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九章:朱棣、朱雄英叔侄遠行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3653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“等等!”

    朱棣眼角劇烈跳抖,眼皮微擡,盯着譚淵:“傳國玉璽,你們說的是大秦始皇帝登基稱帝,開創帝制時,命人用和氏璧,雕刻,上書‘受命於天,既壽永昌’的那塊玉璽?”

    這塊傳國玉璽。

    隨着後唐皇帝李從珂舉族與皇太后曹氏,自焚玄武樓後,就徹底消失了。

    後來時有關於傳國玉璽現世的消息,可都真假難辨。

    他家老頭子徵塞,除了打擊元庭餘孽。

    另外一個目的,就是想試着找回傳國玉璽。

    沒辦法。

    他們老朱家泥腿子出身,下面的士紳讀書人,對老朱家確實有點瞧不起。

    別看這些人,表面上對大明政權也很配合。

    爭先恐後想當大明的官。

    可私底下,說老朱家祖宗十八代泥腿子,說老頭子乞丐和尚的大有人在。

    說到底,這就是一種身份的不認同,不服氣。

    對於老朱家的皇權來說,肯定不是好事。

    老頭子知曉這些情況。

    尋找傳國玉璽,就是增加世人對朱家皇權身份的認同。

    讓他考科舉,其實,也是這個意思。

    “傳國玉璽,怎麼會在蓋州?”傳國玉璽在王庭,都比在蓋州合理吧?

    譚淵低聲解釋:“咱也不是很清楚,這是張大寇說的,現在割據蓋州的諸侯是昔日元朝權臣伯顏的曾孫普達失理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認真聽着,默默分析着。

    伯顏,元世祖忽必烈的心腹。

    輔佐元成宗鐵穆耳登基。

    元成宗期間,元朝有名的權相,執掌大權,一人之下萬人之上。

    伯顏和傳國玉璽,還的確有一段關係。

    至元三十一年,世祖忽必烈崩,‘傳國玉璽’忽現大都,叫賣於市,權相伯顏命人購得。

    後,伯顏命人在天下收繳玉璽,並將元朝征戰天下繳獲的歷朝歷代玉璽,一起磨平。

    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章。

    無人能判斷,當時權相伯顏爲什麼要這樣做。

    但伯顏家族的確有機會,祕密收藏真正的傳國玉璽。

    大哥張玉是元庭的樞密院知院,元庭上層都祕密流傳,伯顏家族收藏傳國玉璽。

    怕是有些根據的。

    如今元庭是王二小過年,一年不如一年。

    又想到了傳國玉璽的作用。

    傳國玉璽可以凝聚裹挾至草原的漢裔臣心。

    同時,還妄圖利用傳國玉璽,重新收攏北方人心,以期再打回來。

    元庭爲了逼迫普達失理領兵撤離蓋州,返回元庭。

    就一邊給大哥張玉下達命令,一邊許諾遼陽王納哈出,只要逼迫普達失理離開蓋州。

    蓋州的地盤就交給納哈出。

    歷史上,沒有關於這些細節的記錄。

    但原本的歷史,元庭大概率沒得到傳國玉璽。

    不然藍玉攻破王庭時,應該爲朝廷,把傳國玉璽繳獲回來的。

    譚淵看朱棣沉思,補充道:“如果我們能在普達失理撤離蓋州前,攻克蓋州,就有機會得到傳國玉璽。”

    陛下厚恩於大遼河衛。

    他們得知恩圖報。

    同時,爲陛下找回傳國玉璽,這可是潑天的功勞。

    馮勝還敢算計他們?

    朱棣明白了丘老二等人的想法,不由笑了,“何止馮勝不敢算計你們,要是真能找到傳國玉璽,我估計,皇帝會親自去遼東犒勞你們。”

    丘老二的升遷已經夠快了。

    找到傳國玉璽,也不可能再給丘老二升官了。

    但這麼大的功勞,老頭子肯定要有所表示。

    即便自己不親自去,至少也會派一名皇子,代爲犒賞。

    嘿嘿……

    譚淵咧嘴笑着,都開始暢想了。

    咚咚!

    朱棣點了點地圖,無情的把譚淵拉回現實,詢問:“丘老二讓伱來,肯定不會只是說傳國玉璽,說說其他事。”

    “指揮使想讓你幫忙參謀參謀,他們議定的作戰方案……”

    譚淵從懷中,拿出一封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沒人知道朱棣和譚淵說了什麼。

    午後。

    臨近上課前。

    朱棣結束了和譚淵的談話,看着丘老二的親筆信,完全燃燒成灰燼,起身,叮囑:“我畢竟不瞭解你們的情況,我提的幾點建議,讓他們權衡使用,不要太在意。”

    “告訴他們,攻打蓋州雖然難,失敗了,大不了撤退。”

    “可真正要注意,攻克蓋州,取得勝利之後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旦攻克蓋州,海州就成了,插入腹心的一顆釘子,大遼河衛身後,還有馮勝隱而不發。

    所以,這一仗打贏之後,才最爲兇險。

    “轉告張老大和丘老二,如果攻克蓋州後,納哈出和馮勝的反應,對他們實在太兇險,就不要太貪心,蓋州該捨棄就捨棄。”

    “你們此次作戰的主要目的,改一改,不以擴大地盤爲主要目的,主要是爲朝廷尋回傳國玉璽。”

    譚淵沉默片刻,努力把朱棣的話,全都記下後,點頭,“我會把這番話,原原本本轉達給指揮使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送別譚淵等人離開後。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去學堂監督孩子們作課業。

    路上,徐妙雲好奇詢問:“丘二哥他們想打哪裏?”

    “蓋州!”

    見徐妙雲驚訝,朱棣笑了。

    給譚淵看的那份地圖就是妙雲和他一起做的。

    所以妙雲知道蓋州的位置。

    朱棣看了看四周,確定無人後,低聲解釋:“他們不打海州,越過海州打海邊的蓋州,是因爲始皇帝的傳國玉璽……”

    徐妙雲聽完後,驚的微微張嘴。

    好一會兒,才回覆平靜,詢問:“丘二哥他們,是不是想讓你去遼東幫忙參謀。”

    朱棣點點頭。

    譚淵的確轉達了這個意思。

    不過他以兩個小家夥年幼爲由拒絕了。

    他現在考取秀才,大明境內,的確想去哪兒都可以。

    可丘老二不知道他的身份,多麼敏感!

    他們的計劃,攻克蓋州不難。

    其實他最擔心,攻克蓋州之後。

    那才是最爲兇險的時候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皇宮。

    御書房。

    朱元璋手捧着一副劍式肩標。

    紅底劍式肩標上,用明黃繡着一顆星星。

    “文忠,給咱說說,爲什麼繡一顆星星,作爲衛指揮使這個級別的肩標?”

    聞聲,李文忠忙打起精神解釋:“陛下,大都督府提出很多想法,有人提議增加槓,可陛下也叮囑過,槓太多,在混亂的情況下,將士們不容易辨別,還有人提議……”

    “最後是韓國公提議用星星。”

    “韓國公說,陛下就是天上的日月,拱衛大明的將士,就好比天上拱衛日月的星星……”

    ‘這個李百室,一如既往的善於琢磨人心。’

    朱元璋腹語一句,笑着放下肩標,點點頭:“不錯,就用星星吧。”

    “你去尚衣局溝通,儘快製作好大遼河衛,所有將士的肩標,普通將士的肩標,這次也要製作。”

    “是,臣遵旨!”

    朱元璋略作沉思,琢磨道:“這次授予肩標,咱想搞的鄭重一點……”

    說着,又陷入沉默。

    李文忠悄悄窺探,‘什麼事讓舅舅這麼猶豫不決?’

    許久,朱元璋看向李文忠,徵詢:“你說,咱讓老四帶着雄英和朱橚去遼東怎麼樣?”

    “朱橚替咱去安撫馮勝。”

    “老四帶着雄英,去大遼河衛授予肩標。”

    李文忠驚的張大嘴巴。

    怪不得舅舅猶豫不決。

    雄英才四歲。

    長途跋涉,出點什麼事情,誰都擔待不起!

    老五朱橚去遼東安撫馮勝倒好理解。

    今年年初,老五就和馮勝家女兒定下婚約。

    年內就要成親。

    舅舅給馮勝扎了顆釘子,現在派老五這個未來女婿去安撫一下,也情有可原。

    打一棒子,給顆甜棗嘛。

    年初定下的聯姻,也是給顆甜棗,安撫馮勝。

    可爲什麼讓老四帶着雄英去大遼河衛?

    沒必要,如此早培養雄英和將士們的關係吧?

    朱元璋見李文忠滿臉狐疑,笑了,都是自家人,也不瞞着,說道:“是這樣,太子、太子妃都和咱說,想讓雄英跟着老四學習……”

    啊!

    李文忠驚的發出聲音。

    回神後,忙低頭請罪:“臣在君前失儀,請陛下降罪!”

    朱元璋擺擺手,繼續:“咱想着,現在這個時節,天氣也好,遠行也沒什麼,想讓雄英跟老四先處處……”

    其實,就是觀察一下,這叔侄兩,投不投緣,能不能處得來。

    另外,丘福、朱能很不錯。

    已經被他列入重點培養名單。

    讓雄英先接觸一下,也算是提前施恩籠絡。

    “陛下,小雍鳴、小祈嫿還小,人家老四未必願意遠行。”李文忠小心翼翼提醒。

    老四守着妻兒,小日子過得美美的。

    多半是不願意遠行的。

    舅舅似乎忘了,他現在還在卑微的挽回父子關系。

    昨天家宴,老四這個給他爭光爭氣的正主都沒回來。

    朱元璋把李文忠的小表情收入眼底,好氣又好笑瞪了眼,“你那是什麼表情!咱讓他去!他還敢反對!”

    ‘不敢嘛?’

    李文忠暗暗腹語,連忙正色,收斂臉上同情的小表情。

    朱元璋起身踱步。

    讓混賬老四,陪着雄英去一趟遼東,說實話,是他突發奇想。

    可越想,這股衝動越強烈。

    讓這對叔侄處感情。

    同時,讓混賬老四,幫他去看一看大遼河衛授予肩標後的具體情況。

    肩標本來就是他弄出來的。

    他最懂。

    一舉多得!

    想着,朱元璋繞出御案,快步往御書房外走去。

    李文忠忙追上:“陛下,這件事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沒好氣瞪了眼:“咱找個能給咱分憂的人商量!你別跟着了,等消息。”

    嫌棄的瞥了眼,快步離開。

    這事兒,他不行,文忠更不行。

    家裏面所有人,掰着手指頭,數來數去,也就秀英或許有辦法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,秀英是否贊同?會不會幫咱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