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三章 理念之爭

類別:武俠仙俠 作者:鈦艦字數:3043更新時間:24/06/27 07:05:57
    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
    幽州,文武百官,羣臣叩拜。

    唐明身着龍袍,面色肅然。

    底下有漢人、胡人以及各方勢力的代表。

    自魏晉以後,再無漢人君主成爲各族領袖,即便是名義上的領袖也沒有,唐明是第一個。

    “衆愛卿平身!”

    唐明有滔天壯志,他不僅要借用胡人的力量,還要用自己的方法教化他們。

    三代以來,北方的遊牧族人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,事實證明,以殺戮是不能解決問題的,唯有用威壓以及懷柔,一代代同化他們。

    道閥的方法不是沒有可取之處,但是做得太絕了,這樣很容易引起胡人的仇視。

    大漠野心勃勃,如此更讓他們同仇敵愾,中原王朝最強盛的時期,往往是大漠最團結的時期。

    不過好處是被胡人都推了過來。

    唐明也不信任胡人,但現在不是過河拆橋的時候,等待江山一統,他有的是時間一步步分化。

    至於現在,還是以拉攏爲主,先共同對付道閥這個強大的敵人。

    大漠和幽州形成了共識,誰都知道一旦讓長安強大,他們誰都不好過,大漠也不是無敵的存在,到時候兩敗俱傷,反而白白便宜了其他勢力。

    於是兩家就這樣合作了。

    唐明也是吃定了對方沒有佔據城池的本事,畢竟大漠也不是鐵板一塊,最多劫掠一番,土地和人口還是自己的。

    至於底層的百姓……

    “只能苦一苦百姓了,罵名我來承擔!”

    唐明心想。

    他的思緒漸漸飄向遠方長安。

    典禮上就是封官許願,來的沒來的,基本都有了職位。

    夜晚,酒宴還在繼續。

    唐明安排好其他事務之後,趁着夜色,騎着快馬趕往京城。

    路上的探子提前備好馬,大概跑死八匹馬之後,終於趕上雲瓊等人。

    這是一支大型商隊,多次與道閥合作,每次出動的人馬幾乎都在四十以上。

    但很多人不知道商隊的某個高層是他們的人,這次任務也將他們安插進其中。

    三輛馬車載着唐明以及他的心腹。

    佛門高手、玄門高手並沒有跟過來,他們有自己的渠道。

    大概分成十幾支人馬一同趕往長安。

    至於高句麗和大漠,並不與他們一起。

    這次聖帝內丹出世,過來的也不僅僅是他們,幾乎所有排的上號的勢力,都派人過來一探究竟。

    驪山。

    一風度翩翩的道人向許玄彙報,從他的衣着上來看,定是道門的高層,這人確實也是道門高層,而且還是大真人陸靜。

    道門沒有皇帝王爺,僅僅有統領全軍全教全民的大真人首座,稱大真人,又可稱首座。

    “內丹據說在長安出土,近日可能有不少高手在長安出現,我們要不全面戒嚴?恢復關文制度?”

    一旦恢復關文,長安的流動人口立馬少九成以上,再五步一崗,十步一哨,保證連一隻螞蟻都飛不出去。

    許玄笑了笑,說:“沒必要,不需要嚴防死守,他們全部過來,正好一網打盡,況且,他們內部也會分裂,你要對我們的道路有信心,世家也不是鐵板一塊。”

    “分裂?”陸靜疑惑不解。

    許玄再次說道:“世家勢力魚龍混雜,有些人不一定是我們的敵人,只是暫時團結在唐明身邊罷了,你且看好。”

    陸靜不是傻子,思索片刻,隨即明悟過來,於是笑道:“那弟子拭目以待了。”

    這次除了肉身戰,也是一次理念之戰。

    外人多對道門妖魔化,把這個地方描述成充滿暴力與殺戮的蠻夷之地。

    世家的尊卑等級不僅僅作用於平民,他們內部更是等級分明,這種等級是先天存在的,只要你出身不好,即便能力再高,一輩子也得被壓。

    這次入關隴,或許對他們也是一次精神衝擊。

    一旦世家的謊言與宣傳被擊破,這些鬆散的世家聯盟又怎麼辦呢?

    陸靜非常期待。

    很快,馬車進入道閥範圍。

    “楊氏家族,從開平二年至今,因受虐待而死的奴僕共十三人,放貸而死有十九人,因其他緣由,撿柴火、得罪家丁而死共有七人。本庭宣判——滅族。”

    鄉外空地,百姓圍觀。

    一個個衣着較好的男丁哭嚎着被人拉出來斬首,女子大多分配給單身軍士,手上有血債的照殺不誤。

    “好!!”

    “大人英明!!”

    百姓們紛紛鼓掌歡呼,道門聲望拔高不少。

    世家的錢一部分分給受害人,另一部分充公用作建設,他們如貔貅一般只進不出,數十年來不知佔了多少錢財。

    他們以爲財富能傳承一代代,可惜最終下場只能是便宜了外人。

    “這……巧取豪奪,一羣土匪妖魔!”馬車內,世家出身的人氣得直哆嗦。

    “口口聲聲說爲了天下百姓,這些百姓怎麼一個個衣衫襤褸?怎麼還有餓殍?”崔文厭惡道。

    幾十年,甚至上百年的積累,就這樣被人掠奪,任誰看了都害怕。

    “這樣也好,將來我們起勢,此地便是一呼百應,他們一定衆叛親離。”雲瓊說道。

    雖然有些卑鄙,但也不得不承認,道閥幹得越差,對大唐就是有利,越來越多的人推向他們,他們簡直民心所向。

    有了道閥這個存在作爲對比,他們的一些改良之策,也就有推行下去的可能。

    “百姓的反應也看得出來世家不得民心,道閥雖然邪惡,但也有可取之處,諸位可知道攤丁入畝的必要了?”唐明出來澆了一盆冷水。

    “這樣做未免太過針對世家,不如按照官銜逐級削減,這樣方可讓世家擁護。”一個面白無須的中年儒士說道。

    “也好。”

    有些衣着較不好的普通士子想說什麼,但還是忍住了。

    “侯兄林兄伱們想說什麼?”唐明敏銳察覺到兩個出身貧寒的謀士表情。

    “沒什麼。”候綱沒有說出自己的意見。

    這不是攤丁入畝的問題。

    如果收稅還是依賴豪強,那麼這筆稅收還是會收不上,甚至轉嫁到百姓身上,說不定隱田的情況更加嚴重。

    而且攤丁入畝要和取消徭役相互配套,後者是絕對不可能改良的;因爲朝廷根本沒有錢僱傭,道閥之所以有錢有糧,其實是把供養世家那一部分用到百姓身上。

    一路上他們發現殺戮不僅僅針對世家雜胡,甚至他們連自己人都殺。

    殺的是一個血流成河,一個人頭滾滾。

    這讓他們感覺一團火焰正在醞釀,到時或許只需要振臂一呼,即可一呼百應,羣雄崛起。

    但來到道閥控制五年以上的區域。

    一切都變了,百姓們衣着雖然簡單,但也不至於襤褸。

    道路平整,水利良好,田地裏種植着道門傳下來的千斤麥,千斤玉米等等。

    一眼望過去,綠油油的一片。

    甚至山川都變得山清水秀起來。

    “爲什麼?難道他們不用柴火嗎?”有人疑惑道。

    人口密集的地方,光禿禿的山頭才是常態。

    很快,他們便知道爲什麼了。

    商隊來到一處村落,此時,村口圍了一大批人。

    “來來,糧食換蜂窩碳,我們晉涼商社專業制碳,一斤糧食兩斤碳,或者拿白朮、山藥、銅錢都可以換。”

    “還招人嗎?”有村民問道。

    “招,有胳膊有腿就行,兩貫一個月!養蠶、挖煤、開車、運貨通通緊缺!”

    甚至還有賣首飾、雞蛋的。

    衆人驚訝無比,庶民的生活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了?

    這可是歷朝歷代都沒有出現過的情況,即便是強漢,底層平民要是吃飽飯,都能算是盛世了,哪有機會改善生活。

    這種場景不僅僅是這一村子,甚至有些有特產產出的村子,整個村都富裕了起來。

    “難道他們村長沒有巧取豪奪?”崔文驚愕道。

    “可能有,估計都被殺了吧。”候綱說,他的眼神有種莫名的情緒。

    道閥是他們見過刑罰最重的地方,稍微貪一點就是死罪。

    “撈油水的地方都沒有,難道他們不怕官吏造反?”

    “應該是不怕的,這裏官吏待遇好,吏也不固定,也有資格升爲官,再加上遍地學堂,讀書人到處都是,你不幹,有的是人搶着幹。”

    候綱似乎對這個地方很瞭解,其實他們都有瞭解的渠道,但大部分還是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不相信少了世家這裏會變成更好,把這些消息當成道聽途說的謠言。

    如今親自過來一看,真是……日新月異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