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章:賦予朱棣駭人權力!(感謝白丁李秀才盟主)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4713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日上三竿。

    一輛馬車抵近洪武門。

    朱棣從馬車下來,走過去。

    值守把總滿臉爲難,擡手擋住朱棣,低聲苦笑:“殿下,陛下下令,不準你入皇城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擔心朱棣因馮勝之事,繼續鬧,所以直接連皇城都不準朱棣進去。

    決定等賜死馮勝後,再放行。

    其實,朱棣昨夜就釋然了。

    答應賜死馮勝,兄弟們的仇,也就算報了。

    至於以儆效尤……

    他沒這個權力,大哥又不給……說到底,這大明的主,輪不到他做。

    天塌了,個高的頂吧。

    朱棣拿出御賜金牌。

    噗通!

    值守把總和幾名將士,看到金牌,噗通跪倒。

    朱棣無奈道:“幫我把金牌歸還陛下。”

    昨天就應該歸還,大哥那些話讓人鬧心,就忘了。

    把總連忙搖頭:“殿下,卑職可以幫忙通傳。”

    這塊金牌,他可沒資格碰觸,話罷,匆匆離開。

    好一會兒,氣喘吁吁返回,看着朱棣手中金牌,滿臉震驚,有些結巴道:“殿下,陛下說了,這塊金牌,從今而後由殿下掌管,望殿下謹慎使用。”

    朱棣頓時滿臉錯愕,確認:“確定是我家老頭子親口說的?”

    把總哭笑不得,脣角抽抽,賠笑道:“殿下,卑職怎敢在如此大事上胡言亂語!”

    乖乖,他都差點嚇死!

    作爲城門值守把總,這塊金牌他也見過幾次。

    金陵城的禁軍,這塊金牌調不動。

    得陛下的專屬虎符。

    但這塊金牌,可在金陵以外,天下各地,隨意調動兩衛兵馬!

    朱棣皺眉。

    搞不懂老頭子什麼意思。

    現在也進不了皇宮,只能以後找機會詢問了。

    返回馬車。

    徐妙雲抱着祈嫿、雍鳴,看着金牌,若有所思,好一會兒,狐疑:“父皇補償你?”

    “拿這種東西補償,這也太兒戲了吧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御書房。

    朱元璋揮手遣退宮女太監後,看李文忠滿臉震驚,笑笑:“咱讓老四拿着御賜金牌,不是補償他。”

    “那……”李文忠下意識開口,又想到多嘴了,忙閉上。

    不怨他不穩重。

    實在是太令人震驚了。

    “咱要讓老四當大明的靠山柱石,不是只給他壓擔子,不給他特權,這塊御賜金牌,會跟隨老四一生,只有當老四不在了,往後的皇帝,才有資格收回這塊御賜金牌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文忠倒吸涼氣。

    老四雖無藩王親衛。

    卻擁有,不經大都督府同意,調動兩衛兵馬的權力。

    這權力大的有點嚇人啊!

    太子衛率攏共也才萬餘人!

    他就說,此番大勝回來,除了一個凱旋儀式,對老四的獎勵,怎麼一直沒動靜。

    還把燕王府的牌子摘了。

    原來真正的獎勵在這兒!

    這塊上刻‘受命於天,既壽永昌’的御賜金牌,權力大的嚇人!

    藩王只有一衛兵馬。

    老四可調動兩衛,再加老四如今在軍中的威望……

    總之,有了這塊金牌,老四實打實手握兩衛兵馬!

    老四手持御賜金牌,可以命令大明境內所有地方官府!

    藩王的權力卻侷限於封地。

    無論是行政權、兵權,藩王們拍馬也趕不上老四了。

    看來舅舅已經徹底信任老四,所有的猜忌和懷疑,全都掃除了。

    “文忠。”

    聞聲,李文忠忙壓下心中驚濤駭浪,擡頭,等着朱元璋吩咐。

    “你剛纔提及這次百戰餘生的將士……”

    “對。”李文忠忙接過話茬,解釋:“都督僉事瞿通提醒臣,這樣一支歷練出來的百戰精銳,如果讓他們重返原衛所,拆分使用,太浪費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臣也是這樣覺得,但如何安置……”

    這樣一支,六百可敵五千的精銳。

    他雖是大都督,也不敢隨意處置。

    即便交給領兵能力不如老四之人,這支精銳,也能發揮出,匹敵一兩千人的實力。

    “不拆分。”朱元璋很贊同李文忠的提議,“此番賞賜和撫卹,按照以往標準兩倍。”

    “另,回來的,每人升一級,普通士兵都升爲小旗。”

    “張麒升一級回遼東任職。”

    “這五百人平日歸屬京營,如老四領兵出征,就派屬老四,譚淵升任鎮撫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文忠麻了。

    給兩衛調兵權之外。

    這五百精銳,說白了,平日朝廷養着。

    譚淵這個鎮撫,就說明了平日這五百的用途,就是負責京營內部糾察,管京營軍紀。

    讓這羣殺才管軍紀,倒是個不錯安排。

    京營好些年沒打仗,都已經忘記怎麼打仗了。

    老四出征時,這五百精銳就是老四的親兵。

    老四指揮這五百精銳,至少能發揮出五千人戰鬥力!

    消息傳出,不知,又有多少人要眼紅老四。

    不過,這都是老四該得的!

    “臣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含笑點點頭,轉而嚴肅看着李文忠,“馮勝之事,你有所耳聞吧?”

    李文忠點頭。

    據說,因爲這事,老四和太子還發生爭執。

    “咱想讓你親自去趟鳳陽,向湯和轉達咱的意思,馮勝自裁後,湯和替咱坐鎮遼東,在遼東推行肩標……”

    李文忠認真傾聽……

    湯二哥是軍中領袖之一。

    他去坐鎮,賜死馮勝就起不了大波瀾。

    再加明黃肩標安撫。

    就更加無礙。

    不派三哥去的原因也很簡單。

    老四是三哥的女婿。

    三哥去,遼東將領可能牴觸。

    想通一切後,李文忠隨即起身,“陛下,臣知道了,臣安排好譚淵等人,就馬上去鳳陽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紮營地。

    一羣兄弟們,圍着兩個小家夥,稀罕的不得了。

    朱棣和徐妙雲都被擠到外面。

    兩人不由無奈一笑。

    今天他們出府,除了去歸還金牌,就是來看看兄弟們。

    “朱先生。”這時,周浪笑着從人羣中退出,走來,“徐先生。”

    徐妙雲含笑點點頭。

    她很感謝這些兄弟。

    周浪笑着低聲徵詢:“朱先生,我能不能和家裏人說我認識燕王,皇后娘娘還召見了我……”

    天知道,他忍的多難受。

    多想把這些事情,告訴家人!

    朱棣好笑瞪了眼,“此番,你們追隨之人是朱棣,和朱四郎沒關係,不要說朱四郎和朱棣的關係,我和徐先生還想過幾天平靜日子。”

    周浪不由有些失落。

    其實他最想和家人說:朱先生就是燕王!

    “那蔣縣尊呢?”周浪訕笑試探,家人不能告訴,蔣胖子總能吧。

    蔣胖子以前,一直讓朱先生給他烤魚,現在告訴蔣胖子,朱先生就是燕王。

    蔣胖子表情,一定很精彩!

    要是再告訴蔣胖子,皇后娘娘還召見他。

    估計蔣胖子嫉妒的想和他拼命。

    朱棣不由想到,第一次見蔣胖子,蔣胖子爲了試探他是不是燕王,對他納頭便拜。

    隨即笑着點頭,“可以,不過你要在信中提醒他,不得宣揚。”

    “明白!”周浪更加高興,笑着衝朱棣豎起大拇指。

    蔣胖子受這麼大刺激,還不能對外宣揚,一定特難受。

    就當朱棣、徐妙雲帶着兩個小家夥,在營中,和兄弟們一起吃午飯時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江寧。

    府衙。

    “希直兄!”

    “蔣兄!”

    方孝孺看着來訪之人,激動起身,快步迎上去,“蔣兄,老夫人的後事都安頓好了吧?”

    “安頓好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兩人寒暄入座後。

    方孝孺指了指,蔣進忠身側的孩童,好奇詢問:“蔣兄,這是貴子?”

    “不不不。”蔣進忠忙笑着擺手,“他是我學生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方孝孺滿臉驚詫。

    原來,蔣進忠丁憂在家。

    也沒荒廢時間。

    竟然跑回蔣家發跡的農村老家,開辦了免費學塾。

    這個叫楊榮的孩子,就是蔣進忠最喜歡的一個學生。

    所以,此番遠行,才會帶在身邊。

    朱四郎對蔣進忠影響如此大?

    他看過蔣進忠履歷,對其人品也算瞭解。

    不算壞人。

    但也不是個無私之人。

    丁憂期間,跑到老家開辦免費學塾,分明就是效仿朱四郎。

    “此番回來,除看望希直,就是想去土橋村拜訪朱先生,看看朱先生的鄉土村社,我也想在家鄉搞一搞,丁憂三年,做點事情,全當爲家母積德,讓家母來世能轉投個富貴人家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方孝孺動容。

    孝道,任何時候,都值得尊重。

    蔣進忠用這種方式盡孝,爲母丁憂積福報,更值得敬佩。

    當即起身:“蔣兄當爲希直榜樣,受希直一拜!”

    重新落座後,方孝孺心念一動,隨即詢問:“蔣兄可聽聞,燕王轉戰萬里,縱橫草原,尋回傳國玉璽之事?”

    “聽了,聽了,這位燕王消失一年多,再露面,就幹下如此大事,當真了不得。”

    蔣進忠想到了什麼,笑道:“當初,我還懷疑朱先生是燕王,幾番試探,最終確定,兩人沒關係……”

    ‘你可真是個大聰明!’

    方孝孺脣角抽抽,腹誹暗笑,不過卻沒點破。

    有些事情,還是讓蔣進忠自己發現才好玩兒。

    談了會,蔣進忠就把話題轉移到鄉土村社建設,“希直兄,今年鄉土村社進展如何……”

    “蔣兄,這你可問對人了……”

    方孝孺隨即滔滔不絕講述。

    秋收期間,他把縣府的事情,扔給縣丞,直接在土橋村蹲點幹了一個月。

    不俯身去做。

    怎能學到真東西。

    何況,就連徐家小公爺都去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還不知,蔣進忠回江寧。

    臨近天黑。

    小夫妻兩,才帶着雍鳴和祈嫿回到徐府。

    剛回府,妙音就通知,泰山在書房等着他們。

    把兩個小家夥交給妙音,兩人來到書房。

    見徐達滿臉笑容,懸着的心落下。

    朱棣和徐妙雲坐下後,好奇詢問:“泰山,有什麼事?”

    徐達含笑道:“明天消息應該就會傳開,不過文忠出發去鳳陽前,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我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陛下決定將你帶回的五百兄弟,及李成桂一部,編入京營,譚淵升任鎮撫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說白了,這五百精銳,就是朝廷給你養的親兵,只要你需要,可隨時調動,明日大都督府就會送來專屬調兵令牌。”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驚訝對視。

    “阿爹,這是真的?”徐妙雲不敢相信,確認,“誰都知道,這五百多兄弟和四郎的感情,以及這五百多兄弟,在四郎手中發揮出的戰鬥力,朝中那些人能同意?”

    哼!

    徐達笑而冷哼,“陛下都決定了的事,他們有什麼資格反對!何況,這是四郎應得的!”

    大哥朱皇帝這事辦的,讓他心中不滿消散了很多。

    隨即又問:“陛下是不是讓你留着御賜金牌?”

    朱棣點點頭。

    “心安理得留着!”徐達嚴肅道:“想讓馬兒跑,還得給馬兒草,陛下賜你,你就拿着。”

    這是四郎的依仗和資本!

    “你不爲自己考慮,也得爲大丫和兩個小家夥考慮,你只有掌權,別人才忌憚你……”

    直到從文忠口中,連續聽聞這些事。

    他才消氣。

    才明白,原來大哥朱皇帝,早給四郎準備好了。

    明日,消息傳開,估摸着,滿朝文武會驚掉大牙,好多人又要眼紅嫉妒了!

    五百精銳、一塊御賜金牌,他聽聞時,都驚呆了。

    朱棣默默點了點頭。

    “對了,還有件事情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,徐妙雲回神,齊齊轉頭……

    徐達擰眉,凝重道:“陛下今天給咱指派了一項特殊任務,有序籌備糧草、軍械、戰馬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在適當時機,陛下要任命太子爲滅元主帥,對元朝發起雷霆打擊,我估摸,到時,咱們爺倆都得參加……”

    陛下說,太子想領兵一次。

    而陛下則想藉機,將太子的聲望,推到最高。

    他無法揣測,太子是不是想壓過四郎此番聲望。

    但可以肯定,太子系知曉此事,一定會產生這種想法。

    所以,有必要提醒四郎。

    朱棣眉頭緊皺。

    歷史上,大哥當了太子後,領兵打過仗嗎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於此同時。

    一輛馬車低調停在呂府外。

    呂本撩起簾子,看向府門……

    閨女快生了,這個孩子決定着呂家未來。

    朱四郎深陷草原敵境時,他就向吏部遞了請假摺子,也得到批准。

    他呂本就是再落魄,閨女也是太子側妃,這種事情,沒人敢難爲他。

    若非實在不願看朱四郎在金陵城得意洋洋,他應該早回來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感謝白丁李秀才盟主,剛纔才看到白丁李秀才大佬打賞的盟主,抱歉抱歉,也不知道大佬什麼時候打賞的,謝謝大佬。

    明天再在章節正式感謝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