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:讓朱標夫婦羨慕的日子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早餐羊奶字數:2511更新時間:24/06/27 08:00:08
    一輛十分普通的馬車,低調靠近江寧縣城。

    馬車內。

    太子、太子妃常氏一言不發。

    “要不,我們先去土橋村,看看四弟和妙雲過的怎麼樣,折返回來,再來看望舅舅?”某刻,太子妃突然開口,打破安靜。

    朱標詫異看去,好一會兒才反問:“你不怨恨老四?”

    常氏頓時笑了,“怨恨什麼呀?”

    “首先,是舅舅緊咬着四弟不放。”

    “其次,我瞭解舅舅,他這個人毛病雖然多,此敗,也會耿耿於懷,可能一輩子都過不去這個坎,一輩子記恨針對四弟,要找回丟掉的面子。”

    “但他絕不容許,別人替他挽尊。”

    “在他看來,別人替他出頭,才是對他最大的羞辱。”

    朱標笑着,鼓勵道:“繼續說說,就我們夫妻二人,有什麼想法,都可以說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可真說了。”

    常氏頗有些將女之姿,颯爽道:“父皇狠心把四弟貶爲庶民。”

    “縱容衆人針對四弟。”

    “是保護你,也是保護其他皇子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舅舅、呂本,乃至所有支持你的朝臣,都在或明或暗針對四弟。”

    “其他人,只是沒舅舅做的明顯罷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們踩四弟,一方面是不放心四弟,另一面,是通過針對四弟,做給其他皇子看。”

    “他們這麼做,即是對你的忠心,也是出於自身利益考量。”

    “你很爲難。”

    “你相信四弟,但伱也不能太苛責舅舅他們,畢竟,他們都是爲了你,太苛責,寒了臣子之心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標很驚訝。

    自從嫁給他做太子妃,妻子從未對朝中事務,發表過任何言論。

    除了爲他生兒育女。

    就是東宮內部事務都很少插手。

    除了少數特別重要的事情,會親自過問,很多事都大度的放權交給側妃呂氏處理。

    而她自己,有時間,寧願去東宮演武場,舞刀弄槍。

    實話實說,對待髮妻,他更多是出於丈夫的責任,以及對已故開平王,岳父常遇春的尊重。

    要真說感情,或許還不如,他對側妃呂氏。

    他這個太子,雖然沒有父皇的猜忌。

    可他想做個好太子。

    而父皇和朝臣,關於如何治國,理念衝突很大,很尖銳。

    他夾在中間,想讓父皇滿意,想讓朝臣滿意,很難,壓力很大。

    呂氏溫柔、善解人意、書香門第出身,會說話,總能開解他,爲他緩解壓力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雖然行爲上,他從未做那種寵妾滅妻之事,處處尊重髮妻,感情上卻不可避免,偏向呂氏。

    這次支持他的朝臣,和四弟的衝突。

    側妃呂氏,都站在朝臣這邊,無法像以前一樣,開解他。

    往日,從不發表意見,也從未知冷知熱,善解人意,開解他的髮妻,卻一鳴驚人!

    一番話,讓他豁然開朗!

    朱標伸手,握住常氏的手,笑着問:“你呢?信四弟嗎?”

    常氏低頭看了眼,朱標主動伸來的手,颯爽道:“信啊!”

    “誰爭儲奪嫡,喊得震天響,卻從未做過什麼?”

    “我看歷史上,爭儲奪嫡的皇子,大多是祕密陰謀行事,做着奪嫡之事,卻從未說過奪嫡之言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四弟,光喊口號,不做事。”

    “父親在世時就說,不要看一個人說了什麼,要看他做了什麼。”

    “何況,就算四弟真有奪嫡之心,四弟的所作所爲也是光明正大的君子之爭。”

    “君子之爭,沒有私怨,只是理想抱負之爭。”

    “我們可以和四弟,光明正大君子之爭!”

    “平日裏,你不方便來看四弟,正好借這個機會去看看,我也想去看看妙雲,看看四弟能不能養活好妙雲。”

    “我不如你!”朱標另一只手輕輕拍拍常氏的手背,感慨一句,頓時輕鬆笑了。

    常氏扭頭,順着車簾被風颳起的縫隙,看向外面,脣角掛着微笑。

    欣賞看着常氏的側臉,朱標突然笑了。

    笑以前太不細心。

    不,不是不夠細心,是沒有一雙,善於發現,善於洞察的眼睛!

    妻子不在乎東宮那些瑣碎事。

    不像側妃呂氏,那麼知冷知熱,溫柔,能開解他。

    還喜歡舞刀弄槍。

    不是不夠賢惠,是胸襟大。

    在一個胸襟很大的人眼中,很多事情,都不值得爭啊搶啊!

    東宮瑣碎事,知冷知熱,呂氏想做且能做好,她便大度的交給呂氏。

    笑着看了眼常氏,朱標衝外面開懷喊道:“去土橋村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土橋村。

    通過問路。

    馬車來到朱棣的籬笆小院外。

    朱標先下車,轉身扶常氏。

    常氏笑笑,把手搭在朱標胳膊上,輕輕一躍,穩穩站在朱標身邊。

    兩人站在籬笆小院外打量着……

    小院內,乾淨的連一片枯葉,一根雜草都沒有。

    小屋西側栽種着一棵杏樹,杏樹已經冒出了紫黑色,密集的小包。

    或許,一夜春風醒來後,杏花就會壓彎枝頭。

    各種農具,條理有序,整整齊齊擺放在西側。

    東側牛棚,大黃和小黑看到陌生人,齊齊轉頭看來。

    “好整潔!這是妙雲打理的嘛?”認真觀察後,常氏忍不住驚呼。

    朱標推開籬笆小門,笑着說:“肯定有妙雲的功勞,不過根據錦衣衛彙總的消息顯示,四弟住進來,就開始認真打理經營這個小家。”

    兩人說着,來到門外。

    看着上了鎖的門,相互對視,不由有些失望。

    朱標指了指窗戶,“或許窗戶沒關。”

    快步走到窗戶前,伸手推了推,果然,窗戶沒有從裏面插住。

    常氏忙走過去。

    夫妻二人爬在窗口,打量小屋。

    “屋頂的席子是老四編的,手藝還挺好!”

    “還有這牆壁,錦衣衛彙報,也是老四篩選細泥,親手粉刷的。”

    “快看,妙雲和四弟,竟然把被子疊成豆腐塊一樣!”

    “還有這窗戶……”

    透過窗戶,仔細參觀小屋後,常氏再次打量滿滿煙火氣,卻又整潔的小院,感慨道:“特別溫馨,四弟和妙雲肯定過的特別開心。”

    “我有些羨慕妙雲和四弟,如果我們做農民,怕是無法把日子,過成他們這麼溫馨吧?”

    朱標毫不避諱,笑着點頭承認,他做不到。

    “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,斯是陋室惟吾德馨,原來詩中的浪漫主義,真的可以現實中實現。”朱標打量着小院,羨慕感慨道。

    “你們是什麼人?”就在此時,幾個嬸子經過,看到二人戒備質問。

    朱標笑着走過去,解釋道:“我們是徐大丫娘家人。”

    朱棣在土橋村,自己編造的身世,錦衣衛也有彙報。

    朱標也知道。

    “原來是大丫的娘家人!”嬸子們頓時熱情起來。

    大丫?

    噗!

    常氏聽到徐妙雲現在的名字,忍不住笑了,迫不及待追問:“大丫和四郎呢?大丫過的好嗎?他們結婚後生活幸福嗎?”

    “這您可問對人了!”

    “對對對,村兒裏俺們最清楚,四郎和大丫了!”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