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章:這羣孩子引起了皇爺重視!(求首訂)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3831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“你鬧一鬧就得了。”

    馬車內,朱元璋餘光瞥了眼置氣的馬秀英。

    聞聲,馬秀英不搭理,把頭轉向一側,撩起簾子,看着外面的朱紫高門。

    天還沒完全黑。

    家家戶戶,府門燈籠已經點燃。

    兩個燈籠都不夠。

    有的府門掛着四個。

    有的府門寬大些,直接掛六個、八個,既顯排面,寓意又好。

    這個時間點,皇宮內,除了房間,外面都嚴禁點燈籠。

    立國九年,儘管重八屢次三番嚴告朝臣,不準搞奢靡攀比之風。

    可很顯然,收效微乎其微。

    一個王朝的財富是有限的。

    主要來源,就靠農民辛苦種地那點產出。

    財富流向這些人,是無可避免的。

    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任何朝代,都無法遏制,這些人永遠佔據最多的財富。

    但奢靡之風不可有。

    奢靡之風腐蝕人意志,腐蝕社會根基,攀比奢靡,會把大量財富,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享樂中。

    朝廷倒也沒想過,讓他們拿出自家財富,報效國家。

    這很明顯違背了人性。

    反對奢靡之風,只是希望,他們把財富資源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。

    比如,對後代的培養。

    他們有權力、有爵位,爵位會傳承,權力其實也會在血緣中傳承。

    所以,他們的後代子孫,將來必然充斥在大明朝,龐大權力體系的方方面面。

    一羣只知貪圖享樂的酒囊飯袋,充斥其中,大明朝還能好?

    若是傾盡資源培養,出個辛棄疾、文天祥、陸秀夫之類的大才。

    一人,就可穩江山數十載!

    可惜,無一人願意這樣做。

    或許他們的目光不夠長遠。

    或許,朝廷的制度也有問題吧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馬秀英思維發散,在想其他事。

    朱元璋以爲還在賭氣。

    黑着的臉軟化,滿臉無奈。

    心裏很清楚,此時此刻,說什麼才能緩和氣氛,“好了,咱答應你,絕不因老四過得好,就無緣無故去折騰他!”

    “童生考試,也切實遵守之前的約法三章,不阻攔、不干涉、不設置障礙!”

    思緒被打斷,馬秀英聽着,脣角露出笑意。

    半輩子夫妻。

    她太瞭解朱重八的性格了。

    脾氣臭、固執、父權思維強烈。

    他本意是讓老四當反面典型,當標靶,如今老四的日子,眼看要蒸蒸日上。

    他肯定心癢手癢了!

    對待這種男人,就得像放風箏,時不時扯一扯風箏線。

    收斂笑意,轉頭,冷冷道:“記住你說的話。”

    “記住了!”朱元璋沒好氣回道,補充提醒:“咱答應伱不折騰老四,到了徐府後,你也必須給足咱面子!”

    馬秀英脣角抽抽,扭頭看向一邊。

    呼!

    朱元璋微微鬆了口氣,知道事情成了。

    不會因爲吃頓飯,丟面子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阿爹,我這個花環好看吧,這是孩子們……”

    “老爺……老爺,陛下和皇后娘娘到了府門外!”

    客廳,徐妙音正高興說着時,徐府官家慌慌張張跑來。

    所有人驚訝起身。

    徐妙音莞爾笑道:“阿爹,陛下肯定是想嚐嚐姐夫的烤魚……”

    徐達沒好氣瞪了眼徐妙音,“就不該讓你去土橋村,越來越沒個大家閨秀的樣子了,都跟我去迎接陛下、娘娘。”

    話罷,快步往外走同時,卻也忍不住笑了。

    他也是這麼猜的。

    片刻後。

    徐達陪着朱元璋、馬秀英進來。

    落座後,徐達忍笑,十分體恤聖意,詢問:“陛下,這個時間點,你們還沒吃吧?”

    “不餓,不餓……”朱元璋連連擺手,故作姿態道:“你嫂子說,很長時間沒來你這裏坐坐了。”

    “非要拉着咱來,其實,咱還有很多摺子沒有批示,坐一會兒就走。”

    咳咳……

    馬秀英都覺臉皮發燙,忍不住咳嗽提醒朱元璋,架子別端太高了。

    徐妙音這些小輩站在一旁,瞧着這一幕,全都低下頭,極力忍笑。

    “妙音手中的花環真好看。”馬秀英看向徐妙音,笑着誇讚徐妙音手中花環,“是你自己編的嗎?”

    “能給嬸子看看嗎?”

    徐妙音俏臉微紅擡頭,趁機笑着走來,“嬸子,這是村兒裏孩子給我編的。”

    提及土橋村,朱元璋頓時看去……

    馬秀英接過花環,仔細打量着,“很漂亮,採摘這麼多種不同的花編織,一看就是用了心的。”

    擡頭,拉住徐妙音的手,笑着詢問:“和嬸子說說,去村兒裏做了什麼,竟會讓孩子們,這麼用心編這個花環。”

    “禮物雖輕,心意可不輕!”

    “其實也沒做什麼,就是和阿姐一起給孩子們上課,監督輔導孩子們完成課業……”

    徐妙音娓娓講述着,在土橋村的經歷。

    朱元璋認真聽着。

    “嬸子,你是不知道,村兒裏百姓、孩子多麼質樸。”

    “我走的時候,嬸子們拿來一堆東西,讓我帶回來,長這麼大,我根本沒見過這種場面……”

    “出村時,孩子們就在村口路邊等着。”

    “看到我時,整整齊齊執弟子禮,還給我和阿姐送了這個用心編織的花環。”

    “這羣孩子,很懂感恩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‘這羣孩子,對妙音丫頭尚且如此,對老四恐怕更死心塌地!’

    朱元璋暗暗琢磨着。

    等徐妙音說完,立刻追問:“丫頭,這羣孩子的課業如何?有沒有出色的可塑之才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孩子們都很認真、很努力,按照只學了半年的進度,我覺得都很優秀。”徐妙音還沉浸在離別時那種情緒中,沒有多想,脫口而出:“他們已經學完了論語。”

    “阿姐已經開始準備教授《大學》!”

    ‘若妙音丫頭所言不假,這羣孩子豈不都是可塑之才?!’朱元璋下意識微微皺眉。

    在此之前。

    他關注此事,但沒太過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讀書不易,考功名更難!

    官宦書香世家的孩子,也只有少數人,能一步一個臺階,最終涉足官場。

    一羣農家孩子,資源、環境,都太差了!

    科舉的主力,是官宦書香世家、耕讀傳家的寒門。

    有科舉以來,真正的農家子,就概率而言,其實很低很低,低的可憐。

    像他這種泥腿子出身的。

    造反做皇帝,或者造反受招安出人頭地,都比科舉容易。

    徐達意識到徐妙音說多了,忙起身,“輝祖,你伯父和嬸子還沒吃飯,去吩咐廚房。”

    “準備雞鴨魚肉,原來準備的都撤了!”

    “那些不適合招待你伯父和嬸子。”

    都是老兄弟,他也有脾氣。

    當初四郎被貶爲庶民,他是反對大丫頭出嫁。

    可現在看來,大丫頭過的很幸福。

    他也很喜歡這個能扛起責任的女婿。

    朱皇帝是皇帝,他是臣子,沒辦法說什麼。

    可他能讓朱皇帝,吃不到自己兒子送來的東西!

    思緒被打斷,朱元璋氣笑了,看向馬秀英。

    馬秀英這回不給朱元璋留面子,她早提醒,別端着,別沒事找事!

    當父親的不疼兒子,人家徐達心疼閨女,愛屋及烏,也心疼女婿!

    瞪了眼,然後笑着對徐達說:“徐達,你別理他,嫂子出宮就是爲了嘗四郎的烤魚。”

    徐達偷摸摸看了眼朱元璋,然後給徐輝祖使了個眼色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很快,飯上桌。

    一羣人圍着桌子。

    徐達先給朱元璋夾了一塊魚腹肉,笑道:“陛下,嚐嚐。”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朱元璋笑哼一聲,“你個徐蠻子別以爲就這麼算了,這筆賬,咱給你記着!”

    說着,迫不及待拿起筷子,把碗中魚腹肉放入口中。

    細細咀嚼着,暗道:還真香,沒想到,老四這個混球,還有這手藝,往後想吃點他送回來的東西,是不是只能來徐府蹭了?

    一羣人全都不動筷子,看着朱元璋。

    馬秀英沒好氣,笑問:“好吃嗎?”

    “還湊乎吧。”朱元璋隨意說着,伸筷子又夾了一塊魚腹肉,這才發現其他人還沒動筷子,隨即催促道:“自家人一起吃個飯,都別拘着,動筷、動筷。”

    衆人這才動筷。

    吃着野菜做的涼菜、烤魚。

    朱元璋說道:“妙音丫頭,再給我們說說,你在土橋村所見所聞的新鮮事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、馬秀英駕臨徐府。

    雖然低調,可還是被人注意到了。

    在徐府吃飯的功夫。

    整條街巷,各府府門,人進進出出。

    三三五五,聚集在交好的同僚府中。

    “陛下和皇后去了徐府!”

    “野菜就這麼好吃?”

    “這回徐家倒是沒人去送禮,可陛下、皇后爲了吃口野菜,親自到徐家了!”

    “別忘了,咱們這位陛下的出身!”

    “慎言慎言,陛下或許愛吃野菜,但此行目的,絕不只是爲了吃野菜,應該是想知道,更多關於朱四郎的情況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頓飯結束。

    朱元璋回到皇宮。

    就立刻大半夜,把毛驤召入宮中。

    御書房。

    毛驤忐忑匍匐跪拜。

    朱元璋審視着毛驤,“土橋村麥田中,長出一種神奇植物,這件事,咱怎麼不知?”

    啊?

    毛驤滿頭霧水擡頭。

    朱元璋不放過毛驤臉上,任何一絲細微表情……漸漸臉色好轉。

    通過觀察,能判斷,毛驤的確不知。

    並不是站在了老四一邊,刻意隱瞞。

    “這是妙音說的,一種比她還要高的植物……”

    “今後,凡是有關朱四郎的一舉一動,讓土橋村錦衣衛力士,都要記下!”

    “另外,對那羣孩子,也要予以更多關注。”

    “咱要知道每個孩子的年齡、性格、學習進度,以及他們對朱四郎夫婦的感情。”

    這羣孩子,終於還是引起了皇爺重視!

    要密切關注這羣孩子的發展了!

    毛驤立刻領會,深夜被召入宮中的重點,替朱棣感到委屈同時,忙答道:“臣會馬上交代人調查這些孩子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看到大家問更新數量,更新時間,在這裏說一下,每天最準時的就是晚上,因爲不上班,也沒有干擾,晚上十點肯定有一章,另外兩章我會儘可能準時發佈,從明天開始,中午十二點一章,晚上六點一章,另外和大家彙報一下成績。目前的成績,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,我也會儘量多寫,每天保底一萬字的基礎上,爭取再寫三千字,但首先是保證質量。

    我會努力,用最大的認真,去寫這本書。

    謝謝各位書友支持,另外可能的話,大家一定要追訂。

    最後,求一下月票、推薦票、投資、全訂、追訂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