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五章:朱元璋嚴懲太子系,萬人空巷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4319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四月初。

    徐妙雲一路走走停停,終於抵達金陵境內。

    隨着徐妙雲母女二人進入金陵境內後,蔣瓛終於鬆了口氣,不再遮掩徐妙雲母女的蹤跡。

    消息迅速在金陵傳開。

    “燕王妃回來了!”

    “什麼時候,俺得去迎接,雖說,這些年燕王主要造福福建百姓,可咱們金陵隨着建成鄉土村社的縣府越來越多,日子都好過了。”

    “嗨,別的什麼也別說,自從土橋村米鋪進駐金陵後,金陵的米價都跌了不少,據說,很多人把這筆賬,也算到燕王頭上了,現在燕王妃和郡主回來,俺說什麼都要去迎接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姓聽聞後,議論紛紛。

    多是正面的。

    可朝中議論,味道就有些變了。

    “哼!某些人虧心事做多了,分明是害怕了!”

    “可不,要不然,妻女回朝,爲何如此低調?”

    “陛下把整個錦衣衛精兵強將都派出去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啪!

    御書房,朱元璋怒而拍案,看着劉伯溫:“劉基,這幾日,六部衙門議論些什麼,你知道吧?”

    劉伯溫默然點頭。

    這些人,除了說些風涼話,還能做什麼?

    也就算準了在大明,做主之人,不是燕王。

    若是去福建,或者去燕王治下的東番,他們敢說這種話?

    給這些人幾個膽子,都不敢說。

    在大明,燕王始終都保持着剋制。

    可在東番。

    看看燕王的手段!

    這些年,隨着燕王逐步統治東番過程中。

    東番不是沒有部落或者過去的移民村抵制。

    可下場呢?

    血淋淋的教訓!

    還有大儒吳海。

    燕王說殺就殺。

    還給吳海立碑,上書:大儒吳海,爲元朝盡忠守節,爲朱四郎殘暴所殺!

    霸道之舉。

    非但沒讓福建百姓排斥。

    相反,吳海堂堂一代大儒,卻成了福建人人喊打的對象。

    遺臭萬年!

    “回去把這幾個跳的最歡的,給咱扒了官服,趕出朝堂,其本人,及後代子孫永不錄用!”朱元璋冷冷把一張紙條推向前面。

    劉伯溫臉色頓變,快速走過去,拿起紙條。

    看着其中幾個人。

    竟然還有太子系支持者。

    頓時暗驚。

    陛下這是怎麼了?

    無非就是說了幾句風涼話。

    怎麼這回,連太子系的都不放過。

    對其本人永不錄用也就罷了。

    後代子孫也永不錄用。

    這懲罰,對於士紳人家來說,只比抄家滅族好點。

    皇帝可是開國之君。

    他說的話,後世君主,大概率是不敢違背啓用。

    對方唯一的機會,就是等過個幾十年,家族子弟先過繼給其他姓氏,改名換姓,再試着科舉。

    不過,這對燕王是好事。

    反映了燕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劉伯溫不知,朱元璋本就因朱棣,用這種方式低調送妻女回京,感覺十分虧欠。

    這個時候,有官員跳出來說風涼話。

    這就是往刀尖上撞。

    以至於,有兩個太子系支持者跳的十分歡,此番,朱元璋也沒選擇睜只眼閉只眼。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

    當天,劉伯溫返回左相官衙。

    第一時間按照朱元璋給出的名單,下令將幾個跳的最歡的官員,扒掉官服,傳達了其本人,及其後代子孫,永不錄用的聖諭。

    一時間,整個六部官衙,寒蟬若驚,瞬間安靜。

    百官甚至都不敢大聲說話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數日後。

    徐妙雲行抵江寧縣。

    本想前去看看春曉、民豐。

    恰逢春曉、民豐跟着王老先生,去領縣出診。

    方孝孺聽聞消息,親自接待徐妙雲一行人。

    縣府衙門。

    “王妃,土橋村鄉親們已經知道你要回來,你是先回村裏呢,還是先回金陵。”

    蔣瓛站在一旁,瞧着方孝孺對徐妙雲的恭敬,不由腹誹,‘這還是太子的支持者?’

    徐妙雲微微有些詫異,“鄉親們怎麼知道的?”

    她回來的消息,是進入金陵地界後,錦衣衛才不再壓制。

    鄉親們怎麼可能這麼快知曉?

    方孝孺笑道:“王妃,土橋村在縣城內開設了米鋪,不光縣城,如今,土橋村聯合周圍十幾個村子,已經把米鋪開設到了金陵城以及周圍好些個縣府,江寧縣城的管事之人,聽聞消息後,就跑去土橋村彙報消息了……”

    徐妙雲恍然大悟,又有些驚訝。

    村裏在江寧開設米鋪之事,是很早的事情,她也很早就知道。

    剛纔忽略了此事。

    倒是在金陵開設米鋪,她並不知曉。

    隨即笑着搖頭,“我們先回金陵……”

    她不想回金陵那個是非之地。

    可她的身份,如果回來了,不回金陵城,直接回村裏。

    指不定又有多少攻訐四郎的聲音出現。

    “你幫我給鄉親們送個口信,過段時間,我們會回金陵。”

    方孝孺點頭應下。

    對於這個結果,他也早有預料。

    徐妙雲在江寧短暫休整,繼續動身,趕往金陵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縣令,只燕王妃回來,就如此大動靜,真不知,燕王回來時,會有多大動靜,也就是燕王妃低調,不然,咱們江寧百姓都會萬人空巷迎接,這幾天,百姓的盛讚聲可很高,都想感謝這位王妃。”

    方孝孺收回視線,看着身邊的縣丞。

    “你剛來,無法深刻體會,江寧百姓對燕王夫婦的感激,咱們江寧能成爲金陵鄉土村社典範縣,江寧百姓能普遍吃飽飯,都得感恩這對夫婦。”

    這個縣丞是新調任的。

    以前的楊縣丞,因爲協助他建設成鄉土村社。

    屬於熟悉鄉土村社的典範官員。

    總算突破了官場桎梏,調任西北一個下縣擔任縣令。

    別看只是去一個下縣擔任縣令。

    楊縣丞這種只有秀才身份的縣丞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建設鄉土村社這種機緣。

    可能一輩子也無法從縣丞,以秀才身份,升任縣令!

    多少進士都排隊等着吏部安排官職。

    何況是一個秀才。

    這位楊縣丞也十分感激燕王夫婦!

    “別說咱們江寧,整個金陵境內的百姓,提及燕王夫婦,說壞話的,那就是沒良心!”

    燕王妃在江寧還能保持低調。

    可到了金陵,就不能了!

    他都能猜到,金陵百姓夾道相迎的情景。

    身爲太子的支持者,此情此景,雖然令人壓力很大。

    但這是人家夫婦該得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臨近傍晚。

    快宵禁時。

    在朱元璋授意下。

    燕王妃抵達金陵城的消息,插上翅膀瘋傳金陵大街小巷。

    “燕王妃回來了!”

    “千真萬確的消息!”

    “據說,太子妃帶着皇孫,已經在洪武門等着,親自迎接燕王妃!”

    “嘶!咱們迎接也就算了,太子妃怎麼都親自迎接?”

    “忘了?太孫一直受燕王和燕王妃教導!”

    “對對對,那是該迎接,太孫學會燕王的本事,將來咱們老百姓有福氣了!”

    “快,咱們去巷口附近等着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東宮。

    側妃寢宮。

    “什麼?太子妃親自去迎接徐妙雲?”

    呂氏聽聞消息驚起,“太子爺呢?”

    貼身侍女彙報,“側妃,太子爺帶着咱們皇孫去了皇宮。”

    “徐妙雲何德何能?”

    呂氏喃喃自語,滿城百姓迎接也就罷了。

    太子妃去洪武門等着。

    太子爺去宮內!

    徐妙雲只是燕王妃,只是朱四郎的妻子罷了!

    同樣震驚羨慕的,還有王美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紫巷。

    “小姐,快點,再晚了,咱們就佔不到好位置了。”沒有門匾的府宅門口,亭亭玉立的少女催促着。

    整個朱紫巷已經燈火通明。

    家家戶戶全都出門,往洪武大道涌去。

    烏雲琪格從府宅內走出來。

    娜仁託婭雙手環臂,上下審視,“小姐,你不會是羨慕吧……”

    啊!

    娜仁託婭話未說完,額頭就挨了一個響慄。

    烏雲琪格沒好氣笑道:“是個女人都應該羨慕,但這是人家妙雲小姐該得的,天下的女子很多,可不是每個女子,都能像人家妙雲小姐這樣,輔助朱粗魯,做成這麼多大事。”

    朱粗魯好命。

    她百分百肯定。

    朱粗魯如果不是娶了人家徐妙雲。

    換個女人,朱粗魯做不出眼下的一番事業。

    一個好女人,對一個男人的事業有着巨大幫助。

    可世間,如馬皇後、徐妙雲這樣的女人,卻鳳毛麟角。

    朱紫巷的權貴,都在議論,朱粗魯最像朱皇帝。

    要她說,朱粗魯的好運氣,也像朱皇帝。

    “走吧!”

    等兩人抵達洪武大道時。

    已經站滿了朱紫巷官員權貴家眷。

    “前面街道,全都是百姓!”

    “聽說陛下親自下令,今天的宵禁,延遲一個時辰!”

    “妙雲阿姐真是太幸運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烏雲琪格聽着傳入耳中,酸溜溜的羨慕聲,不由瞥了瞥嘴。

    身爲女人羨慕很正常。

    可泛酸就有些讓人不齒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城門處。

    “徐先生!”

    徐妙雲馬車靠近城門時,突然聽到有人激動大喊。

    叫她徐先生的。

    肯定是土橋村就認識的。

    撩起簾子,就見被錦衣衛擋在外面的小夥子。

    周世顯。

    沒想到,當初那個內向的少年,如今也蛻變成大小夥子了。

    “孃親,他是誰?”小祈嫿爬在窗口看着,好奇詢問。

    徐妙雲笑道:“周浪叔叔家長子周世顯,當初你和阿哥襁褓時,還抱過你們,你身上帶着的玉佩,就是他代替你周叔,送你和阿哥的。”

    話罷,衝蔣瓛說道:“蔣指揮使。”

    蔣瓛其實早認出周世顯。

    江寧境內,凡是和朱四郎夫婦走的近的,都在他暗中監視中。

    何況,周世顯如今身份不同了。

    周世顯走過來,看着爬在窗口,古靈精怪可愛的小女孩兒,微微愣怔,隨即靦腆笑問:“徐先生,這是小祈嫿吧?”

    徐妙雲點頭。

    昔日靦腆內向少年。

    現在還保持着本色。

    “小祈嫿,認不認識我?我還抱過你呢!”

    小祈嫿笑着道:“不記得了,但我知道,你是世顯大哥,周叔叔的長子。”

    周世顯笑的更高興靦腆,請求道:“徐先生,能讓我再幫你牽馬嗎?”

    他出城,就是想幫徐先生,像以前,再牽次馬。

    別的報答方式,他也想不出來。

    也沒這個能力。

    他是代表自己,不是代表父親。

    朱先生、徐先生也教了他很多。

    徐妙雲看着周世顯,不由想到,當初她和四郎每次去江寧,但凡眼前的靦腆內向少年知道。

    總要早早等在城門口。

    然後搶着牽馬趕車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周世顯聞聲,不由高興笑了,來到馬車前,坐到車轅上。

    坐在另一側車轅的老兄弟,看到周世顯後,笑道:“老周家老大,懂得感恩,好樣的!”

    豎了個大拇指,把繮繩交給周世顯。

    周世顯臉有些微紅,撓了撓頭,接過繮繩。

    馬車重新啓動,緩緩通過城門,向甕城而去。

    徐妙雲詢問:“世顯,你怎麼在金陵?”

    “徐先生,土橋村在金陵開設了一個很大的米鋪,八叔他們讓我來當掌櫃的,咱們土橋村的糧食,平價,良心,十分受金陵百姓歡迎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來了!”

    “王妃來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馬車剛剛駛入甕城城門洞,裏面等着的百姓看到時,頓時激動大喊。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