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二章 歸類世界線(感謝代號黑大佬打賞的盟主!!!!)

類別:科幻靈異 作者:新手釣魚人字數:4348更新時間:24/06/27 07:16:15
    ,!

    實話實說。

    在穿越到1850這個副本、並且接到了光環任務後。

    徐雲最感興趣的主要有兩件事。

    第一自然就是小麥的成長。

    畢竟這位可是物理史上穩居第三的大老,僅次於愛因斯坦和小牛。

    同時與1665副本中的小牛、以及1100副本中的老蘇不一樣。

    如今的這個副本並非是短暫的新手任務,小麥也與步入人生終末的老蘇不同,完全是一張純潔的白紙。

    在這種情況下。

    有徐雲這麼個後世來的掛壁幫助,小麥能被調教...咳咳,能成長到什麼地步?

    最最最保守的說。

    當初他被英國皇家學會假傳法拉第口述、從而浪費的那兩年時間,今後至少可以省下來吧?

    更別提徐雲能做的不可能只有這麼一點兒,對小麥的幫助顯然不會僅限於此。

    這種見證大老成長的期待,感實在是令人興奮了。

    至於徐雲感興趣的第二件事嘛......

    自然就是這個時間線變動後的副本,科學水平到底發展到了什麼地步了。

    這也是他今後能開展行動必須要瞭解的知識。

    電燈、硝酸甘油出現的時間都提前了二十多年,那麼其他東西呢?

    有沒有可能出現一些提前誕生的“大家夥”?

    正是抱着這股念頭,徐雲才會在今天喊上小麥,前來圖書館尋找真相。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圖書館二層的光線要比一層灰暗幾分,加之這年頭的電燈還沒有後世的那般明亮,所以二層座位的佈局與許多傳統圖書館的小班臺也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它的座位統一是靠在窗邊的長桌,有些類似後世酒吧的高腳桌凳,利用率高但舒適度可能差點兒。

    徐雲隨意選了一處光線還算明亮的位置,左右張望了幾下。

    也不知是不是還沒開學的緣故。

    這面佔據了圖書館二層四分之一的區域,除了徐雲之外竟然只有一個人而已。

    那是一位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,穿着澹紫色的襯衫,看不清具體的容貌,但一顆光熘熘的腦門兒卻極爲顯眼。

    難怪徐雲感覺這一帶光線要亮一些呢。

    此人的身邊正堆着一大摞書,埋着頭,正全神貫注的做着筆記。

    從年齡上看,這應該是某位備課的教授或者助教吧。

    徐雲也沒太過在意,收回視線,拉開一把椅子坐了上去,開始看起了自己原定的這本書。

    很早以前提及過。

    後世的小牛除了一些信件之外並沒有留下自傳,對他生平最權威評述的作品是由詹姆斯.格雷克所寫的《牛頓傳》,售價大概50多塊錢。

    不過這個副本卻不一樣。

    小牛在這個副本中留下了一篇自傳,名叫《我的一生》。

    雖然內容只有五六萬字,但卻對現實時間線中許多後人無法知曉的細節進行了敘述。

    受此影響。

    副本中也出現了許多比較權威、內容更爲符合史實的小牛傳記。

    比較有名的有《走進牛頓》《科學界征服手冊》《他改變了歐洲》等等.......

    徐雲所選的這本《1650-1830:科學史躍遷兩百年》雖然在名氣上小了一點兒。

    但作者卻是很有名的威廉·羅恩·哈密頓,也就是發明了四元數的那位大老。

    到了2022年,哈密頓量還是力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。

    同時與其他的人物傳記不同。

    這本書是以宏觀視角切入,視線並沒有完全停留在小牛身上。

    而是以小牛的履歷和貢獻爲引,跨越接近兩百年進行了一個總述。

    這對於目前的徐雲來說,確實是一本最合適的參考書籍。

    隨後徐雲正襟危坐,翻開了書冊扉頁。

    片刻之後。

    一道前言映入眼簾:

    【如果投降的意志是一個國家,那麼它一定叫做高盧,如果神明的投影是一個人類,那麼他一定叫艾薩克·牛頓】

    “16—17世紀,一場偉大的科學革命在歐洲興起。它是文藝復興的產物。”

    “大批阿拉伯文的古希臘和羅馬文獻的翻譯,激起了人文主義,激起了人類去探討現實世界和自然界的熱情。”

    “而我們所在的星球以及宇宙萬物之間的關係,則無疑是探討的一塊重要領域......”

    哈密頓的切入點很好,在這這本書的開頭,先介紹了17世紀之前的自然科學發展概述。

    重點在哥白尼的日心說、以及開普勒三定律方面多花了一些筆墨。

    這也是後世許多近代物理學史書籍的標準開頭。

    爲了方便後期比較,這裏先簡單介紹一下近代物理學史的脈絡...嗯,放心,這次是人話。

    首先。

    近代物理學史主要分成兩個區間:

    16-20世紀,以及20-21世紀。

    這兩個區間的界定方式只有一個標準:

    1895年x射線的發現。

    其中20世紀物理學兩大基石即相對論和量子論,前者則是經典物理體系。

    我們的重點在16-20世紀,也就是經典物理體系。

    經典物理體系用個不太嚴謹但很簡單的分法,同樣可以歸結爲兩類:

    牛頓力學體系,以及分析力學。

    後者則可以分成光學、熱力學、電磁學等等。

    嗯,就這麼簡單,再深入就是具體科學家的個體成就和貢獻了,比如歐拉、庫倫、法拉第這些。

    隨後徐雲繼續看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1666年4月,艾薩克·牛頓推導出‘韓立展開’三階式,初次鞏固了自有流數術模型,結合開普勒第三定律,成功推導出萬有引力定律....”

    “同年六月,艾薩克·牛頓發現光的色散現象.....”

    “1667年7月,黑死病疫情消失,倫敦恢復正常,艾薩克·牛頓返回劍橋大學。”

    “兩年後被授予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,在同年的皇家學會會議上公開了彈性力研究成果,單方面吊打了羅伯特·胡克.....”

    “1673年,艾薩克·牛頓發佈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,並與莉莎·艾斯庫成婚......”

    看到這裏。

    徐雲頓時表情童孔一縮。

    時間線的變動出現了!

    小牛和莉莎·艾斯庫成婚的事情之前他曾經聽小麥簡單說過,二者沒有遺留子嗣,所以這倒尚且還算可以接受。

    但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的發佈,就令人有些意外了。

    在本土歷史線中。

    早期的小牛一直都是個窮逼,所以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要在1687年的時候,才會在迷弟哈雷的投喂下正式發表。

    而按照當初的副本推演。

    隨着徐雲的出現,小牛靠着番茄醬賺了不少錢,保守都是身價九位數十位數的級別。

    錢包一鼓,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自然便被提前至1679便發行了。

    可在如今的時間線裏,這部着作的發佈時間又提前了一大截!

    小牛那封信的開頭一行便是【肥魚先生,如今自你不告而別已過去了整整五年】,同時徐雲在副本中又停留到了1666年初。

    所以小牛寫信的時間不是1671年就是1672年。

    換而言之。

    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一書,應該就是最早一個受小牛影響而提前誕生的理論合集。

    接着徐雲調整了一番呼吸,繼續看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1668年,艾薩克·牛頓將光的色散現象以粒子性理論加以釋義,一度成爲了微粒說最堅定的支持者。”

    “但1672年初,艾薩克·牛頓收到了一封來自友人肥魚的信件,信中否定了艾薩克·牛頓創立的絕對時空觀,並且協助艾薩克·牛頓發現了牛頓光斑。”

    “後世普遍認爲,若是沒有那封跨洋信件,艾薩克·牛頓的人生將會留下一處難以洗刷的污點,人類物理學的理論發展也將至少浪費五十年的光陰......”

    “在牛頓先生被封爵並且成爲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之後,英國乃至歐洲各所高校也均嘗試過收錄一些東方商人的後代,但卻無人知曉風靈月影宗......”

    徐雲一頁頁的翻閱過去,眼下這個時代物理學建築的模樣也越來越清晰。

    總體來說。

    在眼下這個時代,在經典力學的理論方面得到了不小的加速。

    例如引力常量的測算。

    當初在老蘇副本中徐雲演示過卡文迪許扭秤,曾經介紹過測算引力常量的卡文迪許。

    這是個究極社恐的富二代,在1798通過自制的設備測算出了引力常量。

    而在如今這個時代。

    測算出引力常量的仍然是卡文迪許,不過時間卻從1798年提前到了1764年。

    直接加速了34年。

    不過卡文迪許的其他成果依舊沒有公佈,事實證明,社恐這種病你哪怕換個時間線也還是絕症......

    又比如在正常歷史中。

    海王星要在1846年的時候,才會被奧本·勒維耶通過萬有引力公式預測,由約翰·戈特弗裏德·加勒觀測並且確定爲行星。

    這也是經典力學在天文領域中一個標尺性的成果,它正式確定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權威性。

    不過在眼下這個副本裏。

    海王星的觀測時間被提早到了1811年,計算和觀測的物理學家也由前面兩者換成了威廉·赫歇爾。

    沒錯。

    就是那個天王星的發現者。

    另外。

    副本中的數學、熱力學也由不同階段的加速。

    而這些理論反饋在生活中,便是許多科學技術......

    提前出現了。

    除了之前提到的電燈、硝酸甘油之外。

    本因於1866被西門子發明的發電機,也提前在1831年誕生。

    如今20年過去。

    像劍橋大學這種頂尖院校的學生宿舍,已經完全普及了供電線路。

    另外一位名不經傳的愛爾蘭科學家科頓·布拉福德,則發明出了彩色照片。

    不過值得一提的是......

    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彩色照片,拍攝的內容是捉姦他妻子的畫面。

    1801年,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本特納則從機械學、運動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。

    他爲裝上前叉和車閘,前後輪大小相同,以保持平衡,並用鋼管製成了菱形車架。

    同時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,從而讓近代自行車提前80年問世。

    不過令徐雲意外的是。

    內燃機和飛機這兩個大家夥並沒有提前誕生,看來歷史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慣性的,不可能一下加速的太快。

    總而言之。

    從目前的知識積累以及生產力水平來判斷。

    除了x射線還沒被發現之外,目前副本的生產力水平已經無限接近了......

    1900年左右。

    “1900年啊......”

    徐雲摸了摸下巴,腦海中忽然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:

    “話說西方的生產力水平已經高了這種地步,東方是怎麼能苟到現在的?”

    還是那句話。

    雖然徐雲對東方那個政權沒有任何一絲續命或者改變歷史的念頭。

    但眼下這個副本背景太特殊了,作爲一名華夏人,徐雲的思維不可能忽略本土。

    衆所周知。

    歐洲人從祖輩開始就是強盜習性,君子和國際友人當然有,但絕對不多。

    有原本歷史做參考。

    在生產力水平提高的情況下他們卻沒對東方動手,這個情況顯然是不合邏輯的。

    那麼東方爲什麼能苟到現在呢.....

    就在徐雲心有疑惑之際, 他忽然感覺周遭的光線似乎明亮了不少。

    他下意識擡起頭看了眼窗外,發現天空依舊是灰濛濛的,還沒有出太陽。

    幾秒鐘後。

    他忽然意識到了什麼,勐然轉過頭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。

    只見他的身邊,赫然站着一顆閃閃發光的大光頭......

    徐雲:“.......”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注:

    之前作息太陰間了,身體完全被透支,一不小心睡了27個小時.....

    另外這幾天全.asxs.本章說封禁,大家發的本章說我後臺可以看到,但是前臺不會顯示,過幾天會恢復。

    求月票啊!!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