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七章:朱元璋在摺子上,添加土橋村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3620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“蔣大人此番金陵之行,一定十分精彩。”

    哈!

    不愧是朱先生,輕飄飄一句話,便給我搭起了臺子,一百個周浪捧哏,也比不上一個朱先生!

    蔣進忠嫌棄的瞥了眼周浪,立刻眉飛色舞道:“還真讓朱先生猜對了……”

    屋內。

    徐輝祖瞧着,微微側頭,低聲詢問:“阿姐,蔣胖子以往也這樣?”

    徐妙雲莞爾一笑,“這位蔣大人比較有趣。”

    蔣進忠唾沫飛濺,朱棣不得不,不動聲色躲閃。

    好一會兒,蔣進忠總算把他在金陵城最爲出彩,最引以爲傲的事蹟講完了。

    一雙眼睛,巴巴看着朱棣,“朱先生,此番金陵之行,我的表現還行吧?”

    朱棣立刻豎起大拇指,“很彩!你們還沒吃飯吧,正好我們正在吃飯,咱們邊吃邊聊吧。”

    “那多不好意思。”蔣進忠說着不好意思的話,小眼睛已經往屋內飯桌上張望了。

    實在是舟車勞頓餓了。

    “粗茶便飯罷了,蔣大人請。”

    “那……我們就卻之不恭了。”蔣進忠看了眼周浪,笑着跟朱棣入內。

    “徐小哥也在啊!”

    “徐先生好,打擾你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寒暄中,蔣進忠趕忙把手臂舉起,“朱先生、徐先生,太子聽聞你們免費辦學堂,十分欣慰。”

    “給了我些錢,讓我給孩子們買書,車內還有。”

    朱棣和徐妙雲相視一眼。

    他之前就注意到蔣進忠雙手拎着的書。

    但沒想到是大哥,派蔣進忠送來的。

    大哥還是那個大哥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接過,“蔣大人如果再有機會見太子,請代爲轉達,我們的感謝。”

    啊?

    蔣進忠啊了一聲,狐疑看去,“朱先生馬上便要輔佐太子,直接感謝太子便可,何須我代勞?”

    “誰說我要輔佐太子。”朱棣笑不活了。

    去輔佐大哥?

    倒不是不可以。

    可大哥身邊的人,會答應嗎?

    恐怕首先會猜忌他,潛伏在大哥身邊,準備隨時伺機而動。

    “東宮舍人方孝孺,莫非不是來邀請朱先生?”

    朱棣敏銳判斷出,蔣進忠應該遇到了方孝孺。

    而方孝孺似乎沒說真話。

    總之,蔣進忠並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。

    想通其中關節後,笑道:“的確是來邀請我,不過卻被我婉拒了。”

    徐輝祖狐疑看了眼,很不解,姐夫爲什麼說謊?

    蔣進忠並未多疑,遺憾嘆了口氣,轉而笑道:“這樣也好,朱先生去了東宮,再想吃朱先生的烤魚,就機會渺茫了。”

    “都是一樣的烤魚,一樣的配方,可朱先生親手烤的,不知爲何,就比浪浪烤魚好吃。”

    除了烤魚,朱四郎不走,還有個好處。

    還能算他的半個幕僚師爺。

    可以隨時來土橋村請教。

    徐輝祖好氣又好笑,隱晦瞥視一眼,腹誹道:‘蔣胖子,伱就貪口腹之慾吃吧,早晚有一天,你得哭!’

    “過段時間,等我家大房子蓋好,喬遷賀喜時,蔣大人一定要來,我親自爲蔣大人烤魚!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!”蔣進忠頓時樂的合不攏嘴。

    一頓中飯。

    基本是衆人搭臺,給蔣進忠發揮。

    飯後,蔣進忠臨走時,拉着朱棣的手,“朱先生,知音難覓啊!對着周浪,我就是對牛彈琴。”

    旁邊的周浪: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這蔣胖子挺逗的。”目視馬車離開,徐輝祖笑着打趣。

    好奇詢問:“阿姐,姐夫爲什麼向蔣進忠隱瞞方希直來土橋村的真正目的?”

    徐妙雲含笑看了眼朱棣,然後才解釋:“方希直爲何不告訴蔣進忠?”

    “總之,這件事到底該如何處置,當你姐夫確定方希直是太子的人後。”

    “決定權就交給太子、陛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金陵方面沒有做出反應前。”

    “我們對此事的態度,就是不談論、不擴散、不理會。”

    “你把這三個不記住。”

    噢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臨近傍晚。

    村東山邊。

    全村兒男女老少全都來了。

    就連徐妙雲都領着孩子們,站在遠處觀看。

    一個沿着山坡開挖,佔地三十平的磚窯,正在做最後封窯前準備。

    朱棣這段時間,除了忙其他事情,就是帶着鄉親們,一起挖磚窯,然後採集粘土,製作磚坯。

    要不是這幾日,各種突發事情太多。

    這第一窯磚,早能試燒製了。

    徐輝祖陪朱棣站在窯口。

    窯洞內,陰乾的磚坯已經碼放好了,木炭也已經添加完畢。

    窯口也半封閉起來。

    “姐夫,不用米漿,真能燒製成磚?”徐輝祖有些懷疑。

    大明立國,重新修建金陵城時,他已經記事了。

    記得,他們這些孩子,當時就喜歡在城牆上追着打鬧。

    胡惟庸當時是金陵城的督造官。

    爲了確保每一塊磚的質量,胡惟庸就讓匠人在每一塊磚上,都刻上自己的名字。

    那種青磚,就是用粘土、米漿……

    總之工藝很複雜。

    十分耗錢!

    反觀姐夫他們制磚,簡直太兒戲了。

    粘土和河沙,製成磚坯,然後燒製。

    “應該可行……”

    “四郎,煙道檢查完畢,所有煙道全部暢通!”就在這時,窯洞頂部,山坡上傳來八叔的呼喊聲:“人已經全部安全撤出,可以點火!”

    一個村中年輕人,把舉着的火把遞給朱棣。

    其他人則人手一塊磚坯。

    等朱棣點燃火窯內的木炭,他們就會用最快的速度,用磚坯封了窯口。

    朱棣看了看衆人,手握火把,來到窯口,深吸氣同時,把手中火把扔了進去。

    “冒白煙了!”

    很快,就在村中年輕人封窯口時,山坡上傳來八叔的呼喊。

    又過了片刻……

    “冒黑煙!冒黑煙了!煙很濃!”

    啪啪啪……

    聽到八叔的喊聲,所有人都忍不住激動拍手。

    “太好了,點燃了!”

    “成了!”

    “咱們土橋村,馬上就有自己的糧倉了!”

    “有了糧倉,糧食就不用賤賣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呼!

    朱棣鬆了口氣,聽到鄉親們充滿期待的議論聲,不由笑着,暗道:一定會成功的!

    對此,他還是有信心的。

    窯口密封後。

    衆人又在外面看了會兒,感受着溫度漸漸升高,向外擴散。

    衆人這才相繼陸續散去。

    朱棣轉身走到徐妙雲面前,笑着伸出手。

    徐妙雲俏臉微紅,瞥視徐輝祖。

    噓……

    徐輝祖很識趣的仰頭看天,吹起了口哨。

    徐妙雲這才臉紅撲撲的,把手放在朱棣手心……

    朱棣邊走邊說:“等建好了糧倉後,就再燒幾窯磚,給咱們建大房子,今年咱們家的糧食不入倉,春天也不分紅。”

    “建房子時,咱們不能讓鄉親們給咱們白乾,除了工錢外,每天管三頓飯,比他們出去打短工掙得多,最主要,還能顧家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等小棉襖出生時,就在大房子裏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按照朱棣的描述,徐妙雲在腦海中描繪着未來的家。

    有四郎、有她、還有一個,同時擁有他們雙方血脈的小人兒……

    想着想着,脣角情不自禁浮現點點明媚笑意,點頭莞爾道:“聽你的。”

    徐輝祖像根尾巴跟在後面,側着頭,豎耳朵邊走邊偷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晚飯後。

    徐輝祖這個竊聽者,被朱棣掃地出門,趕去了公祠。

    等他給小黑三個傢伙添加鮮草回來。

    妙雲正在窗前小桌上燙酒。

    自從懷孕後,兩人晚上讀書,就再也沒有喝過酒,走過去,笑着詢問:“你都不能喝,怎麼忽然燙酒。”

    “你喝呀,慶祝磚窯點火成功,這是鄉土村社建設的第一把火,當然得喝點慶祝。”

    朱棣笑着在旁邊坐下。

    翻開一本書,取出書中夾着的小本子。

    剛拿起筆,要翻開小本本時,一隻精緻小手壓在上面。

    朱棣含笑擡頭。

    徐妙雲爬在朱棣肩頭,先不說話,在朱棣臉頰啄了一下,給足好處後,俏臉紅撲撲,委屈道:“我今天沒惹事吧,你怎麼又把這個記賬小本子拿出來了!”

    她的欠債,已經越來越多了。

    還不清,根本還不清了!

    最傻的是,這個小本本,還是她不知情的情況下,給四郎訂製的。

    “這回不是記你的小賬。”

    朱棣笑着解釋道:“我要給方孝孺記一筆小賬。”

    這傢伙,膽子可真肥!

    跑到土橋村試探他!

    徐妙雲頓時歡快笑了,幸災樂禍道:“只要不是記我的小賬,記別人我支持!”

    話中,默默補充一句,‘最好別人的小賬,把這個本子記滿。’

    朱棣翻開小本子,在本子最後一頁寫下:珍愛生命,遠離方孝孺!

    (方孝孺:……)

    噗!

    “輝祖一直鬼鬼祟祟偷聽咱們說話,我認爲他也應該記一筆。”爲了儘快記滿小本子,徐妙雲豁出去了。

    弟弟不要了!

    (徐輝祖:……)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這一晚,燈燭搖曳。

    時不時有低語歡笑聲,從映照着剪影的小窗傳出……

    就是翌日,起牀後,朱棣在院中發現了一張小紙條:嚴禁泄露談話內容!

    朱棣給徐妙雲看後,異口同聲說了句‘很多人要倒大黴’,就將紙條燒掉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充實、安靜的狀態。

    給孩子上課、制磚、建造糧倉、休整建房地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皇宮。

    御書房。

    朱元璋審閱完一道摺子,剛要合上,停頓一下,略作思考,拿起硃筆,在上面添加了‘土橋村’三個字。

    然後將摺子遞給小太監,“把摺子送到五軍都督府!命他們按照摺子上的名單執行。”

    這一章轉折過渡章,這種章節,感覺最不好寫,想寫的有意思,很不容易,也不知道寫的怎麼樣,總之,下一個情節開始了。

    謝謝大家一直陪我走到現在,謝謝!

    繼續求一下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