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一章:朱棣:我還有其他用意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2266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“四哥,好重!”

    “我這個簍子裏,也有兩條魚!”

    “四哥,你這個捕魚簍太好使了!”

    “可不,要是往年青黃不接的時候,有這樣的捕魚簍,大家的日子,肯定會好過些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幾個年輕人激動大喊大叫着,帶着捕魚簍上來。

    朱棣正在打磨一個石頭片。

    一會兒用來刮魚鱗,開腸破肚。

    說起來,也怪可憐的。

    全村上下,竟然沒有一把富裕的菜刀,能讓他們帶着出門。

    就是鍋,還是沾了大哥的光。

    大哥給他安置這個小家時。

    給買了兩口鍋!

    要不然,這回大家出來,連個煮水的鍋都沒有。

    “四哥,看!”

    朱棣看着十五個魚簍裏的鮮魚,也不由驚訝。

    粗粗掃了眼,至少三十條!

    這個時期的秦淮河內,魚這麼多?

    朱棣也高興極了,守着這條河,餓不着,身體累不垮!

    隨即,笑着分配任務:“一個人去河邊,把順路拔的野菜洗一洗,剩下的,跟我處理這些魚。”

    “得嘞!”

    “跟着四哥走準沒錯,吃香的喝辣的!”

    聽着幾人的話,朱棣笑着搖了搖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大鍋野菜燉魚,不需要特別的作料,野菜就是最好的作料。

    野蒜。

    醋菜,一種酷似菠菜的野菜。

    但味道特別酸,像極了醋。

    村裏嬸子把這種野菜,稱之爲醋菜。

    農村捨不得買醋,經常把醋菜當做醋來調味。

    現在用來燉魚,太合適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所有野菜一一加入後,最後再撒點鹽巴,一鍋燉魚就齊活了!

    只需要加柴火,控制好火候,溫火慢燉就成。

    漸漸,一陣陣香味隨着熱氣,瀰漫開來。

    “太香了!”

    “四哥,還得多久才能吃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幾個年輕人,蹲在旁邊,眼巴巴盯着鍋,吞嚥口水。

    也不知是手藝好,還是餓了,聞着味兒,朱棣都覺得口水變多了。

    咽了咽口水,笑道:“還得等會兒,小火慢燉,湯水中的野菜味,才能充分融入魚肉中,這樣吃起來,才能讓人滿嘴回香,恨不得吞掉舌頭……”

    “四哥別說了,別說了!”

    “對,你再說下去,我恨不得立馬開吃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隨着香味兒越來越濃,天色也漸漸暗黑下來。

    各個工段的鄉民,陸陸續續趕回來。

    聞着味兒,紛紛驚訝看向朱棣他們。

    “肉味兒?土橋村這麼闊綽?”

    “是魚肉味兒,肯定是從秦淮河撈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們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有人一邊暗暗吞着口水,一邊羨慕議論,有人好奇朱棣等人,爲何回來的這麼早。

    做一頓飯的時間,可不短!

    有些刺頭兒,眼神鬼祟盯着,大有一副,巧取豪奪的意思。

    也就在這時。

    楊八叔等人回來了。

    叔伯們聞着香味,滿臉驚喜衝過來,看到滿滿一鍋燉魚,頓時激動的喜笑顏開。

    “真捕捉到了?”

    “還不少!滿滿一鍋!”

    “守着秦淮河,這回不怕捱餓了!”

    “以往年年徭役,可就今年,不用擔心又累又餓了!”

    “咱們老少爺們兒,沾了四郎的光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些不安分的刺兒頭,瞧着土橋村一羣人團結的樣子,紛紛偃旗息鼓。

    大家拿出乾糧,放在一起,蹲在周圍,盯着‘咕嘟咕嘟’作響的大鐵鍋。

    鍋底的篝火,染紅了一張張笑臉。

    氛圍……

    絕好!

    某刻。

    朱棣起身,笑着催促:“開飯!”

    話中,墊着蘆葦把鍋端到了一旁,由三塊石頭,成品字形壘成的‘架子’上。

    一羣人,端着碗,圍在鍋邊,像是吃火鍋,大口大口美美的吃了起來。

    “香!”

    “四郎肯定放了醋菜,酸酸的,開胃!”

    “嘶,好燙!”

    “你娃慢點,別把舌頭吞下去!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土橋村這邊,粗獷的笑聲不時響起,引得周圍鄉民,羨慕觀看。

    一鍋熱氣騰騰的野菜燉魚,慰藉了飢腸轆轆的肚子,也似乎驅散了一天繁重體力活的疲勞。

    總之,無論是朱棣,還是鄉親們。

    都特別滿足!

    飯後。

    衆人接過收拾洗涮的活,讓朱棣去休息。

    朱棣帶着毛巾、皁角,沿着河堤,找了個僻靜乾淨的灣流,美美的洗了一澡。

    等他回去時,發現白天向他請教分工合作,說過話的鄉民,在他們的棚子等着。

    氣氛似乎有些尷尬。

    見朱棣回來,這些鄉民紛紛起身,侷促打招呼:“四郎。”

    朱棣笑着點頭,一一打招呼。

    楊八叔湊近,低聲私語道:“他們都是各村派來的代表,打聽你捉魚的法子,咱們村很多人,都不想把這個法子傳給外人。”

    “擔心知道的人多了,往後咱們吃不飽。”

    朱棣點點頭。

    也暗暗感慨。

    這不是鄉親們小氣吝嗇。

    餓!

    是這個字,太沉重,沉澱在每個人的骨子裏。

    大家怕!

    太怕,知道的人多了,自己吃不飽!

    十分樸素的人之常情。

    略微琢磨一下,朱棣笑道:“教大家捕魚的法子,這沒問題。”

    幾個同村年輕人有些急了,想說話,卻被八叔用眼神制止。

    “四郎,謝謝!”

    “俺代表俺們村,謝謝土橋村,往後你們土橋村想娶俺們村的女娃,彩禮差點,俺們村也先答應土橋村!”

    “對!俺們村兒也能保證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幾個村的村民代表,先感謝朱棣,然後對土橋村衆人表態,鄉親們聽到表態內容,臉上也不由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朱棣送走村民代表,返回棚子門口時。

    就聽八叔在裏面訓斥幾個青年,“目光短淺!往後四郎沒做決定前,你們幾個誰都不許瞎嚷嚷!”

    “一個捕魚法子,就讓咱們村兒男娃往後娶婆娘,比別人容易,值不值得!”

    “值得!”幾個年輕人訕笑回答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搖搖頭:“咱們也不會捱餓,這條秦淮河大着呢,而且我答應,還有其他用意!”

    聞言,衆人紛紛看來。

    “四郎,還有啥用意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