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一章:朱雄英攤牌!(謝來而不往非理也打賞盟主)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3613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船艙內。

    徐輝祖、徐膺緒、徐增壽兄弟三人正在換新軍服。

    徐增壽、徐膺緒相互爲彼此把肩章扣在肩頭。

    “你們兩個來幫幫我!”徐輝祖沒好氣笑罵。

    看着二人的肩章,再看他的肩章。

    徐增壽笑了,“大哥,別顯擺了,你只是我們陸軍的編外人員,姐夫就是給你弄套新軍服穿穿,你雖然比我們級別高,但也不是我們陸軍中的人。”

    他們爲了參加陸軍,很是認真搞鄉土村社。

    等姐夫編練第一混成協時,總算如願進入陸軍。

    通過淘汰、競爭,現在擔任棚正。

    軍中最低的軍官。

    紅底、一顆三角星。

    姐夫新軍中,正職將領和副職將領很好區別。

    看肩章就行。

    凡是肩章上帶槓的,都是軍中副職以及技術性官職:副統制、副協統、副標統、參謀軍事的參軍以及隨軍的技術性官職,比如維修火銃、火炮的匠人,隨軍的郎中、獸醫之類。

    大哥的金肩章,一顆金星,一條金槓,就意味着,大哥是標統級別的二級參軍。

    這類參軍,目前爲止,陸軍中只有大哥。

    其他參軍、技術性官員、副職,無論是協統級別,還是標統級別,都是兩條金槓。

    按照姐夫的設想。

    一條金槓這種,就是編外人員。

    有時候,需要臨時給軍中增配一些人手,作爲副手輔助,就佩戴這種二級參軍肩章。

    總之,凡是佩戴這種一條金槓肩章的軍中人員,在軍中,只有建議權,沒有指揮權。

    徐輝祖笑着瞪了眼兩個弟弟,“少囉嗦,我還不清楚這些,快給我帶上!”

    這些他早知道了。

    他和增壽、膺緒不同,將來肯定是要回家繼承父親的爵位,效忠大明。

    所以,姐夫給他一套這種編外人員臨時肩章。

    主要是便於北征,在新軍中活動,跟着姐夫學習。

    姐夫是爲他考慮。

    他要是真佩戴一套正式在編肩章,將來恐怕會很麻煩。

    姐夫這套新肩章體系,朝廷那麼多錦衣衛,恐怕早傳到陛下、太子耳中了。

    所以,他穿這一套,倒也沒什麼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船艙內。

    朱棣幫朱高熾穿好小號版軍服後,就開始換自己的軍服。

    “四叔,我幫你戴肩章吧。”朱雄英同樣穿着一套小號版新軍服,肩頭佩戴的肩章,紅底、金邊,一條槓。

    表明,朱雄英在新軍中,是普通士卒級別編外人員。

    孩子們之前在軍中練習射擊,統一都是這種軍服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把配有四顆金星的金肩章遞給朱雄英。

    朱雄英幫朱棣佩戴好後,仔細打量,“四叔威武!”

    他第一次見四叔穿新式軍服,配合四叔大高個,挺拔身材,分體式黑色勞動布軍服,金色肩標襯托下。

    四叔特威武!

    等他將來能做主的時候。

    也下令,把大明軍服,改成陸軍第一鎮樣式的。

    火器戰爭中。

    大明的軍服太繁瑣,嚴重影響了將士們行動。

    如今,陸軍第一鎮作戰時的鎖子甲都取消了。

    改成一件用二十幾層絲綢,再加上紙漿壓制的內襯。

    輕薄,不影響行動。

    最主要,防禦力也不差。

    歷朝歷代自古以來就有紙甲。

    唐朝更是大規模使用紙甲。

    而四叔新軍,增加了二十幾層絲綢壓制的紙甲,在防禦火銃射擊方面,甚至優於鐵甲、鎖子甲。

    彈丸擊中後,紙甲中的一層層絲綢,會化掉彈丸的力量。

    七八十步之內。

    即便是長管身火銃,能把胸骨打斷,卻穿不透紙甲。

    彈丸會留在紙甲內。

    將士們最多就是胸骨被打斷,治療這種傷勢,可比彈丸打到肉裏,更容易些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揉了揉朱雄英腦袋,取笑道:“這次回去,要不要攤牌?說你喜歡采綠?”

    這小子,這些年悄悄愛慕采綠,他和妙雲都看的眼裏。

    倒是采綠那個沒心沒肺的姑娘,或許是覺得雙方身份差距懸殊,雖然雄英總找各種方式關心。

    可這沒心沒肺的姑娘,從未往那方面想。

    以至於,即便是孩子們都看出雄英那點小心思。

    可唯獨采綠那個沒心沒肺的姑娘,神經大條,愣是一點都沒察覺。

    大家都擔心,這事最後成不了,所以看得明白,卻也沒有挑破。

    即便將來成不了。

    難受的也只是雄英一個。

    採綠不受影響。

    采綠是個女孩子,還是個出身寒微的女孩子,在這件事情中,最沒有話語權,最容易受傷害。

    采綠是他和妙雲的學生,優不優秀,他們當然清楚。

    可采綠的家世是個問題。

    他也不清楚,父皇和大哥能不能接受采綠。

    父皇開國以來。

    他們這些皇子的妻子,都是勳貴之女。

    歷史上,朱允炆的皇后,也是光祿少卿馬全之女。

    雄英作爲大明未來第三代繼承人。

    他的皇后人選。

    他這個四叔沒資格發言。

    而且他是采綠的師傅,身份限制,就更加無法發表意見。

    他支持。

    別人就會說,他妄圖通過學生,控制雄英。

    “大哥,你喜歡采綠師姐?”小雍鳴彷彿發現了新大陸,好奇擡頭,看着朱雄英。

    然後看向朱棣,發愁道:“阿爹,我也喜歡采綠師姐,我還喜歡其他幾個師姐……”

    噗!

    朱棣瞬間被逗笑。

    沒好氣瞪了眼,“你這種喜歡,和你大哥的喜歡不一樣!”

    臭小子,四歲多點,懂個屁喜歡!

    他就是喜歡師姐們經常偷偷摸摸給他好吃的。

    也就這個時代的孩子早熟。

    雄英生活的環境更早熟。

    東旭十一歲時,八叔就給東旭張羅定下親事了。

    雄英和采綠他們天天一起學習,一起玩耍,生出情愫很正常。

    雄英的年齡,也快到了老頭子給雄英定下親事了。

    這也是他要確定雄英是否攤牌的原因。

    如果實在不行,趁着孩子們還小,想辦法斷了念想。

    朱雄英臉微紅。

    沒想到,他的小心思,全都被四叔看透了。

    好一會兒,擡頭,鄭重看着朱棣,大大方方,堅定道:“四叔,我準備和皇祖父他們攤牌,我就認準采綠了,他們要是不同意,那就讓別人當這個皇太孫,我跟四叔出海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看着小家夥,小小年紀,便有這份堅定和豁達。

    不由滿意笑了。

    點頭道:“在這件事情上,四叔身份的緣故,不能給你幫助,你得靠自己爭取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點點頭。

    朝中對四叔的各種敵視,他當然知曉。

    四叔、四嬸一直教導他。

    將來回朝後,也不要因爲這些事,爲他們出頭。

    若是四叔支持他爭取采綠師姐。

    朝中那些人,指不定又要用多麼惡毒的心思,揣測四叔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雄英隨朱棣重新來到甲板上。

    譚淵等人、跟隨而來的豪強們,看到朱棣一身新式軍服後,全都驚呆了。

    “王爺,怎麼感覺,你穿新式軍服,比我們更威武!”譚淵嚷嚷着,巧妙送上一計馬屁。

    俞靖、張武等人,紛紛瞪視譚淵。

    大夥兒誰都沒想到,這個大老粗,竟然還會這麼巧妙拍馬屁。

    把大家想說的話,給搶了!

    “你們看什麼,咱說的是真心話!”譚淵咧嘴笑道。

    即是真心話,也是馬屁話。

    朱棣沒好氣瞪了眼,指着前方,下令:“俞靖,傳令起錨,入江!”

    “王爺命令!起錨,入江!”

    嗚嗚……

    呼喊聲,號角聲響起。

    旗艦率先衝破水面,濺起高高水浪,逆流而上,挺進大明內陸江河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師姐。”朱雄英有些緊張來到采綠身邊,小聲低語。

    采綠轉頭,看着朱雄英,“怎麼了?”

    “師姐,我有話想和你單獨談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看着朱雄英帶着采綠轉身往船尾僻靜處走去,不由笑笑。

    雍鳴爬在朱棣懷中,小聲道:“阿爹,大哥是不是和師姐說悄悄話,就像你和孃親?”

    朱棣額頭瞬間浮現三條黑線。

    父愛,給的太多了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船尾。

    采綠看着朱雄英遞來的玉佩,錯愕道:“這是做什麼?”

    朱雄英無奈扶額。

    采綠師姐什麼都好。

    就是太沒心沒肺,太神經大條了。

    他真擔心,采綠師姐能不能應付皇宮那些爾虞我詐。

    不過,四叔能保護好四嬸兒。

    他肯定也能!

    至於這塊玉佩是皇祖父製作玉璽時邊角料做成的。

    上面刻着他的名字。

    除了這塊玉佩,剩下的邊角料還做了三個鐲子。

    其中一隻本來是給四嬸兒的。

    四嬸沒要。

    給了二嬸兒。

    皇孫中,只有他有這塊玉佩。

    從出生時,皇祖父就給他了。

    這塊玉佩,就是他的信物。

    “師姐,我想把這塊玉佩給你,這塊玉佩是……”

    隨着朱雄英解釋。

    采綠似乎有些明白了。

    臉漸漸變紅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片刻後,朱雄英興高采烈返回朱棣身邊。

    朱棣瞧着臭小子偷笑,笑問:“和採綠說清楚了?”

    朱雄英矜持笑着點頭,“我把皇祖父送我的玉佩,強塞給采綠師姐了。”

    朱棣錯愕,笑着豎起大拇指!

    “采綠答應了嗎?四叔提醒你,不能逼迫!”

    “答應了,我沒逼迫采綠師姐!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。”朱棣看着旗艦劈開水面的浪花,提醒道:“那你好好想想,回去後,怎麼和你皇祖父他們攤牌吧,別光顧着高興。”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這章時間太短,實在沒辦法寫長,朱雄英這條線也該安排了,明天一定一口氣寫完回朝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