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六章:考試臨近,還得我關照朱先生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3548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馬秀英擡頭瞥視,自言自語,“是該去,但是,某些人還有臉去嗎?”

    “你!”朱元璋氣的轉身瞪視。

    眼神餘光瞥了眼毛驤。

    偷偷窺視的毛驤,嚇得連忙縮起脖子,轉移話題,“皇爺,臣剛纔來時,碰到了韓國公,韓國公對土橋村織出來的這匹布,也十分驚訝……”

    他認爲,有必要讓皇爺知曉這件事。

    馬秀英擡頭,微微皺眉。

    李善長的能力,她可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李善長關注鄉土村社,關注老四,是懷有善意呢?還是不懷好意?

    懷有善意還好。

    可若不懷好意。

    老四那麼年輕,而李善長卻是個十足的老狐狸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恭喜恩師。”

    右相官衙,胡惟庸臉上堆滿笑容,彎着腰,親自給李善長斟茶,恭喜着,“陛下他還是離不了恩師,這不,還不是得讓恩師復出輔佐嘛。”

    “惟庸,可不敢這麼說。”李善長捋着鬍鬚,板着臉提醒。

    胡惟庸擡了擡眼皮,瞧着李善長脣角微咧,微微一笑,“是是是,恩師重新出山,學生太過高興,以至於忘乎所以,忘記這裏人多嘴雜了。”

    李善長復出,他是真的高興。

    朱皇帝是不可能再讓李善長爲相了。

    但朱李兩家聯姻後,看樣子,權力會給,而且還不會小。

    現在李善長已經兼任御史臺御史大夫,還擁有相當於右都督的實際權力。

    憑藉李善長開國元勳,在淮西勳貴間的影響力。

    他們師生只要默契聯手。

    雖說做不到,大明他們說了算。

    卻也可以左右大明時局!

    恐怕就連朱皇帝都得避鋒芒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善長端起茶杯,喝茶之餘,眼神餘光瞥視在旁邊坐下的胡惟庸。

    這個學生想什麼,他很清楚。

    他自身想要什麼,他也很清楚。

    一個韓國公的爵位,可以讓李家與國同戚。

    可如果在朝野內外,沒有廣泛的學生、朋黨、弟子爲網。

    等他走了,李家也就只能憑藉國公爵位,還有駙馬身份,落一個沒有影響力,沒有權力的清貴了。

    長子李祺,不成氣候。

    但凡長子有點能耐,他都不會謀求和皇家的聯姻。

    一個男人,一旦做了大明的駙馬,就別想在政治上,發揮什麼抱負了。

    他這次付出,所謀求的,不是個人權勢。

    而是想給家族子弟,留下一筆豐富的政治遺產。

    長子能力不行,但憑他傳下去的爵位,以及駙馬身份,保證這一代顯貴沒問題。

    長子和臨安公主的孩子,培養教育好,再加上他留下的政治遺產,可以讓李家在第三代再顯貴。

    什麼是政治遺產?

    很簡單,就是多提攜官場上的後生晚輩,多交朋友,多施恩。

    得人恩果千年報。

    讀書人、士紳、初入仕途的底層官員,得了他的恩惠,肯定有忘恩負義的。

    但肯定也有感念他的。

    胡惟庸作爲百官鳳首,與胡惟庸聯手,就是他施恩最好的途徑。

    而且還可以讓這個學生衝在最前面。

    胡惟庸想要更大的權勢,就必須衝在最前面,他只是想施恩,想給子孫後代留一筆政治遺產,也不用做這個出頭鳥。

    與胡惟庸聯手,安全、高效。

    一旦胡惟庸觸怒了皇帝。

    皇帝即便動手。

    那也是胡惟庸這個學生倒黴。

    他隱藏在幕後,又沒直接和皇權爭權奪利!

    何況,他兒子還是駙馬。

    大不了,再隱退便是,反正真到了那個時候,他想要留給子孫的政治遺產,也留下了。

    想通透的瞬間,李善長笑着放下茶杯,“惟庸,可察覺,年節前後,陛下的態度,發生了微妙變化?”

    ‘對誰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變化?’

    胡惟庸微微愣怔。

    被李善長突然虛頭巴腦一句話,搞蒙了。

    可這人到底也是個人精,眼珠子滴溜溜一轉,微微側身,低聲試探,“恩師所指,是否是朱四郎?”

    ‘論揣摩人心,胡惟庸真的很聰明。’

    李善長瞥視中,暗暗感慨,笑而點頭。

    胡惟庸頓時脣角微揚,笑道:“皇帝給秦王改封北平,卻不改王號,擺明了告訴大夥兒,燕王這個爵位還是留給朱四郎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倒是希望,朱四郎能以燕王的身份迴歸。”

    朱四郎只要以這個身份回來,朝堂可就精彩好玩兒了。

    太子系,以呂本、藍玉爲首這些人,一定會像瘋狗,咬着朱四郎不放。

    朱四郎再好的忍耐,也必然會有被激怒反擊的時候。

    最終,朱四郎和太子的兄弟手足情,會在不斷的矛盾衝突中,一點點淡漠。

    朱四郎或許會放開手腳,密謀奪嫡。

    其他皇子,也極有可能被捲入。

    歷朝歷代,皇權內部爭鬥,就必然會放鬆對臣權的約束。

    咚咚咚……

    李善長食指輕輕敲擊桌案,把胡惟庸的思緒拉回來,“朱四郎很聰明,時局變了,他不會回來做燕王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,他現在正在準備考科舉。”

    “要說皇子中,這位才是最聰明的一個。”

    胡惟庸臉上笑容消失了。

    要說,誰最不想朱四郎入仕爲官。

    他肯定算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雖然他喜歡朱四郎的鄉土村社設想,並且已經爲其準備了自己的作料。

    但他還是不希望朱四郎爲官。

    這人太能折騰。

    折騰就意味着朝局一定會發生劇烈震盪。

    作爲百官鳳首,震盪不安的朝局,極有可能牽連到他自己。

    所以,但凡上官,自古以來,就不喜歡太能折騰的下屬。

    “老師,入仕爲官這條路,可不容易,或許他窮盡一輩子,未必能考個秀才!”胡惟庸勉強擠出一絲笑容。

    “也對。”李善長瞥了眼胡惟庸,笑道:“聽說,春節這段時間,整個金陵城高門大戶,都在議論,今年內,朱四郎會不會連續衝擊童生考試、院試、鄉試、會試,咱們且看看再說。”

    胡惟庸笑着點點頭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考科舉,別的地方不知道,但大明的高層卻極爲關注。

    隨着時間推移。

    日期也越來越近。

    四月初。

    距離江寧縣童生考試,只剩三天。

    土橋村這段時間,也發生了很大變化。

    牛和驢,在陌生環境,此起彼伏的叫聲,在村外就能聽到。

    一輛馬車,遠遠往土橋村駛來。

    周世顯負責趕車。

    蔣進忠眯眼曬着初春的太陽,坐在另一側車轅。

    聽着村子內傳出的牛、驢叫聲,眼神餘光瞥了眼木訥的周世顯。

    哎!

    忽然嘆了口氣,“大侄子,我有些想你爹了,這段時間,他有沒有寫信回來?”

    “縣尊大人,沒有。”周世顯認真趕車同時,老老實實回答。

    哎!

    聞言,蔣進忠又嘆了口氣。

    他是真有些想周浪了。

    當初周浪給他當皁班班頭,雖然是上下級的關係,可因爲朱先生的緣故。

    兩人也算是朋友。

    周浪會說話,當然,周浪最大的優點,就是會發自內心誇讚他。

    很好玩兒。

    那像現在。

    都說龍生龍,鳳生鳳,可周浪那麼一個會真心夸人,會捧哏的人,怎麼就生了這麼一個木訥的兒子。

    ‘周浪該不會是被……’

    蔣進忠眼神餘光仔細打量周世顯,既然是朋友,將來,周浪還要追趕他的腳步,同殿爲臣。

    他得給周浪好好把把關。

    可別給人家養兒子。

    周浪:我謝謝伱啊!

    周世顯察覺被蔣進忠打量,有些緊張的抿了抿脣,看着前面村口,一羣孩子在玩耍,暗暗鬆了口氣的同時。

    忙擡手,“縣尊,土橋村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蔣進忠這才收回視線,順着周世顯手指方向看去。

    瞧着一羣孩子正在玩遊戲,不由點點頭,“看來朱先生和徐先生是很有底氣,臨近考試了,給孩子們放鬆放鬆。”

    於此同時,正在玩耍的孩子們也發現了蔣進忠。

    等蔣進忠經過時,忙行禮:“拜見蔣青天。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蔣進忠頓時樂的合不攏嘴,一路和木訥周世顯在一起,產生的鬱悶頓時一掃而空,坐在車轅上,笑着詢問:“三天後就要考試了,準備的怎麼樣?”

    楊東旭代表衆人,作揖回答道:“師傅、師孃說了,平常心對待即可,我們年紀還小,這次不成,還有下次,實在考不上,還可以做其他事情,讀書並不一定要考科舉,我們村搞鄉土村社建設,將來也需要讀書人。”

    蔣進忠笑笑。

    讀書不考科舉,也就朱先生、徐先生才這樣想。

    當然,這是朱先生、徐先生的想法,他不認同,但尊重。

    隨即笑問:“你們朱先生在家嗎?”

    “在,師孃快生小師妹了,師孃在家,師傅就在家。”

    “去玩吧。”蔣進忠笑笑,示意周世顯趕車去朱棣家。

    搖頭晃腦,嘆了口氣,嘀咕道:“朱先生什麼都好,就是太沒上進心了,將來真考中功名,入仕當官,還得我關照啊!”

    “關照你父親,關照朱先生,我肩上的擔子可不輕啊。”

    周世顯脣角抽抽,扭頭……

    蔣進忠沒好氣笑道:“你這孩子,有什麼話就直說,你這幅想說又不說的模樣,我看着都難受。”

    “縣尊,晚輩認爲,朱先生將來入仕爲官,您和我爹,都得靠朱先生。”周世顯十分認真看着蔣進忠。

    沒見朱先生之前,他就總聽父親把朱先生如何如何掛在嘴邊。

    見了朱先生後,雖然沒見過幾次,但僅有的幾次,他感覺,朱先生說的一些話,很有道理。

    這些話,他就沒聽父親說過,也沒聽蔣縣尊說過。

    ‘這孩子,肯定不是周浪的種!’

    蔣進忠瞬間自閉,直接閉上眼睛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