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022章.兵油子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你好雞車耶字數:4997更新時間:24/06/27 07:08:35
    涼州城!

    是唐代的經濟文化重鎮,和洛陽、揚州齊名。

    涼州七裏十萬家,胡人半解彈琵琶。

    經過連日行軍,王孝傑的千人部隊已經從瓜州抵達此城休整多日。

    由於途中多次和小股突厥、鐵勒的人馬遭遇,整個部隊已經折損許多。

    清點下來,只留下十之七八。

    他此行遠達瓜州,主要是爲了蒐集軍情。

    然後,彙總提交朝廷。

    此時此刻,王孝傑和他的副將兩個人站在涼州城頭之上,眺望着遠方。

    一邊是帝都長安,一邊是大漠西域。

    自古以來,河西走廊都是帝國的交通命脈。

    自太宗皇帝駕崩,帝國對這一區域的控制,受到了較爲嚴重的威脅。

    鐵勒雖然被消滅,但是還剩下極少數的殘餘勢力,試圖捲土重來。

    突厥雖然被唐朝嚴重削弱,但是仍然對此一區域虎視眈眈。

    而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,由於太宗皇帝的和親政策,下嫁文成公主至吐蕃,和松贊干布的成功聯姻。

    使得唐蕃保持了幾十年的和平,雙方久無兵戈!

    然而,文成公主雖在,但是吐蕃的貴族已經無法掩飾對天朝的覬覦之心。

    突厥和吐蕃之間,對於共同對付唐朝,已經有了預謀。

    朝廷爲了瞭解西域的實際情況,就祕密派遣王孝傑帶領一支千人隊伍前往。

    爲此,這支隊伍蒐集了關於此一區域的各類情報。

    然後,通過塘報傳達朝廷。

    趙勇和張小斐穿越到這裏,就是開端。

    王孝傑從瓜州出發,馬不停蹄地前往涼州,主要是爲了收拾鐵勒人的殘敵。

    不過,由於鐵勒人的勢力基本上已經被滅了,其國王不知所蹤,而其子女也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。

    他由於連番征戰追剿,自身損失也不小。

    目前,他決定在涼州休整補給之後,然後回調關中,整軍精武,以待再戰。

    之前,由於河西走廊一帶的驛道並不是十分通暢,他先後派遣了若干得力精幹的兵卒,來往於易到驛道刺探情報。

    經過彙總,源源不斷地把情報傳給朝廷。

    並且,根據朝廷的指示進一步蒐集沿途軍情。

    派遣人員中,有的已經有了回覆,而有的一直沒有迴應。

    其中,就有穿越過來的趙勇。

    連日來,王孝傑寢食不安,一直想到得到朝廷的回覆。

    直到昨天,他才得到斥候從關中傳過來的信息,要求其回內地進行休整。

    所以,他就做了一番安排之後,就準備出發。

    不過,王孝傑本心是不願意的。

    他希望能留在當地繼續蒐集軍情!

    “將軍,您堅持要留下,可是皇帝要您回去,想必有更重要的使命。”

    他的副將,名叫張雲逸,是京兆萬年人,跟着他已有多年。

    此時的王孝傑,在軍事上還沒有顯露出其傑出的才華,只是一名普通軍官。

    和後期任工部尚書,乃至右鷹揚衛將軍相比,還有很大一段距離。

    因此,他在此期間,就在一線進行軍事情報搜集,積累實力。

    這一時期,唐朝的威脅主要來自西北。

    後世王昌齡的詩,就說明了這一時期的形勢。

    秦時明月漢時關,

    萬里長征人未還。

    但使龍城飛將在,

    不教胡馬度陰山。

    “作爲男子漢大丈夫,應該爲國盡忠,爲家盡孝,這是我的志向。張將軍就不要勸我了!”

    王孝傑近來損失不小,本來就憋着一股子氣,他哪裏聽得進勸。

    如果手下有足夠的兵卒,他真的會稟報朝廷,將各敵對勢力徹底打殘的。

    “將軍的志向非常遠大,但是這還需要從長計議。”副官張雲逸還是有些不甘心,對他說道。

    “斥侯那邊有消息了嗎?”

    “斥侯的消息不是說讓您回關中嗎?”

    “不是,我是說之前派的斥候!”

    “之前派的斥候?一直到現在下落不明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,我給斥候的密信也不知道有沒有泄密!”

    “當然不怪你,你也不知道,這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大事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好,回防散關!”

    王孝傑留下少部分人員,協助當地駐守官兵,繼續搜集情報。

    自己就動身出發了!

    這一行,已有一段路程,半路上沒有遇到任何險情。

    可以說是順風順水!

    他最近在這一帶通過努力,蒐集到了一些吐蕃的情報,覺得吐蕃接下來就很有可能會對大唐不利。

    唐朝和吐蕃之間,自從文成公主下嫁之後,已經有了三十多年的和平了。

    不過,兩國彼此之間,大致在瓜州和大非川一線,漸漸地形成了對峙的局面,這個大非川就是後世的松潘。

    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的部隊,前幾年受詔爲邏娑(即拉薩)道行軍大總管,右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、左衛將軍郭待封爲副將,曾領兵五萬討伐吐蕃,以使吐蕃重新臣服。

    不過,由於郭待封的擅自行動,再加上強烈的高原反應,使唐軍由勝轉敗。

    此時的薛仁貴將軍,被剝奪了一切職務,處於閒雲野鶴狀態。

    當然,他後來又東山再起,取得了不久的功勳,這是後話。

    自唐太宗時期,吐蕃就曾經想和唐朝和親。

    但是,在第一次和親之時,唐太宗對吐蕃並沒有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因爲,他感覺吐蕃是個沒有開化的野蠻民族。

    可是,後來經過兩軍對壘和交戰,李世民覺得吐蕃還算得上是有些實力的。

    於是,就決定把自己的宗族之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。

    文成公主在進藏之時,帶去了很多唐朝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經典,使得吐蕃地區的文明提升了好幾個維度。

    因此,在這幾十年的時間之內,還是能夠在雙方之間保持和平的。

    另外,值得一說的是,還有一個政權叫吐谷渾。

    是唐朝和吐蕃之間的一個攪屎棍!

    據說第一次松贊干布和親之時,李世民之所以不同意,就是因爲吐谷渾從中作梗。

    松贊干布一氣之下就攻打吐谷渾,儘管打敗了對方,但吐蕃的實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。

    第二次才徹底打敗吐谷渾,成了吐蕃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而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之後,就使得吐蕃政權和中原王朝之間的關係保持一種穩定和平的狀態。

    唐朝在這一時期的和親,並不算得上是屈辱,因爲具有主動性和戰略性。

    李世民之所以是個戰略家,其實還是有點道理的。

    他一反之前的反對態度,肯把宗族之女嫁給松贊干布,主要是爲了化干戈爲玉帛。

    通過封建社會的姻親關係,來維持彼此之間的和平狀態,這何樂而不爲。

    再說,唐朝雖然處於貞觀之治階段。

    可是,在廣袤的國土之上,還需要奉行道家的無爲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。

    所以,這麼做是絕對正確的。

    但是,在高宗皇帝時期,這個時候的文成公主無法掌控吐蕃的局勢,兩地之間的關係漸漸地發生了變化。

    原有的和平關係,沒有辦法得到維持。

    因此,兵戈之災如同濃濃黑雲壓城一般,籠罩在邊關將士的頭上。

    在經過綜合權衡和深思熟慮之後,王孝傑把一份非常重要的塘報交給了趙勇。

    可是,趙勇生死不明,而且朝廷並沒有答覆趙勇的請求。

    所幸,朝廷要求王孝傑在處理邊關事務之後,進行回防休整,這是很有必要的。

    目前,安西四鎮暫時處於穩定狀態,鐵勒已經被消滅,突厥的實力得到了削弱,吐谷渾剛剛興亡於吐蕃。

    目前最爲強大的就是吐蕃,只需要對吐蕃進行防守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因此,安西四鎮目前還算得上是比較安全的。

    在這種氛圍之下,就有必要加強整軍經武,休息一下。

    所以,王孝傑將軍的前鋒已快抵達散關,據前方斥候報告,距離散關大約還有五十裏路。

    這就是說,他的部隊即將抵達散關。

    不過,爲了讓散關的張懷德有所準備,他通過驛站快馬將信息發給了張懷德。

    所以,張懷德這才早早佈置,隨他一起回防散關的大概有三五百個將士。

    這些將士,都是他精心挑選出來的關中健兒。

    不過,這些將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他們的年齡都比較大。

    說難聽點,就是兵油子。

    他們在外面行軍打仗,也喜歡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。

    古代的戰爭,大多有大索三日的陋習。

    王孝傑之所以選中一些年齡較大的將士回防,是因爲他考慮到這些將士都有了家室。

    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。

    由於常年征戰在外,過着這種九死一生的生活,家中有父母、大人小孩的應該甚是掛念。

    他想回防之後,計劃讓這些將士退役,給他們賞賜幾畝薄田過日,這也是唐朝皇帝體恤民心的一種做法。

    很快,就有斥候來報。

    “將軍,我們離散關還有三十裏!”

    王孝傑拿出一張地圖,然後收了起來。

    下馬之後,登高看了看前方,又看了看後方,他又看了看天,對副將張雲逸說道:“現在天色已晚,我們先就地紮營等。第二天天亮再起程。”

    “是,將軍有令,就地紮營,各自安歇!”

    那些將士非常開心,因爲他們離家已經越來越近了。

    每走近一步,他們的心都繃緊一分。

    不過,儘管開心歸開心。

    但是,他們目前在軍中的待遇是很差的。

    這裏所講的軍中待遇就是吃食,因爲後勤物資非常緊張,他們目前吃的是一種西域常見的食品,那就是饢。

    寧可三日無肉,不可一日無饢。

    饢通常在剛剛烤制出來之時,是非常香甜的,而且也很有胃口。

    古時行軍打仗,通常吃半邊饢,然後剩下的就可以揣在懷裏。

    而且這種饢還可以隨身攜帶,保存個十天半月是不成問題的。

    兵士行軍打仗,所攜帶的糧食是非常寶貴的。

    所以,對於王孝傑這種愛兵如子的將軍來說,他儘量地保證將士的糧食供給。

    可以說是與他們同甘共苦,因此也就得到了將士的愛戴。

    不過,歷史似乎開了個玩笑。

    也就是過了一年之後,他居然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。

    當然,這種驚天動地的事,趙勇一定是親歷者。

    “將軍,我們老兵想請你與我們同樂。”一位兵士跪在地上,對王孝傑說道。

    “你這是何意?”

    “我們都猜到了王將軍的意思,把我們這些老兵帶回家。然後,想給我們和妻兒父母團圓的機會,所以我們真的非常感激王將軍。”

    “快快起來!”

    “將軍,以後恐怕沒機會了,我們想請將軍跟我們一起痛飲!”

    “這恐怕不行。雖然目前已經暫時沒有戰事,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。”

    “將軍說的也是,不過將軍也不要擔心,我們不是有衛兵把守嗎?時刻保證將軍的安全!”

    “還是免了!”

    王孝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,那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事。

    因爲,只有時刻處於神經高度緊繃的狀態,這樣才能夠保持戰鬥力。

    如果萬一出了個萬一,這樣就可以馬上進入應戰狀態。

    這就是所謂的接戰狀態。

    “諾!”

    “既然將軍如此通情達理,那我們也沒什麼好說的。”

    兵士看到王孝傑將軍如此勤勉,且愛兵如子,也都非常感激他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因爲年齡大,想必應該還是會繼續跟着將軍,繼續在外征戰的。

    這一時期的官兵關系,還是非常融洽的。

    因爲,大唐王朝來到了歷史上最爲強大的時期。

    經濟力量非常發達,相應的軍事力量也有源源不斷的資源可以支持。

    目前,帝國面臨的形勢,還有東北高句麗殘餘勢力。

    一度雙方打得有來有回!

    此前,高句麗和半島上的另外兩個政權形成了掎角之勢,彼此之間的矛盾也很大。

    唐朝利用彼此之間的矛盾,實現了各自的戰略目的。

    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爲檢校安東都護,其部隊有二萬鎮守其地。

    高句麗末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!

    根據司馬光《資治通鑑》的記載,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,融入中國各民族中。

    另有部分留在遼東,成爲後來渤海國的臣民,而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。

    但是,此地近期還不太平。

    至於西北,則處於中原政權和邊陲的少數民族政權的對峙關係,彼此之間互有攻守。

    當然,唐朝作爲最大的力量,對周邊的吸引力是非常強的。

    兵士們都非常遵守紀律,看到自己的主將,還是堅持不懈不放鬆警惕。

    他們也沒有燃起篝火,一醉方休。

    很快,兵士們都回各自營帳休息了。

    營帳之外,是來回走動的守衛兵士。

    這些兵士看上去一個個雖然有些疲憊,但是精神狀態卻還是非常飽滿的。

    因爲,他們都意識到,每走近一步就距離妻兒老小近了一步了。

    接下來,他們應該就可以享受天倫之樂,過着田園生活了。

    在唐代社會中,田園生活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狀態。

    因爲重農抑商!

    經商者反而過得非常的糟糕,完全不是後世戲說的那些。

    儘管掙錢,不擔心餓死。

    但是,經商者很容易被歧視。

    他們的子女不允許從商,甚至連從軍都不允許。

    而廣大的農民,雖然是個罵人的詞彙,但是封建國家要想有一番作爲,還是要靠這些農民或者是田舍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