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六章:世界中心將從大明,轉向朱棣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9756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朱棣第一時間下令孫元楚所部列陣。

    第一營六百多人,排成六個橫隊,齊頭並進走出一里左右,雙方遙遙相遇。

    大約兩裏距離。

    陳忠所部,馬六甲新軍停下時,孫元楚也第一時間命令第一營將士停下。

    雙方都開始默默裝填火藥、彈丸。

    藍玉站在朱棣身邊,遙遙看着對面的海盜步兵。

    雖然軍服不一樣。

    對面海盜軍服,更像大明制式軍服,並不是陸軍第一鎮這種分體式。

    不過,隱約間,還是能從很多方面,看到對面的海盜步兵,隱隱間和陸軍第一鎮相似。

    大量的火器配置。

    軍銜。

    從軍銜又能觀察出,陳家海盜步兵也是五人一伍。

    藍玉氣笑了。

    娘的。

    大明還沒效仿朱老四的陸軍第一鎮進行重新整頓編練。

    四海上這些勢力,反倒搶先大明一步!

    餘光瞥視朱棣……

    心中十分急切。

    朱老四搞出來的新東西,大明內部,要麼是爭執不下,到底要不要跟。

    要麼就是礙於各種原因,束之高閣。

    就比如長管身火銃。

    匠作監太子系統內的混蛋,就因爲一點齷齪想法,朱老四親自指明了長管身火銃的改進方向,讓他們集中匠作監優秀匠人去改進。

    這羣混蛋,竟然悄悄把此事壓下去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總之,大明內部自高自大,狹隘心作祟。

    導致無法迅速跟進朱老四搞出來的新東西。

    可四海上這些小勢力、蠻夷小國不同。

    他們沒那些自高自大,狹隘心作祟。

    他們本來就落後。

    朱老四以大明皇子身份,出現在四海之上,搞出來的新事物,還展現出優越性。

    可以預見,這些蠻夷小國,即便無法像他們這樣,被朱老四不設防觀摩。

    但哪怕是學個表面,也一定會迅速跟進。

    只要肯學,哪怕只能學個表象,花點時間,也一定能琢磨出一些東西。

    往後是不是這些蠻夷小國,會比大明更加先進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‘如大明無法做出改變,這恐怕是必然的。’

    藍玉得出一個十分悲觀的結論。

    他們已經知道。

    朱老四有橫掃四海的野心。

    當朱老四開疆拓土時,一定會把鄉土村社、僱工身股制……

    等等所有的一切,推廣出去。

    幾乎可以預見。

    朱老四勢力範圍內,會迅速發展,或許未來的天下中心,就會從大明轉移到朱老四建立的勢力……

    萬邦來朝。

    朝拜的就是朱老四!

    若真發展到這一步。

    朝廷能接受這種落差嗎?

    反正他接受不了!

    學習!

    一定要潛心學習!

    擺正態度!像個學生一樣學習!

    可他一個武將,如何改變這一切?

    藍玉忽然意識到,他一個人十分無力。

    就算加上沐英也不夠。

    視線從朱棣,轉移到方孝孺等人身上,‘他們呢?這些年輕人,又有幾個,能像學習聖賢書一樣,潛心學習朱老四……’

    他無法判斷。

    但依舊很悲觀。

    陛下比較保守。

    太子爺威望不足,而且論魄力,也無法和朱老四相比。

    這一點,從太子爺直接否決在大明境內,推行僱工身股制就可以看出。

    不就是怕天下烽煙四起嗎?

    怕什麼!

    搞成鄉土村社,籠絡住農民。

    只要有口飽飯吃,農民絕不會跟着造反。

    元朝當初要是肯給他口飽飯,他肯定不跟陛下造反,甚至陛下自己都不會造反。

    士紳、商賈造反,殺就是了。

    殺一萬不夠。

    那就殺十萬!

    他十分肯定,若朱老四換做太子的位置,有人阻擋他的野心、志向,別說殺十萬。

    屠百萬!

    朱老四都敢下令!

    朱老四的好說話,只是表象,這人內裏,實則十分狠辣。

    他領教過

    請朱老四回朝幫忙……

    “殿下,對方派人過來了。”

    孫元楚的聲音,打斷藍玉思緒。

    擡頭望去……

    一個陳傢俬兵,雙手高舉,其中一隻手,舉着一面白旗走來。

    雙方相距不過兩裏罷了。

    對方很快抵達。

    “小……小人奉將軍命令,求見明四皇子燕王朱棣。”

    膽怯結巴聲響起。

    朱棣吩咐道:“孫元楚,把人帶來。”

    很快,陳傢俬兵來到朱棣面前,好奇打量一下,忙低頭,捶胸行禮,“四皇子,陳將軍想知道,你們這部兵馬,是否是陸軍第一鎮新軍?我部也是剛成軍的新軍,將軍想打一場新軍與新軍之間的較量,看看我們兩家,誰的新軍更勝一籌!”

    ‘果然!’

    藍玉與沐英頓時激動對視。

    原本,朱老四的新軍實戰,已經讓他們很激動。

    沒想到,對面也是一部新軍!

    這可真是意外之喜!

    朱棣略微有些詫異。

    他知道,駐守巴拉望島的陳家部將,叫陳忠。

    此刻,他對此人還生出一點欣賞。

    隨即點頭道:“不錯,這是我陸軍第一鎮第一協第一標第一營。”

    陳傢俬兵再次捶胸行禮後,轉身離開。

    快速返回陳軍陣前。

    “將軍,明四皇子親口說了,這是他麾下陸軍第一鎮第一協第一標第一營。”

    陳忠點點頭,視線再次投射到第一營新軍陣列上。

    “回堡壘告訴陳金北,明四皇子新軍一個營六百餘人,比咱們陳家一個營軍制要小,對方行進中,陣列都十分整齊……”

    “裝配一種管身很長的火銃,讓他接下來,不要因爲關注我是否戰死而分神,仔細觀察,明四皇子陸軍新軍作戰……”

    “若我們戰敗,不要管我們生死,你們保護陳金北,馬上離開巴拉望島,返回馬六甲,把觀察到的一切,都告訴家主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陳傢俬兵領命後離開。

    陳忠扭頭,眺望堡壘。

    模糊的人影,肯定是長子。

    他報答了陳家恩情。

    若他用性命,爲陳家換取的信息,陳家抓不住這個機遇,或者抓住機遇,將來還是輸了。

    他家就不欠陳家什麼了。

    收斂思緒,收回視線,落在陣列上。

    新軍步兵和水軍不一樣。

    水軍是當初撤離雞籠嶼,一路折返途中,收編的海盜。

    步兵則是真正吃陳家飯、穿陳家衣、拿陳家餉培養起來的。

    其中,一半與他一樣,都有中原血統。

    剩下的蠻夷民,也早被陳家同化,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原閩南話。

    “你們應該很清楚,站在對面的是什麼人!”

    陳忠突然深吸氣,大喊道:“來自中原明王朝的四皇子,燕王朱棣!”

    “今天,我們這些數百年前就流亡海外的化外之民,就要挑戰這位被明王朝放逐到四海之上的明四皇子!”

    “他們是新軍!”

    “我們也是一支新式軍隊!”

    “今天,新軍對新軍!化外之民對明四皇子,拿出我們的血勇來,讓明四皇子看看,咱們的祖輩,敢在數百、上千年前,漂洋過海,在異域他鄉,披荊斬棘開拓,我們傳承祖輩的血勇,比他明四皇子強!”

    “告訴本將,你們敢嗎!”

    “敢!”

    “敢!”

    “敢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陳忠聽着將士們昂揚聲,脣角浮現笑容。

    戰意足夠了!

    兵力還佔據優勢。

    若輸了。

    他們也不是輸給明四皇子背後的大明。

    而是明四皇子本人!

    說實話,他挺佩服對方的。

    一百艘海軍戰船。

    人數至少也有六七千吧?

    卻只帶了陸軍第一鎮的一個營登陸。

    這份自信。

    壓得他喘不過氣來。

    要知,對方在閩縣,已經證明,有以少勝多的本事。

    不過,這回,明四皇子肯定沒騎兵!

    鏘!

    陳忠猛地拔刀,揚刀直指對面孫元楚第一營,“進攻!”

    嗚嗚嗚……

    號角聲中。

    嗒嗒嗒……

    步點聲傳出。

    孫元楚目睹一千人陣列,步點雖然不算整齊,略微有些雜亂。

    但這種紀律性,已經超出了朝廷步軍。

    他在閩縣,見過朝廷步軍。

    當初的海防兄弟,就達不到對面陳傢俬兵的程度。

    眼中躍躍欲試,舔了舔嘴脣,扭頭,“殿下,卑職想和陳家新軍,堂堂正正打一場!”

    他們新軍中,也有些獨特戰法。

    比如,排槍射擊時,分配數十人,儘可能瞄準敵方將領打。

    只要打掉對方將領,一定會影響對方指揮系統。

    甚至,爲了配合這一戰法。

    雞籠嶼火器工坊,已經開始慢慢研究,提高射擊精度的法子。

    高精度的火器,不需要全軍列裝。

    一個營,列裝五六人就足夠了。

    這種火器的成本高一點,王爺也不在乎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這些戰法,都是王爺帶着大家,在訓練中摸索出來的。

    爲將者。

    爲贏得戰爭,可以不擇手段。

    這點,他牢記於心。

    但今天,他想堂堂正正打敗對方。

    朱棣含笑點頭,“今天這場戰鬥,你是指揮,所有人都得聽你的,你想怎麼打,就怎麼打。”

    今天這場戰鬥。

    他不準備參與。

    會站在後方觀看。

    從中發現問題,接下來糾正。

    也是要檢驗這支新軍,沒有他指揮,能發揮出多少訓練成果。

    到底,有沒有把訓練內容,牢牢刻在腦子裏,刻在身體裏!

    即便戰敗也沒關係。

    碼頭上,海軍已經開始集結。

    第一營勝敗,於他而言,都是一種收穫。

    孫元楚手握劍柄,聞言,立刻就明白朱棣的想法,握劍的手指微微鬆開,又緊緊握住。

    很緊張!

    更激動!

    鏘!

    指揮劍出鞘,孫元楚大喊:“交叉火力進攻!”

    嗒嗒嗒……

    第一營將士,隨着孫元楚號令下達,最前面三個橫隊率先踩着步點啓動。

    第一營副管帶,帶着後面三個橫隊緊隨其後。

    逼近陳家新軍過程時。

    兩個三橫隊方陣漸漸齊平。

    然後呈倒八字形,向陳軍迫近中展開。

    藍玉、沐英等人都知道,這是陸軍第一鎮,最爲典型的交叉火力進攻。

    可陳忠不明白。

    更爲整齊的步點,‘嗒嗒’傳入耳中,仿若踩在心頭!

    ‘明四皇子的陸軍第一鎮,訓練更好!’

    雖然佈置,明四皇子新軍第一營擺出一個倒八字到底有什麼好處。

    可從步點,已經能判斷,對方訓練更好。

    整齊劃一的步點,給人壓迫感很強烈。

    “三百步!”

    “兩百步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方孝孺等人緊張關注,全都悄悄握拳,目測着兩方陣列大致距離。

    藍玉、沐英幾個武將,則緊張關注着,孫元楚營能壓到多少步才射擊。

    長管身火銃有效殺傷射程是一百步左右。

    但無疑,距離越近,殺傷力越大!

    能否重現朱老四守閩縣時,五十步距離?

    應該不行吧?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是支新兵。

    而且,此戰朱老四並未站在最前面,和將士們站在一起。

    孫元楚可沒朱老四的威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嗒嗒嗒……

    衆人心思各異,衡量這場戰爭的影響及意義時。

    兩方將士,卻越來越清晰,聽到對方的步點聲。

    八十步!

    陳忠目測距離,第一時間下令:“襲擾性射擊。”

    雖然上次閩縣戰鬥,已經證明,襲擾性射擊,無法誘使明四皇子軍隊慌亂下射擊。

    但他還想試試。

    畢竟,這只是一支新軍!

    據說,老兵很少!

    所有老兵幾乎都擔任各級將領。

    砰砰砰……

    零星的射擊聲響起。

    孫元楚及副管帶,大聲呼喝:“穩住,訓練中,王爺怎麼教大家,現在就怎麼做,不聽號令者,斬!”

    藍玉等人瞬間收斂思緒,聚精會神觀察戰場態勢。

    藍玉低語詢問:“殿下,陳家新軍這麼早射擊,看來訓練不到位。”

    陳家新軍用的是類似大明的短管身火銃。

    在八十步範圍,準頭小,威力弱。

    只有擊中面門,才能產生殺傷性。

    孫元楚營,待着藤條編織的頭盔,上身穿着鎖子甲,這個距離,射擊,殺傷力很小很小。

    朱棣解釋道:“永昌侯誤會了,這是敵軍的襲擾性射擊,咱們大明對火器的使用戰術,說實話,比這羣經常劫掠打仗的海盜,還稍微落後點,襲擾性射擊,能給對方造成強烈的心理壓力,一旦士兵撐不住,崩潰了,不但影響士氣,而且還會在慌亂中,提前射擊……”

    藍玉、沐英等人瞬間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這等戰術,他們還真不知道。

    大明集中使用火器,還是沐英在洪武十二年,開創先河。

    砰砰砰……

    激烈的射擊聲就在此時,突然響起。

    是陳軍!

    陳軍進入七十步內,率先排槍射擊。

    朱棣立刻結束和藍玉談話,擡頭緊張看去。

    短管身火銃,在七十步距離射擊,威力也已經十分大了。

    只見將士們在聲音響起的瞬間,第一時間條件反射下意識低頭。

    這是避免彈丸擊中沒有防護的面部。

    七十步距離。

    只要微微低頭,藤甲蒙布頭盔足夠抵消大部分殺傷性。

    痛苦悶哼聲響起。

    倒八字兩個陣列,第一橫隊,瞬間各有數十名將士悶哼倒地。

    藍玉、沐英聽到微弱悶哼聲,眼睛瞬間瞪大。

    這怎麼可能!

    這可是一羣新兵!

    就是大明軍中老兵,受傷倒地,也會痛苦喊叫。

    朱老四是怎麼把一羣新兵,訓練到這種程度。

    無他。

    去歲一年,朱棣泡在營中練兵,每天臨近傍晚,都要帶着所有士卒,踏步走半個時辰尖銳石子路。

    將士們每天腳底流血。

    卻都要跟着朱棣,一起忍着不能發聲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將士們腳底板出現了一層厚厚老繭。

    無懼尖銳石子的同時。

    也練成了疼痛,潛意識咬牙忍着的應激反應。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陳忠看到這一幕,瞬間瞪大眼,絕望一閃而逝,隨即,滿臉慷慨赴死之色涌現,舉刀大喊:“殺!”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新軍的表現。

    已經讓他隱約看到了戰爭結果。

    壓到七十步內射擊。

    是陳傢俬兵,經過訓練成軍後,最佳的狀態。

    很顯然,明四皇子的陸軍第一鎮,還能比這個距離更近!

    接下來,他們則要面對,第一營的排槍射擊。

    此戰能不能打贏,只剩一個機會。

    捱過第一營排槍射擊後,近身肉搏戰中取勝!

    “殺!”

    陳軍大聲吶喊,衝向孫元楚營。

    從七十步到六十步。

    十步距離,轉瞬即至。

    “放!放!放!”

    孫元楚肩頭滲出鮮血,極度緊張中,歇斯底里連續大喊。

    砰砰砰……

    炒豆子般密集槍聲響起。

    第一排射擊結束,已經開始安裝銃劍,第二排密集排射響起,第三排……

    短短瞬間,從濃煙中衝出來的陳軍,在倒八字形交叉火力,密集彈丸籠罩中成片倒下。

    趁着陳軍短暫恐懼混亂,已經安裝好銃劍的第一橫隊將士,不用孫元楚和副管帶下令,在隊官、排長、棚正率領下,端着火銃,沉默不語,衝出煙霧,撲向陳軍。

    第二排、第三排緊隨其後。

    副管帶跟隨朱棣縱橫過草原。

    對戰場局勢變化十分敏銳。

    第一時間,率領三個橫隊,斜插衝入陳軍後方的刀盾兵。

    陳軍的火銃手,已經扔掉火銃換成佩刀。

    經過密集打擊後。

    六百多沒有盾牌的火銃手,只剩四百多人。

    雙方相遇,都是五人一組。

    猛烈碰撞在一起。

    混亂的廝殺中。

    藍玉敏銳發現了一絲端倪,側頭對沐英低語,“快看燕王新軍將士,他們的火銃配置銃劍,佔據長度優勢……”

    銃劍配置火銃,幾乎就是一杆長槍。

    對刀的優勢太明顯了。

    敵軍想要靠近時,五人一組,在棚正帶領下,猛地排槍刺出。

    敵軍還沒砍到他們,就被他們捅成馬蜂窩。

    而且,朱老四的新軍,拼刺戰術十分好。

    五人一組配合十分得當。

    戰場上,出現了很詭異的一幕。

    朱老四新軍,開始在棚正帶領下,就近向隊官匯合,十人一組,二十人一組,專找一些陳軍人數不佔優勢的小團體衝殺。

    而剩下的一些五人組,則端着火銃,背靠背,相互配合,面對十數陳軍圍攻。

    因爲武器長度,以及拼刺戰術配合嫺熟,竟然能頑強頂住陳軍十數人圍攻。

    但陳軍一些五人組落單小團隊,卻無法承受朱老四新軍,十人一組,二十人一組配合猛攻。

    後方,副管帶帶着三百多將士,死死纏住近身肉搏戰中。

    最厲害的刀盾兵。

    迫使刀盾兵無法支援前面,只拿刀,沒有盾防護的陳軍火銃兵。

    “老四的新軍是最後贏家。”沐英面色沉凝道。

    黃子澄聽聞後,不解詢問:“西平侯這怎麼可能,就算排槍射擊中,陳軍損失大,但兵力上,還是陳軍戰優勢啊!”

    陳軍一個營一千人。

    排槍射擊後,損失兩百多人。

    可還有七百多人。

    人數依舊比朱四郎新軍第一營,略微佔優。

    沐英瞥了眼黃子澄。

    他從對方話語中,聽出對方似乎盼着老四戰敗。

    懶得搭理。

    繼續對藍玉說道:“誰遇到老四這支新軍,誰能真切感受到那種無力感,陳忠此刻,肯定很難受。”

    沐英猜得不錯。

    一刀砍殺一名新軍將士。

    陳忠環視嘈雜混亂戰局,一顆心漸漸往谷底沉。

    在兩軍近身接觸前,他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。

    畢竟近身戰,他們十分擅長。

    他這一千新軍,大多有戰鬥經驗。

    可兩軍碰撞在一起後。

    他突然發現,如同狗咬刺蝟!

    五人一組,靈活機動配合,他們做的不夠嫺熟。

    而且,他這方,十幾人啃明四皇子一個五人組新軍,十分艱難。

    反觀明四皇子一方,十數人一組,一旦與他這一方五人一組相遇,如同風捲殘雲,總能在極短時間內,迅速殲滅。

    明四皇子的新軍,五人一組,在戰場上,迅速組合,迅速分開,熟練程度,令人震驚。

    “這怎麼可能!”

    陳忠一邊絕望衝殺,一邊關注戰局,喃喃自語。

    陳忠不知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,除了數百海防老卒。

    真正的精髓,其實是三百跟隨朱棣從草原回來的兄弟。

    這些兄弟在大明軍中,絕對能擔任百戶。

    可現在卻充斥在管帶、隊官、排長、棚正這些職位上。

    這些兄弟,或許大局判斷還不夠。

    但戰場戰術判斷能力,十分出色。

    正是這羣擁有着十分強硬戰術能力的兄弟,構成了陸軍第一鎮的骨骼。

    他們的敏銳判斷力、執行力,促使新軍可以在戰場上,五人一組迅速組合,迅速分開,自行決斷、執行不同的戰術任務。

    並且通過傳幫帶的方式,教導新兵迅速成長。

    若是沒有這數百名兄弟。

    陸軍第一鎮,也不可能這般精銳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怎麼可能?”

    黃子澄臉色蒼白,嘴脣顫抖喃喃自語。

    就在西平侯沐英預判朱四郎新軍是最後贏家後,不到半柱香時間。

    陳軍佩刀火銃兵,肉眼可見越來越少。

    已經不足與之交手,朱四郎新軍一半!

    勝利天平向陸軍第一鎮傾斜後,戰鬥進度開始越來越快。

    很快,陳軍火銃兵就被孫元楚率領的三百多兄弟盡數圍殲。

    “殺!”

    孫元楚臉色蒼白,高舉指揮劍大喊一聲,全部兵力直撲被副管帶纏住的陳軍刀盾兵。

    集中優勢兵力,開始啃這根近身戰硬骨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遠處堡壘上。

    陳金北親眼目睹陳忠被銃劍刺中後倒下。

    呆呆看着隨着孫元楚集中兵力後,刀盾兵陣型漸漸垮塌,喃喃自語:“這才是新軍!這才是真正的新軍!天下第一強兵,不在陳家,而是明四皇子的陸軍第一鎮!”

    陳金北身後幾名陳傢俬兵。

    早被第一營將士的打法嚇得膽寒。

    渾身哆嗦。

    其中一人,聲音顫抖道:“將軍我們該走了!”

    陳金北回神。

    緊緊抿脣。

    噗通!

    在堡壘上跪倒,衝着戰場方向,‘砰砰’用力磕了三頭後,哽咽道:“父親,你說的話,孩兒全都記住了!”

    話罷起身。

    “走!”

    陳金北帶着幾名心腹,匆匆離開堡壘不久後。

    剩餘兩百多陳軍刀盾兵投降。

    孫元楚臉色蒼白,腳步有些虛浮,跌跌撞撞來到朱棣面前,用盡全力立正,大聲道:“稟殿下,卑職幸不辱命!此戰,我部戰死八十五,傷一百三十!全殲陳軍新軍!”

    話音剛落,朱棣尚未來得及說話。

    孫元楚腿一軟,重重摔倒在地上,昏死過去。

    藍玉蹲下身檢查了片刻,對朱棣說道:“有些嚴重,身上有四處槍傷,多處刀傷……”

    能不能活,就看命硬不硬了。

    說實話,目睹了剛纔一戰。

    他特別欣賞這個棄文從武的小將。

    若是他麾下,他肯定重用。

    朱棣迅速命人給孫元楚包紮止血。

    由副管帶,暫時統帥第一營。

    趕來的海軍將士負責打掃戰場,同時前往堡壘,接管堡壘。

    “殿下,陳忠還有口氣!”朱棣在查看傷兵時,俞靖匆匆跑來,“要不要救?”

    救也就是救一救。

    對方傷勢比孫元楚重好幾倍。

    能不能活,已經不看命硬不硬。

    而要看老天爺!

    朱棣略微沉吟:“儘可能救治。”

    陳忠這個人,他挺欣賞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當夜。

    堡壘內。

    朱棣來到孫元楚、陳忠養病的房間內。

    他們這麼多人,堡壘內房舍緊張。

    只能安排孫元楚和陳忠共用一個房間。

    朱棣站在孫元楚病牀前,看着臉色蒼白,依舊昏迷的孫元楚,詢問隨軍郎中:“孫元楚的情況怎麼樣?”

    郎中凝重道:“稟殿下,孫管帶體內的彈丸,屬下已經去除,索性,都在胳膊和大腿上,並未傷及骨頭,並不嚴重,失血過多,屬下也已經開了最好的補血方子,只要接下來一兩天內,不要發燒,就應該沒有大礙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認真傾聽。

    孫元楚這小子,他很看好。

    別看是個讀書人,可有韌勁兒。

    他能憑競爭,一關關闖過來,擔任管帶職務。

    說實話。

    付出的努力十分大。

    一些跟隨他縱橫草原的老兄弟中。

    有好幾個,他就十分看好。

    甚至,當初還專門讓譚淵輔導這幾個老兄弟兵法。

    教他們識字。

    可這幾個老兄弟,在學習上的努力,連孫元楚在訓練中,一半刻苦用功也做不到。

    最終在競爭中落敗。

    只能去擔任副管帶。

    今天的血勇拼殺。

    也證明了。

    孫元楚這個管帶名副其實。

    “今天夜裏,你辛苦一點,給孫元楚體外降溫,確保他不要發燒。”

    “殿下放心,屬下明白。”

    朱棣轉向陳忠。

    陳忠明顯已經開始發燒。

    額頭覆着一塊溼布,失血過多的臉,此刻卻一片紫紅,“他呢?”

    郎中十分悲觀搖頭,“殿下,屬下已經給他用了降溫和補血的方子,不過效果很差,能不能活,就只能看他命硬不硬,老天給不給他活路。”

    對陳忠這種情況。

    他作爲郎中,只能醫者仁心,盡人事聽天命了。

    朱棣點點頭,又看了眼孫元楚,從房間內走出。

    擡頭看着南海的月亮。

    ‘也不知,民豐學的如何了?’

    隨軍郎中,是實踐醫術最好的地方。

    等民豐學成後,就讓他到軍中,跟着軍營郎中實踐幾年。

    現在軍中已經開始做手術、並且,他已經讓隨軍郎中,試着去解剖敵軍戰死者。

    以及爲敵軍嚴重部位,如胸部、腹部中彈者做手術。

    其實,不是救人。

    這種情況,能救活那不是郎中的功勞,是天不收。

    他只是希望,借戰爭,促使醫學進步。

    早期的中醫。

    外科手術也十分常見。

    可經過千百年發展,中醫在外科手術方面,反而越來越衰落。

    戰爭中,有無數的屍體,很多的傷者,可以供郎中們去研究。

    解剖屍體,可以用敵軍的。

    己方一些重傷判定死亡的將士,如果願意嘗試,爭一線生機,郎中也會提供外科手術治療。

    至於敵方。

    不會徵詢對方意見。

    只要郎中認爲有研究價值。

    就可以直接灌一碗麻服散,然後進行外科手術實驗。

    殘忍是殘忍一點。

    但這就是現實。

    任何的技術進步,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他不會因此而不做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沐英房間內。

    藍玉急迫道:“一會兒咱們就去找朱老四,讓他派幾艘船,送咱們啓程,最好明天就動身,我們必須儘快回朝,儘快學習,再這樣下去,四海這些蠻夷小國,先進性恐怕都會超過咱們大明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觀摩至此,他現在只想馬上回朝。

    抓緊行動起來。

    同時,試着進言,看看陛下、太子爺,能不能讓大明上上下下,懷着謙虛之心,放下所有狹隘想法,向朱四郎學習。

    不學。

    大明會一步步落後。

    乃至,失去天下中心的位置!

    最終,必然會向朱老四轉移!

    沐英震驚看着藍玉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當晚。

    二人聯袂找到朱棣。

    說明來意後,朱棣同意。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朱棣派出五艘裝配火炮的戰船,其中兩艘還是配有十二門火炮的中型戰船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陳壽統帥數十艘戰船,三千新軍靠近巴拉望島。

    樑道明、呂珍也終於抵達呂宋附近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、

    各位書友,八千字,做到了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