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043章.風流少年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你好雞車耶字數:5714更新時間:24/06/27 07:08:35
    太極宮!

    孔子廟!

    凡是華夏的歷史人物,到了最後都會請進廟堂,然後手裏捧着一塊象牙板,中規中矩地坐在神龕之上,接受天下人的香火供奉。

    孔子作爲一個影響了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人物,在唐朝也受到了極高的禮遇。

    如果老先生泉下有知,那麼這一場盛大的詩會,他應該是非常開心的!

    “詩會準備入場!”

    小太監大聲宣佈皇帝的命令後,接下來就有一幫人進入了孔子廟。

    這些人可不是一般人物,都是在歷史上留有名號的。

    年齡最大的是章懷太子李賢,他是唐高宗的第六個兒子,武則天的第二個兒子,時年二十一歲。

    只見他上下一身白,甚至連襆頭也是白的。

    手裏拿着一本線裝書,是他的伴讀,唐初大詩人王勃的詩集。

    不過,此時此刻的王勃卻並不在長安,遠在,幾千裏之遙的交趾。

    王勃的父親,因爲受到王勃的牽連,被貶到交趾去當縣令了。

    這是後話不提!

    比他小一歲的是後來的唐中宗李顯,唐高宗第七個兒子,武則天第三個兒子。此人可是個了不得的歷史人物,曾經兩度上朝做皇帝,不過最後死於妻女之手。

    接下來進場的,就是後來的唐睿宗李旦,也是兩次上朝做皇帝,後來禪位於皇太子李隆基,自稱太上皇。

    他們三個人到齊之後,就開始不停的寒暄,看樣子兄弟三個已經很久沒有在一起玩了。

    原因不是別的,是因爲他們共同的母親武則天有意爲之。

    武則天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做皇帝的打算,因此它下面的幾個兒子都不能隨隨便便地串通在一起,除了這種詩會的集體活動。

    “哎喲,三位皇兄都在呀!”

    一串銀鈴般的笑鬧聲,打斷了他們三個人。

    回頭一看,原來是最小的妹妹,太平公主李令月。

    “六皇兄,七皇兄,八皇兄,三位皇兄怎麼來這麼早?是不是想個法子一起來對付我呀?”

    看來這個太平公主的確是個伶牙俐齒,完全不亞於他們的母親武則天。

    “小妹,你不是說還有一位客人嗎?”六皇兄李賢問道。

    “我一個人就可以對付你們三個人,根本就不要別人幫忙!”太平公主說道。

    “我猜應該就是上官婉兒,聽說你們經常在一起玩?”七皇兄李顯問道。

    “七皇兄,我和婉兒的事情你怎麼知道的?”

    “你們那點事情,在宮廷內外鬧得滿城風雨,聽說那個上官婉兒,琴棋書畫樣樣精通?”

    “樣樣精通倒不至於,但是完全可以和你們比試比試!”

    “小妹,你太不把你這三位皇兄放在眼裏了。上一次我們那麼幫你,這一回搞詩會,你居然胳膊往外拐,難道良心不痛嗎?”八皇兄李旦反問道。

    “唉呀呀,三位皇兄,我怎麼敢和你們過不去,到時候你們在母后的面前,隨便說我一句壞話,那我豈不是要被貶爲庶人?”

    太平公主之所以這麼說,是因爲他們其實作爲歷史的見證人,已經看到了高宗皇帝的其他子女的結局。

    前三個都是皇子和宮女所生的,在宮廷的地位自然很低。

    四皇兄李素節,是武則天的死對頭蕭貴妃生的,這種場合他自然不會參加。

    五皇兄孝敬皇帝李弘,已經先他們而去了。

    因此,平時偶爾和太平公主在一起玩的,就是這三位皇兄了。

    再加上上官婉兒,總共就有五個人,參加今天的詩會比賽。

    “哎呀,真是的,這上官婉兒怎麼還沒來?”

    太平公主在孔廟轉了一圈,燒過香之後等了半天,居然還沒等來上官婉兒,覺得有些無聊。

    “小妹,上官婉兒的身世你知道嗎?”李賢問道。

    “我當然知道呀,是罪臣上官儀的孫女!”

    太平公主從小也是聰明得很,她在母親武則天的身旁生活,也是目睹了很多國家大事。

    這一時期的武則天,除了勸農桑之外,接下來就是尊孔了。

    因此,在孔廟舉辦這種詩會活動,是武則天完全支持的。

    就在這個時候,有太監來報。

    “公主,上官婉兒來了!”

    原來,上官婉兒從早上起牀之後,就幫她的母親鄭氏洗了一會兒衣服,然後等到太監上朝,就順便乘坐他們的馬車趕到了孔廟。

    唐高宗和武則天在全國各地建了很多孔廟,現在以這座太極宮內的孔廟檔次最高。

    裏裏外外可以說是金碧輝煌,簡直是無與倫比。

    想當年自稱喪家之犬的孔子,居然能夠享受到如此待遇,恐怕真的是做夢都沒想到過的。

    “小女上官婉兒來遲了,請公主和三位……殿下恕罪!”

    在唐朝的時候,稱呼這些皇子就用殿下。

    “唉呀,快起來,咱們都是姐妹,幹嘛這麼客氣!”

    太平公主一看有些急了,就連忙去拽上官婉兒的衣袖,誰知上官婉兒今天根本就不給她面子,跪在地上怎麼也不肯起來。

    “公主,我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怎麼了?難道你也夢到他了?”

    太平公主皺了皺眉頭,回頭看一下,呆呆站在原地的三位皇兄,生怕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祕密被他們聽了去,到時候在母親武則天那裏又要告她的狀。

    上官婉兒點了點頭,說道:“這夢好奇怪,你說你一個人夢到就算了,我居然在昨天也做了這個同樣的夢!”

    看來真的是夢裏啥都有!

    “先別管他,咱們打敗這三個人再說!”

    在太平公主的再三懇求之下,上官婉兒這才肯站起來。

    她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爲了給太平公主一個大大的面子。

    不管怎麼說,兩個人之間的身份和地位是有天壤之別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這種主僕尊卑的社會,一定要遵守君臣之道。

    “上官婉兒,聽說你的詩文不錯!”李賢說道。

    “殿下過獎了,我也只是認得幾個字而已!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沒想到上官儀的後代就是上官儀的後代,居然這麼知書達理!”

    提誰不好,偏要提自己的爺爺上官儀。

    上官婉兒的心裏,頓時一陣隱隱作痛。

    不過,她很快就調試了情緒,臉上還是保持着微笑,不卑不亢。

    “殿下,如果說知書達理,哪裏比得上你的伴讀王勃?”

    一提到王勃,李賢頓時心情就一下子下跌了好幾個臺階。

    首先,唐高宗曾經非常欣賞王勃的詩句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他十六歲所做的《乾元殿頌》中,表露了自己希望能夠爲國效力的意思,得到高宗皇帝的高度賞識。

    直呼王勃是大唐的奇才!

    只可惜幾個月之後,王勃就因爲在交趾渡海的時候落水身亡,成爲華夏文壇史上千古的憾事。

    他的作品曾經一擲千金。

    然而最牛的則是《滕王閣序》,裏面寫着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!”

    千百年來,被後世的文人所傳唱。

    有人爲此還編了《漁舟唱晚》的名曲來紀念這位早早去世的大詩人大才子。

    這首曲子聽起來,真的是有一種蕩氣迴腸的感覺,讓每一個聽者回味無窮,久久不能自已。

    “殿下手裏拿的,可是王勃的詩集?”

    “正是,怎麼,難道你有想法?”李賢問道。

    “我擔心殿下要作弊!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果然是個心直口快的女子!你怎麼這麼肯定我會作弊呢?”

    作爲在場中五個比試者年齡最大的人,李賢當然不會和比他小九歲的上官婉兒計較。

    “小女子反正是這麼想的,殿下要作弊就作弊吧,也沒關係!你把王勃的詩照着念都可以!”

    “上官婉兒,在我皇兄面前不得無禮!”

    說這番話的,正是八皇子李旦。

    按說這三位皇子之中,他的脾氣最好,但是爲什麼偏偏由他發飆呢?

    其中的緣由,不用猜也能聽得出來。

    那就是要巴結目前還是皇太子的李賢。

    “皇弟,上官婉兒只是個小孩,不要和她計較!”

    “是,六皇兄!”

    八皇子李旦卑微地拱了一下手,然後摸了摸上官婉兒的頭,算是兩個人和好了。

    上官婉兒沒想到他居然會有這麼個動作,就把頭微微地偏了一下,可是還是讓八皇子李旦得逞了。

    這非常微妙的一個舉動,讓七皇子李顯看在眼裏。

    他一下子就對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產生了好感。

    以至於後來他做皇帝期間收了上官婉兒。

    給的名義是昭儀!

    “皇弟,男女授受不親,你這樣直接摸人家的頭,恐怕不符合禮儀吧!你看看孔老夫子他老人家,氣得七竅生煙了!”

    七皇子李顯做了個俏皮的動作,把大家一下子都給逗樂了。

    “怎麼,皇弟,難道你喜歡這個小女子了?”

    “兩位,你們是來鬥詩的,還是來鬥我的?”

    聽七皇子李顯這麼一說,另外兩個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很快就達成了默契。

    看來,這攻防戰線就這樣形成了。

    “三位殿下、公主,現在可以開始了嗎?”

    守在一旁的小太監也許早都等得急了,就單刀直入地問他們。

    “你這個奴才,真的是不識好歹,想什麼開始,就什麼時候開始,你只管準備就是了!”

    “諾!”

    太監一聽立馬就慌了,趕緊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現在就開始!”太平公主說道。

    “諾!詩會比賽現在開始!”

    太平公主開了金口,小太監顯得異常興奮,就連忙大聲宣佈。

    “慢慢,聽我說兩句,小妹!”

    “八皇兄,你這是?”

    八皇子李旦說道:“我們幾個人好比是在文壇上打獵。首先得要搞清楚,這獎品是什麼?免得我們折騰了半天,要白費力氣多不划算呀!”

    看來這是不折不扣的功利主義,把太平公主搞得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“八皇兄,你是不是還在爲上次的事情耿耿於懷?”太平公主問道。

    原來他們上一次詩會比賽,獎品只是一支燒餅。

    以至於得了比賽冠軍的八皇子李旦哭笑不得,乾脆連水也沒喝,直接把這只餅子給吞進了肚子。

    “你覺得我是記仇的人嗎?”李旦說道。

    “八皇兄爲人厚道,怎麼可能會計較這些呢?”太平公主笑道。

    其實,姐妹倆的鬥嘴,後來的歷史演變又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。

    她的八皇兄李旦有個兒子李隆基,最後逼得太平公主自殺了,這當然是後話不提。

    “那就好,咱們按老規矩來,六皇兄開始!”八皇子李旦說道。

    “怎麼又是我?”

    很顯然,六皇子李賢已經對這種論資排輩很不滿了。

    要是論才華,他的這三位弟弟妹妹完全不在他之下。

    這一時期,他正在幹一件大事,那就是組織人員修訂《後漢書》,這項宏大的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了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還有幾部著作有待完成。

    所以,他自認爲這一陣子在寫詩作賦方面有些退步。

    在這比賽場上,讓他的弟弟妹妹出點風頭,也沒什麼大不了的。

    他這個做大哥的,又是未來的九五至尊,做這點讓步算得了什麼呢?

    “六皇兄,你不要謙虛了,要不我給你出道題?”七皇子李顯說道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恭敬不如從命,請出題吧!”

    “那就以這個豆蔻少女爲題,寫一首七言絕句!”

    七皇子李顯所說的豆蔻少女,其實就是指的上官婉兒。

    上官婉兒一聽,頓時臉羞得通紅,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。

    六皇子李賢一聽,雙掌猛地一擊,說道:“沒錯,我正有此意!”

    於是,他接下來在一張白色纖紙上寫下了如下詩句,算是對上官婉兒的誇讚之詞。

    上官婉兒身姿輕,

    眸光如水動人情。

    芳華綻放春風裏,

    獨步江南舞羅紋。

    誰知,他的兩位兄弟聽了卻不是滿意,因爲他繼續寫。

    六皇子無奈,就只好繼續寫下如下詩句。

    紅顏綺麗上官家,婉兒才華耀人眼。

    明眸妙語悠然展,心靈高遠勝花間。

    堅韌意志鑄輝煌,柔情溫暖如春山。

    世間少有天仙子,盡展風華任歲月。

    “嗯,有點你的老友王勃的詩意情懷了!”八皇子李旦讚歎道。

    “皇弟,你就這麼容易被感動?”七皇子李顯很顯然有些不服氣,說道。

    “皇兄,我這只是實話實說!”

    “我寫得不好,不在狀態,要不你們來吧!”

    六皇子李賢昨天忙了一通宵,今天又匆匆忙忙地參加他們的詩會比賽,其實也算得上是連軸轉了。

    “皇弟,這要求可是你提的,那你何不接着來一首?”七皇子李顯說道。

    紅顏佳人上官氏,

    秋水長天眉間疏。

    嬌若春花傲世態,

    融於風景她是主。

    輕盈身姿如花舞,

    醉人容顏暗香溢。

    聰慧心靈閃光亮,

    才情絕豔誰能及。

    詩畫蘭臺倚玉樹,

    文采風華動芳顧。

    琴音繞耳樂汝心,

    盡得世間美與趣。

    曲折命運難掌握,

    歡笑淚痕一同度。

    但願紅顏不變遷,

    時光靜好伴相伴。

    “嗯,不錯不錯,兩位皇兄寫得都非常的精彩,我作爲小妹妹看到了,真的是非常的嫉妒!”太平公主笑道。

    “小妹,要不爲兄也給你來一首?”八皇子李旦說道。

    “那太好了,八皇兄的詩情畫意也不錯!”

    於是八皇子李旦,拿起毛筆開始秀他的草書來。

    太平公主清麗嫺,

    風華絕代在人間。

    溫婉謙和藏英氣,

    舉世無雙是佳篇。

    玉骨冰肌猶月明,

    眼含星辰映朝暉。

    才情出衆詩豪贊,

    文采風華動乾坤。

    德音傳世仁義長,

    家國情懷永流傳。

    寬宏大度解紛糾,

    太平盛世人心悅。

    鳳冠霞帔照蒼穹,

    功勳卓著永銘名。

    願塵緣歲月靜好,

    太平公主萬世芳。

    “不錯不錯,八皇兄寫得非常好,本公主就算是孤芳自賞了!”

    太平公主高興地蹦了起來,又看向上官婉兒,問道:“婉兒,你覺得他們的才情怎麼樣?”

    上官婉兒一聽,連忙答道:“公主,他們的確是文采飛揚,不過我總覺得這詩裏少了點什麼!”

    “哦,那你覺得少了什麼?”

    “少了點油鹽醬醋!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婉兒,我就知道你喜歡開玩笑!”

    兩個小姑娘頓時嘰嘰喳喳地開始打鬧起來,全然不知道他們現在還在進行詩會比賽。

    “婉兒,聽說你最近做了個怪夢?”六皇子李賢問道。

    上官婉兒一聽,頓時面色大變。

    因爲這個夢,對她來說的確是有些恐怖。

    就是因爲那輛馬車,不知道什麼原因,居然翻到深溝裏去。

    而且,他們所有的人都已經……死了。

    這預示着什麼,上官婉兒不敢往下想。

    “殿下,我心裏害怕,我不敢說!”

    “別怕別怕,有我們三個在,還有公主在旁邊都會保護你的!”

    七皇子李顯在一旁暗暗地給上官婉兒打氣,不知道是在鼓勵上官婉兒,還是已經看上了上官婉兒。

    盛情難卻,皇命難違。

    上官婉兒只好在太平公主的添油加醋之下,把他們的這個共同的噩夢描述給了這三位皇子聽。

    “兩位皇弟,最近王公公好像往散關方向連續發送了幾次飛鴿傳書!你們知道有這事嗎?”六皇子李賢問道。

    “不知!”

    “不知!”

    六皇子李賢有些失望,又問太平公主。

    太平公主則回答得非常乾脆,“這是奉聖人之命!”

    她這裏所講的聖人,有兩重意思,一個是指他們的父親唐高宗,另外一個則是指他們的共同的母親武則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