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七章:出海!五十艘海軍戰船齊射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4786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閩縣府衙。

    後宅。

    徐輝祖書房。

    朱棣抵達後,就再次徵用了這裏。

    臨近天黑。

    各方拜見的人,總算陸陸續續都離開了。

    朱棣伸了個懶腰。

    剛從書房內走出,沈至像是掐着時間,找來。

    “殿下,沒打攪你吧?”

    朱棣笑着點了點沈至,“抵達後,就在書房坐了半天,我們就在院子裏說吧。”

    沈至笑笑點頭,“其實我是受人之託而來,福建、江浙地方的豪強,聽聞殿下帶着觀摩團抵達閩縣,都悄悄跑來,希望殿下給個機會,能跟隨殿下一起去雞籠嶼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蔣大人已經在雞籠嶼最好的地段,建立起了一批商鋪、貨倉,現在正缺少買主,帶他們去,或許能賺一筆錢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認真聽着。

    略微有些詫異。

    雞籠嶼很多商鋪、貨倉的確還處於閒置。

    除了少數幾個與大燕商行十分交好的豪強、商賈,准許在雞籠嶼開設商鋪、貨倉外。

    雞籠嶼尚未對外開放。

    可是……

    “他們不怕與我走的太近,給自身帶來麻煩嗎?”

    說實話,他沒想到,有這麼多人想去雞籠嶼。

    敢於過分靠近他。

    “殿下,是人就逐利,這一年,第一批跟隨殿下搞僱工身股制,搞海貿的人,掙了錢,其他人都羨慕眼紅呢!”

    沈至笑說回答同時。

    餘光偷偷窺探朱棣。

    其實不止逐財富之利。

    自從殿下來福後,很多人都在暗暗關注着。

    殿下顯然沒有真正意識到,來福兩年,所做之事,給人們帶來的震動。

    很多人現在不止想跟着殿下賺錢。

    還想投資殿下!

    他經常和這些人打交道,十分清楚這些人的心態轉變。

    他擔心殿下顧慮朝中、顧慮太子,疏遠這些人,所以沒有提及。

    倒不是,他想讓殿下,將來爭儲奪嫡。

    在大明,在中原折騰有什麼意思。

    殿下的雄才偉略,應該用於對外!

    用於大海軍!

    大海貿!

    這些人的財力,剛好可以爲殿下所用。

    海貿產生的龐大利益,他就不信朝廷不動心。

    只要殿下肅清四海,朝廷開海禁的可能很大。

    到時候,沿海這些豪強商賈的財富,都可以成爲發展大海軍、大海貿的本錢!

    朱棣略微琢磨衡量,片刻後,點頭:“行吧,他們想去看看,就一起去,不過你和俞靖商量一下,確保咱們出海的船隻夠用。”

    反正他現在也是大哥的磨刀石,聲勢大點,磨刀作用更好。

    ‘早準備好了!’

    沈至激動握拳,暗暗腹語。

    早在豪強商賈雲集閩縣時,他就和俞靖商議了此事,並且提前做了準備。

    朱棣一眼就看穿了沈至,笑笑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觀摩團下榻處。

    張三丰和宋濂對弈。

    張三丰見宋濂情緒凝重,一邊落子,一邊含笑詢問:“景濂兄怎麼了?”

    宋濂許久沒有回覆。

    直到落子後,擡頭,緊盯張三丰,“真人要投效燕王?”

    這一路看來。

    觸動很大。

    壓力也很大。

    太子這個兄弟太優秀了!

    如果陛下和皇后不在,有朝一日,朝廷把朱四郎逼反,誰能壓制?

    思來想去。

    他竟然悲觀發現。

    以現在的形勢,即便太子爺,也未必能贏!

    燕王當初放棄就藩,如今看來,這人很聰明。

    若他就藩,做出今時今日這些事情。

    恐怕就連陛下都會心生警惕。

    可現在的情況是,經過洪武九年、洪武十年的監視、觀察,陛下十分信任,十分疼愛朱四郎。

    朱四郎在陛下心中地位。

    很多人直言,不輸太子!

    “真人目光如炬,能否爲我分析,燕王洪武九年拒絕封藩,是不是以進爲退?”

    如今,陛下寵愛縱容。

    朱四郎才能卓越。

    如此發展下去。

    若將反意藏於最深處……

    他真不敢往下想了。

    張三丰滿臉錯愕擡頭。

    燕王洪武九年所做之事,早已天下皆知。

    沒想到,宋濂觀摩福建發展後,竟然如此解讀洪武九年之事。

    恐懼!

    這是恐懼造成的!

    張三丰表情漸變凝重,宋濂這樣想,大明朝其他人會不會也這樣想?

    “老道並非效力燕王,只是燕王所做之事,有利於蒼生,老道略盡綿薄之力。”

    他得先把這個問題說明白。

    不然,只會給這位王爺,帶來麻煩。

    隨即繼續道:“老道觀燕王確無爭儲奪嫡之心,你們身爲太子的支持者,也切勿失去本該有的定力,否則,只會適得其反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沒有爭儲奪嫡之心。

    可如果逼人太甚、欺人太甚。

    那可就難說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朱四郎的發展勢頭太猛了!”

    不遠處的房舍內。

    黃子澄臉色蒼白,對着其他人喃呢。

    此刻,他還記得,朱四郎入閩縣時,閩縣百姓夾道歡迎,山呼千歲的一幕。

    光百姓也就罷了。

    雲集而來的豪強、商賈太多太多了!

    而在福建各地參觀,百姓盛讚聲也不絕於耳。

    彷彿,福建人已經忘記他們是朝廷的臣民!

    最可怕,朱四郎這一切,不是吹噓出來的。

    歷史上,多少所謂賢王,其實,那都是刻意塑造吹噓出來的。

    可朱四郎,是實打實,憑才能幹出來的。

    朱四郎花了一年時間搞鄉土村社,然後就坐鎮東番宏觀遙控,把福建鄉土村社搞得生機勃勃。

    農村百業得到了極大刺激。

    種植業、養殖業、林業、漁業爲代表的農業。

    刺繡、竹編、木匠、鐵匠、紡織爲代表的手工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等等一系列,給人造成的衝擊太大太大了。

    觀摩中,詢問朱四郎如何搞後,才明白,他全面鋪開搞,爲何卻差點被當地百姓驅逐趕走。

    衆人全都沉默。

    福建的變化,壓得所有人喘不過氣來。

    “我打聽過了,據說,今年福建海貿商稅已經增加到了六十萬兩白銀!”

    “這還只是福建,大家所看到的,只是朱四郎文治,朱四郎最擅長的武略方面呢?”

    黃子澄看向衆人。

    他都不敢去雞籠嶼了。

    害怕看到更加難以接受的一幕。

    咳咳……

    沉默中,方孝孺輕咳一聲,目光環視衆人,嚴肅道:“首先,燕王願意毫無保留讓我們看,讓我們問,讓我們學,就證明了燕王的誠意……”

    大夥兒越看越沉重,對未來越擔憂。

    他能理解。

    但這種壓力,應該變成積極學習追趕的動力。

    絕不能像刺蝟,因爲燕王做的好,就更加敵視燕王,同時充滿攻擊性針對燕王。

    這絕對是最愚蠢的行爲。

    人家夫婦本不想反。

    都會因爲他們這種愚蠢行爲逼反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方孝孺說到最後,看着衆人,“諸位同僚,我承認,我和燕王夫婦交往密切,對他們夫婦很有好感,但我所說,也全都是爲了太子爺考慮,只有我們自己做好,我們才足夠自信,輔佐太子,面對這麼優秀的燕王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方孝孺話音落下後,鐵鉉、盛庸紛紛附和。

    “不錯!”

    “我贊同希直兄所言!”

    “人家燕王對我們的確釋放了足夠的善意,我們與其想着敵視人家,不如見賢思齊,努力讓自身變得更優秀!”

    “文治咱們努力,武略有永昌侯、西平侯,我們這麼多人努力,一定能輔佐太子爺,把大明建設好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黃子澄張了張嘴。

    他們人多。

    可現在,也有越來越多人,匯聚在朱四郎身邊!

    雲集閩縣的豪強商賈,就是最好證明。

    不過,此刻唱反調又能如何。

    眼下,陛下十分信任朱四郎。

    這種情況,誰能奈何朱四郎。

    就是太子爺,現在能公然打壓朱四郎,剪除朱四郎嗎?

    或許,只有等太子爺登基後,及早剪除朱四郎這個隱患。

    至少要予以遏制!

    至少,那個時候,朱四郎無法在大明境內,邀買人心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金陵。

    “聽說了嗎,今年福建的海貿稅收已經達到六十萬兩了!”

    “嘶!真的?”

    “這還能有假!”

    “據說,福建田賦也出現了增長,只是增長還比較小,福建右布政使回朝述職說了,明年福建要批准三千個鄉土村社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今年,葉茂等着去雞籠嶼,沒有回朝。

    右布政使回朝,帶回的消息,瞬間點燃整個金陵。

    六十萬兩海貿稅收,實在有點多了。

    幾乎達到了福建田稅三分之二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皇宮。

    湯和笑着把錦衣衛送回的信報放回御案前,惋惜道:“臣回來的晚了些,當初就想去土橋村看看,沒去成,這回,又誤過了觀摩福建,觀摩老四搞出來的這支新軍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嘴角都快咧到耳根,笑着拍了拍密奏,“有機會的,藍玉他們回來講述不盡興,等標兒北征滅元時,老四會帶着他陸軍第一鎮回朝助戰……”

    說實話。

    沒人比他更迫切,想看看這支新軍。

    俞靖那小子。

    不時給昔日水師同僚寫信,吹噓什麼大海軍。

    什麼老四回朝助戰時,他要駕駛海軍戰艦,從海上,送老四直接進入秦淮河登陸金陵地界。

    他很迫切,想看看,把這個混賬兒子,派去福建搞幾年,到底能給他帶來多麼大驚喜。

    “這次叫你回來,就是想和你說說北征滅元之事……”

    近幾年,大明的發展勢頭很好。

    且各地風調雨順。

    等藍玉、沐英等人從福建觀摩回來。

    朝廷就要加快北征滅元的準備了。

    如果老四的新軍,真的比大明現在的軍隊更優秀,全面整編不現實。

    但也要整編出幾支樣板。

    將來拉到戰場上,用實戰檢驗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湯和認真聽着。

    他能感受到,朱皇帝現在蓬勃的自信。

    對於他輔佐太子北征滅元,也一點兒不奇怪。

    陛下一定會給太子,籌備一個最強武將團!

    這一戰,將會是大明開國以來,最宏大的戰爭……

    不!

    是從元末戰亂以來,最宏大的戰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就當朱元璋與湯和說着北征滅元事宜時。

    閩江入海口處。

    數十艘戰船浩浩蕩蕩駛入海面。

    觀摩團衆人,隨朱棣乘坐擁有十二門鐵炮的臨時旗艦。

    俞靖帶着衆人參觀,樂的合不攏嘴,炫耀式介紹道:“這是我們雞籠嶼火器工坊自己鑄造的鐵炮,重兩百市斤,可以發射兩寸鐵彈,也可以發射鐵砂,射程暫時有點短,只有五百步,戰船如果被鐵彈擊中……”

    俞同淵摸着黑漆漆冰冷的鐵炮,看着他這個次子。

    耿瑄想娶燕王的學生,耿家都百般阻攔。

    也不知,他們俞家有人效忠燕王,將來會爲俞家帶來什麼波折。

    他看得出,他這兒子,是真的被燕王折服了。

    將來若是燕王和大明反目成仇。

    俞靖也不會背叛燕王。

    “俞靖,你別光說不練,放幾炮給我們瞧瞧!”藍玉笑着激將。

    火炮不是什麼新鮮事物。

    但把火炮直接裝到戰船上。

    他還是第一次見。

    和陳友諒打水戰那會兒,就是投石車遠攻,靠近後,箭射、火銃攻擊,然後就是接幫戰。

    俞靖笑道:“藍叔,那我得請示殿下,看看能不能給大夥兒搞個五十艘戰船,一字排開齊射。”

    “那還囉嗦什麼,還不快去!”沐英笑罵,迫不及待催促。

    俞靖小跑離開。

    片刻後,和朱棣返回。

    朱棣看着衆人笑道:“聽說大家想看看海軍戰船齊射,俞靖,給各艦發布命令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俞靖立正領命後。

    轉身就走,小聲嘀咕道:“終於輪到我顯擺了,給你們看看,大海軍雛形的威力!”

    沐英、藍玉等人,隨即就注意到,一名同樣身穿分體式軍服的海軍將士,像只猴子,麻溜的爬到桅杆上方。

    先吹響號角,吸引各戰船指揮注意。

    然後拿出三色令旗開始打出旗語。

    接着,衆人就看到了震驚人的一幕……

    原本平鋪在海面的戰船,在接到命令後,有的開始滿帆加速,有的開始降帆減速,不過半柱香時間,五十艘戰船就一字長蛇陣,宛若一條黑龍,橫亙在海面上。

    各戰艦調整風帆,保持基本一樣的速度。

    藍玉看俞同淵滿臉震驚、凝重,好奇詢問:“如何?操船技術比咱們大明水師,孰強孰弱?”

    俞同淵回神,苦笑低語,“強了不止一點半點。”

    “王爺,各艦調整完畢,可以發射,請王爺下令!”就在此時,俞靖的鏗鏘聲,打斷衆人思緒,驚醒衆人。

    這章有點短了,明天一定寫兩個大章。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