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:驚動朱元璋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3164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棚子內,十分安靜。

    朱棣看着大家,誠懇反思道:“我還是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。”

    聞言,所有人頓時更精神了。

    聚精會神聽着。

    “之前,我樂觀認爲,通過向鄉民買魚,利益均沾。”

    “把村爲單位的團結集體,分散成一灘散沙,咱們就能高枕無憂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今天暗中觀察鄉民的反應、議論……”

    “才發現,忽略了一個羣體!”

    “這個羣體試圖挑起所有人的嫉妒情緒,共同針對咱們!他們漁翁得利!”

    “四郎,啥羣體?”蘇四叔好奇詢問。

    “各村那些遊手好閒,好吃懶做,偷雞摸狗的青皮混子”朱棣平靜說着,內心則十分感慨。

    要不是做一回農民。

    他可能永遠無法對大明民間,有這麼深刻且清晰的認識。

    所有的認知,都不是一步到位。

    總是每次遇到狀況,就會有新的發現。

    未來,肯定還會有更多新發現。

    就好比,百姓羣體中,遊手好閒,青皮混子這個細分羣體。

    前世,他就知道,有這樣一個羣體。

    但對於這個羣體的特點,並不瞭解。

    直到今晚!

    這個羣體有幾個很明顯的特點:膽子比大多數百姓大;僞裝成百姓,混跡在百姓中間,善於制造矛盾;喜歡不勞而獲;貪念更大!

    這已經超出刺頭兒的範圍。

    是麻煩的製造者!

    最大的不穩定因素!

    收斂思緒,朱棣繼續說道:“今晚有好些人,混跡在同村身邊,不停說什麼朱四郎能搶,咱們也能搶之類的話題。”

    兩個搶代表什麼含義,不用朱棣解釋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明白。

    第一個搶,是說土橋村賣魚就像搶錢。

    第二個搶,是暗示鄉民,大家可以搶土橋村!

    “我觀察了,說這些話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大多並沒有積極學習編織捕魚簍。”

    “我和八叔去買魚,他們就吊兒郎當站在遠處看着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我斷定,這些人,就是各村那些好吃懶做,遊手好閒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們不斷挑唆刺激各村鄉民,就是想鼓動鄉民聯合起來,對咱們動手,逼咱們交出烤魚的祕密。”

    “不能交!誰要敢搶,我就和他拼命!”一個年輕人頓時激憤道。

    八叔瞪着眼,掃視幾個年輕人:“咱們四十八個人,怎麼和二十幾個村子拼?”

    “老婆孩子不要了!?”

    壓制住幾個魯莽青年後,八叔看向朱棣,“四郎,你有啥想法,放開了說。”

    “對,放開說。”其他叔伯也紛紛表態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點點頭。

    然後嚴肅看向幾個青年:“大家不要忘了。”

    “咱們是農民,偷偷摸摸做點生意沒什麼。”

    “就好比,大家把自家織的布,捕捉的山雞、野兔之類,賣給商人一樣,官府對這種事,大多也是睜只眼閉只眼。”

    大明雖然有嚴格的戶籍制度。

    把人分爲軍戶、民戶、商戶、醫戶……

    並且規定了,每種戶籍所能從事的範圍。

    但其實,管理的並不嚴格。

    小打小鬧,越界乾點別的,一般情況,官府都是睜只眼閉只眼。

    官府的人員配置,就那麼點,怎麼可能事無巨細,把這些瑣碎事,都嚴格管起來?

    “可一旦發生,土橋村和其他村,大規模械鬥,造成巨大的惡劣影響,官府一定會介入!”

    “到時候,咱們偷偷摸摸做生意這件事,就會被放大,被上綱上線,首先就要被追責!”

    土橋村違規做生意在前。

    再加土橋村只有一個村。

    四十八個人。

    其他村有千餘人。

    用屁股都能想到,官府一定會把板子打在人少一方,安撫人多的一方。

    “四郎,你的意思,大家都聽懂了,就是絕不能讓青皮混子,把各村鄉親挑唆起來!聯合針對咱們!”

    “咱們做生意本來就是違規的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鄉親們被挑唆起來,集體針對咱們,就算四郎武功厲害,咱們打贏了,動靜太大,驚動官府,最後吃虧的還是咱們!”

    八叔說完,得到朱棣點頭確認後,詢問:“那你打算咋辦?”

    “從明天開始,咱們自己不捕魚了!”朱棣笑道:“再增加五十條份額,每天多花一兩銀子,咱們買魚吃!”

    “增加份額,是擴大受益面。”

    “確保徭役結束時,每個踏實肯幹的百姓,都能從咱們這裏賺到錢。”

    別小看幾十文錢。

    對於農民。

    幾十文錢,可能就是一家人好幾個月的開銷。

    一個年輕人皺眉,“四哥,這不就是給他們送錢嗎?要送到什麼時候?”

    買魚吃?

    還是二十文一條的高價!

    衆人都覺得,這魚燙嘴!

    八叔微微皺眉:“四郎,這的確能讓大多數鄉親高興,可人心是不滿足的,尤其看咱們掙這麼多,過幾日,青皮混子們再挑唆,咋辦?”

    “再讓利?”

    “八叔擔心,一而再再而三的讓利,本來很好的人,也會變壞,變得得寸進尺!”

    朱棣笑着衝八叔豎起大拇指,“當然不能一而再再而三讓利。”

    說實話,他還是心太軟!

    心狠手辣的辦法,也有。

    最簡單的……

    效仿地主士紳,花點小錢,把各村的青皮混子籠絡過來。

    再把收購魚這事丟給青皮混子,讓他們做中間商。

    他可以保證。

    一天之內,就讓河堤上所有的青皮混子,叫他四爺!

    這羣青皮混子會自告奮勇,幫他們彈壓震懾老實巴交的鄉民。

    會從收購魚的過程中,壓榨鄉民。

    鄉民絕對老老實實,敢怒不敢言!

    可他不願這麼做。

    太喪良心,太掉價!

    “這次讓利,是爲了惠及更多踏實肯幹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也是爲安撫住鄉民。”

    “確保,鄉民最近兩三天不會被挑唆起來,針對咱們。”

    說到此處,朱棣笑了……

    笑的有些冷……

    “青皮混子貪婪,有小聰明而無大智慧,最主要,他們沒有足夠的耐心!”

    農村有耐心的刺頭兒,如果再有點腦子,發展都不錯。

    就好比老頭子,他泰山大人……

    這羣人,某種程度和青皮混子差不多。

    不過具體劃分,應該被歸類於農村刺頭兒!

    “只要咱們暫時穩住鄉民,爭取兩三天時間,青皮混子們眼瞅着咱們,不停賺着白花花的銀子,一定會變得急不可耐。”

    “不出意外,他們會主動湊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“聯合起來,偷襲對付咱們!”

    “拿到咱們的烤魚祕方後,一定會轉過頭壓榨老實巴交的鄉民。”

    這是他根據青皮混子的特徵,做出的推斷。

    “所以,明天開始,晚上睡覺就要留神,輪流戒備。”

    “等着這羣青皮混子找上門。”

    “用拳頭講道理,打服、打垮這些人!”

    如此,往後一段日子,這河堤才會安寧。

    “這就是立威。”一個年輕人恍然大悟笑道,轉而躍躍欲試提議:“四哥,咱們爲啥不主動找上去,把那些青皮混子揪出來,揍一頓!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八叔在青年後腦勺,恨鐵不成鋼抽了一下,“這和打仗一個樣,要師出有名!”

    “一羣青皮混子,主動偷襲咱們,反被咱們教訓一頓,這是天經地義的事,各村鄉親也會通情達理理解咱們。”

    “反過來,你無緣無故跑到人家棚子裏,把人揪出來揍一頓,打的不是青皮混子,打的是人家整個村兒,所有人的臉!”

    “非但起不到效果,還會讓所有人敵視咱們村兒!”

    幾個年輕人訕笑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說道:“好了,大家都休息吧,今夜應該沒事,不要輪流放哨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皇宮。

    早朝結束。

    朱元璋下朝,剛剛回到御書房。

    毛驤就小跑着趕來。

    瞧着毛驤神色有些緊張,朱元璋微微皺眉,“發生了何事?”

    毛驤捧着一張厚厚密奏,小碎步來到御案前,雙手往前一遞,低頭,“皇爺,錦衣衛總算聯絡到役夫中的力士,得到了朱四郎服役這幾日的詳細消息。”

    不是軍國大事。

    朱元璋頓時放鬆,笑着詢問:“沒有讓他察覺,身邊有錦衣衛吧?”

    “沒有,他們每天都在一起,太容易暴露。”

    “臣沒有啓用土橋村錦衣衛力士。”

    “而是派人聯繫了,隱藏在其他村兒的力士。”

    “辦的不錯!”朱元璋小抿一口茶,也不急着接密奏,滿意點評道:“在這種外出環境中,聯繫他身邊的力士,的確容易驚動他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們可不要小瞧,這混賬的聰明勁兒。一點蛛絲馬跡,都可能被他察覺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皇爺,您還是先看看密奏內容吧。”毛驤額頭都急出冷汗,急切道。

    朱元璋臉上笑容凝滯,又慢慢消失,接過密奏同時,詢問: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”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