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八章:朱元璋要挽救朱棣……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3809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小太監領命離開後。

    朱元璋揮了揮手,伺候在兩邊的宮女,接到指示,默默退出。

    吱呀!

    房門關上。

    殿內只剩朱元璋一人後。

    朱元璋揉了揉眉心,微微後仰,脖子枕着椅背,仰頭盯着垂掛在屋頂,俯視的龍首。

    與龍首,散發着威嚴,象徵着威權的黃金龍眸對視。

    脣角下意識微揚,“當農民……”

    “有個小家,種幾畝地,養點雞鴨,吃得飽、喝的足,兒孫繞膝,桃李滿天下……”

    將近一年多的監視觀察,他已經把這個孽子的想法,算是摸透了。

    混賬東西,不求上進,還真沒爭儲奪嫡之心。

    競拍包稅、鄉土村社計劃,本質目的,根本不是兒子爲父親,爲大明朝着想。

    混賬只是想讓自己過得舒坦一點。

    競拍包稅在金陵試點推行。

    已經完美收官。

    明年還要開始推及天下。

    現在鄉土村社計劃,被朝廷注意到,暗中觀察着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所有的一切,都是各種各樣的人,爲了不同的目的,把這些事情推到朝堂上的。

    其中有他、有呂本、方孝孺這些標兒的支持者,有蔣進忠這樣爲了政績的地方官。

    唯獨那個混賬,作爲提出者。

    從未給他寫過一封信!

    “自私!”

    “不孝!”

    “不忠!”

    “不義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毫不吝嗇,‘嗖嗖’的給朱棣,把一頂頂帽子戴在頭上。

    (朱棣:太多了,要掉了,真的戴不住了……)

    “你以爲,競拍包稅、鄉土村社建成後,你就能和妙雲丫頭兩個人,不理咱們家這些紛爭,躲得遠遠的,過那種詩詞中,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的日子?”

    “幼稚!”

    “貪官、惡官、酷吏、皇權運行的規則……”

    “農民就是一滴水,一粒沙,要一直被這些裹挾着,身不由己的往前衝,是好、是壞都只能被動承受,咬牙忍着!”

    混賬東西,對個體的無助,已經有了些瞭解。

    所以搞了個鄉土村社。

    把一滴水、一粒沙的農民,攢成小溪、沙流。

    如果說,之前他還沒有看穿看透,看到全貌。

    可混賬強烈反對,鄉土村社計劃中引入鄉紳,甚至撂下狠話,若無法阻止,就一頭撞死在洪武門。

    這個時候,他就全都明白了。

    無論混賬東西,提出鄉土村社的初衷是什麼,都悄咪咪往農民手中塞了根棍子!

    之所以沒有反對,且如果土橋村鄉土村社真能建成,他還會推及天下。

    是因爲,這根棍子,並不損害皇權。

    相反還有利於皇權的穩定。

    鄉土村社,在經濟上,有效的抵制鄉紳兼併。

    在政治上,地方就形成縣官、鄉紳、農民的三足鼎立局面。

    歷朝歷代的地方上,其實只有縣官、鄉紳。

    農民是什麼?

    他當過農民,深有體會。

    那就是在地方政治、經濟上,不能說話,只會種地的‘牲口’。

    偶爾遇到好官,會站在百姓這邊,維護百姓利益。

    惡官、貪官只會和鄉紳勾結。

    可鄉土村社不同,一旦建成,大明朝底層的經濟、政治就是三足鼎立,農民不再是一羣,可以被忽視,只配閉上嘴巴種地的‘牲口’。

    以官府爲主導,三方在地方的政、經相互制衡,誰都無法一方獨大。

    民間就是地基。

    一個皇權的倒塌。

    一定是從民間的失序開始。

    民間這塊地基越牢固。

    大明朝的上層,就越牢固!

    “可單單一個鄉土村社還不夠!咱是你爹,咱想折騰伱,那是天經地義,理直氣壯!”

    “子要從父,咱讓你幹啥,你就必須得幹啥!”

    “同理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似乎還想說什麼,嘆了口氣,卻沒說出來。

    將近一年的監視觀察。

    在確定這個混賬,確實沒有爭儲奪嫡之心後。

    他的心思,也發生了一些改變,由最開始的盛怒,到冷靜後的猜忌。

    再到近期連續不斷的震驚。

    他想馴服這個混賬。

    還想挽救一下這個混賬,希望這個混賬,能老老實實聽從他的安排。

    “混賬東西,你就偷着樂吧,遇到咱這麼一個負責任的好父親,到現在還沒放棄你,想挽救你……”

    “皇爺”

    朱元璋的話,被門外傳來的聲音打斷。

    “進!”

    吱呀!

    毛驤推門而入,快步走來,笑道:“臣恭喜皇爺,剛剛從鳳陽傳回消息,秦王妃懷孕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蹭一下,從仰坐坐直,驚喜笑問:“當真?他們小夫妻的感情如何?”

    中秋後,老二去鳳陽時,帶上了觀音奴。

    可他一直懷疑,老二這麼做,只是爲了改封北平。

    要說年長成婚孩子中。

    對待家庭,最不像他的,就是老二這個混賬!

    對明媒正娶的髮妻不好!

    丟人!

    毛驤也知道朱元璋的顧慮,笑道:“皇爺,自從秦王妃去了次土橋村,不知徐大丫和其談了什麼,秦王妃改變很大。”

    “一改往日的謹小慎微。”

    “做好妻子的本分外,秦王如果無理取鬧,王妃也敢使性子了……嗯……具體怎麼說呢……”

    毛驤微微皺眉思索後,笑道:“臣也無法描繪,反正,現在的王妃,反倒是讓秦王喜歡的不得了。”

    “這是錦衣衛記錄的一些日常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接過毛驤遞來的摺子,翻開粗粗掃視一番,頓時被氣笑:“不要臉的東西,以前人家事事順着他,給他好臉色,他不喜歡。”

    “現在可倒好,人家給他擺臉子、耍性子,他到像塊狗皮膏藥!”

    “咱怎麼就生了這麼個兒子!”

    “到底跟了誰?”

    毛驤低着頭,聽到朱元璋最後小聲嘟囔,忍不住暗笑腹誹:皇爺你好好想想,照着鏡子看看,就知道,秦王這點跟誰了。

    “傳旨!”

    聞聲毛驤嚇得一個激靈,思緒斷了,忙擡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高興道:“改秦王封地爲北平,王爵封號……”

    “算了,王爵封號就不變了!”

    “讓他們夫婦,接旨後馬上回來。”

    “臣馬上就去傳旨。”

    毛驤領命後離開,走出御書房,微微皺眉嘀咕:“皇爺給秦王改封地,爲何沒有改王號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五軍都督府,別稱大都督府。

    右都督,李文忠官房。

    李文忠看着小太監剛剛送來,朱元璋批示過,命令執行的摺子。

    硃筆所寫。

    ‘土橋村’三個紅字,讓李文忠皺眉犯愁。

    土橋村!

    雖然他不摻和朝堂之事,可也知道,土橋村意味着什麼。

    “陛下這是要折騰什麼呀!”李文忠哭笑不得嘀咕一句。

    扭頭看向旁邊站着的小吏,“去,請左都督,不,我自己去。”

    “都督,左都督平日就很少來都督府,近日已經一個月都沒有來了。”小吏忙提醒。

    李文忠脣角抽抽,緩緩坐下。

    左都督就是現在軍中老大哥徐達。

    自從當了左相後,這位老大哥雖然兼任左都督,卻爲了避嫌,不管事了。

    他是前些時候,被陛下調回來的。

    陛下的用意很明顯,要讓他在右都督的位置上,過渡熟悉一下,接任左都督,統管大都督府。

    好嘛,他回來後,老大哥就徹底不管都督府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要說他們這些驕兵悍將中,最懂得‘知進退’的,非這位老大哥莫屬了。

    打天下時,是個火爆脾氣。

    可自從開國後。

    不爭不搶,甚至陛下給的,都往外推。

    小吏見李文忠眉頭緊皺,也知道,這位右都督,陛下的外甥,剛從邊塞調回來,處理朝中事情,可能一時有些不適應,小聲提醒:“都督若是有事情需要與人商議,可以找韓國公。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李文忠一拍額頭,吩咐道:“快去請。”

    相較於老大哥,對權力的不熱衷。

    韓國公李善長可就是另一個反面。

    對權力極爲熱衷。

    辭去左相歸隱,那是看出陛下想要他這麼做。

    但一顆權力的心,一直熱切。

    這不。

    他任右都督,陛下擔心他不熟悉,就讓李善長來都督府,不擔任具體職務,輔佐他。

    李善長馬上答應。

    天天來的最早,走的最遲!

    態度之認真,做事之投入,令人敬佩。

    “右都督。”

    很快,李善長一身布衣走了進來,見了李文忠,就笑着抱拳。

    李文忠忙挽住李善長的手,“韓國公,在你面前,我就是晚輩,您可別折煞我了。”

    拉着李善長來到旁邊,請李善長坐下,又給李善長親自斟茶……

    李善長看着一切,擡手撫須,笑問:“思本喚我來,有什麼吩咐?”

    聽李善長改稱他的表字,李文忠擡眼皮看了眼,放下茶壺,笑着說道:“還真有件事情,要軍師給我參謀參謀。”

    說着,轉身取來摺子,遞給李善長。

    李善長接過,看完後,撫須笑道:“思本的擔憂我明白,咱們不用猜測陛下到底什麼用意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的命令,也必須執行。”

    李文忠點頭,同時認真學習着。

    李善長雖然有很多缺點。

    但能力毋庸置疑。

    瞧瞧,三言兩語,首先定了基調。

    接下來,應該就是具體問題,具體解決辦法了吧?

    “關內這段路,在咱們大明腹心,充其量就是累點苦點,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。”

    “最麻煩的是過了榆關以後,雖然咱們的軍事觸角,年年都在不斷向關外蠶食延伸。”

    “可元朝崩潰後,那邊山匪、元朝餘孽,嘯聚山林,即便是咱們鞏固的地盤內,也很亂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文忠不停點頭。

    他就是怕這個。

    就算被貶爲庶民,朱四郎也流着皇家的血,而且妙雲丫頭才懷孕。

    如果役夫隊遇險。

    他怎麼跟陛下、皇后、徐達等人交代。

    皇帝就是折騰人!

    “其實也好辦,我看了都督府的調令,近期要換防徵調一批衛所兵馬,充實關外,讓朱四郎和這批北調的衛所兵丁一起動身吧。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李文忠終於鬆了口氣,笑道:“就按韓國公說的辦。”

    隨即,吩咐吏員:“馬上派人前往江寧縣,帶上江寧縣府的人,去土橋村傳令,徵召徭役!”

    “護送糧草北上出關!”

    新的情節開始。

    大家給的意見,我看到了。

    我真沒想到,會有這麼多人支持。

    謝謝大家支持,謝謝!

    最後,繼續求一下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