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章:四郎,到底怎麼了?發生了什麼事?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4128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看着叔伯們滿眼求知慾。

    朱棣笑了。

    “這些有錢大老爺,的確是從不吃虧的主。”

    “對佃客極爲吝嗇。”

    “對家僕會極爲苛刻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但有些事,這些人就算事後發覺吃虧,也會忍着。”

    “就好比這件事。”

    “咱們看來,一兩銀子是好多錢,可對這些逛花船的有錢人,隨便從指縫漏點,都不止這個數。”

    “爲了一兩銀子,把事情鬧大,讓很多人知道,他那方面不行?”

    “他們的面子,可比這一兩銀子更值錢!”

    “爲了維護顏面,他們還可能拉更多人下水,極有可能到處去吹捧咱們的烤魚!”

    噗!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聽到這裏,衆人頓時捧腹大笑,笑的前俯後仰。

    朱棣繼續說道:“而且,還有人配合咱們,會讓這些大老爺,覺得咱們的烤魚,物有所值。”

    衆人笑的都喘不過氣了,聞言,不解看來,好奇詢問:“誰?四郎,誰會配合咱們?”

    “花船上的揚州瘦馬啊!”

    朱棣指着橫幅,笑道:“橫幅上,已經明明白白寫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客人吃了咱們的烤魚,能讓她們尖叫!”

    “這些依託花船爲生的女子,各個都是人精,得到了暗示,就算明知客人不行,也會賣力尖叫,賣力表現,滿足客人的虛榮心,討客人歡心。”

    “戳穿咱們,對她們有什麼好處?客人沒了面子,首先就會對她們惱羞成怒,以這些女子的精明,絕不會做這等蠢事。”

    “這不就變相配合了咱們?”

    衆人面面相覷,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至此,對朱棣這套生意經,總算有了個模糊輪廓。

    首先,得有個貨真價實的東西。

    他們的烤魚就是,並且還很美味。

    但一條美味的烤河魚,最多十幾文,絕對無法翻一百倍,變成一兩銀子。

    甚至,單憑香味,都無法讓花船停下來。

    這時,橫幅起了決定性作用!

    這些經常流連花船的有錢老爺,那方面肯定不行。

    ‘尖叫魚,吃了後,搖起來更有力量,讓她尖叫整晚。’

    誇張,太誇張了!

    可就恰恰戳中有錢老爺的痛!

    他們有錢,卻不行!肯定很痛苦!

    如此,就把人吸引過來,願意掏一兩銀子,買一條貨真價實的美味烤魚。

    剩下,就交給花船上的揚州瘦馬。

    這些女子,肯定也看到了橫幅上的內容。

    得到了提醒。

    爲了取悅客人,滿足客人的虛榮心,會格外賣力。

    “一條橫幅,不但讓有錢老爺主動掏腰包,還上花船女子主動配合,四哥的生意經,實在……實在……”

    “可不,誰家做買賣,還能讓別人配合?恐怕就四郎了!”

    “四郎咋就能想出這麼好的法子!”

    “讀書!四郎說得對,娃子們即便考不上功名,讀書也準沒錯!”

    “對,就算咱們孩子,沒辦法像四郎這麼聰明,讀書肯定比不讀強!”

    “對頭,四郎就和俺說過,讀書後,就算種地,也比不讀強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笑了。

    沒想到,還能有意外收穫。

    大家對讀書更重視了。

    更難能可貴,改變了大家對讀書的老觀念。

    十年寒窗苦讀,不再只爲金榜題名!

    這樣很好!

    他和妙雲一直擔心,鄉親們太過偏激,給孩子們太大壓力,讓孩子們幼小心靈發生變化。

    “四哥,那些揚州瘦馬可要恨死你了。”一個年輕人,捂嘴偷笑。

    衆人頓時不討論了,都暗暗偷笑。

    朱棣不解反問:“爲什麼恨我?”

    年輕人笑着回答:“她們啥好處也沒得到,還得賣力配合,怎麼不恨?”

    “誰說她們沒好處了!”朱棣笑了。

    有一點他沒說。

    主要是說了。

    鄉親們也聽不懂。

    魚其實是有‘功效’的。

    只是這種功效,不是作用在身體上,而是心理上。

    這款‘概念’魚。

    其實就是一種‘心理慰藉藥’。

    那方面虛。

    本質是身體原因,但身體上的毛病,會造成心理的自卑、不自信!

    長時間不自信,會進一步惡化那方面的表現。

    吃了‘概念’烤魚,相當於吃了‘心理慰藉藥’,會讓那些花船客人,本能認爲,又行了!

    心中的自卑、不自信被消除,有了信心。

    再配合花船女子的賣力配合。

    自信心爆棚。

    大概率會有出色表現。

    一個年輕人太想知道花船女子能得到什麼好處,見朱棣停下出神,急的抓耳撓腮,“四哥,快給我們說說。”

    朱棣回神,見衆人滿臉好奇,笑着繼續道:“她們只要賣力配合,一定程度,都會讓客人滿意,這點大家能理解吧?”

    “明白,明白!”

    嘿嘿……

    都是一羣成家立業的大老爺們兒,怎麼不明白,頓時發出‘豬哥笑’。

    朱棣不由被逗笑了。

    “客人滿意,高興之餘,他們會呼朋引伴。”

    “聽聞咱們烤魚功效的有錢人,也會慕名而來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出意外,因咱們的烤魚,未來一段時間,這片河面上的花船生意會格外繁榮!”

    “咱們幫她們製造了虛假繁榮,她們生意變好,感謝咱們都來不及!”

    把秦淮河變成胭脂河?

    這就是,他怕老頭子知道,揍死他的原因。

    “虛假繁榮?”八叔不解看着,“四郎,怎麼就成虛假繁榮了?”

    咳咳……

    朱棣乾咳幾聲,訕笑,“咱們吹出來的這個烤魚,畢竟沒有真實療效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有人戳穿了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不再繼續說了。

    這就是個泡沫。

    一旦被戳穿後,烤魚予以食用者的心理慰藉作用消失。

    就無法消除不自信和自卑。

    無法刺激信心。

    沒信心的客人,得不到愉悅的體驗感,虛假繁榮自然消散。

    其他人,雖然沒有朱棣這般通透,可也模糊明白,被戳穿後會發生什麼……

    大老爺們,突然發現……又不行了!

    衆人極力忍着笑。

    八叔笑着詢問:“四郎,接下來……休息?”

    “再等等。”朱棣笑道:“看有沒有人預定了。”

    “對了,四哥,烤魚這麼吃香,你爲啥只訂了五十條?”

    朱棣看着好奇詢問的年輕人。

    這個青年,在村子裏時,就以頭腦靈活著稱。

    所有人中,他率先注意到這個問題,倒也很合理。

    “這兩天,我粗略計算了花船數量,秦淮河每天大概有一百條花船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咱們只賣花船數量的一半!”

    青年撓了撓頭,“爲啥?咱們賣一百條不好嗎?”

    其他人,也全都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“還是剛纔說過的,虛假繁榮。”朱棣笑着解釋:“虛假的,就是虛假的。”

    “假的東西,就很容易露餡兒。”

    “如何才能不露餡兒呢?準確說,如何延緩露餡兒的時間呢?”

    “很簡單!人爲讓這種虛假繁榮,燒得更旺一些,掩蓋烤魚的本質,就是一條普通烤魚!”

    “一百條船,咱們只滿足一半,確保總有人得不到滿足,這就會造成哄搶局面。”

    “這種虛假繁榮燒得越旺,就越少有人去認真思考,這條魚的本質。”

    “等徭役結束,咱們賺了錢,馬上就撤!”

    噗!

    噗!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所有人都笑瘋了!

    “四哥,可真有你的!”

    “我現在算是知道了,只要給四哥機會,四哥保準能富可敵國!”

    “四郎能來咱們村兒,真是咱們村兒的福氣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又等了一個時辰,又預定出十九份,總計預定出二十份後。

    朱棣起身收拾。

    “四哥,不等等了?”

    “四郎,再等等,或許今晚就能把明天的五十份全都預定出去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衆人期盼看着,太迫切想把明天的五十條魚,全預定出去。

    看着衆人期盼的眼神,朱棣笑着搖頭:“這個數量剛剛好,全預定出去,明天的魚被一股腦取走,就無法形成熱鬧的購買場面。”

    “不利於製造虛假繁榮。”

    他都決定了,明天烤魚速度還要放慢一些。

    要儘量創造出,周圍河面,花船擁堵的熱鬧景象。

    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關注。

    “而且,咱們還得休息好,應對明天的繁重體力活。”

    衆人一邊收拾,一邊笑着打趣。

    “休息不用操心,反正每天都被這些花船鬧得睡不着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,而且只要能掙錢,苦點累點沒事!”

    “不過,虛假繁榮最重要!”

    “對頭,虛假繁榮最重要!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這一夜,鄉親們睡着了,都咧着嘴傻笑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翌日勞作一天。

    傍晚。

    “四郎,你看看俺這條魚咋樣?”

    “四郎,買俺的,俺這條可是鯉魚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面對熱情兜售的鄉民,朱棣好不容易選了五十條最好的,和八叔從人羣中擠出來。

    低聲道:“八叔,今天買過這些人,你記住,接下來,除非他們捕捉到,特別稀有,品質好的魚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質量差不多,就購買其他人的。”

    八叔瞭然點頭。

    這樣做是儘可能讓所有人雨露均沾。

    讓所有人都有希望。

    讓所有人都覺得,捕魚也可以賺到錢。

    如果就少數人受益。

    其他人感到絕望,生出怨氣,極有可能夥同起來,對他們使陰招!

    兩人帶着魚回去後。

    做飯的繼續做飯。

    其他人則迅速接過魚,去河邊清理收拾。

    當晚。

    河堤上站滿了觀望的鄉民。

    “瞧瞧朱四郎的生意,多熱鬧!”

    “四十五條了!”

    “也就一個時辰吧?都已經賣出了四十五條!”

    “這可是四十五兩銀子,加上昨天的,朱四郎都賺了五十兩銀子了!”

    “這錢賺的,比搶都快!”

    “他能搶,咱們就不能搶?你們就是膽小怕事,一輩子也別想出人頭地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一邊烤魚,一邊聽着河堤上的議論。

    聽的心驚膽戰。

    一些刺頭兒,分明就是在挑事兒!

    百姓中有這種人,他倒不奇怪。

    土橋村沒有,不代表其他村兒沒有。

    總有些青皮混子,遊手好閒,好吃懶做,喜歡偷雞摸狗,巧取豪奪。

    這類人,往往還真能在村子裏作威作福。

    老實人怕這種人。

    地主士紳,會籠絡這種人,成爲他們把手伸向農村的打手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又草草賣了兩條。

    朱棣直截了當道:“八叔,收拾攤子,不賣了!”

    “四哥,爲啥?”

    “是啊四郎,爲啥不賣了?三條魚很快就能賣完,這可是三兩銀子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衆人不解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八叔冷冷道:“嚷嚷什麼,聽四郎的!”

    話罷,率先開始收拾。

    其他人也紛紛收拾。

    “咦!還剩三條,朱四郎怎麼不賣了?”

    “誰知道呢!”

    “有錢不賺,他都不心疼,咱們有什麼好心疼的。”

    “睡了,睡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河堤上的人散去。

    棚子內。

    衆人圍坐在朱棣周圍。

    八叔聽到外面安靜下來,這才低聲詢問:“四郎,到底怎麼了?發生了什麼事?”

    大家全都默默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不賣也就算了。

    怎麼連預定都不等了?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