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:老兵直覺:朱四郎一遇風雲,便會一飛沖天!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2433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“四郎,大丫!”

    朱棣、徐妙雲剛從小院出來,四嬸兒就站在門口招手,其他叔伯嬸子也都湊在四嬸兒家門口。

    全都滿臉擔憂、牴觸。

    受衆人情緒感染,徐妙雲更加擔憂。

    朱棣察覺,轉頭笑着寬慰:“沒事,就是真打仗,我也是去當役夫,護送糧草之類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的武功,你也見過了,誰能傷我!”

    “走吧,去和四嬸兒他們集合,一起去公祠。”

    徐妙雲勉強笑着點頭。

    在此之前,她不止一次覺得,農村的平臺太小了,四郎應該有更寬廣的舞臺。

    應該像雄鷹,在寬廣的藍天翱翔。

    可……機會真來了,擔憂、抵觸情緒又控制不住涌現。

    “四郎,是不是要打仗了?”兩人剛靠近,四嬸兒就迫不及待詢問。

    朱棣搖頭,“各位叔伯嬸子,咱們別猜了,先去公祠聽聽,或許不是打仗。”

    聞言,叔伯們率先附和。

    “對對對,你們這些婆娘,就是心小。”

    “俺們心小,爲了誰!”

    “對,俺們擔心,還不是爲了你們?你們要是有個三長兩短,留下俺們孤兒寡母咋辦?”

    “他三嬸兒,俺錯了還不行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嬸子們氣惱潑辣反擊中,叔伯們很快就敗下陣來。

    朱棣和徐妙雲走在後面,瞧着,朱棣扭頭,低笑打趣:“你要不要學嬸子們?”

    噗!

    饒是徐妙雲情緒很低落,還是被逗笑了,忍着笑,轉頭白了眼。

    “你們小夫妻說啥悄悄話呢?”八嬸注意到了,笑着打趣。

    其他叔伯嬸子,全都轉身,揶揄笑看。

    朱棣早習慣了,臉皮極厚,開着玩笑回答:“大丫也在學嬸子們教訓叔伯,教訓我呢,她臉皮薄,只敢小聲教訓。”

    哈哈……

    衆人都被逗笑,嬸子們嘻嘻哈哈笑着戳穿朱棣的謊言。

    “嬸子不信!”

    “這種事,大丫做不出來!”

    “可不,這種事大丫學不來,而且也捨不得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徐妙雲俏臉微紅,含笑看向朱棣,眸中浮現小小‘得意’:嬸子們,才不會信伱胡說!

    四嬸兒笑着提議道:“俺提議,要真是打仗,咱們村的青壯,就跟着四郎!”

    “四郎不止武功好,還讀過書,四郎當領頭人保準沒錯!”

    “他八叔,你打過仗,你覺得咋樣?”

    提及楊八叔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齊齊看向八叔。

    村兒裏人都知道,八叔跟隨陳友諒造反,是真正打過仗的老卒。

    對戰爭,最有發言權!

    “俺肯定支持!”楊八叔看了眼朱棣,分析道:“四郎的武功,就不用說了,村兒裏都知道,本朝第一悍將都是四郎的手下敗將。”

    “四郎還讀過書,有頭腦。”

    “四郎來村兒裏後,做事有條有理,大家都看在眼裏的。”

    “這行軍打仗,其實和過日子差不多,要靠頭腦,要有條理,四郎能把日子過的有條有理,真要上戰場,肯定也不差!”

    “跟着四郎,聽從四郎指揮調度,安全回來的機會更大!”

    村裏鄉親只知,他跟過陳友諒。

    卻不知,他還是陳友諒麾下第一大將張定邊的親兵。

    正是因爲這層身份。

    被俘後,才被安置在土橋村。

    類似他這種身份的同袍,被俘後,都被安置在應天府附近。

    而且一個村,只安置一個!

    和四郎相處久了。

    他總覺,昔日將主張定邊都不如四郎!

    只要給四郎機會,四郎就極有可能一飛沖天!

    這是身爲老兵的直覺!

    鄉親們跟着一個有能力的人,更安全。

    楊八叔的話,讓鄉親們更加期盼朱棣做領頭人,紛紛祈求看去……

    “四郎,嬸子求你,一定要做這個領頭人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看着鄉親們滿臉祈求,朱棣略微沉吟想了想,然後看着衆人,認真道:“如果鄉親們願意,那我就當這個領頭人。”

    鄉親們也是爲大明打天下。

    他現在能種十畝水田,守着小家,在土橋村安安穩穩過日子。

    追根究底,還是因爲他姓朱!

    同時,他和妙雲往後還要繼續在村子裏生活。

    面對鄉親的請求,沒道理冷漠拒絕。

    何況,役夫的危險並不大。

    “願意,當然願意!就這麼定下了,往後只要打仗徵召徭役,四郎就是咱們土橋村爺們兒的領頭人!”

    “四郎,甭管是不是真要去打仗,嬸子先謝過你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叔伯嬸子們發自內心感激,年輕人甚至有些躍躍欲試。

    相較於年長的長輩。

    同樣見識過朱棣強橫武力的年輕人,甚至已經開始琢磨,跟着朱棣立功受賞。

    議定後。

    衆人才再次動身,往公祠趕去。

    路上,徐妙雲低聲道:“八叔以前的身份不簡單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真是去打仗,一定要讓八叔做副手,幫你。”

    朱棣看着八叔的背影,點頭。

    楊八叔剛纔那番話,已經充分表明,跟過大人物。

    一個目不識丁的普通大頭兵,說不出那番話。

    “八叔,不是錦衣衛力士。”朱棣笑着把楊八叔排除在外。

    徐妙雲也笑了。

    楊八叔身份不簡單,不是陳軍普通大頭兵。

    錦衣衛,不會吸納這種背景的人。

    恐怕,楊八叔本人,還在錦衣衛的監察範圍之內呢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公祠臺階上。

    衙役一手叉腰,一手握着馬鞭。

    滿臉不耐。

    見衆人陸陸續續趕來,擡手,揮舞馬鞭。

    啪!

    衝着人羣,甩了個響亮鞭花,惱怒呵斥:“這麼長時間才到齊,是朝廷的皇命不管用了,還是本官的鞭子不好使了!”

    瞧着叔伯嬸子,下意識後退,縮身子。

    低調站在後面的朱棣、徐妙雲,不由微微皺眉。

    很顯然,鄉親們以前肯定捱過鞭子!

    衙役……

    官場生態中,最卑微的存在。

    來到村子裏,卻頤指氣使,堪比縣太爺!

    瞧着鄉民畏畏縮縮,衙役露出得意滿足之色,衝江寧縣方向拱了拱手,大聲道:“縣尊大人頒佈命令。”

    “十日後,每戶出丁一人,帶上乾糧伙食,前往縣府報到,修繕河堤、道路。”

    “逾期者、逃逸者,嚴懲不貸!”

    呼!

    聽聞,只是修繕河堤、道路,不是打仗,鄉親們紛紛吐氣,露出輕鬆笑容。

    “不是打仗!”

    “不是打仗!”

    “雖然不是去打仗,但還是讓四郎帶隊吧?”

    “對,還讓四郎帶隊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不是去打仗,徐妙雲也放鬆了不少,聽着鄉親們如此信服朱棣,脣角含笑,微微側頭看去……

    啪!

    就在此時,衙役突然甩鞭:“都閉嘴!”

    “朱四郎!”

    “徐大丫!站出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