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五章:藍玉、沐英迫不及待觀摩新軍!這只是表面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5210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建安。

    “咦,王爺這是要去做什麼?”

    “可不,怎麼這麼多人,全都跟着王爺出城?”

    “你們不知道?聽說朝廷派來一個規模十分大的觀摩團,侯爺就好幾位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建安百姓見臨近中午,朱棣帶着一大家子人,以及建安都司府、布政使衙門的官員出城,紛紛驚訝議論。

    葉茂和沈仁騎馬而行。

    打量着街面,感慨低語:“一年不來建安,都感覺有些陌生了。”

    自從燕王這一年沒回福建。

    他也沒來建安。

    以至於,這次來建安。

    差點驚呆了。

    福建大多數縣城那種毛草頂房舍不見了。

    整個建安中心大街兩側,到處都是新建的磚瓦房舍。

    一種紅色的磚石。

    他打聽過了,都是福建幾個盛產黏土的村子燒製的。

    據說,這種燒製磚石的技藝,是燕王在土橋村搞出來的。

    燕王的兩個小舅子,如今就在農村蹲點搞鄉土村社,這種燒製技藝,就是他們傳開的。

    現在建安的臨街房舍,都被商賈們買下來,建成了商鋪。

    城內還有到處動工建設的貨倉。

    很多建安百姓,都因這次動遷發家致富。

    建安的鄉土村社已經全面建成。

    正在發力。

    農村產,用於海貿的主編籮筐、棉布、綢緞……

    商人逐利。

    建安百姓比以前有錢了,當地士紳、有點錢的人,開辦更多鋪子。

    同時,海貿的商人,也特別喜歡建安。

    這並非因爲燕王是建安縣令。

    鄉土村社建成後。

    百姓逐漸被組織起來,習慣了分工合作。

    小的商人還在搞到處收購棉布、綢緞等各種物資。

    原本的豪強,已經不滿足這種小打小鬧了。

    他們有需求後,會直接派人去建安的農村。

    需要棉布,就把貨單分配給各個村子,需要棉花,就和各個村子提前約定收購契約、價格。

    如此,貨源穩定,且短時間內,就能聚集大量貨物。

    很多福建豪強、大商賈現在更喜歡這樣做生意。

    也正是現在這種生意模式,讓很多福建豪強,開始反思鄉土村社和僱工身股制,並且,漸漸認同,這種原本損害了他們利益的政策。

    閩縣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大商賈雲集,並且都搞僱工身股制。

    建安百姓的生活條件,肉眼可見發生改變。

    沈仁看着左右,他天天呆在建安,都感覺變化很大,何況葉茂一年沒來。

    恐怕,觀摩團看了,衝擊會更大。

    想到這裏,隨即笑道:“未來,建安的變化肯定越來越大,以前,建安是福建有名的窮地方,因爲窮,百姓不安定,所以都司府才直接設立在建安,就是爲了震懾彈壓地方,往後,我們都司府的作用就會越來越弱了。”

    葉茂瞥了眼沈仁,笑笑。

    沈仁是故意顯擺。

    沈仁雖然是武將。

    但他肯定,沈仁也不希望,都司府眼皮子下的百姓造反作亂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建安三十裏外。

    一支龐大的觀摩團隊伍,緩緩行進。

    此時,已經進入建安境內。

    藍玉等人看着時不時從身邊經過,裝滿東西的馬車,不由詫異。

    藍玉扭頭看向在福建省界,就去迎接他們的紀綱,“紀綱,進入建安後,怎麼馬車、牛車、驢車這麼頻繁?”

    其他人也瞬間豎起耳朵。

    紀綱瞧着這羣人,不由暗道:‘這才算什麼,你們只是看到一個表面。’

    這一年,他在福建祕密活動,完成錦衣衛在福建系統。

    看的最多,感受也最深!

    笑道:“這些都是商賈們運輸貨物的車隊,很多豪強、大商賈爲了利用建安高效的組織力,紛紛在建安建貨棧,然後把所需貨單,分配到組織力高效,且原料產地的農村,還有些商賈,直接提供原料給建安城內百姓……”

    對,就是組織力。

    這個詞,據說是朱四郎發明的。

    總之,現在整個福建官員、士紳豪強、商賈,經常把這個詞掛在嘴上。

    並且,也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。

    方孝孺好奇插口,“紀千戶,這種方式,就是燕王提及的,利用經濟方式,宏觀引導鄉土村社向更高級發展對吧?”

    紀綱看了眼方孝孺。

    方希直,太子爺身邊的紅人。

    也是最早接觸鄉土村社的大明官員。

    方希直聽聞後,就能理解到這個深度,他一點都不奇怪。

    “對!”

    嗒嗒嗒……

    急促馬蹄聲這時傳來。

    衆人循聲看去……

    數騎從前面轉彎處疾馳而來。

    沐英微微皺眉,“怎麼有人穿這麼奇怪的衣服?”

    “不對,還有肩標!”藍玉注意到將士們肩頭肩標。

    所有人緊盯奔衝而來的幾名將士仔細觀察打量。

    紀綱介紹道:“這是燕王以前的五百親兵,現在已經換裝燕王陸軍第一鎮新式軍服。”

    藍玉、沐英對視。

    在見到紀綱時。

    他們就從紀綱口中瞭解了。

    朱老四的雞籠嶼新軍,採用了一種完全有別於大明的新軍制。

    第一鎮第一協第一標第一營。

    紀綱暫時也就知道這麼多。

    具體如何,紀綱就不清楚了。

    顯然,即便是無所不能的錦衣衛,對雞籠嶼的瞭解也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隨着來人靠近。

    藍玉認出,爲首之人,是江寧衙役周浪。

    這個小人物,因爲朱老四,如今也發跡了。

    當然,這人是憑本事。

    跟隨朱老四一路縱橫草原,回朝後,晉升爲朱老四親兵把總。

    當初那批五百人,就是普通小兵,陛下都給提拔了一級,升任小旗。

    如今,朱老四成立一鎮新軍,恐怕更了不起了。

    也不知,這周浪如今什麼官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藍玉琢磨中。

    周浪帶着幾人策馬靠近。

    籲!

    勒馬頓足,坐在馬背上揣胸行禮,“卑職燕王親兵把總,燕王東番陸軍第一鎮騎兵標。標統周浪,拜見觀摩團各位大人!”

    “卑職奉命迎接……”

    藍玉等人打量着周浪,大多數人都知道周浪原本是江寧一小衙役。

    此刻,看着周浪情不自禁暗暗感慨:‘又一個小人物,發跡於微末!’

    周浪身上,哪裏還能看到半點衙役那種市儈嘴臉。

    眼前之人,分明就是個鏗鏘軍人!

    藍玉、沐英等人,身爲軍人感受最爲深刻。

    暗道一句,朱老四果真會調教人。

    隨即,沐英笑道:“我們知道了,周標統派人回去給王爺報訊,你留下來,我們有些問題,迫不及待想問你,不知可否?”

    周浪暗笑。

    對此一點兒都不奇怪。

    殿下本來就要帶這些人觀摩,也沒什麼不能說的。

    “卑職遵命!”

    周浪吩咐跟隨而來的兄弟回去報訊,自己留下來,隨着觀摩團。

    朱棣親兵剛策馬離開。

    藍玉就迫不及待詢問:“周標統,給我們介紹一下,你的騎兵標,你們陸軍第一鎮……”

    周浪謙虛道:“永昌侯稱呼卑職周浪就行,標統只是我們在雞籠嶼新軍中稱呼。”

    藍玉含笑點頭。

    然後周浪開始給衆人科普。

    “王爺的陸軍第一鎮總人數12560人,一鎮兩協兩標,每標3營,營統制稱管帶,營下設隊官、排長、棚正……”

    “四個標,兩個標裝備火銃,兩個標爲刀盾兵……”

    “另設騎兵標,騎兵標人數少點,只有一千一百人,三個營,每營三百,俺們騎兵標缺少戰馬,兄弟們雖然滿員,但只有五百戰馬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果然!

    沐英、藍玉對視,不約而同暗道一句。

    朱老四守閩縣,三五一組時。

    他們就猜測,朱老四新軍一定會把這種小分組模式,運用到新軍中。

    事實證明,的確如此。

    “另,殿下準備在回朝助戰前,再編練一個混成協,防守雞籠嶼,殿下一切都要靠自己,沒錢了,只能編練這麼多了。”

    周浪最後,不忘替朱棣哭窮。

    他倒不是想替殿下要什麼。

    殿下不屑做這種事!

    就是要告訴這些人,觀摩歸觀摩,別看到好東西,就想往懷裏摟。

    朝廷幾乎沒給殿下任何幫助。

    現在這點家底,可都是殿下自己辛辛苦苦打拼積攢起來的。

    在場都是人精。

    豈能聽不出周浪暗戳戳表達的意思。

    脣角抽抽。

    朝廷的確沒給什麼。

    可這發展也太快了吧!

    再編練一個混成協。

    根據周浪介紹,混成協五千多人。

    一個鎮,再加一個混成協,也接近兩萬人了!

    何況,據紀綱介紹,燕王還有一支新式海軍。

    一時間,別說藍玉、沐英、俞同淵這些武將,就是宋濂、方孝孺這些文官都恨不得馬上去雞籠嶼,看看這支新軍。

    若說對太子威脅最大的,還是這支新軍!

    “周標統,朝廷怎麼沒給燕王支持。”黃子澄不服氣開口,“獨一份的海貿權,這不是支持?若無海貿特權,燕王也賺不到錢,武裝不起你們這支,只聽他一人,不聽朝廷號令的私兵……”

    朱四郎態度如何不清楚。

    可朱四郎麾下,擺明了一副,朱四郎不欠朝廷的樣子。

    這是要幹什麼?

    陛下在都如此。

    若是太子爺登基,是不是朝廷想要他們做點事情都很難了?

    沐英、藍玉、方孝孺等人聽着黃子澄的言論,不由皺眉。

    人家朱老四是皇帝的兒子!

    這點支持。

    說出去,別人都可能會認爲,朱老四不是皇帝的親兒子。

    黃子澄卻把這種支持,當做盛氣凌人的籌碼。

    方孝孺剛要制止黃子澄……

    “這位大人!”

    周浪已經不幹了,冷冷道:“殿下的海貿權也不是白來的!這位大人是忘記了,還是裝忘記,殿下之所以能海貿,是因殿下肅清了福建沿海海盜,同時殿下還肩負着,爲朝廷肅清四海的任務!”

    黃子澄瞬間被噎的滿臉赤紅,大紅鼻頭,更微微發紫。

    周浪卻沒打算就此罷休,繼續道:“現在,福建已經成爲海盜禁地,此番,燕王還要給各位觀摩團大人展示我們的新式海軍,已經選好了一處海盜,準備將其剿滅,接下來,我們海軍會爲朝廷,逐步肅清沿海所有海盜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這個人表現的太理所應得了。

    是不是,將來殿下把海外打下的疆域發展好。

    他們也會以這樣的口吻,直接向殿下索要?

    看他們某些人理所應當的態度,這種事很有可能發生。

    做夢!

    兄弟們絕不會讓殿下受這種委屈!

    “試問這位大人,換做其他人,隻身來福建,可動用兵力只有五百親兵、以及一千多海防將士,能全殲倭寇八千人,能把福建發展的這麼好?”

    王爺不欠大明的!

    要說欠,也是朝廷虧欠王爺!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就當所有人被周浪懟得啞口無言,氣氛極爲凝重時。

    藍玉忽然爽朗大笑,伸手拍着周浪肩頭,“好樣的,這才是真正的軍人!”

    話中,狠狠瞪了眼黃子澄。

    將來壞事,肯定就這羣文官壞事!

    怎麼就能說的這麼理直氣壯。

    雖然都是太子系,他還是太子的妻舅。

    可都有些臉紅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視線又看向周浪。

    他是真欣賞周浪。

    可惜,朱老四的人,搶也搶不來。

    在得知,朱老四還給他們安排了觀摩實戰剿滅海盜,他現在迫不及待想去雞籠嶼。

    朱老四是真的沒藏私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徐達一直沒說話,沒任何態度。

    此刻,不由暗暗笑了。

    四郎有這樣一羣兄弟、下屬。

    往後,就愈發沒人敢給四郎擺臉子,讓四郎受委屈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小小不愉快,被藍玉巧妙化解,隨後,衆人開始加快速度。

    片刻後。

    建安縣遙遙可望。

    城門外,黑壓壓人羣,表明了朱老四對他們一行人抵達的重視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來了!”

    在藍玉一行人看到朱棣等人時。

    城門處,衆人也看到了觀摩團。

    隊伍很快抵達。

    朱棣率衆迎上去時,藍玉等人紛紛下馬,藍玉搶先行禮:“拜見燕王、拜見太孫!”

    其他人跟着行禮。

    徐達看着藍玉把朱棣排在朱雄英面前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藍玉給出的態度,不可謂不大。

    朱棣也略微有些詫異,含笑道:“歡迎永昌侯、西平侯以及觀摩團各位大人。”

    雙方人相互行禮,寒暄後,朱棣繼續道:“諸位一路舟車勞頓,咱們還是回城在敘說如何?”

    “一切聽王爺安排。”藍玉笑着從善如流。

    雙方上馬後。

    藍玉作爲觀摩團主持之人,和朱棣騎馬走在最前面。

    扭頭指着後面裝着酒罈的馬車,“後面車上的酒,是土橋村村民帶給王爺的,他們用玉米秸稈釀製,陛下得知後,十分高興,封土橋村鄉土村社第一村,楊老八也被陛下封爲勸農官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愣怔,接着,脣角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玉米秸稈能釀酒,他知道。

    不過,他不知具體如何釀造。

    沒想到,八叔他們竟然搞出來了。

    看吧。

    只要把百姓組織起來,有了本錢,放開讓他們搞,一定能創造出成果。

    大明有無數個農村。

    不說各個都像土橋村。

    只要有一成村子,能搞出或大或小的發明成果。

    傳播開來,都能把大明推向另一個高度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藍玉一直在觀察朱棣表情。

    此刻,不由笑了。

    他就知道,朱老四聽聞此事,一定比他自己搞出玉米秸稈釀酒都高興。

    論瞭解朱老四。

    朝廷中,他肯定能排前列!

    “嘶!這是建安?”

    “不是說,建安是福建最窮的縣府之一嗎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後面有驚呼聲傳來。

    藍玉回神,扭頭看了眼,說話之人是練子寧、齊泰、鐵鉉這羣年輕官員。

    順着這些年輕官員視線,好奇看去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