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章:呂本抽呂氏,大海軍,挺進大明內陸江河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6956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朱棣橫推碾壓北上,即將回京的消息。

    迅速引爆整個金陵。

    百姓熱議中,呂本急匆匆來到東宮,太子側妃呂氏寢宮。

    呂氏見呂本滿臉心事,不由驚訝,忙起身,“父親,您怎麼來了?”

    父親是跟隨秦王朱樉一起回京的。

    眼下距離年節還早。

    父親卻擅離職守突然回京。

    這本身很不好。

    也就是和太子這層關係,所以朝中權貴官員看在眼裏,才裝作沒有看到。

    可父親回來後,也儘可能保持低調。

    呂本看了看殿內左右伺候的宮女太監。

    呂氏會意,擺了擺手,遣退衆人。

    “父親,有什麼話,現在可以說了。”

    呂本在桌邊坐下,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,笑道:“朱四郎馬上就要回來了,到時候,太子肯定要去迎接……”

    呂氏認真聽着。

    這是肯定的。

    徐妙雲母女回京,太子妃都去洪武門迎接。

    上次觀摩團回來,太子還去碼頭迎接。

    朱四郎一路大張旗鼓,帶着兩百艘海軍戰船,一整個陸軍鎮回來。

    天下震動。

    太子肯定要領銜滿朝文武,去秦淮河迎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你一定要想辦法,讓允炆跟在太子身邊……”

    呂氏聽到這裏時,思緒被打斷,不解看向呂本。

    呂本笑道:“這是胡惟庸出的主意……”

    其實很簡單。

    朱雄英離開這麼些年,心中肯定期盼父愛、母愛,可一下船,就見太子爺抱着他呂家麒麟兒。

    心裏會是什麼感受?

    朱雄英已經九歲了!

    懂得很多事情了。

    同時,也是最叛逆的時期。

    讓朱雄英對太子爺心生怨氣,再加上,朱雄英學朱四郎那些,不被太子喜歡的霸道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太子和朱雄英的父子關系,極有可能會糟糕惡化。

    允炆的機會,不就來了嘛!

    噹啷!

    凳子倒地。

    呂氏驚起,錯愕看着呂本,臉一片蒼白,沒有血色的嘴脣好幾次微動後,顫抖的聲音才傳出:“父……父親,你們想……想做什麼?”

    爲什麼要離間破壞太子爺和雄英的關係?

    她是沒徐妙雲那等聰慧。

    可也不是傻子!

    “我不同意!我絕不同意!”

    呂氏驚恐急切道。

    她只是想要太子爺多疼愛允炆些,將來允炆封藩時,能得到一塊好的封藩之地。

    她也想替父親,報朱四郎欺辱之仇。

    但她絕沒想過,讓允炆謀求那個位置。

    那根本就不是允炆的。

    若是被父皇發現,可能所有人都會死無葬身之地。

    “父親,只要允炆被太子爺喜愛,我們就有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,人不能太貪心,貪不屬於我們的東西……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一個耳光狠狠抽在呂氏臉上。

    呂本面孔猙獰,眼睛發紅盯着呂氏,“爲什麼就不屬於我們!允炆也是太子的兒子,身上也留着皇族的血,還留着咱們呂家,世代書香門第的血,難道還比不上,常家那種這一代才發家的粗鄙武勳!”

    他以前也不敢想。

    直到齊泰、黃子澄提出倒燕聯盟。

    直到胡惟庸身居幕後,指導倒燕聯盟。

    直到,胡惟庸利用僱工身股制和齊泰、黃子澄合作,生意越做越大後,他看到了機會。

    未來的倒燕聯盟,絕對能網羅一大批士紳、商賈、官員、以及鬱郁不得志的武將!

    這將是一股多麼龐大的力量!

    用胡惟庸的話來說。

    一個如此龐大的聯盟,如果只用來對付朱四郎,實在是太可惜了。

    他們完全可藉助這個聯盟,幹成更大的事情!

    送允炆坐上那個位置。

    呂家就是皇權之下,最顯貴的家族!

    這番話,徹底把他一直遏制的魔念釋放出來。

    他再想控制,都控制不住了。

    “我告訴你,伱即便不同意,也給我裝作不知道,事情已經開始運轉,現在你要是說出來,依着朱皇帝的狠辣,會死很多人,咱們呂家,你,乃至允炆,都會受到牽連!”

    呂氏捂臉,難以置信看着面孔猙獰的呂本。

    這還是她父親?

    她從小就知道,父親虛僞。

    可至少一直以來,都十分儒雅。

    從未像現在這般,猙獰可怖,好像完全變了個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夜色漸漸降臨。

    金陵城的熱鬧議論,由大街小巷,轉移到一個個散發着溫馨燈燭的小院屋內。

    暗潮也在夜色掩護下,起伏涌動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徐府。

    別院閣樓。

    已經成長亭亭玉立的春曉,扶着即將臨產的徐妙雲回到屋內。

    幫徐妙雲卸妝、簡單洗漱後,扶徐妙雲在牀上坐下,高興笑道:“師孃,按照消息,師傅他們很快就要回來了,應該能趕上小師弟或者小師妹出生。”

    徐妙雲看着昔日小姑娘,如今已長成亭亭玉立妙齡少女了。

    含笑詢問:“耿瑄這些年,對你死纏爛打,你是什麼想法?”

    自從她回來後,春曉爲了照顧她,就跟在身邊。

    然後,耿瑄就時不時,舔着臉,找各種藉口來徐府。

    說白了,就是看春曉。

    春曉臉微紅,低頭,“他那個人,就像個狗皮膏藥,攆攆不走,罵罵不走,師孃,我也很煩……”

    徐妙雲不由笑了。

    小丫頭雖然沒明說。

    可話中意思,很明白。

    伸手拉住春曉的手,含笑道:“這回,你師傅回來,民豐和東旭都要成婚了,你們是所有孩子中,年紀最大的三個,你也到了成婚年齡,不要覺得他們耿家權貴就高等一等,咱們村,現在家家戶戶,日子過的殷實,即便你們兩在一起,咱們也根本不用他們耿家接濟,不用求他們耿家!”

    “你又這麼優秀,有什麼好怕的,要是覺得耿瑄還行,那就勇敢點,女人的幸福,是要靠自己爭取的,錯過了,可能就真的錯過了……”

    春曉漸漸擡頭。

    等徐妙雲話落,好奇詢問:“師孃,你當初自嫁,是不是就是認定,師傅能給你幸福?”

    徐妙雲含笑瞪了眼小丫頭。

    當初她就是覺得,即便跟着四郎當農民。

    只要做人有脊樑、有心氣。

    初期累是累點。

    但將來的日子肯定差不了。

    卻沒想到,四郎給了她現在這般幸福。

    “你師傅,當初可沒耿瑄這麼厚臉皮!”

    “師孃,能一樣嘛,師傅當時什麼處境,耿瑄現在什麼處境……”

    師生聊了片刻。

    春曉說道:“師孃,等小師弟或小師妹出生後,我準備去天下各地行醫……”

    徐妙雲一聽就知道。

    耿瑄這麼多年死纏爛打,小丫頭心動了。

    但這丫頭聰明、理智、冷靜的很。

    並不想貿貿然做決定。

    畢竟,男人成婚可以不負責任。

    女人一旦選定一個男人,好壞都是一輩子。

    徐妙雲點頭,“師孃支持你,到時候,師孃幫你跟陛下要一張通行文牒……”

    而且,或許其他孩子們,也願意拄着青竹仗,揹着書箱,遊歷體驗大明民情。

    孩子們這些年習武學文,也是時候,該走出去看看了。

    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又聊了好一會兒後。

    春曉見徐妙雲眉宇間流露倦意,忙道:“師孃,到時間了,你該休息了,我就在外面睡,你要是有什麼不舒服,就拉一拉鈴鐺線。”

    “我這回懷孕,你是把我安排的明明白白,不知道,多少人羨慕我,能有你這麼個學生。”

    春曉笑着扶徐妙雲躺下。

    人往往只會羨慕別人有什麼。

    卻從不去觀察,別人擁有這些,做了什麼。

    若沒有師傅、師孃的教導。

    她可能就是個什麼都不懂的村中姑娘,到了年紀嫁人,然後懵懵懂懂,生兒育女過完這一輩子。

    什麼認知觀、價值觀,可能一輩子也不可能明白。

    她照顧師孃怎麼了。

    她永遠忘不了,當初和民豐,要跟隨王師傅離開村子時。

    師孃剛生小祈嫿和小雍鳴。

    他們在堂廳說話。

    師孃聽到他們要走,不顧坐着月子,身體虛弱,就給她和民豐翻箱倒櫃找各種書。

    這些書,並不是隨隨便便找的。

    是師孃精挑細選出來。

    適合他們出門在外讀。

    那些書,教會了他們如何在陌生環境,與一羣陌生的人不卑不亢相處,受欺負,如何有禮有節反擊。

    離開土橋村後。

    王師傅教了他們醫術。

    可師孃不斷爲他們精挑細選,託人送來的書,伴隨着他們成長,教會了他們爲人處事。

    還有臨行前,師孃給他們準備的銀子,以備不時之需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她能從一個村中姑娘,變成現在擁有一手,連達官顯貴女眷都爭相求訪的醫術。

    能明辨是非善惡。

    全都是師傅、師孃教導的。

    又有幾個人,能像師傅、師孃去做這些事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徐妙雲目送春曉走出去,輕輕關上門,收回視線。

    伸手摸了摸高高隆起的腹部,“阿爹馬上就要回來了……”

    話音剛響起。

    徐妙雲臉瞬間蒼白,短短剎那,額頭泌出冷汗。

    徐妙雲試着努力呼氣、吸氣,平復疼痛,聲音顫抖,輕聲安撫:“咱們再等阿爹幾天,別讓阿爹覺得你是個討債……”

    啊!

    話未說完,徐妙雲便痛的忍不住叫出聲。

    吱呀!

    “師孃,怎麼了?”春曉聽到動靜,推門衝進來,看到徐妙雲的狀態時,跑到牀邊抓起徐妙雲手腕號脈。

    片刻後,鬆開手指,“師孃,你要生了,你繼續深呼吸。”

    春曉匆匆離開。

    很快,整個徐府被驚動。

    早已請到府中的產婆,配合春曉在屋內輔助生產,侍女進進出出忙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坤寧宮。

    朱元璋剛來到坤寧宮,在牀邊坐下,準備脫鞋,詢問:“咱大孫女睡了?”

    “睡……”

    “皇爺,皇爺……”

    馬秀英話音剛響起,宮女匆匆闖進來,急切道:“徐府傳來消息,王妃要生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愣怔。

    朱元璋爽朗笑道:“這小家夥,也是急着想出來,迎接混賬老四啊!”

    話中起身。

    一天忙碌的疲憊也消失了,笑道:“馬上準備,擺駕徐府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啊……你可真是個討債的,再等阿爹幾天都等不及嘛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趕到徐府,剛走進燈火通明,進進出出忙碌的別院,就聽到徐妙雲疼痛中的埋怨聲。

    兩人不由一笑,快步走到徐達身邊,“天德,情況怎麼樣?”

    徐達這才注意到朱元璋、馬秀英,忙行禮:“拜見陛下、娘娘……”

    “行了,都什麼時候,搞這些虛頭巴腦,快和咱說說,情況怎麼樣。”朱元璋沒好氣擺手。

    徐達回答道:“大丫頭這已經是第三胎,而且春曉也在裏面,應該不會有大問題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點點頭。

    春曉這丫頭,會醫術,懂接生。

    近些年,朱紫巷好幾個難產,讓產婆束手無策的產婦,都是這丫頭出手,順利接生的。

    這可是妙雲丫頭的學生。

    肯定比任何人都會盡心盡力。

    的確倒是不用太擔心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臨近子時……

    哇……

    衆人開始焦急時,閣樓突然傳來一聲嘹亮嬰兒啼哭。

    呼!

    別院,衆人全都鬆了口氣。

    “生了!”

    “總算生了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等人高興自言自語,不久後,春曉走出來,含笑從閣樓快步跑下來,“陛下、娘娘、師公,師孃順利生產,是個大胖小子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含笑板着臉,“你這女娃子,他徐達算哪門子師公,咱才是你師公,往後別喊錯了!”

    這女娃是拎得清。

    在外面行走,從未使用過這層關係。

    春曉淺笑低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笑着瞪了眼,說道:“之前咱一直猶豫,要不要在醫考中,增加女科,是你堅定了師公推行女科的決心……”

    之前,他還想着,再看看。

    看看天下人,對女子行醫的態度。

    現在他不想看了。

    一個會醫術,又會接生的女郎中。

    對大明的女人來說,十分重要!

    人口對一個王朝來說是負擔,也是不可或缺的資源。

    春曉這樣的女郎中多了。

    孩子出生時的夭折情況一定會大爲改觀。

    大兒媳生允熥時,如果春曉已經出師,或許,大兒媳就不會落下再也不能生養的病根。

    如今標兒這一脈的嫡枝。

    就只有雄英和允熥兩個孩子。

    而且,很多女人的病,男郎中不方便。

    可春曉這樣的女郎中卻沒有忌諱。

    春曉忙高興謝恩,“春曉替天下所有像春曉這樣,想學醫的女子,謝師公!”

    郎中不算什麼高貴的職業。

    比不上當官。

    可天下人,誰敢不尊重郎中?

    像她這樣,出身寒微的女孩子,從此多了一條受人尊重的出路。

    這可是,幾千年,女子都未有過的。

    朱元璋笑看春曉。

    老四和妙雲丫頭教的好啊!

    他可以肯定,這丫頭往後跟着老四他們出海,老四保管要給這丫頭著書立說。

    就像楊東旭。

    決定不考大明的科舉後。

    就被老四任命爲兵備官。

    雄英過年寫信回來時提及,老四私下和妙雲丫頭議論,只要楊東旭在二十五歲前,能在技術鑽研方面,有所成就,就鼓勵楊東旭繼續鑽研技術,甚至,還要給楊東旭著書立傳,成一派之宗!

    看那樣子。

    如果東旭這小子,真能搞出點什麼。

    老四敢在海外,把楊東旭的身份,拔高到位列孔孟的高度。

    至少,也是程朱的地位。

    這等離經叛道,擱在大明,必然會激起天下文人口誅筆伐。

    他不想管老四。

    首先,老四在海外的基業,那是人家老四自己打下來的。

    老四想怎麼折騰,是老四的自由。

    其次,他也想看看,老四這麼折騰,對天下,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半個時辰後。

    侍女們收拾好閣樓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、徐達上閣樓看望。

    馬秀英陪着徐妙雲說話。

    朱元璋來到嬰兒牀邊,看着裏面的小不點,笑道:“這小家夥,也是想快點見老四……”

    話中,扭頭看向徐妙雲,“你們兩給這小家夥起名了嗎?”

    徐妙雲有些虛弱,搖頭,“父皇幫我們起個名字吧。”

    家裏面孩子的大名,一直以來,都是父皇包攬。

    懷孕時,她又很快就被送回金陵,她和四郎根本沒時間想名字。

    朱元璋瞬間高興樂了。

    對這兩孩子,他還真不敢輕易做主。

    畢竟,雍鳴、祈嫿時,就狠狠吃癟了。

    “高煦,朱高煦,如何?”

    徐妙雲默默琢磨着。

    煦,寓意溫暖、溫和、優雅、陽光、積極、大氣、與人爲善、光彩照人、清新爽朗、神采飛揚,是一個寓意內涵深刻美好的字。

    朱元璋見徐妙雲琢磨,擔心徐妙雲嫌不好,忙解釋:“煦字五行屬金,金生水,往後你們一家四口要在四海發展,金生水,金戈與水相合,高煦可以成爲老四和高熾的左膀右臂……”

    馬秀英見朱元璋着急解釋不由暗笑。

    當初給祈嫿,匆匆忙忙起名玉英。

    小夫妻兩明裏暗裏嫌棄的不行。

    這回,重八自從得知妙雲丫頭又懷孕了,就找欽天監仔細問詢後。

    花了很長時間,確定這個寓意很深的名字。

    徐妙雲虛弱笑着謝恩:“兒媳謝父皇給高煦賜名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天剛亮。

    徐妙云爲朱棣再次誕下一子的消息就傳開。

    “燕王妃平安生產!”

    “聽說,又給燕王生了個世子!”

    “多子多福,燕王尚未回來,兒子出生,寓意好啊!”

    “聽說,陛下給燕世子取名高煦,煦五行屬金,金生水,恰合燕王以火炮戰船,金戈鐵馬,立足四海之上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日後。

    松江府,上海縣,大明水師一部駐紮此地,傳來消息。

    朱棣海軍,抵達上海!

    請示進入大明內陸江河。

    朱元璋第一時間派人傳訊:準!

    一日後。

    大明水師戰船折返。

    隨行傳旨太監,目瞪口呆看着停靠在入海口處,高四丈,長三十三丈的巨無霸。

    腳步發顫,渾渾噩噩登上戰船後,看着甲板上擺放的一排排黑乎乎火炮,下意識吞嚥口水。

    燕王海軍送觀摩團回京時,他曾陪着皇爺,祕密出宮登上燕王海軍戰艦觀摩。

    當初讓陛下十分震驚的火炮戰船,在這艘戰船面前,完全就是個小孩玩具!

    這麼大個巨無霸,出現在秦淮河,百姓會不會被嚇到?

    皇爺命令燕王海軍戰艦駛入秦淮河後,再來一次,鳴炮。

    這回,總共有多少門火炮?

    太監看着旗艦後面,橫亙海面上,連綿成片的戰船,下意識吞嚥口水。

    收回視線,聲音顫抖詢問:“王爺,這回的海軍戰船,總計有多少門火炮?”

    太監問的沒頭沒腦,朱棣愣怔一下,還是回答道:“此番,兩百艘海軍戰船,總計一千五百門火炮!”

    “什麼!”

    太監驚呼一聲。

    強行壓下震驚後,狠狠吞嚥口水,笑道:“王爺,就在四天前王妃給王爺生了個大胖小子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微微愣怔,忙詢問:“王妃呢?平安嗎?”

    ‘果然,人們議論的沒錯,王爺把王妃捧在手心裏,不問問世子,反而首先關心王妃,世子可憐吶。’

    太監腹誹同時,諂媚笑道:“王爺,王妃母子平安。”

    朱棣鬆了口氣。

    身後跟隨朱棣回來的衆人,也全都鬆了口氣,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太監繼續說道:“王爺,婢子是來傳達陛下口諭的,準燕王所部戰船進入內陸江河,並命王爺抵達金陵後,安排所部戰船,再來一次鳴炮。”

    “所有戰船,所有火炮?”俞靖咧嘴笑着,迫不及待搶問。

    他還想着,怎麼能讓朝廷答應。

    沒想到,朝廷竟然主動要求。

    這可是瞌睡遞來枕頭。

    他們海軍不能參加北征,但也有彰顯武德的機會了。

    此番回來,就是要讓朝堂、天下看到王爺東番勢力,澎湃的武德!

    這是他、譚淵、蔣進忠、以及沈至商量好的。

    代表着海陸、文武、官商民所有人!

    太監有些猶豫點頭。

    恐怕陛下也沒想到,王爺的海軍擁有一千五百門火炮。

    他不敢想象。

    一千五百門火炮,轟鳴秦淮河時,會產生何等震撼景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轉身看着衆人,“傳令各戰船兄弟們,換上新軍服。”

    “遵命!”

    俞靖、譚淵、張武等人,瞬間激動領命,轉身,笑着快速傳遞朱棣的命令。

    徐輝祖湊到朱棣面前,“姐夫,今天你也穿咱們的新式軍服對吧?”

    他們到現在,都沒見過,姐夫穿新軍軍服。

    更沒見過姐夫的軍服!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