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五章 新國史

類別:武俠仙俠 作者:鈦艦字數:2775更新時間:24/06/27 07:05:57
    黃帝紀元4713年,西元2016年。

    華夏國史檔案館,一老者穿着頗有古風的現代裝,拿着證明通過重重關卡,來此一處緊閉大門的檔案館前。

    叮叮叮!

    錄入瞳孔和指紋,確認本人,大門開啓。

    裏面是一排排書架,書籍有新有舊,有的被玻璃櫃封存。

    “太好了,終於申請下來了。”

    李思賢滿懷着激動,作爲華夏資歷最老的古代史教授,他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經過上級允許,來到這個充滿絕密的檔案館。

    他沒有着急翻閱資料,而是一步步走着,一邊看着書架上的封面。

    最早的甚至有辰州時期的公文記錄。

    上面記載了一個辰州的商人家族,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拯救華夏道路,最終引領民族走向更偉大的興盛。

    這些公文離不開兩個人——白帝教主許玄以及漢昌大帝許永,這兩個華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字,即便是一個沒有上過學的文盲,也知道兩人的名字。

    大到國策、世界交流準則、政治制度;小到街邊小吃、路邊診所,都與他們息息相關。

    官方歷史總是光明而正確的。

    身爲一個資深古代史以及考古專家,李思賢想知道爲什麼兩兄弟每次都能走在正確的道路,他們留下的思想甚至讓後人渡過了所有危機。

    以及爲何國家還不對這段時期的古文件進行解密。

    懷着種種好奇,李思賢來到了這裏。

    “咳咳,文件不能外借,不能拍照,角落那裏有學習室,你可以待在那裏寫論文。”這時,一個杵着柺杖的老者咳嗽一聲,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好的,我會遵守紀律。”李思賢正色道。

    他大概翻閱了一下自己的大綱,雖然對此耳熟能詳,但還得檢查一下有沒有什麼遺漏。

    李思賢野心很大,他打算一本書簡潔而又清晰寫完神州以及整個華盟的發展史。

    從中總結出一條以神州爲中心,並且符合新時代價值觀的歷史規律,這也是上級交給他的任務。

    相比於三百年前,人類社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。

    神州一統,再到太平初年的太平商亂之前,歷史學家稱之爲萌芽時期。

    太平商亂以及次年許玄逝世是個轉折點,太平帝平亂之後,並沒有進行向外擴張,而是專心治理內政,針對神州本土以及外邦藩屬的關係做了一個全面的梳理,其中頒佈的政策到現在還在沿用。

    歷史學家對此高度評價,稱之爲“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的轉變”,這是考點,通常高中歷史都會考。

    這個時期的人們開始意識到作爲一個工業文明,並不是有槍有蒸汽機就是了,而是必須有匹配的制度。

    太平帝在位三十五年,之後是聖道皇帝。

    “嘖嘖,許氏昌朝真是個長壽王朝啊,不過長壽確實是一個王朝穩定的關鍵之一,歷史上因爲皇帝短命,而導致國家混亂的事情不少。”

    李思賢在本子上記錄着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他們普遍生育也比較晚,除了第一代漢昌,通常皇子們在二十五歲才有第一個後代。

    因爲前朝皇帝壽命長,導致後面繼任的皇帝普遍在五十歲左右。

    這個歲數在普通人眼中算是老人,但在政壇上算是壯年;有銳氣,但不算太盛;有圓滑,但不丟原則。

    聖道皇帝展開規模更加宏大,更加深入的殖民,用李思賢的話來說,就是給周邊落後文明帶來先進的文化。

    聖道之後是永昌,永昌沒有存在感,在位五年,耽於享樂,甚至恢復了太監制度,社會思想趨於保守。

    對此,歷史學家評價是社稷發展達到上限,內部矛盾開始出現,也就是這個時期,西方神羅等開始與神州出現分歧,一些地方較遠的藩屬國開始不受控制,最後分道揚鑣,但沒有開戰。

    永昌之後是神武帝,即位之初比較混亂,隨後內燃機開始出現,神州又一次引領潮流,國力開始恢復。

    之後的事情不必多說,起起落落,世界其他文明也開始登上歷史舞臺。

    之後爆發世界大戰,新的階級出現,又一次勢力劃分,直到現在的一超多強局面,一超自然是現在的華夏,周邊各盟國以華夏爲中心,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聯盟。

    “白蓮教、白帝教等宗教的改革史……嘶,又來了,這段歷史最難搞了,我就想知道許教主是怎麼活到一百一十歲的,可能真就是體質好吧。”

    李思賢撓撓頭,白帝教的歷史太複雜了,雖然他們是道教,崇尚修身養性,但還是不好說……他開始前往其他書架尋找檔案。

    “找到了。”李思賢在一個書架上找到了相關的書籍。

    白帝教歷史更不用說,世人對他們的評價是一羣整天研究修仙大道的道士,結果整出了科學。

    從火藥、槍炮、再到蒸汽機以及內燃機,其中都有他們的身影,他們確實找到了道,可惜不是仙道。

    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最偉大的科學家、發明家、思想家許玄了。

    許多科學發現都與他有關,最早是在辰州時期提出來的力學定律。

    前幾年在評價人類貢獻排名之中,許玄位列榜首,創建現代醫學的謝妙也在前十,發現細胞的崇禎在前百。

    民間到處都是他的一些神話傳說,對於他們這些歷史學家而言,這其實就是時代的侷限。

    由於當時人們科學水平普遍不高,不理解科學,只能往神話的地方牽強附會,一些神話只是當時的人以訛傳訛罷了。

    熱氣球在聖道時期大規模應用,但有心人發現其實漢昌時期就有雛形。

    或許許玄所謂的飛天傳說,所謂的真龍彩鳳,其實是熱氣球而已。

    後人們也沒有覺得這種行爲不妥,畢竟當時情況危急,唯有用宗教建立威信,方可團結衆人,明朝的洪武早年也是背靠明教。

    “這是?”他看到其中一排檔案,頓時被吸引了目光。

    “天師施趕屍術……殺許峯撥亂反正;楚王時期,天師以趕屍術殺豪格,以火球、飛天、趕屍、金光咒殺吳三桂……京城,天師斬首乾清帝。漢昌初年,天師賜予種蟲之法,人人可有超凡之力,壽命悠長;漢昌初年,陣法建造材料、丹藥材料如下……”

    上面有記錄許玄用法術殺人的述職報告,以及許永對此的批示,還有當年現場人的回憶錄,北蠻的報告通通都有,並且十分詳細。

    批示的筆跡確實是許永年輕時的用筆習慣。

    “世上真有法術?許玄真是神仙?不可能!”李思賢驟然接觸真相,一時間有些接受不了。

    其實他心裏已經是認可了。

    因爲史料太過詳實,而且國史館不可能僞造材料。

    其次是上面的史料解釋了豪格、吳三桂、多鐸、以及阿先陀羅泰吉死亡之謎。

    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,當年天師被人圍困,對方有絕對的武力,而且都是蠻夷精銳,不可能出現以數百兵力勝幾萬的事情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人家京城壽宴斬首皇帝,更是屬於玄幻的範疇了,史學家有火器說、熱氣球說、毒氣說以及諜戰說幾個說法。

    官方的教材結合了火器以及諜戰之說,因爲火器超越時代,以及無孔不入的間諜,才完成這等壯舉。

    官方這種說法不能使嚴謹的李思賢完全信服,但他一時間也難以接受神仙的事實。

    最後是種蟲之法的解密,揭露了早年那些戰場大將的由來,神武之後這些力大無窮的將士幾乎沒有出現過,原因竟然是內景丸用光了。

    至於現在流行的補充氣血、增強體質的散劑,也是源自於天師。

    “這是真的嗎?……”李思賢喃喃自語。

    “是真的,我可以作證。”

    看守檔案館的老者不知何時出現在他身後。

    “你是?”

    “第四代白帝教大祭酒庚午的後人——”

    “庚辛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