇奇怪怪說話方式逗笑了,見臭小子還能和她開玩笑,就沒多問。

    畢竟,長大的男孩子,都有自己的祕密。

    沒想到,是因爲此事。

    太子妃作證,這回,再無人懷疑了。

    一道道視線,懷着驚訝,落在朱棣身上。

    想不通,爲何如此高難度動作,陸軍第一鎮僅用一個下午加練,就能做的如此好。

    文臣們,不熟悉軍伍的人不明白。

    可爲將者很快就明白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藍玉抱拳躬身,“朝廷新軍在訓練上,和陸軍第一鎮差太多了,陸軍第一鎮僅用一下午就做到這個高難度動作,反映了陸軍第一鎮訓練的十分紮實!”

    劈銃的動作,的確難度很高。

    可其實只要訓練紮實。

    就並不難。

    說到底,主要還是考驗,行進中,上萬人如一人的令行禁止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一下午加練就做到。

    反映了日常訓練中,陸軍第一鎮底子十分紮實,早已做到了,上萬人如一人!

    朱棣看向藍玉。

    藍玉還真沒說錯。

    雖然沒有實戰,但譚淵等人,一直在爲實戰做準備。

    每天天矇矇亮開始,一直訓練到日落。

    無論刮風下雨,從未中斷。

    數年如一日的訓練,才有了今天短短片刻的輝煌!

    朱元璋點點頭,含笑看向朱棣,拍拍朱棣肩膀,“爹此刻,對你們陸軍第一鎮北征,更加期許了。”

    他真的,想看看這支軍隊,拉到戰場上的表現。

    “老四,你們這種軍服成本多少?實戰中,如何確保防護?”朱標的話題,轉移了衆人思緒。

    朱棣微微詫異。

    雄英有全套陸軍軍服和裝備,大哥就沒瞭解過?

    朱棣壓下心中思緒,笑答:“我們這種勞動布,都是鄉土村社建成後,交給鄉土村社村莊做的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展示中。

    朱元璋等人伸手摸朱棣軍服布料。

    “這種布很便宜,給將士們做一身這樣的衣服,加上我們新配置的防彈護甲,總共也就一兩半銀子。”

    朱棣說着,解開釦子,露出白內襯外,用棉繩串聯的前後兩塊,緊緊貼身的防彈護甲。

    咚咚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用手指輕輕敲擊,微微挑眉,“紙甲?”

    “父皇英明!”朱棣笑着送上一計馬屁。

    朱元璋忍笑瞪了眼,“好好說話!”

    朱棣笑着介紹,“不是單純的紙甲,單純的紙甲防刀砍還行,可防火銃彈丸的能力就十分弱,我們雞籠嶼的匠人,花費了很大功夫,想到了在紙甲中,加入絲絹,這塊胸甲中,有二十層絲絹……”

    在紙甲中,加絲絹用來防彈。

    這可不是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他倒是知道,後世的防彈衣中,就有用多層絲綢來緩減子彈的威力。

    迫使子彈,擊中防彈衣後,困束在絲綢中。

    彈丸無法直接對身體脆弱器官造成傷害。

    可他當時認爲,這樣的後世工藝,這個時代肯定做不成。

    他只是交代匠人研究護甲,提的要求就是儘可能輕便。

    沒想到,一羣匠人竟然想到,在紙甲中增加絲絹。

    其實,歷朝歷代的紙甲製作過程中,本來就有絲絹,只是層數少罷了。

    “這種紙甲,輕便,防彈、防刀砍性能,比鐵甲、鎖子甲也不差,最主要,節省鐵,更多鐵就能用於造火銃、火炮、農具。”

    “老四,絲絹不便宜吧?你們確定,軍服加紙甲,一兩半銀子,就能裝備一名將士?”湯和有些不信。

    朝廷給將士置辦一身行頭,都不止一兩半銀子。

    單單那一身紅襖,就將近半兩銀子。

    再加上護甲,一兩半連本錢都不夠。

    朱棣笑了,“二叔,朝廷的採購成本,本身就比鄉土村社要高,我們採購棉花,分包給百姓,百姓利用農閒或者閒暇時間去紡織勞動布,勞動布用棉花多,但紡織工藝更加簡單,其實還可以更進一步節約成本,提前一年,向多個適合種棉花的鄉土村社下訂單,棉花採購成本可以更低……”

    沒有了中間商,再加農村的勞動力便宜。

    即便賺的少一點。

    只要能夠補貼家用。

    百姓都願意幹。

    這就是鄉土村社的威力。

    “至於絲織品,二叔可能不知道,這玩意兒在福建的價格,已經低於棉布了……”

    提及絲織品,朱棣臉上笑意更濃。

    福建鄉土村社建設過程中,他就讓葉茂,把福建歸屬朝廷的山林,按照村劃撥出一部分,准許百姓種植各種經濟林。

    桑樹、柿子樹、果樹之類的。

    福建多山。

    大部分村子如今都種植桑樹,養蠶繅絲紡紗。

    或許這些鄉土村社紡織的絲織品,品質不夠優良。

    但勝在數量足夠龐大。

    這兩年,廉價的絲綢,每年都要往海外運送至少兩百艘船!

    若非通過海貿往外輸送。

    福建廉價絲織品,早已經衝擊了大明絲綢市場。

    未來,大明百姓想穿絲綢製成的平價衣服,並不遙遠。

    “相比棉花種植,百姓養蠶繅絲的成本更加低廉!”

    朱樉、朱棡對視一眼,脣角抽抽,能不低廉嗎!

    百姓種植桑樹使用的土地是朝廷山林。

    土地成本爲零。

    蠶苗可以自己每年保留。

    除了體力,簡直就是無本的買賣!

    “老四,福建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子了?到底多富裕?”朱棡忍不住詢問。

    衆人齊齊看向朱棣。

    這一刻,所有人都迫不及待,想去福建看看。

    這可把朱棣給問住了。

    朱棣偷偷看了眼朱元璋,訕笑道:“最近一年,我已經沒怎麼關注福建百姓的具體生活狀況了……”

    去年年終,他視察福建各地村莊。

    專門選了幾個自然條件最惡劣,最窮的村子。

    這些村子,百姓都能吃上一口玉米窩窩頭飽飯後。

    今年,他就沒有再關注。

    這證明,福建的鄉土村社基礎模板已經完成。

    接下來,如何發展,就是完全利用經濟行爲,宏觀調控,以及百姓自行發揮創造力了。

    他不可能,給百姓當一輩子保姆。

    這種不撒手的行爲,也不利於百姓在新形勢下迅速成長。

    而且,他刻意放鬆對福建的關注。

    就是想看看,福建上至官府,下至百姓,會如何在已經打好的基礎上發展。

    一個孩子要成長。

    大人就要放開護着的雙手。

    “好了,等福建布政使葉茂回來,你們再打聽吧。”朱元璋結束了衆人對朱棣的質詢。

    話罷,深深看了眼朱棣。

    他現在,愈發想快點去福建看看。

    不過,再迫切,也只能等北征結束。

    葉茂回朝述職,倒是可以從側面,更多瞭解一些福建具體情況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向朱棣、藍玉等人,“接下來就是對抗演練,朝廷規劃了三條行軍路線,你們三支新軍抽籤決定走哪一條,率先抵達溧水縣的一支……”

    “在你們行軍的整個過程中,朝廷將派出評判小組,監督你們,同時,記錄你們沿途表現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隨後,朱棣、藍玉、王佐分別抽籤。

    湯和、丘福、朱能率領朝廷派出的評判小組,跟隨陸軍第一鎮行軍。

    完成佈置後。

    朱棣三人,分別率領本部兵馬,有序撤出金陵城。

    “哎,俺想去看對抗演練。”

    “這麼遠的路程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們說,哪支新軍能在對抗演練中拔得頭籌?”

    “肯定是陸軍第一鎮,陸軍第一鎮今天的表現,太震撼了!”

    “未必,太子衛率和京營新軍,可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姓熱鬧議論着,久久不願散去。

    娜仁託婭陪烏雲琪格站在人羣中,一蹦一蹦看着陸軍第一鎮遠去背影,直到看不到,才消停,小臉微微赤紅,激動道:“小姐,你說朱粗魯的腦袋到底怎麼長的,怎麼就這麼厲害?”

    噗!

    烏雲琪格被逗笑。

    這丫頭,一直因爲朱粗魯當初讓周浪那麼對待,對朱粗魯十分不服氣。

    今天看了陸軍第一鎮的劈銃,終於震撼,進而服氣了。

    “小姐,咱們閒着也是閒着,去溧水縣看看吧?”娜仁託婭拉着烏雲琪格的手哀求道。

    烏雲琪格瞪了眼,“妙雲小姐昨天喬遷,人來人往很多,咱們沒去打招呼,今天必須去打招呼了,不然就太失禮了!”

    如今,朱粗魯已經在府中住下了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,都得和人家女主人打招呼了。

    她還得和徐妙雲解釋清楚。

    哎!

    愁啊!

    以前爲了噁心朱粗魯,裝小可憐狀。

    現在好了。

    天道好輪迴啊!

    烏雲琪格,猶猶豫豫,琢磨着,回府後,如何和徐妙雲解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皇城內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,以及文武臣工,已經開始動身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武定門外。

    第一鎮撤到城外後,朱棣就下令大軍停下。

    湯和、丘福、朱能率領着幾個門下省文官站在旁邊,看着朱棣發號命令。

    “周浪。”

    “在!”

    朱棣含笑看向周浪,吩咐:“按照昨天的計劃,你們第一營、第二營,率先出發,爲大軍行進,掃清沿途障礙!”

    “遵命!”

    周浪第一時間,跑着離開,傳達朱棣的命令。

    並親率兩個營策馬疾馳離開。

    “剩餘兩個營騎兵,與炮兵營一起行動,沿途聽從炮兵營指揮,協助炮兵營,軍中匠人,獸醫跟隨炮兵營,輜重營,跟隨第一營現在就出發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太子衛率、京營新軍離開很久後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才陸陸續續行動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太子衛率。

    “快點,加快速度!檢閱給太子爺丟臉,你們這羣廢物,不羞恥嗎!快點!”

    常茂騎馬在道路旁前後奔衝,大聲呵斥。

    原以爲,穩穩出風頭的檢閱,最後完全成了陸軍第一鎮的表演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,天下第一強兵!

    百姓的歡呼,更是刺人!

    不過,對抗演練開始,好運就開始眷顧太子衛率了。

    他們抽籤抽到的這條行軍路線,是三條路中,路況最好的!

    朱四郎手氣最差。

    朱四郎抽到的那條路線,據他所知,今年沿線很多路段,都沒有徵發徭役進行修繕。

    一年雨水沖刷。

    道路上不知有多少雨水沖刷的溝壕。

    這種爛路,炮兵根本走不動。

    前面,徐達和藍玉騎馬小跑着,聽着後面常茂等將領咋咋呼呼的叫罵聲,向後看了眼。

    並未說什麼。

    這種打罵,在軍中也很正常。

    何況,他此行跟隨太子衛率行動,只是評判員。

    不能干涉太子衛率行軍。

    藍玉見徐達向後觀看,苦笑:“三哥,你女婿檢閱力壓兩支新軍,對太子衛率的將領衝擊很大……”

    大到,這羣往日眼高於頂的傢伙。

    現在牟足勁,想扳回一城。

    “三哥,你說,這回我們佔盡了優勢,陸軍第一鎮還能不能搶先奪取溧水?”

    徐達搖頭。

    藍玉笑笑,向後看了眼,扭頭,視線重新落在徐達身上,鄭重道:“三哥,其實我想讓陸軍第一鎮再贏一次,陸軍第一鎮抽到的路線,路況很糟糕,如果在這種情況,陸軍第一鎮還能搶奪溧水縣,就能狠狠給太子衛率,這羣眼睛長到頭頂的傢伙,一計重擊!”

    如此,或許能讓這羣傢伙,改掉那些舊軍中,帶來的惡習。

    腳踏實地的帶兵。

    若是,這次憑藉運氣好,抽中好路況,贏了。

    太子爺是臉上有光。

    可太子衛率的將領們,就永遠不可能認清自身不足。

    徐達知道藍玉的想法,略作沉吟,說道:“不管結果如何,你現在身爲太子衛率的統制,就應該拼盡全力,努力爭取贏得這次對抗演練,而不是如現在這般,泄氣!若是換成四郎,處於你的位置,他現在,肯定會拼盡全力的,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!”

    藍玉刻意求敗的情緒太濃了。

    原因也很簡單。

    檢閱中,四郎陸軍第一鎮給藍玉的震撼、衝擊太大。

    藍玉此刻十分氣餒。

    甚至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思。

    只想讓太子衛率再敗一次。

    給下面將領更大的衝擊和恥辱,激勵將士們奮進。

    刻意求敗、氣餒,本身已經不是一個合格爲將者了!

    藍玉身爲統制,卻懷着這種心思,本身已經誤入歧途了!

    藍玉渾身一震,臉瞬間變紅,“謝三哥提醒,我知道了!”

    話落,策馬向後奔衝而去。

    靠近常茂等人,立刻就是一頓鞭子抽打,“滾下戰馬,陪着將士們跑!”

    然後,以身作則,下馬陪着將士們跑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支大軍,滾滾向着溧水衝去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抽中的行軍路線上。

    “兄弟們,累嗎?”

    “不累!”

    朱棣一邊奔跑,一邊笑着大喊。

    將士們笑着回答後,繼續低着頭,眼睛盯着前方,默默小跑。

    湯和騎馬跟在朱棣身邊。

    來到一個小山包時,朱棣登上山包瞭望後軍,湯和翻身下馬,來到朱棣身邊,把手中水囊扔給朱棣,目光觀察着將士們奔跑動作,笑問:“你們平時,是不是經常拉練?”

    他從這些將士奔跑的動作就能看出。

    步伐不快不慢,身體微微前傾……

    人人都如此。

    這很明顯,是老四他們琢磨出的一種,最佳奔跑行軍動作。

    朱棣喝了口,放下水囊,遞給湯和,笑道:“二叔好眼力,將士們在雞籠嶼,每天天微亮,都要出操跑二十裏,海上那些島嶼,密林、山地遍佈,而且,那些小國的基礎建設很落後,騎兵有用,但用處不如中原大,在那邊打仗,步軍就需要有一雙好腳板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湯和一邊喝水,一邊看着朱棣意氣風發侃侃而談。

    這樣一雙好腳板,大明的步軍也需要。

    只是,想要練成這樣一雙好腳板,不容易。

    如何讓將士們心甘情願?

    將領們要不要帶頭垂範?

    朝廷軍中將士,能做到嗎?

    他可以肯定。

    老四肯定天天跟着拉練。

    湯和收斂思緒,好奇問:“周浪帶着兩個騎兵營,是去修路對吧?”

    沿途一些水沖刷形成的小溝坎,都有新填的痕跡。

    填埋的很講究。

    他觀察了,剛好是炮車車輪寬度。

    而且周浪率領的兩個營出發時,他仔細觀察了。

    這兩個營的戰馬上,帶了大量鐵鍬、鋸子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豎起大拇指,“我不知道,朝廷新軍有沒有訓練工兵科,不過我們陸軍第一鎮一直都有訓練,我們的騎兵,除了作戰外,還擔負斥候、工兵的任務……”

    步軍一旦配屬火炮後。

    必須設立工兵。

    可專門設立工兵,又太浪費。

    工兵必須跑在步軍前面。

    就要配置戰馬。

    他沒有那麼多資源。

    所以只能把騎兵訓練成多用途兵種。

    騎兵除了承擔騎戰、斥候的作用。

    就是擔任工兵。

    “我們陸軍第一鎮的兄弟們,雖然對金陵路況陌生,而且,抽籤結束時,從常茂等人表情,不難猜測,我們這條行軍路線,路況應該是最差的,但二叔,你信不信,我們會是第一個抵達溧水的?”

    湯和看着朱棣自信笑容,視線投向山包下面,默默奔跑的將士身上。

    最終結果,他說不準。

    但他能肯定。

    老四這支兵馬,十分優秀!

    也不知,現在其他兩支朝廷新軍,走到了什麼位置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後方。

    十里。

    朱元璋的御輦停在路邊。

    羣臣眼巴巴看着朱元璋手中,三個評判小組送回來的信報。

    朱標好奇問:“父皇,三支新軍,哪支走的最快?”

    朱元璋擡頭,看了眼朱標,“老四的陸軍第一鎮,暫時排名第一,太子衛率排名第二……”

    “怎麼可能!”

    “是啊,怎麼可能,陸軍第一鎮抽中的路線,沿途很多地方,今年都沒有徵發徭役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標也滿臉詫異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陸軍第一鎮爲何路況差,卻走得快。”

    聞聲,衆人紛紛循聲看去。

    朱元璋含笑招手,“雄英,你給他們講講。”

    孩子們在檢閱結束後,並未隨軍行動。

    這種長途奔襲,他們跟不上。

    朱雄英在衆人注視中,走來,看着朱標,“父親,陸軍第一鎮每天都要出操拉練二十裏,這是其一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,我觀察了,朝廷新軍對四叔的訓練綱目進行了閹割,並未重視訓練科目中,工兵科的訓練,可陸軍第一鎮中,騎兵有兩個營,進行了長時間的工兵科訓練,專門在福建,一邊訓練,一邊修了兩年路,他們不但會修路,還會搭橋,孩兒可以十分肯定,前方的溧水,陸軍第一鎮不需要派兵搜尋船隻,就能自行搭橋過河……”

    朱標在內所有人。

    看着朱雄英,面面相覷。

    真的假的?

    修路也就罷了。

    搭橋?

    搭橋可是個技術活!

    溧水河面寬達七八米,等陸軍第一鎮搭好橋,其他兩支新軍,恐怕早搶佔溧水了吧?

    朱雄英看着衆人質疑目光,無奈暗暗搖頭。

    他們根本沒見過陸軍第一鎮的厲害!

    也好。

    這次,讓朝中所有人開開眼。

    不然,這些人還要活在夢中!

    朱元璋見朱雄英微微搖頭,笑了,爽朗道:“改換路線,咱們不走官道,沿陸軍第一鎮路線前進!”

    “雄英,你陪祖父、祖母。”

    隊伍重新啓程。

    朱雄英陪馬秀英、朱元璋坐在御駕內。

    馬秀英看着身形挺拔,筆直而坐的朱雄英,笑笑,伸手摸了摸朱雄英腦後,“是不是朝廷現在很多事情,雄英看了都着急?”

    朱雄英點點頭,鄭重看着朱元璋、馬秀英,“祖父、祖母,朝中很多人,還活在夢裏,有些人,甚至一味縮着脖子,捂着眼睛,以爲看不到外面變化,事情就沒有發生,現在,就應該搬開他們的眼睛,讓他們好好看看!”

    朱元璋不由笑了,“你四叔霸道的臭脾氣,你倒是全都學會了,不要急,咱們大明這艘船太大,不能驟然調頭,現在讓新氣象、新風尚多吹入咱們大明,祖父和你父親,我們辦不成的事情,等你將來替我們去辦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說到最後,朱元璋嚴肅而不失慈愛看着朱雄英,諄諄教導道:“有些東西,你四叔身份使然,可能不會教你,祖父會教你。”

    “今天祖父教你第一條,不掌權前,你所有的一切,都是別人給你的,所以不要太過鋒芒畢露,要在給你權力之人,畫下的規矩內,做些求變求新,等你掌權後,你可以制定規則時,再盡情按照你的設想去做事……”

    這番話,老四說出來。

    就有挑撥標兒和雄英父子之嫌。

    他肯定,老四絕不會和雄英說這些。

    最多,委婉提醒雄英,不要和標兒爭論芸芸。

    但他可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臨近傍晚。

    天色漸黑。

    溧水河畔。

    丘福、朱能站在不遠處,看着將士們忙碌。

    一匹匹戰馬拉着一捆捆、一根根從遠處樹林,鋸斷的樹木,來到河邊。

    丘福、朱能已經驚呆了。

    半個時辰前。

    他們追上兩個營騎兵,衝到溧水邊。

    騎兵營將士翻身下馬,拿着鋸子、斧子就衝入了旁邊林中。

    然後,就有了眼前,堆積如小山的一段段木頭。

    砰砰砰!

    捶打聲驚動二人。

    丘福、朱能看去,就見周浪帶着幾名兄弟,在河岸邊,比較堅硬的地方,將兩根大腿粗細,削尖的木樁釘到地面。

    兩根粗壯麻繩分別拴在木樁上。

    周浪拿出酒囊,十個脫光,腰間拴着麻繩,以及扛着兩根木頭樁的兄弟,“十一月了,水很冷,每個兄弟都喝口酒。”

    “標統你就放心吧,兄弟們數九寒冬都下河游泳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十個年輕壯小夥子說笑中,喝了酒,轉身攜帶着東西,一個猛子扎入河中,奮力向對岸游去。

    半柱香時間,便抵達對岸。

    迅速打好木樁,拴好繩索。

    周浪一揮手:“開始鋪橋!”

    丘福、朱能看向旁邊,木材堆旁,正在趕工的將士們。

    只見,將士們,扛着一塊塊圓木拼湊在一起的木板,衝向河邊,將木板搭在繩索上。

    肉眼可見速度,一條橋,向河中央延伸。

    丘福、朱能對視一眼,快步走到橋邊,湊近,仔細觀察。

    他們發現,組成木板的鐵件十分巧妙,配合鐵絲,竟然把一根根圓木固定的十分堅實。

    周浪臉上堆滿笑容,湊到二人面前,“指揮使、副指揮使,震驚吧?”

    丘福含笑瞪了眼,指着鐵件,詢問:“這些鐵件是昨天打造的?”

    周浪誇張瞪大眼,“指揮使,昨天我們怎麼可能打造出這麼多鐵件,這些都是我們軍中標配的物資,這種鐵件,也是我們在訓練搭橋過程中,不斷摸索出來的,不誇張說,只要附近有樹林,最多兩個時辰,我們就能搭建一座七八米長的簡易浮橋……”

    丘福、朱能對視一眼。

    老四這支新軍,太讓人震撼了!

    他們更加不想留在大明了!

    一個時辰後,丘福、朱能在震撼中,跟隨騎兵奔衝過橋。

    河對岸。

    周浪看着晃動的浮橋,笑道:“能承受騎兵奔衝,炮車過橋也就沒問題了,陛下抵達後,肯定會震驚!”

    指揮使、副指揮使追上來後,就帶來消息。

    陛下不走官道,跟着他們陸軍第一鎮行軍!

    就是想親自體會感受,陸軍第一鎮的工兵力量。

    他很想親自看看,陛下看到這座浮橋時,震驚的模樣。

    作爲地地道道的大明人。

    以前,他也從未想過,能這麼快,建一座橋!

    “指揮使、副指揮使,你們是跟我們行動,還是留下來,看陛下和百官觀摩我們這座橋,震驚一幕?”

    丘福、朱能笑罵一句,催促:“快走!”

    相比看陛下和百官震驚,他們更想近距離,觀摩老四這支新軍!

    食言了,這段沒有寫完。

    明天兩章補償,最少一萬五千字。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