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章:全村請願,帶頭人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3370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朱元璋眼中意動一閃而逝,隨即脣角抽抽。

    沒好氣扭頭,“是你自己想去!別引誘咱!”

    馬秀英見心思敗露,也不尷尬,笑道:“是,我是想再去看看四郎妙雲,可我不像某些人,我從不掩飾啊!”

    “某些人只能聽着送上來的彙報,猜忌、胡思亂想。”

    “土橋村什麼模樣,他也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四郎家到底如何佈局,院中的杏樹長在哪裏,鋤頭、頭到底擺放在哪裏,也只能靠想象,想想我都爲這個人,感到可憐。。”

    “眼紅、猜忌四郎小夫妻倆培養出來的學生,也只能聽聽調查報告……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朱元璋臉皮掛不住了,拍案掩飾,憤怒道:“咱一點兒都不想知道這些!”

    “你也別想去!你要敢背着咱私自去土橋村,咱就馬上把他貶到嶺南!”

    馬秀英臉上笑容消失,猛地起身,整理衣服,冷冷道:“朱重八,伱就犟吧!”

    “你把四郎廢爲庶人,我不說什麼,你是父親,更是一個君王,爲了國家穩定,爲了江山社稷,未雨綢繆這些都是應該的!”

    “但你要想清楚。”

    “你做了皇帝後,本來就已經是孤家寡人了!”

    “敢和你說實話,敢和你說真話貼心話的,只有家人了!”

    “對孩子們還如此,總有一天你會後悔的!”

    “你總有老的一天!”

    “等你老了,內心虛弱、空虛的時候,想找個人和聊聊天,說說真心話的時候,孩子們都會因爲你現在的冷酷無情,不願搭理你!”

    “遠離你!”

    “那時候,你就真把自己活成孤家寡人了!”

    話罷,馬秀英黑着臉,甩袖離開。

    “咱不會虛弱!咱也絕不會向任何人示弱!咱是朱元璋!”朱元璋氣呼呼,衝着馬秀英離開的方向,大聲喊道。

    喊完後,坐下喘氣,氣的嘀咕道:“你就仗咱慣着你,在咱面前放肆!”

    “倔驢!”

    外面,馬秀英快步走着,聽着身後傳來的聲音,氣罵一句。

    是人都有虛弱的時候!

    皇帝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壯年時說的大話。

    都要在暮年時,被狠狠打臉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皇宮內發生的事兒。

    朱棣無法知曉。

    平凡日子的每一天,除了計劃內的事情,每天也總會有新的狀況出現。

    有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
    也有麻煩。

    兩人都是井井有條的性格,習慣每天抓緊時間,做完做好有計劃的事情。

    留出足夠富裕的空閒時間。

    應對生活中的意外狀況。

    即便意外狀況和計劃發生時間上的衝突,也不怕。

    沉着耐心應對就行了,隨時調整一天計劃,一段時間計劃。

    日子因有安排而充實。

    又因時時刻刻,都有意料之外的事情而不平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秋收後。

    朱棣沒事可做了。

    鄉親們則開始忙碌着搶收旱地種植的棉花。

    一場秋雨,在午後下起。

    淅淅瀝瀝,一直下到臨近放學時。

    鄉親們像是約定好了,穿着蓑衣,舉着油傘,或者乾脆舉一片大大的荷葉,來到學堂。

    正在監督孩子們作課業的朱棣和徐妙雲被驚動。

    孩子們也好奇轉頭張望。

    徐妙雲輕輕敲了敲采綠的腦門,笑道:“都專心作課業。”

    采綠揉了揉腦門,其他孩子瞬間板板正正坐直,繼續認真作課業。

    話罷,朝朱棣看去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點頭,走了出去,看着在祠堂大門下避雨的八叔等人,快步走過去,詢問:“八叔,你們怎麼來了,下雨天,擔心孩子們?”

    “四郎,俺們擔心這羣猴崽子幹啥!”

    “就是,這點雨,還能把人淋壞了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羣叔伯嬸子,紛紛笑着打趣。

    “拜,先生!”

    這時,學堂內傳出孩子們放學的拜別聲。

    緊接着,一羣猴孩子嬉笑打鬧着衝出來。

    等安頓孩子們離開後。

    朱棣這才詢問:“那大家……”

    八叔等人看看朱棣,又看看徐妙雲,欲言又止……

    徐妙雲笑着說:“咱們去學堂說吧,有坐的地方,而且孩子們讀書以來,大家也沒來學堂看過。”

    “大丫說的對,大家一起去學堂內,有什麼話,坐下來說。”朱棣笑着贊同這個提議。

    一羣人來到學堂,在孩子們上課的位置坐下。

    朱棣和徐妙雲並排坐在前面。

    朱棣笑道:“八叔,大家有什麼話,儘管說,不用拘束。”

    “俺來說吧。”八嬸兒自告奮勇,看着徐妙雲,說道:“前些日子,大丫說想跟我們換點棉花,給孩子們做儒衫。”

    “這怎麼能行呢!”

    “四郎大丫,你們免費教孩子們知識,俺們已經感激的不得了了,給俺們孩子做那啥儒衫,怎麼還能讓你們換!”

    八嬸兒話音剛落,衆人紛紛開口。

    “對!我們真要答應了,俺們成啥人了!”

    “四郎,你們就說,這儒衫到底長啥樣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和徐妙雲相視一笑。

    朱棣忙擡了擡手,說道:“八嬸兒,我和妙雲是覺得大家可能,並沒有計劃給孩子做新衣服的打算,這筆錢,準備從咱們學堂經費裏出。”

    “這儒衫,就是讀書人穿的衣服。”

    “明年不是去參加童生考試嗎?到時候,別的孩子都會穿儒衫……”

    聽聞朱棣解釋,衆人都明白了。

    雖然大家或許不懂‘自卑’這個詞彙。

    但知道,別人有,自己沒有。

    別人穿的乾淨整潔,自己穿打補丁衣服那種感受。

    在村裏,孩子穿的破點沒什麼,出門在外,怎麼也得穿的像樣點。

    尤其,還要和一羣鄉紳老爺家的孩子,同坐在一個考場。

    啪!

    八叔重重拍了下膝蓋,“四郎大丫,我們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“這事兒就交給俺們自己來做!”

    “當爹孃的,孩子們爭氣,俺們砸鍋賣鐵也得支持!”

    “何況,這也不需要額外花銷,無外乎,就是用自家中的棉花,織布做衣服罷了。”

    “等棉布織好,大丫教教各家各戶,怎麼做這儒衫就行!”

    徐妙雲給朱棣使眼色。

    朱棣知道徐妙雲擔心什麼,笑着詢問:“那女孩子呢?我和妙雲準備給所有孩子都做的。”

    “春曉、采綠她們雖然是女孩子,可也希望得到一件,和東旭他們一模一樣的儒衫。”

    衆人這才完全明白,朱棣和徐妙雲的考慮。

    有女娃家的,還的確沒想過給女娃做儒衫。

    “做!”

    “對!做!”

    “大丫,不是俺們偏心,手心手背都是肉,只是很多時候,實在是人窮志短,只能先緊着男娃,可今年咱們的日子,也不差,叔不敢保證,往後都能這樣,但今年,俺肯定給采綠做一身儒衫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看着有女娃在學堂上學的叔伯嬸子,紛紛表態,徐妙雲眼睛有些發酸,笑着點頭。

    “各位叔伯,事情商量完了,那咱們回家吧。”朱棣笑道。

    “四郎,還有件事情。”八叔開口,看了看鄉親們,有些爲難,不知如何啓口……

    朱棣笑了,“八叔,你可是上過戰場的大老爺們兒,怎麼還吞吞吐吐的?”

    八叔訕笑,一咬牙,說道:“前些天,官府入村收田稅時,俺們聽周浪和幾個衙役聊天。”

    “聊到了蔣青天說過的一些話。”

    “蔣青天說:土橋村會慢慢和其他村兒拉開距離,把其他村兒遠遠甩在後面。”

    “俺們好奇,就跟周浪打聽,蔣青天爲何這樣說。”

    “當時周浪和很多官府的人,都說,蔣青天說:因爲咱們土橋村有四郎你指點。”

    “那天後,俺們就一直在琢磨這件事,今天來,就是厚着臉皮,請四郎當咱們村兒的帶頭人。”

    “帶着我們,把日子過的再好一點。”

    八叔用最快的速度,把話說完後,就馬上把頭低下。

    畢竟,他們這種行爲,多少有點得寸進尺了。

    幫忙是情分,不幫是本分。

    人家四郎,憑什麼就一定要帶着他們這羣除了種地,啥都不懂,啥都不會的累贅!

    其他鄉親,也全都不好意思的把頭低下。

    朱棣則愣怔了。

    當帶頭人?

    這份信任,太沉重了!

    徐妙雲則含笑,用餘光偷偷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朱棣好一會兒才回神,看着不好意思的鄉親們,笑着詢問:“八叔,你們大家就這麼相信我?”

    “就因爲蔣進忠說的幾句話?”

    蔣胖子,什麼時候,都有這種影響力了?

    朱棣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八叔連忙搖頭:“當然不是了,蔣青天那些話,只是給俺們提了個醒,沒聽到這些話,俺們這些人的腦子,就想不到讓四郎你當帶頭人。”

    “俺們相信四郎你的本事,並不是因爲蔣青天幾句話!”

    是他們用眼睛、用心感受做出的判斷!

    四郎做事認真、處事公平,能力更是沒的說!

    就連蔣進忠都巴巴的往土橋村跑,求四郎指點。

    徭役期間,四郎賣魚,更是證明了四郎的能力!

    ‘土橋村會慢慢和其他村拉開距離,把其他村兒遠遠甩在後面!’

    作爲土橋村人,誰不想!

    四郎就有這個能力!

    鄉親們眼巴巴,緊張期盼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徐妙雲沒說話,只是靜靜坐在旁邊。

    她不會干涉四郎的決定。

    無論四郎做什麼決定,她都支持……

    求月票、推薦票、追訂、全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