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六章:重任!朱四郎督查百官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3672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“汪廣洋雖沒有胡惟庸嚴重,可同樣也有類似的不法之舉,此番動兵二十萬,將糧草、軍械重任交由此二人,臣擔心!”

    塗節大聲疾呼,噗通跪倒,五體投地。

    城府深的朝臣,隱約已經明白了。

    餘光瞥視胡惟庸。

    胡惟庸此舉,分明就是要把不法行爲過明路。

    可是什麼原因,促使胡惟庸這樣做?

    這個問題,才更值深究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對家眷親屬管束不嚴,濫用手中權力,請陛下降罪!”胡惟庸噗通跪倒,匍匐在地,很光棍全都承認了。

    如何處置,轉移到朱元璋。

    羣臣偷偷窺探龍庭。

    蔣瓛膽戰心驚。

    毛驤擔任指揮使期間,一直祕密收集胡惟庸不法證據之事,他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可此番,這麼大的事,他竟一點兒動靜也沒聽到。

    這有他自己的原因。

    他取代毛阿六後,把更多心思,用在如何除掉毛阿六上。

    也有錦衣衛本身問題。

    胡惟庸的田產,大多都在老家。

    金陵之外,錦衣衛也有密探據點。

    可密集度,沒法兒和金陵比。

    當然,此事胡惟庸肯定不是倉促爲之。

    胡惟庸是宰相,慢慢籌劃,的確可以把動靜弄到最小。

    三個因素摻雜在一起,就造成今天的局面。

    皇爺恐怕很生氣。

    該死的胡惟庸!

    蔣瓛陰狠咒罵同時,餘光偷偷瞥視朱元璋。

    朱元璋臉漆黑一片。

    他正高興,老四的凱旋,讓武將不敢奇貨可居了。

    轉眼間,胡惟庸就給他添堵。

    這些事,本就是他準備隨時剷除胡惟庸的把柄。

    可胡惟庸卻把大部分罪責,轉移到眷屬親戚名下。

    減輕自身罪責。

    這也就罷了,這些罪證也足夠處置胡惟庸。

    可眼下時機不合適。

    處置胡惟庸。

    胡惟庸就敢給他拔蘿蔔帶你,帶出一串人。

    出征在即,朝堂經不起動盪。

    左右相垮臺,幾乎就是整個中樞集體垮臺!

    胡惟庸爲何這麼做,以及近來爲何突然夾着尾巴,兢兢業業做事。

    他知道原因。

    老四一場凱旋,武將不敢奇貨可居討價還價了。

    老四競拍包稅、鄉土村社建設展現出的能力,再加他讓老四衝擊科舉。

    讓胡惟庸感受到壓力。

    擔心他在中樞重用老四。

    現在把一些髒事把柄處理乾淨,往後這左相位置,才能穩穩坐着。

    老四可爲他分憂,產生的好處,正在不斷擴大。

    只是……

    胡惟庸嗅覺太靈敏了。

    其實,他根本沒想讓老四考中進士後,直接在朝中做高官。

    並且,他都已經決定,借懲處胡惟庸,徹底廢除相制。

    胡惟庸如果乾淨了。

    此事,恐怕只能往後擱置。

    ‘也好,把你當做老四的磨刀石,若老四能把你們這些老狐狸搬到,踩死,就真正成長起來了。’

    朱元璋收斂思緒。

    他不急。

    只要胡惟庸兢兢業業辦事,可以把胡惟庸留給老四。

    老四取代胡惟庸,他們父子,一個皇帝,一個宰相,相互配合,廢除相制會更簡單。

    標兒說很多人都變了。

    還真是!

    朱元璋腹中冷笑,肅然聲隨即響起:“胡惟庸、汪廣洋,咱念伱們爲國出力不少,及眼下正是用人之際,給你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。”

    “把你們侵佔的土地,全數退還百姓,並給出賠償。”

    “你們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胡惟庸匍匐着,肉疼的嘴角抽抽。

    按照這個賠償,胡家得拿出一多半家產!

    胡家至少有一少半家產,是這些年,借手中權力弄來的!

    加上補償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此戰勝,你們補償讓百姓滿意,咱可以不追究,此戰若出差錯,咱首先追究你二人!”

    話罷,朱元璋環視羣臣,“你們中間,若是有人做過類似事情,咱一併給你們個機會,把強佔百姓的歸還,百姓滿意,今天之前的錯,咱就不予追究,往後若是再犯,必從重從嚴處置,勿謂咱言之不預!”

    既然事情已經發生。

    他就要利益最大化。

    今天這種事,饒過胡惟庸、汪廣洋,以後再追究其他人今天之前的事情,有人必然拿胡惟庸爲例,爲自己辯解。

    索性,就逼着這些人,把吞進去的東西吐出來。

    並且定下規矩。

    今後再犯,他就可名正言順殺人!

    “四天後,朱四郎從貢院出來,咱會讓朱四郎親自徹查,盯着爾等彌補百姓,這幾日,辦好朝廷事務同時,好好想想,你們做過什麼不法之事,朱四郎出來後,就親自向朱四郎報備……”

    羣臣渾身一震。

    朱皇帝還真腹黑!

    派誰不行,派朱四郎!

    藍玉差點把命丟在土橋村。

    呂本一條老命也差點折了!

    馮勝更倒黴,雖然尚未傳回消息,可估計這會兒已經涼透了。

    讓朱四郎督查此事,誰敢隱瞞!

    大家都準備大出血吧。

    ‘胡惟庸……’

    有人已經開始問候胡家女眷。

    胡惟庸撅腚匍匐,衣袖中,手緊緊攥住。

    朱皇帝還真是一點虧都不吃。

    此番,他牽連這麼多人,太子系一些人、武將,乃至他派系內,都會有人恨他。

    此舉,極大削弱他在朝中根系!

    本想佔便宜,可如今看來,最多最多和朱皇帝打個平手。

    ‘朱皇帝,只要我們捧殺了你這個兒子,讓你兩個兒子反目成仇,看你如何選擇!’

    胡惟庸肉疼腹誹同時,大聲哽咽疾呼:“陛下開恩,臣感激涕零!”

    一道道憤怒目光投射在胡惟庸身上。

    隨即,文武百官,齊齊跪倒:“臣等謝陛下開恩!”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冷哼一聲,脣角冷笑一閃而逝,起身甩袖,“退朝!”

    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官魚貫涌出,許多人跟在胡惟庸後面,遠遠看着,咬牙低語咒罵。

    “此番,大夥兒被姓胡的牽連了!”

    “他瘋了嗎!”

    “朱四郎親自督查,別想在這件事上搞小動作了。”

    “等着,本官今後就盯着他胡惟庸!”

    “對,專盯胡惟庸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胡惟庸回到官房,關上門剎那,臉瞬間漆黑一片,對落座的李善長,咬牙切齒道:“恩師,他朱皇帝還真是一點虧都不吃!”

    “我得拿出大半家產!”

    “而且,現在這朝中,不知有多少被我牽連的人,對我恨之入骨!”

    此番攤牌,本想佔點便宜。

    可除了洗乾淨自身外。

    損失太大了。

    財產損失!

    他沒爵位,能給子孫留多少,就看現在撈多少。

    可之前吞進去的,現在都要吐出去!

    這也罷了。

    朝中同僚懷恨,才是最大的損失。

    往後,恐怕有很多人,懷恨在心,會瞪大眼盯着他,隨時彈劾他。

    李善長罕見給胡惟庸斟茶,笑道:“你還得感謝朱四郎,擱在以前,這會兒,藍玉這些人,已經找上門,喊打喊殺了!”

    感謝朱四郎?

    胡惟庸脣角狠狠抽抽。

    端起茶杯一飲而盡。

    李善長瞥視,其實,他倒覺,胡惟庸朝中敵人多點沒什麼不好。

    這個人,自負且自大。

    稍有不慎就會翹尾巴。

    如今,得罪這麼多,被這麼多人懷恨。

    往後,不用他時時刻刻敲打提醒,都會謹小慎微,夾着尾巴。

    李善長放下茶杯,起身,邊往外走邊說:“乾淨了,往後就是一番新局面,你那些髒事,不要遮掩,四天後,朱四郎從貢院出來,全都報備給朱四郎……”

    他也得回去準備。

    他也不乾淨。

    其實,大明朝堂,文官劉伯溫、宋濂……

    武將徐達、湯和、傅友德……

    其他人都不乾淨。

    據說,大兒媳和朱四郎的兄妹關係還不錯。

    這次清理李家,就交給大兒媳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御書房。

    房門緊閉!

    宮女太監都站在遠處。

    “廢物!廢物!”

    蔣瓛匍匐在地,朱元璋黑着臉,擡腳狠踹。

    此番,他沒吃虧。

    混賬老四督查,應該沒人敢渾水摸魚,畢竟,混賬老四的手段,所有人都清楚。

    整個大明中樞都可以大清掃一遍。

    其次,朝中派系出現了變化。

    多了一批,懷恨胡惟庸的人。

    雖然發起者是胡惟庸,但他才是贏家。

    可蔣瓛、錦衣衛讓他很失望。

    此事,在胡惟庸發起之前,他竟沒收到一點兒動靜。

    ‘胡惟庸,千萬別落在我手裏!’

    蔣瓛咬牙暗罵同時,砰砰磕頭,“臣罪該萬死,請皇爺懲處,請皇爺懲處!”

    不怕皇爺打,就怕皇爺不打!這是錦衣衛一句傳統老話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冷哼一聲,轉身坐回御案後,冷冷命令:“這是咱最後給你機會,回去,把你們錦衣衛收集,官員侵佔百姓利益的案底整理出來,等朱四郎從貢院出來,祕密移交朱四郎!”

    他是說過不追究。

    可不代表,不殺人了!

    一旦有蠢貨瞞報,恰巧是錦衣衛掌握的

    老四就可以藉機直接查!

    查到了就殺!

    錦衣衛最核心的機密,移交朱四郎!

    蔣瓛肉疼的滴血。

    可如今,不給不行,誰讓他無能,沒早察覺胡惟庸的動靜,“臣遵旨!”

    朱元璋揮了揮手。

    蔣瓛連滾帶爬起來,匆匆離開。

    朱元璋眯眼,餘光瞥視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朝堂緊鑼密鼓爲大軍征討西南運轉。

    而此刻,朱棣還不知,朱元璋已經給他安排了一件,督查百官的重任。

    呂本聽聞此消息,臉瞬間變黑。

    匆匆起身趕往東宮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經過幾張收尾、鋪墊,這個情節總算開始展開了,每當換情節時,寫起來總是特別難,謝謝各位書友支持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