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七章:呂本被敲打,挨板子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3743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茶樓包間內。

    夏夫人廖妙賢,坐在徐妙雲對面,有些拘謹。

    她只是帶着兩個孩子,想要追上去,把僅剩的一塊菜餅子送給要考秀才的丈夫。

    沒追上。

    無意間看到了這位年輕少夫人,同樣帶着兩個襁褓中的孩子,送丈夫入考場。

    只一眼,她就有些羨慕。

    同樣是一家四口,同樣的溫馨,同樣有個要去趕考的丈夫。

    對方丈夫的儒衫,明顯也是用農村土布做的,但是嶄新的,她也想給丈夫做一件嶄新的儒衫。

    可連飯都吃不上,哪能想其他的。

    這位年輕少夫人穿的衣服也挺樸素的,可襁褓中的兩個孩子,卻穿的很精緻,很講究。

    一看就知道,這對年輕小夫妻,半點都捨不得虧待孩子。

    當時她就判斷,對方不算特別豪富,但一定是家有餘糧,殷實的小富之家。

    有着勤勞、節儉、樸素等一切溫馨小家該有的優良家風。

    這樣的家,就是她所期盼的。

    所以多看了兩眼。

    沒想到,這位年輕少夫人,竟然會來找她攀談。

    還來這麼高檔的茶樓。

    給他們點了好幾樣,看着就讓人流口水的食物。

    燙的兩面金黃的餅子、裝着紅豆餡兒,熱氣騰騰的饃饃……

    哪一樣,家裏面都已經好幾年沒有吃過了。

    還好,兩個孩子都挺給她爭氣的,儘管餓,但沒有因爲食物,而忘記禮節。

    通過聊天,她已經知道。

    對方叫徐大丫。

    這名字不怎麼好聽。

    大丫丈夫叫朱四郎,好吧……這個名字,也特別土。

    真不知道,兩個讀過書的年輕人,怎麼給自己取這麼個名字。

    可能是他們父母沒什麼學識吧。

    徐達: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:……

    一家四口生活在江寧土橋村,剛成親一年,大丫就特厲害,不聲不響,一生生倆。

    女人中的飛天小母牛!

    牛的不得了!

    據大丫說,他們一年前成親,還住在一間泥坯小屋。

    成親後一年時間,朱四郎扛着頭種地、服徭役期間,擦邊做生意,帶着村民往遼東運送糧草軍械,途中又因爲配合官軍剿匪,得了一部分賞錢。

    家境才慢慢殷實起來。

    去年年底,又蓋了房子。

    生了孩子。

    總之,從大丫的待人接物,可以看出,這是個十分了不得的女子。

    若大丫沒有刻意誇大朱四郎。

    朱四郎則是一個頭腦靈活,可以握筆考功名,也可以拿着頭種田的年輕人。

    兩個年輕人結爲一對,可算是老天爺保媒,天作之合。

    “吃啊,別客氣。”徐輝祖抱着小雍鳴,笑着用公筷給夏原吉兄弟二人夾東西。

    廖妙賢思緒被打斷,收斂羨慕思緒,小心翼翼試探:“大丫,我們萍水相逢……”

    徐妙雲笑着低頭看看懷中小祈嫿,“同爲兩個孩子的母親,同樣有一個溫馨的四口小家。”

    廖妙賢是個聰明的女人,瞬間明悟。

    “妙賢大姐問了我很多,已經知道我的底細了,不知能不能講講你們的故事?”

    廖妙賢頓時再明悟,徐大丫不是年輕沒心眼。

    人家和她說那麼多,是爲了讓她放下戒備。

    不好意思笑笑,“我夫君祖籍江西德興,也算是書香門第之家,元末戰亂,家族被亂兵所毀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隔壁包間。

    毛阿六鬆了口氣,咧嘴嘿嘿笑着,低聲道:“我們家少夫人心善,就是看到對方同樣一家四口,同樣挺溫馨的,就是清貧,所以動了惻隱之心,沒有其他原因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閉嘴!”朱元璋壓着聲笑罵。

    混蛋東西。

    跟他多久?

    去混球老四身邊才多久?

    一口一個少爺少夫人也就罷了。

    短短一個多月,屁股都徹底坐歪了!

    已經不是偏向。

    是完全坐到混球老四那邊去了。

    他可以斷定,如果他和老四發生衝突,這個混賬東西,不會再向着他了。

    毛老六訕笑低頭。

    馬秀英笑着看了眼,老四身邊,也終於有個一心一意,只爲他考慮的人了。

    唯一讓她有些遺憾的是。

    蔣瓛取代了毛驤的位置,對重八和老四父子關系彌合,隱患不小。

    不。

    換任何人都一樣。

    再也不可能有人如毛驤,爲了這對父子,偷偷做那麼多事情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繼續豎耳朵聽着……

    這個夏時敏逃難到長沙湘陰後,先在鄉紳家當先生。

    做得好,對方不但將其推薦到縣學當教諭,還親自保媒,娶了隔壁這個出身耕讀家的女子。

    夏時敏考中童生後,考秀才就屢試不中。

    不過教書能力很強。

    不比老四小夫妻兩差,教的學生,考中童生率很高。

    湘陰地方通過鄉舉,就把夏時敏推薦到國子監。

    這是合乎規矩的。

    雖然有科舉,並且成爲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。

    但歷朝歷代也沒完全廢除察舉制。

    只不過,以往察舉制直接做官,本朝的察舉制,要先去國子監學習,朝廷要考察。

    保留察舉制,是爲一些屢試不中,但品德優良的讀書人,保留一條路。

    他這樣安排,有三重好處。

    一、告訴天下讀書人,品德操守也是十分有價值的。

    二、一些有能力的人,不知爲何,不擅長科舉,保留察舉制,能避免真正賢才的流失。

    三、朝廷中樞經常性缺少刀筆吏、或者從九品之類的綠袍小官,科舉進士,不屑做這些小事。

    這部分察舉進入國子監,品德優良的讀書人,就能承擔起這部分事務。

    並且還杜絕了中樞刀筆吏,家族式傳承。

    朝廷花不了幾個錢,提供的官職也比較低微,真正有能力有權勢的,寧願私底下移籍北方,考北榜,也不會走察舉制這條路子。

    這條路,就屬於那些真正品德操守不錯寒門子弟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國子監的考試,沒通過嗎?”徐妙雲詫異詢問。

    國子監的錄用考試。

    相比科舉考試,簡單很多。

    對於鄉舉舉薦的人才,錄用標準更寬鬆,更多考察被舉薦者的品德操守。

    她懷疑是國子監有貓膩。

    這是很有可能的,有些人,捏着雞毛大小的權力,就想到處撈好處,或許是夏時敏沒有打點對方。

    夏夫人搖頭,苦澀低頭。

    她的丈夫,真的特別有才,不但精通四書五經,還通曉數術、農學等各種雜學。

    教的孩子,童生通過率極高。

    是湘陰最有名的教諭。

    不知多少鄉紳,家裏給孩子請了名師,還把孩子送到縣學,讓丈夫教導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此,加上丈夫品德操守人人稱讚,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向國子監舉薦。

    她丈夫培養出的秀才,都十幾個了。

    而他自己,考秀才卻屢試不中。

    好似,命裏就沒有科舉的命。

    “國子監考試落榜,盤纏用盡,也趕不回湘陰,我丈夫就決定,在應天府掛考。”

    徐妙雲笑了,夾了一塊餅子,放到廖妙賢面前的碗裏,自己也夾了一塊,邊吃邊說:“或許掛考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!”

    夏時敏如果真的有才。

    屢試不中,就只有兩個原因。

    一是,心態不行,不會考試,很多讀書人,都有這個毛病,一到考場就緊張的發揮不出來。

    一是,湘陰的地方院試,貓膩太多,夏時敏太倒黴,每次都遇到內定暗箱操作。

    江南的科舉競爭本來就十分激烈。

    真正有權有勢有能力的,都悄悄往北方移籍,讓家族子弟考北榜。

    次一等的,就暗箱操作搞內定。

    內定名額太多,留給夏時敏這種沒背景的考生,機會自然就少了。

    這種事情,朝廷知道,但沒辦法杜絕,只要不把一些酒囊飯袋,內定進去,朝廷對此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。

    可今年的應天府院試不一樣。

    四郎參加院試,誰都知道父皇會盯着,應天府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,也不敢暗箱操作搞內定。

    同時,難度前所未有。

    今年應天府考試,選拔出來的,絕對是有真本事的。

    夏時敏如果有真本事,這次掛考,算是因緣際會,做出了一次正確選擇。

    大概率可以脫穎而出。

    掛考是爲一些來不及回本地的讀書人量身定製的

    但也有一些規則,諸如,南方考生不得去北方掛考……

    當然,這些規矩,也只能約束沒有背景,或者背景不夠強大的讀書人。

    “妙賢大姐,我和四郎在土橋村,免費教一羣孩子,我們需要一批書,我們想省點錢,打算僱人抄書,正好遇到了你,不知伱願不願意接下這個活兒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隔壁,朱元璋聽到,咧嘴笑了,嘀咕道:“瞧瞧這丫頭爲人處事多厲害,既幫助了人,還給人家保留了尊嚴,咱們老朱家娶了這麼一個兒媳,佔便宜了,佔便宜了……”

    馬秀英笑着瞪了眼。

    提醒道:“如果這個夏時敏,在應天府掛考,考中了秀才,國子監你就要好好管管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臉上笑容漸漸消失,“何止整頓國子監,就連地方主持的院試,都得整頓!”

    應天府的這屆院試,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難。

    也絕對沒有暗箱操作。

    夏時敏如果考中秀才。

    暴露出的問題就太多了!

    “等等看,等院試結果出來!”朱元璋眯着眼。

    “老四如果考中秀才,這個夏時敏也考中秀才,咱就要敲打敲打呂本了!”

    考前放縱呂本公器私用,但不代表考後,不會秋後算賬。

    何況,國子監也歸禮部管,地方主持的院試,禮部也有監督責任。

    夏時敏就是最好的藉口。

    一個能在本屆考中秀才的人,無法通過國子監錄用考,這合理嗎?

    呂本作爲禮部尚書,就算升遷沒多久,這頓板子落下,他也得受着!

    畢竟,夏時敏國子監錄用考,在他升遷之後。

    不打板子,呂本就只會盯着老四,忽略國子監、地方院試這些蠅營狗苟!

    當然,前提是,老四給他爭口氣,考中秀才。

    考不中,敲打呂本,別人就會說:朱元璋兒子無能,沒考中秀才,遷怒呂本。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