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章:朱元璋暗戳戳想去土橋村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4137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坤寧宮。

    “秀英。”

    說完想法後,朱元璋小心翼翼瞥視馬秀英,伸手握住馬秀英的手,見沒反對,脣角微微上勾,笑道:“咱掰手指頭數了數,咱們家,能說服混賬老四,帶着雄英去遼東走一遭的,非你莫屬!”

    可不。

    要不是秀英在中間撮合他和逆子。

    可能他連抱孫兒、孫女的機會也沒有。

    馬秀英沒好氣把手抽出,“每次做壞人的時候,你就讓我去,雍鳴和祈嫿還那麼小,妙雲丫頭能讓老四離開?老四捨得離開?”

    “除非……”

    “除非什麼,你說吧!”朱元璋黑着臉,沒好氣瞪了眼。

    這是要談條件!

    馬秀英含笑瞥視,“除非老四離家期間,我去土橋村,陪妙雲丫頭帶兩個孩子,這樣老四可能會同意。”

    這皇宮,住的太枯燥了。

    哪有土橋村有趣。

    現在這個季節,每天天氣好的時候,帶着小雍鳴、小祈嫿去田間地頭看看,多舒服。

    “伱這算盤珠子打的,土橋村人都能聽到了!”朱元璋好氣又好笑瞪了眼,“你這一去,就至少是兩個月,咱怎麼辦!”

    秀英總想往土橋村跑,弄得,他都越來越想去了。

    馬秀英指了指外面,“這宮裏這麼多人,爭着搶着想伺候你,我在你面前,我們三天兩頭磕磕絆絆鬧矛盾,離得遠點,咱們都有個念頭,不是有句話說,遠香近臭嘛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馬秀英。

    他看得出,秀英是真想出去轉轉。

    兩人過了大半輩子,真如秀英所說,三天兩頭就鬧矛盾,一路就這麼磕磕絆絆走來的。

    吵歸吵,但他是真離不開秀英。

    既然想出去轉轉,那就轉轉吧。

    何況他之前就答應過了。

    就是,爲什麼就不能邀請一下他呢?

    一個人吃獨食,不太好吧?還是不是夫妻了?

    半年前那會兒,他正嫌棄老四時,秀英總攛掇他去土橋村看看。

    可自從他想和老四和好了。

    秀英再也不勸說他去土橋村了!

    “夫妻間過日子,怎麼可能不吵架。”朱元璋爲自己辯解一句,擺了擺手,“算了,想去就去吧,咱先問問標兒同不同意雄英遠行,要是同意,明天你就帶着雄英去趟土橋村。”

    ‘再等等,或許明天出發去土橋村時,秀英會勸說咱一起去,以前好幾次都是這樣。’

    朱元璋暗暗腹語一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臨近傍晚。

    東宮。

    由於封鎖消息,呂氏尚且不知,呂本再次吐血。

    貼身侍女攙扶着,來到太子妃宮院。

    父親教過她。

    做側妃,就是做小,做小就要有做小的規矩。

    即便太子妃不在意這些,她懷孕後,更是幾次三番叮囑,免了日日請安,可該做的,她還是堅持做。

    呂氏一如往日,行至殿門外,忽然聽到裏面傳出的驚呼聲……

    “什麼?父皇讓四弟帶着雄英去遼東?”

    呂氏明眸中異樣一閃而逝。

    隨即恢復平靜,衝殿門外宮女溫和道:“我來給姐姐請安,代爲通傳。”

    片刻後。

    宮女出來,“側妃,太子妃有請。”

    呂氏含笑點點頭,在宮女攙扶下走了進去。

    入內,就見朱標、常氏、朱雄英三人在外殿小桌,吃着幾樣簡單晚膳。

    “拜見太子、姐姐……”

    呂氏微微一福請安時,被常氏扶住。

    拉着呂氏落座後,簡單寒暄幾句,常氏便把話題,轉移回剛纔話題上,“父皇這樣安排是爲什麼?”

    呂氏坐在旁邊,安靜不語,豎耳聽着。

    朱標看了眼正在乖巧吃飯的朱雄英,笑着說:“大遼河衛的劍式肩標是四弟最先提出來的,父皇想要四弟去幫着看看情況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,讓雄英和四弟試着處一處。”

    “看看他們叔侄投不投緣,如果不投緣,讓雄英去四弟身邊學習的事情,怕是就成不了。”

    呂氏眼底驚訝一閃而逝,餘光看向朱雄英,‘讓太孫去朱四郎身邊學習?這事真成了,將來朱四郎的地位,得多麼顯赫?’

    朱四郎若是成了大明的周公。

    她‘兒子’,還怎麼幫呂家報仇?

    常氏看着朱雄英有些猶豫,擔憂道:“可雄英這麼小……”

    “父皇說了,沿途不會走的很快,走一天歇一天,或者走一天歇三天,不在外面露宿……”

    朱標安慰着。

    他也擔心。

    不過他相信老四,以老四的穩重,路上只要計劃周全,安排好,不會有事的。

    這次去,又沒有時間要求。

    想怎麼走就怎麼走。

    常氏側頭,“雄英,跟着你四叔出遠門,要離開父親和娘很長一段時間,你願意嗎?”

    朱雄英擡頭。

    認真想想,有些遲疑,最後還是點了點頭。

    常氏笑着摸了摸朱雄英小腦袋,眼中雖然還有擔憂,卻笑着衝朱標點了點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呂氏按捺着滿腹驚濤駭浪,從太子妃寢宮離開。

    回到自己宮殿後。

    就立刻吩咐心腹侍女,“明日去給我買點東西,順路把這封信送去呂府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土橋村。

    臨近傍晚。

    夏時敏一家四口,推着小板車,總算趕到了土橋村。

    經過朱棣家大房子時,廖妙賢打量着,“這棟房子明顯是新蓋的,可能是大丫家,咱們去問問。”

    吱呀!

    說話中,院子裏傳出開門聲。

    毛老六一手端着一碟菜,從廚房內走出,看到夏時敏夫婦時,微微愣怔。

    他認出了廖妙賢,笑着打招呼:“是夏秀才吧?快進來吧,少爺、少夫人,夏秀才來送書了。”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正在屋內,陪着兩個小家夥玩。

    聞聲,相視一笑,抱着兩個小家夥出來。

    夏時敏夫婦已經在毛老六招呼下走了進來。

    “朱賢弟。”

    “夏兄、嫂子。”

    相互打招呼後,夏時敏催促,“原吉、元啓快拜見世叔和嬸子。”

    世叔?

    朱棣微微張嘴。

    “拜見世叔,嬸子。”不等朱棣開口,夏原吉帶着大弟夏元啓,已經作揖行禮了。

    夏原吉十分鄭重。

    朱世叔和朱家嬸子,即是他們一家的恩人,還是有能力的人。

    朱棣瞧着給他和妙雲行禮的半大小子。

    暗暗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肥了天下,瘦了自己,輔佐過‘他們’爺孫三代人,永樂盛世、仁宣盛世的最大功臣——

    夏原吉,成了他世侄?

    當初被丘老二三人,拉着結拜時,他就覺歷史已經變得亂七八糟了。

    好嘛。

    現在又冒出一個世侄!

    考完後,妙雲給他詳細介紹夏家兩個孩子時,他就深受震驚。

    原來的歷史,夏時敏有沒有被鄉舉到國子監,他不清楚。

    但歷史上的夏原吉,就是以童生的身份,被湘陰舉薦到國子監。

    在國子監,被老頭子相中。

    徐妙雲不知朱棣在想什麼,見朱棣愣怔,悄悄拉了拉朱棣衣袖。

    朱棣回神,笑着扶起夏原吉。

    算了,世侄就世侄吧。

    隨即,笑着招呼:“夏兄、嫂子、世侄快進屋。”

    提及世侄,朱棣還是忍不住脣角抽抽。

    飯桌上。

    夏時敏提及了胡惟庸、李善長找到他們之事,“因爲不知賢弟是否願意爲胡相效力,也不知胡相許諾是真是假,所以當時我隱瞞了賢弟的身份。”

    ‘胡惟庸、李善長那樣的老狐狸,肯定能查到。’

    朱棣腹語,他根本不怕被人查到。

    金陵城那些人,誰調查誰後悔。

    笑道:“夏兄做的對,我無意爲這位胡相效忠。”

    正低頭安靜吃飯的夏原吉擡頭,“世叔,那位李大人臨走時,沒有注意,拿走了一本我們多抄錄的大學。”

    “我們本來想徵得世叔同意,留一套世叔和嬸子新編的四書五經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夏原吉說着,起身鄭重一拜。

    朱棣瞧着,暗暗哭笑不得,好嘛,原本歷史上,‘他’一個勁兒薅夏原吉羊毛。

    這個時空。

    夏原吉剛成了世侄。

    就開始反向‘薅羊毛’了?

    這世侄,往後會不會繼續‘薅’他?

    造孽!

    夏時敏、廖妙賢含笑看着,他們到不認爲,懷着善意,幫助他們的小夫妻兩,會拒絕。

    朱棣拍了拍夏原吉肩膀,開玩笑道:“我是你世叔,這點小要求都不同意,還怎麼做你世叔,想抄錄多少都可以。”

    “謝謝世叔!”夏原吉抿脣笑了,鄭重一拜。

    隨後,衆人開始有說有笑吃飯。

    飯後。

    安頓一家四口在家裏住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克明峻德,以親九族。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協和萬邦,黎民於變時雍……”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天際微微泛白時。

    稚嫩的童聲,準時在村中響起。

    夏時敏夫婦被驚醒。

    夫妻二人相互對視,夏時敏穿起鞋子,跑到窗口,推開窗戶。

    隔壁屋中。

    夏原吉也在聽到熟悉的誦讀內容時,醒來。

    看了眼熟睡的大弟,好奇打開窗戶觀看。

    一羣同齡人,排成一隊,迎着晨曦剛剛露出一點紅邊的陽光,意氣風發,誦讀着尚書,舜典篇,從村子深處走來……

    竟然還有女子!

    好多孩子,看個頭,年齡還沒他大!

    聽說,朱先生這些學生,除了少數幾個年紀太小,沒有通過童生考試,其他人都通過了。

    楊東旭一羣皮孩子,也看到了站在窗口,好奇打量他們的夏原吉。

    肯定是師傅的客人。

    笑着點點頭。

    在夏原吉羨慕注視中,消失在視線中。

    夏原吉收回視線,見毛老六從隔壁屋內走出,打聽道:“阿毛叔,剛纔和我一樣大小,晨誦的孩子,就是世叔和嬸子的學生對嗎?”

    毛老六看出夏原吉眼中羨慕,笑着點頭:“對,等會兒早飯後,就會上課,你要是想認識他們,可以去祠堂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夏時敏夫婦屋內。

    夏時敏已經返回牀邊坐下,不由感慨:“朱賢弟教的學生,比我強,我的學生中也有家境貧寒的,可我就沒辦法讓這些孩子,如土橋村孩子這般,意氣風發,自信而不自卑、張揚而無驕縱……”

    “咱們家維喆和毛六叔打聽,明顯也是羨慕這些孩子,今天去看看,朱賢弟夫婦,怎麼教孩子們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皇宮。

    早朝結束。

    朱標跟在朱元璋身後。

    見朱元璋沒有直奔坤寧宮,而是去了他自己的寢殿,不由詫異。

    皇帝有獨屬自己的寢殿。

    可父皇很少去的。

    何況這時候,不應該去坤寧宮,送母後和雄英出宮嗎?

    “父皇,你這是要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步履匆匆,“換衣服。”

    換衣服?

    朱標更是滿頭霧水,“換衣服做什麼,咱們就是去送母后和雄英。”

    “你問這麼多幹什麼,父皇換衣服,還得徵詢你同意,在外面等着。”朱元璋脣角抽抽。

    把朱標攔在寢殿外,獨自進去。

    難道要他告訴標兒:咱換衣服,是等你母后邀請咱一起去土橋村?

    這話他說不出來。

    秀英會不會邀請他,他都不確定。

    這不是做兩手準備嘛。

    這次只要秀英一開口,他保準直接答應!

    朱標看着緊閉的殿門,狐疑搖了搖頭,搞不懂,他真搞不懂父皇,就送個人,還換衣服?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抱歉抱歉,寫了一部分,覺得不行,刪了重寫的,所以晚了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