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六章:海陸文武,三班人,共議回朝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8633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徐妙雲正在和周世顯瞭解土橋村近些年一些變化。

    忽聞歡呼吶喊聲,瞬間愣怔。

    微微撩起簾子,透過甕城城門,就看到街面兩旁的百姓,“世顯,怎麼這麼多人?”

    臨近宵禁抵達金陵城。

    是她一路算好的時間。

    就是想儘可能低調。

    若是回來的動靜太大,某些人,恐怕更加痛恨四郎。

    畢竟,她只是提前回來養胎,而且也只是四郎的妻子罷了。

    可事情,有些出乎意料。

    百姓不怕耽誤宵禁?

    宵禁後,若是沒有回弄坊,這可是大罪。

    周世顯看着翹首以盼的百姓,笑道:“徐先生,陛下已經下令,今天宵禁推遲一個時辰,特別准許百姓來迎接徐先生!”

    徐妙雲驚的微微張嘴。

    父皇這是怎麼了?

    對他們一家,好的有點過頭了啊!

    “王妃千歲!”

    “王妃千歲千歲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當馬車通過甕城城門時,歡迎聲山呼般響起。

    小祈嫿好奇撩起馬車車窗簾子,爬在窗口,睜着黑豆豆的大眼睛,看着外面歡呼的百姓。

    “孃親,好多人,他們都在歡迎我們嗎?爲什麼?”

    徐妙雲忙將祈嫿抱在懷中,放下簾子,耳聞外面山呼聲,低頭看着不老實,想去看的小祈嫿,低語道:“百姓這是因爲感念阿爹,所以歡迎咱們,你要記住,這是你阿爹的榮耀和尊榮,你不能理所應當去承受。”

    幸虧,隨着小丫頭年齡增加。

    她不停糾正。

    小丫頭已經不再說狗腿子了。

    至於眼前的這份榮耀。

    她都受之有愧。

    祈嫿、雍鳴就更加沒有資格。

    現在他們或許不懂,但要告訴他們,讓他們記住,長大後,他們會慢慢明白。

    “俺剛纔看到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!”

    “肯定是祈嫿郡主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前面山呼歡迎聲蔓延,後面百姓激動議論。

    臨街酒肆。

    半開窗前桌邊。

    一雙眼睛,陰鬱盯着徐妙雲的馬車,在錦衣衛以及朱棣親兵護衛下,在百姓歡迎聲中緩緩駛過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微哼聲響起,胡惟庸收回視線,捏着酒杯,仰頭一飲而盡,“朱四郎一家還真是越來越得寵了,不過是朱四郎的妻女回京,都搞出這麼大動靜……”

    李善長收回視線,看着神色扭曲猙獰的胡惟庸。

    微微皺眉。

    如今的胡惟庸。

    平日裏謙遜低調。

    可他卻敏銳察覺,其內心已經十分偏激扭曲了。

    也是。

    失去權力。

    留下的病根一直好不了。

    每天照鏡子,看到自己的一張陰陽臉,日積月累,非豁達之人,大概率,都會變成胡惟庸這般。

    李善長關上窗戶。

    外面的熱鬧山呼聲總算小了點。

    不那麼刺激胡惟庸後。

    語重心長詢問:“惟庸,我們是師徒,你能對我說實話,過去一年多,你到底在做什麼嗎?”

    起先,他也沒察覺異常。

    可漸漸發現不對勁兒了。

    胡惟庸竟然開始做生意。

    做生意也就罷了。

    竟然學着土橋村在金陵境內,一系列米鋪,搞僱工身股制。

    效仿朱老四?爲大明境內,推動僱工身股制,貢獻一份力量?

    不!

    他太瞭解這個學生了。

    表面上或許是效仿朱老四,但肯定在搞什麼陰謀。

    只是他看不透罷了。

    現在的胡惟庸,讓他越發覺得危險!

    如果胡惟庸不跟他說實話。

    往後,他會慢慢和胡惟庸拉開距離,最終切割。

    他可不想被胡惟庸牽連。

    胡惟庸捏着酒杯的手指微微繃緊,眼底警惕一閃而逝,隨即笑道:“恩師,我復起無望,無法品嚐權力的滋味,只能藉着以前的關係,做點生意,賺點錢罷了……”

    在齊泰、黃子澄回來後。

    呂本離京,他前去送別時,呂本突然提及倒燕聯盟。

    他現在已經是倒燕聯盟的主要領導之人。

    對於這個聯盟,他當然樂意加入。

    只要網羅一大批士紳、商賈、官員,將來他就是不做官,也能左右朝局!

    甚至,等太子登基後,他還能推一個有利於他,有利於他胡家的皇孫登基!

    呂本爲什麼找他?

    他猜測,除了想報仇。

    恐怕也動了妄念,想讓朱允炆將來取代朱雄英!

    這不是沒可能。

    只要倒燕聯盟網羅足夠多的士紳、商賈、官員,完全有這種可能。

    而且,他在淮西武勳中,也有很廣泛的人脈。

    徐達、湯和、藍玉、沐英這些人不會被他拉攏。

    可陸仲亨等開國後,鬱郁不得志,感覺朱皇帝給少了的武勳,卻可以被拉攏。

    想要建立一個,網羅各色人物的利益團體。

    首先就得有錢!

    經商無疑是來錢最快的方式。

    他畢竟當過宰相,雖然如今門可羅雀,但資源還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。

    他做生意,很簡單。

    起初,他沒想搞僱工身股制。

    朱四郎提出來的東西,他聽到就覺難受。

    更何況自己效仿了。

    直到洪武十五年年節,呂本回朝,聽說一個消息:方孝孺、鐵鉉、盛庸等太子系文官,甚至就連藍玉都再次勸說太子,適度搞一搞僱工身股制。

    呂本多方打聽才得知。

    觀摩團未去福建前,方孝孺就向太子建言過。

    回來後,更是屢次三番進言。

    還提出,所謂的皇商式僱工身股制理念。

    他很清楚,太子爲何連這種小範圍皇商式僱工身股制提議,都不接受的原因。

    無論皇帝多麼支持太子。

    即便天下人都議論,太子現在的權力已經相當於半個皇帝。

    可太子終究是太子。

    沒有繼承皇權,登基稱帝前。

    太子需要爭取大多數人的支持。

    尤其是士紳、官員、商賈。

    一旦太子支持一些人作爲皇商,搞僱工身股制。

    哪怕再表態,無意擴大僱工身股制至全天下。

    都會讓官員、士紳、商賈懷疑的。

    現在搞皇商式僱工身股制,不利於太子穩定基本盤。

    貿然而動。

    很多人勢必不滿,會遠離太子。

    顯然十分不明智。

    太子保持戰略定力,是十分高明的決策。

    但他預判。

    只要太子登基。

    即便沒有魄力,在大明全面推行僱工身股制,徹底改造民間商業行爲。

    也一定會重新拾起方孝孺提出的,皇商式僱工身股制。

    一來,此舉釋放一個態度,安撫愚民,同時也不會太刺激士紳、官員。

    二來,皇商式僱工身股制,可以成爲太子的錢袋子。

    很多事情,需要錢,也不需要和宰相、六部官員商議,直接讓皇商出錢去辦。

    他反覆衡量琢磨太子對待僱工身股制,可能的態度後。

    最終決定捏着鼻子,也搞僱工身股制。

    爲此,他還詳細觀察了土橋村米鋪僱工身股制運行。

    然後聯合齊泰、黃子澄,在他們管轄的縣府內,收集糧食,辦起了現在的胡氏米鋪。

    他們已經在籌劃,利用這兩個縣的人力物力,搞紡織、養蠶織絲、刺繡。

    就好像福建海商和福建鄉土村社之間的關係。

    還別說。

    真正接觸後。

    他才真正體會到,朱四郎鄉土村社模式下,集中人力物力,迸發出的駭人威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他從中獲益很大,他控制的商行發展迅速。

    同時,齊泰、黃子澄因爲他在商貿上,對其治下鄉土村社的支持,鄉土村社發展也十分迅猛。

    政績斐然。

    可以預期。

    將來會有其他搞鄉土村社的官員,爲了政績,想和他合作。

    如此,他就可以乘勢,把這些官員,拉入倒燕聯盟中。

    利用商業,賺取龐大財富,同時網羅形形色色的人。

    將來,太子登基後,若是搞皇商式僱工身股制。

    呂本、皇孫朱允炆疏通,他就趁機做太子的皇商,重新回到權力中樞,藉助財富,及倒燕聯盟的人脈。

    即便不做左相,他也可以左右朝堂!

    他也可以推一個,自己中意的皇權繼承人!

    哪怕朱標和朱四郎不反目成仇。

    他都可以讓朱允炆,或者聽他話的朱家第三代,和朱四郎一脈反目成仇。

    集中大明地大物博的實力,將朱四郎一脈斬草除根,報仇雪恨!

    朱四郎就是再厲害。

    拿什麼,和整個大明抗衡!

    當然,這些不能告訴李善長。

    “恩師,我就是想賺點錢,再無他想。”

    李善長含笑點點頭,‘是時候該和胡惟庸切割了!’

    他才不信胡惟庸的鬼話。

    既然瞞着他。

    他連對方想做什麼都不知。

    就決不能輕易參與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妙雲丫頭現在可真傲!”

    “可不,咱們這麼多嬸子在這裏迎接她,竟然連個面都不露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烏雲琪格翻了翻白眼,看着馬車駛過,伸手揪住娜仁託婭耳朵,“回家準備晚飯。”

    這些人泛酸的理由可真多。

    人家妙雲小姐不露面,分明就是爲了低調。

    可落在這羣金陵貴婦、貴女眼中,就成了傲慢。

    若是人家一路和山呼歡迎的百姓打招呼而來。

    這羣人,恐怕又要說,‘哎呀,妙雲丫頭可真招搖!’、‘哎呀……’

    “哎呀,小姐你別揪了,我耳朵都要掉了!”娜仁託婭被動跟着,抓着烏雲琪格的手,連連抱怨:“咱們再看會兒嘛,聽聽巷子裏這些嚼舌根也挺有趣的。”

    哼!

    烏雲琪格哼了聲,揪耳朵的手微微用力,然後鬆開,警告道:“你少聽這些貴婦言論,你要是敢學她們,我打斷你的腿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馬車行至洪武門前停下。

    周世顯看着站在前面的女子,以及身後一羣人,有些緊張轉身:“徐先生,有人。”

    徐妙雲這才撩起簾子。

    常氏抱着兩歲的朱允熥含笑站在洪武門外,身後跟着宮女、太監。

    徐妙雲忙吩咐:“世顯,你先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話中,趕忙帶着祈嫿下馬車。

    百姓來迎接也就罷了。

    大嫂都來迎接,這可就有點太隆重了。

    “大嫂。”徐妙雲牽着小祈嫿走到常氏面前,低頭催促好奇打量常氏的小祈嫿,“祈嫿,這是雄英阿哥的母親,快叫大伯母。”

    “大伯母!”

    小祈嫿甜甜叫聲,惹得常氏瞬間喜不勝收。

    把朱允熥交給身邊貼身老嬤嬤,微微彎腰,抱起小祈嫿,“沒想到,幾年不見,咱們家祈嫿,長得這麼漂亮可愛。”

    她這輩子,再也不能生了。

    想要個女兒也沒機會了。

    或許是四弟和妙雲把雄英當親子教導撫養吧。

    又或許,這小丫頭長得太漂亮可愛了。

    總之,時隔幾年再見,打心底裏喜歡的緊。

    常氏太熱情。

    小祈嫿能感受到這種喜愛沒摻假,可到底陌生,怯生生看向徐妙雲。

    徐妙雲沒好氣含笑瞪了眼。

    這黑心小棉襖,對四郎好得很。

    對其他人也不敢‘作妖’。

    唯獨在她面前,無法無天。

    “你在村裏時,大伯母還抱過你,你還在大伯母懷中水漫金山,怎麼不記得了?”

    小祈嫿聽聞後,捂臉把頭蒙在常氏胸前。

    常氏更是喜歡的緊。

    含笑看向徐妙雲,眼中含着感激,“小祈嫿繼承了你和四弟的所有優點,也不知,雍鳴現在什麼樣子?”

    她是真感激妙雲和四弟。

    舅舅觀摩回來後,專門單獨找到她,手舞足蹈誇讚四弟和妙雲把雄英教導的好。

    舅舅那個人,別看如今變了。

    可打心底裏,還很傲。

    能讓舅舅手舞足蹈,高興誇讚。

    可見,現在的雄英真的很優秀。

    “妙雲,快點隨我入宮吧,父皇母後還在等着。”

    “阿姐。”

    這時,李漁開口,“我先回府了。”

    徐妙雲剛準備說話,常氏便笑道:“陛下說了,你回來,也一起入宮,輝祖這些年在閩縣做的不錯,而且,魏國公府一家人,也都在宮內等着呢。”

    隨即,跟隨徐妙雲回來的親兵兄弟,被宮內朱元璋派出來的人帶走安置。

    徐妙雲母女和李漁,則隨着常氏入宮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坤寧宮宮院內。

    徐妙雲見到了朱元璋、馬秀英。

    “拜見父皇母後。”

    “祈嫿給皇祖父、皇祖母請安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爽朗大笑,迫不及待一把抱起小祈嫿,“讓皇祖父看看咱寶貝孫女……”

    馬秀英站在旁邊,看着朱元璋高興溢於言表,笑笑。

    重八是個傳統的男人。

    皇家現在也有兩個孫女了。

    一個是王美人生的。

    一個就是祈嫿了。

    王美人只是標兒的一個侍選。

    重八對這個孫女並未太多關注。

    可祈嫿卻是老朱家嫡出的長孫女。

    加之,重八感覺虧欠了老四,又無法彌補,對小祈嫿這份喜愛,就格外多了點。

    “大哥。”在馬秀英、朱元璋逗弄小祈嫿時,徐妙雲給朱標請安。

    餘光看了眼,站在朱標身邊,被朱標牽着手的小男孩。

    不用猜,她都知道,這是太子側妃之子,皇孫允炆。

    今天這個場合,朱允炆之母都沒資格參與。

    太子大哥卻把朱允炆帶在身邊。

    徐妙雲眼底擔憂一閃而逝。

    這幾年,金陵城的消息,他們也有所耳聞。

    比如,大哥十分疼愛朱允炆。

    不過,大哥是個理智的人,喜愛是喜愛,應該不會做糊塗事。

    徐妙雲急思轉念後,收斂思緒。

    朱標笑着點頭,“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吧,快去和徐叔他們打個招呼,你們休息一下,咱們就開飯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當晚。

    朱允炆回到太子側妃呂氏宮院。

    呂氏蹲在朱允炆面前,迫不及待打聽,“允炆,今天晚上,你皇祖父他們都說了什麼……”

    朱允炆到底只三歲多,口齒不清道:“皇祖父……十分喜歡那個朱祈嫿,還嗦,還嗦要朱祈嫿在宮內住着……”

    “還有呢?還有呢?”

    呂氏急切詢問,朱允炆搖頭。

    能記住這件事,也是羨慕朱祈嫿。

    皇祖父對他都從未如此疼愛。

    儘管沒問出更多消息。

    呂氏臉上,依舊不由浮現嫉妒之色。

    父皇對允炆也就那樣。

    畢竟父皇也很忙。

    可朱祈嫿一個皇孫女罷了。

    回來後,父皇竟然要把朱祈嫿留在身邊!

    憑什麼這麼不公平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午朝。

    朝臣們在等朱元璋抵達時,驚訝注意到,朱元璋手牽着一個精緻可愛的小丫頭出現在龍庭。

    小丫頭起先還怯生生,乖巧在一旁站着。

    不過,很顯然,朱老四家這個長女,是個古靈精怪好動的。

    很快就不老實起來。

    偷偷玩起了御案上的硃筆、摺子……

    又過了一會兒,似乎失去興趣,直接坐在御案旁,靠着御案睡着了。

    更令人驚掉眼睛的事情發生了。

    皇帝一邊聽取大夥兒彙報。

    一邊起身,輕輕抱起朱老四家小丫頭,讓小丫頭直接睡在龍椅上!

    沒規矩!

    朱老四怎麼教育閨女的,這麼沒規矩!

    許多朝臣暗暗腹語。

    很快,他們就見到了更沒規矩的事。

    往後一段日子,徐妙雲在徐府養胎。

    祈嫿被朱元璋、馬秀英留在宮裏。

    除了去大本堂學習的時間,宮內還算安靜外。

    只要小祈嫿不去大本堂學習的時候。

    宮內總有個‘小瘋子’,不是嘻嘻哈哈,在一羣宮女緊張看護下放爆竹。

    就是牽着一隻,大本堂皇子皇女們養的羊,在各個嬪妃宮院的花圃中到處霍霍。

    徐妙雲聽聞小祈嫿把皇宮鬧得雞飛狗跳,入宮接人,朱元璋大手一揮,“這是咱允許的。”

    “咱們皇宮內,雖然沒有海灘讓她玩耍,但可玩的也很多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早從祈嫿口中,打聽到,這羣孩子們,除了學習,日常在雞籠嶼都做什麼。

    學習、練武、去軍營。

    剩下的時間,可以放開了玩。

    去海灘撿貝殼捉魚。

    跟着明霞、明月去海灣附近山上摘野果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小祈嫿在皇宮這些天,學習時就有板有眼認真學,玩耍時,就瘋玩。

    可比她那些小叔叔、小姑姑們強多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自此,朱棣尚未回來。

    小祈嫿先倒是出名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雞籠嶼。

    臨近五月。

    朱棣從巴拉望島返回。

    蔣進忠第一時間向朱棣坦白。

    造船廠。

    朱棣仰頭看着高達四丈的戰船,滿臉震驚。

    上面三層船艙,之前糊弄他,僞裝的射擊口,已經拆除僞裝。

    一門門黑乎乎火炮,從射擊口探出來。

    連帶甲板。

    一側船舷就八十門火炮。

    朱棣有些呆滯,‘這個時代,就能造出這種級別的戰船?’

    這艘戰船肯定沒寶船大。

    可寶船那是二三十年後的事情!

    而且,即便是寶船也沒有配置這麼多門火炮!

    歷史上,即便是明朝末年,大明的火炮戰船,最多也就配置三四十門火炮。

    或許,西班牙、葡萄牙的頂尖級火炮戰船,有配置這麼多門火炮。

    可現在整整提前了兩百多年!

    他有種不切實際感。

    在他的設想中。

    未來二三十年內。

    現在改裝的二十四門火炮戰船,不斷改進,更適合航海就不錯了。

    朱棣轉頭,看着身後謹小慎微三人,頓時氣笑。

    膽大包天,揹着他,搞出這麼大艘戰船。

    現在裝什麼可憐!

    “別在我面前裝模作樣!”

    俞靖三人頓時笑了。

    朱棣詢問:“確定,這艘戰船的建構,能承受一百六十門火炮同時齊射的力量?確定,能航行?”

    俞靖當即震天響拍着胸脯,保證:“王爺,你回來前,我帶着兄弟們已經進行海試了,還專門挑選惡劣天氣……”

    一艘戰船不算火炮都花了八萬兩。

    這筆錢,足夠武裝一個陸軍鎮了。

    這麼大一筆錢砸進去,要是造個樣子貨。

    他就先殺設計這艘船的工匠,然後在自裁。

    沈至笑着解釋:“王爺,這艘船綜合了咱們海軍海上行軍作戰的經驗,同時,這艘船的圖紙,也不是憑空想象的……”

    他和俞靖從江浙,綁票綁來的船工中,祖上在宋朝的造船廠當監工。

    後來,又給元朝造船。

    元朝征討占城、倭國,遭受巨大失敗後。

    其祖上就開始根據失敗經驗,結合原有中原造船技術,設計適合大海作戰的戰船。

    可惜元朝後來放棄海軍投入。

    “王爺,我們使用的造船圖紙,就是這名船工祖上留下來的圖紙,經過修改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這才有些信心。

    這艘船是有傳承的。

    不是這三個混賬,好大喜功,憑空想象出來的。

    有傳承,至少一定程度,符合事物發展規律。

    據說,陳祖義的旗艦,就是當初元朝的戰船。

    那艘旗艦,比這艘戰船都要大。

    “帶我去裏面看看。”

    隨後,朱棣一行人登上戰船。

    從甲板的三幅巨大風帆,一直參觀到底層船艙。

    底層船艙分爲水密艙、壓艙、動力艙。

    動力艙引起了朱棣重視。

    三頭牛拴在動力艙的巨大轉盤。

    就像農村的石磨。

    牛拉着轉盤轉動。

    “王爺,剛開始,這艘船最初設計,也是按照咱們現有的戰船,船尾後面增加了數個旋轉擼,無風時,人力驅動,可我們考慮不周,建成時才發現,想驅動這麼大一艘戰船,至少需要一百個人同時發力,才勉強能驅動旋轉擼……”

    而且還不持久。

    最終,他們想到了蓄力。

    只要讓牛適應海上風浪,完全可以取代人力。

    而且,三頭牛的牽引力,可比一百人大多了。

    朱棣好奇詢問:“旋轉擼在水下是半旋轉,人在船艙內前後搖擺擼就行,可這艘船,牛是轉圈,如何實現旋轉擼在水下半旋轉?”

    俞靖得意笑了,“王爺英明,一下就看到了咱們這艘戰船,最核心的發明,重新改裝後,這艘戰船使用的不是旋轉擼,是鐵鑄的三片扇葉,力量更強,不藉助風力,完全蓄力的情況下,別看這艘船大,但速度完全能跟上咱們現在使用的戰船!”

    其實,之所以用了兩年多才竣工。

    就是被卡在這個問題上。

    使用蓄力。

    讓牛轉圈可以。

    讓牛像人一樣,前後搖擺擼就不現實。

    可旋轉擼的特徵,又決定了,只能在水下半旋轉。

    當時可把他和沈至差點愁死。

    如果一艘戰船,失去風力,就動彈不得。

    那根本就是個殘次品!

    總不能,真的用一百多人,將近兩百人,只負責搖擼吧?

    海軍遠行、商船遠行。

    船上的人越少越好,每個人的使用,都要發揮到最大價值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好在最終,那羣工匠爭氣。

    從小雍鳴、小祈嫿玩竹蜻蜓受到啓發,搞出了這個三葉扇。

    朱棣微微愣怔,張了張嘴,一時間都不知該說什麼。

    這不就是螺旋槳嘛!

    這的確是個技術性突破。

    但這次的突破,巧合性太多了!

    “牛能適應海上顛簸?”朱棣詢問。

    “能能能!”俞靖忙不迭點頭,“這兩年,我們一直揹着王爺,偷偷把牛裝在一艘海軍戰船船艙內飼養,已經培訓出十幾頭能適應海上顛簸的牛。”

    朱棣沒好氣瞪了眼,“這次你們能成功,有太多巧合了,就說這扇葉槳,可能就卡你們好幾年,我准許你們積極創新,但不要太好高騖遠,一步步來。”

    他不喜歡一口吃個大胖子。

    小步慢跑,跑的才穩,取得成就才紮實。

    俞靖三人忙點頭。

    記住就行。

    不管怎麼說,三個混賬都立了大功。

    有這類戰船。

    他麾下的海軍,就能獨立行駛到更遠地方!

    或許,等控制呂宋後,繼續向南,探索澳洲也不是不可能。

    “愣着幹什麼,帶我出海,感受感受這艘戰船。”

    “遵命!”

    俞靖咧嘴笑着領命後,轉身就往頂層甲板跑去。

    嗚嗚嗚……

    很快,號角聲響起。

    長三十三丈的巨型戰船,從船塢內駛出,駛入海灣內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隨後。

    朱棣一邊在雞籠嶼繼續訓練第一鎮、第一混成協。

    同時密切關注着朝廷方面消息。

    海軍則在俞靖率領下,積極訓練相互配合戰術。

    六月份。

    朱棣收到了遼東戰起的消息。

    隨後,好消息接二連三開始傳來。

    九月份。

    雞籠嶼,府中議事廳。

    海陸以及蔣進忠爲首的文官,三班人馬濟濟一堂。

    “俞靖,朝廷在遼東大捷的消息不斷傳來,看樣子,王爺此番來,就是決議回朝,你們海軍訓練的怎麼樣?行不行啊?”

    “老譚,你就放一百個心!保管把你們第一鎮,風風光光送到金陵!”

    “喂喂喂,你們兩個能不能考慮一下,我這種無法回去的人!小心以後,一個銅錢也不給你們!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