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 戶貼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三戒大師字數:2250更新時間:24/06/27 07:12:26
    第二天放學後,兄弟幾個剛走出大本堂,便見大哥等在文華門口。

    “父皇要見你們。”朱標給朱楨理了理衣領。

    “啥事兒?”幾位殿下都打怵,他們可沒忘了,父皇說懲罰還不算呢。
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朱標搖搖頭道:“就是讓我來叫你們,問啥事兒也不說。”

    “那看來準沒好事兒。”老四很懂行道。

    “有,有道理。”老二點頭。

    “去就知道了。”老三昂首先行一步。

    老五老六默默跟在後頭,朱楨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屁股,尼瑪剛好沒幾天……

    老七卻躑躅問道:“大哥,我也要去嗎?”

    “父皇沒說,你想去就去。”朱標溫和道。

    “那,我還是不去了吧……”老七再不敢湊熱鬧了,上回殃及池魚,被母妃回去一頓揍,他實在不想再來一回了。

    說完,他便拉着老八逃走了。心說這回我什麼都不知道,總不至於捱揍了吧?

    ~~

    武英殿,朱元璋從堆積如山的案牘中擡起頭,摘下老花鏡,看向立在階下的兒子們。

    “好啊,一轉眼,都長大成人了。”朱老板的自豪感油然而生,當然這話裏不包括老六。

    幾個小子都大氣不喘、俯首帖耳、聆聽聖訓。

    朱元璋也不兜圈子,直接宣佈將要派他們去鳳陽歷練,過一年老百姓的日子!

    聽完之後,兒子們一個個面露喜色。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小夥子,哪個願意整天被困在學堂?而且還是全年無休……

    現在有機會出去野,哪個不喜出望外?

    “不是讓伱們出去玩,是去學老農民種地!”

    “沒問題!兒臣早就想親身體驗下‘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’的滋味了。”老四喜不自勝,只要不唸書,讓他幹啥都甘之若飴。

    “‘鋤禾日當午’那滋味可不好受,比你們在學堂吃的那點苦,至少還要苦上十倍。”朱元璋看似好心提醒,實則激將。

    聽得太子鬱悶無比,這是親爹嗎?

    “吃得苦中苦,方爲人上人嘛!”偏生那幫傻小子已經昏了頭,刀山火海都不在乎。

    “要等到秋收後才能回來。”朱元璋又道。

    “過,過年都沒,沒問題的。”

    “沒有護衛,沒有侍從,吃飯要自己燒,衣裳得自己洗……”

    “兒臣正想好好磨礪自己,爲日後帶兵出塞做準備!”說這話的卻不是老四,而是老三。

    “好,好小子。”朱元璋讚許的拍拍老三的肩膀,朱登時得意的瞥一眼老四。

    爸爸誇了我,沒誇你……

    朱老板最後站在老六面前,低頭問道:“老六啊,你母后嫌你還小,不讓你去。不過咱還是問問你,你想不想去?”

    ‘什麼叫嫌你還小?爹,做個人吧。’朱標無語望着殿頂藻井。那要不是他爹,他能直接開噴。

    “俺肯定去啊。”朱楨卻毫不猶豫道:“哥哥們爲了俺才受罰,俺要是不去,那不就跟老七

    一樣了嗎?”

    “老七……”朱元璋一愣,心說老七有這麼糟糕嗎?

    不過再一想,好像哪次都沒見他的影兒,簡直比老五還老五。

    於是不由自主,父愛減五。

    只一閃念,朱元璋便收回思緒,欣慰的點點頭:“這才像話嘛。咱老朱的種,就該有這擔當!好了,你出去吧……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朱楨一聽就很不高興,接下來的會議內容,自己居然連列席的資格都沒有。

    不過他屁股還癢着呢,哪敢有半句廢話?趕緊乖乖出去了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待不懂事的屁孩子出去,朱元璋看看餘下的兒子。

    太子二十一,秦王二十,晉王十八,燕王十六……

    哦,差點忘了,還有十五歲的吳王。

    真是一個個風華正茂啊!

    “你們都是大小夥子了。”朱元璋滿含期許的看着這些朱家的男兒。“也該學着爲父皇分憂了。”

    “兒臣一直等着這天呢!”老三忙搶着道。

    “請父皇吩咐!”老四也不慢。

    “俺……俺也是。”老二……

    “這次讓你們回老家,除了歷練之外,還有個重要的差事要交給你們。”朱元璋也不賣關子,沉聲道:“替咱體察民情!”

    “哦……”兒子們的熱情消退了不少。不就是走走看看聊聊嗎?這叫什麼重要的差事。

    “怎麼?嫌太簡單了?要不讓你們去把王保保抓回來?”朱元璋冷笑一聲。

    “好,好啊……”老二這次反應不慢。

    “好個弔!”朱元璋罵罵咧咧,隨手抄起本書來,連抽老二的方腦殼。“一羣眼高手低的東西,給老子踏實點兒!先從簡單的幹起!”

    “是,父皇……”老二委屈的點頭,其餘兄弟也趕緊應聲。

    “而且這差事看似簡單,實則至關重要。”朱元璋神情嚴肅的一指御案道:“你們上前看。”

    兄弟夥兒便圍上來,只見御案上那些案牘,並非五花八門的奏章,而是清一水白色的戶貼。

    爲啥知道叫這名呢?因爲每本封皮都寫着‘戶貼’,以及‘戶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欽奉聖旨’的字樣。

    後面還有‘某行省某府某縣進呈,幾冊之幾’……

    翻開一看,每一頁都記載了一戶人家的住址、成員戶籍資料,以及田產住宅情況。

    此外還有各級經辦人員的印籤,騎縫章,編號勘合之類,看上去十分的嚴謹……

    但不出意外,哥兒幾個看的一頭霧水。

    “這是洪武三年,父皇命戶部製作的戶貼冊。”太子指一指每頁戶貼的最右側,提醒弟弟們

    道:

    “這裏印有當時的聖旨明文。”

    幾個殿下便細讀起來,只見聖旨原文曰:

    ‘說與戶部官知道,如今天下太平了也,只是戶口不明白哩。教中書省置天下戶口的勘合文簿戶帖,你每戶部家出榜去,教那有司官將他所管的應有百姓,都教入官附名字,寫着他家人口多少,寫得真着,與那百姓一個戶帖,上用半印勘合,都取勘來了。’

    ‘我這大軍如今不出征了,都教去各州縣裏下着,繞地裏去點戶比勘合,比着的便是好百姓,比不着的,便拿來作軍。比到其間,有司官吏隱瞞了的,將那有司官吏處斬。百姓每自躲避了的,依律要了罪過,拿來作軍。欽此。’

    咱洪武皇帝的聖旨就是這樣原生態,接地氣,老百姓一聽就明白。

    皇子們當然更能看明白了,老三老四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,老二則擡頭看向大哥,眼神純淨若嬰兒。

    “我大明江山能否長治久安,全靠這東西。”太子只好耐心解釋道。

    ps.第九章了是吧?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