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3章 我也有三策

類別:歷史軍事 作者:夢吳越字數:2311更新時間:24/06/27 06:50:34
    淫雨菲菲,天空旬月不開,又到了遼東多雨的秋季,馬車吱吱呀呀駛過驛道,路旁枯草被碾碎在泥濘裏。

    康應乾撩開窗簾,憂心忡忡望向困難深重的遼東大地。

   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霧濛濛的雨幕,烏泱泱的征夫排成隊列,首尾不能相望,不知有多少人,還在冒雨前行。

    他們穿着單衣,身上沒什麼遮擋,連最簡陋的兵器都沒有,就這樣被鎮撫兵驅趕着,在悽風苦雨艱難前行。

    隊伍中不時有人跌倒,旋即被凌厲的馬鞭抽打。

    “敬修,還想從軍不?”

    康應乾長嘆一聲,放下了窗簾,使勁搓了搓枯枝一般的老手。

    坐在旁邊的康敬修像冬眠醒來的青蛙,身子哆嗦一下,長大嘴巴,說不出話來,他把炭火銅爐推到叔叔身前,好讓康應乾暖和一些。

    “叔,關外這是咋了,他們要去打仗嗎?”

    叔侄倆昨天才過山海關,在遼西走廊這條寬闊筆直的驛道上,連續走了三天。

    就在昨日,康敬修還在詫異於遼西驛道寬闊,能並列行駛四輛馬車,道路鋪陳的平平整整,光滑如砥,年輕人沉醉於強大帝國的宏偉敘事中,沒想到今天,便瞥見了大齊的另一面。

    “曹公公說,這是徵發的新兵,要趕往朝鮮、山東集結。”

    “可憐無定河邊骨,猶是春閨夢裏人。這次不知又要死多少人。”

    年輕氣盛的康敬修聽了,怒不可遏道:

    “關內百姓都快吃不上飯了,朝廷還要打仗,這是要去攻打倭國嗎?”

    康應乾沒再搭理侄兒,從行李中抽出一本古籍,就着昏暗的燭火,一雙老眼挨得很近很近,努力的閱讀。

    “叔,你看得清不?要不我給你讀?”

    車隊忽然停住,雨幕中傳來一片喧鬧,幾個隨行小太監扯着嗓子喝問最前面的馬伕,是怎麼回事,風雨中,傳來急切聲音:

    “各位老爺,前面讓洪水沖毀了,車輪太重,拉不動,下來幾個人,搭把手。”

    前面馬車一個小太監探出腦袋,指着那馬車罵道:

    “你可知這馬車裏裝的是什麼?”

    “是老祖宗孝敬太上皇萬壽節的大禮,大黃芽白菜、大蘿卜、大蔥、大梨子,老祖宗說了,務必要於十月二十日前,將這五千斤大黃鴨白菜、五千斤大蘿卜、五千斤大蔥、五千斤大梨子選最好的,送到瀋陽,誤了期限,殺你人頭!”

    “這位老爺,失期當斬,路走不通,便是殺了我全家也沒用啊,再耽擱一會兒,遇上流賊····”

    康敬修在車上聽得張大了嘴巴:“叔,這老祖宗又是誰?”

    康應乾望向窗外,輕描淡寫道:

    “東方祝,臨清藥商,後來讓太上皇給閹了,做了個太監,風雲際會,成了和魏忠賢一樣的人物,權傾朝野。”

    康敬修驚道:“叔,你咋知道這些?”

    外面亂成一片,曹變混氣呼呼的跳下車,踩着泥濘的路面,大聲呵斥太監們去前面推車。

    康應乾朝侄兒揮揮手,示意他也過去幫忙。

    康敬修擼起袖子,剛要跳下車,在門口停住。

    康應乾無奈,只得解釋道:“我和東方祝是故交,金剛散是從臨清拿的貨。”

    ~~~~~

    太初四年十月十九日,在一片悽風苦雨中,車隊沿着帝國四通八達的驛道,抵達沈陽城。

    二十日,太上皇在大正宮單獨召見康應乾。

    自從康應乾罷黜,離開遼東,兩人已有十二年不見。

    如今老康已是風燭殘年,劉招孫也不再是從前那個少年。

    等到今年臘月初八,武定皇帝便足足三十七歲了。

    俗話說四十不惑。

    可是,越接近不惑之年,穿越者的困惑反而越多。

    “康監軍越發清癯了,在雞澤縣過的還好吧?”

    “謝陛下掛念,除了金剛散不能售賣,一切都好。”

    君臣兩人一陣寒暄,看不出有什麼真情實意,太上皇讓琥珀給康應乾賜座,揮退左右。

    空蕩蕩的大殿上,只剩下他們兩人。

    “盧象升、喬一琦,路途生變,會耽誤幾天,晚幾日到瀋陽,既然康監軍來了,便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,說一說,大齊接下來該怎麼辦?”

    康應乾對劉招孫的坦率頗爲震驚,不過他還是小心翼翼道。

    “臣斗膽問一句,盧象升喬一琦他們在路上發生了什麼變故?”

    太上皇脫口而出道:“流賊。”

    “流賊?”

    劉招孫絲毫不顧及老康詫異的眼神,繼續道:

    “對,其實就是一些退伍的老兵,銀錢讓民政一些碩鼠給貪了,生活沒有着落,所以才鋌而走險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

    康應乾哦了一聲,沒再問下去,他在雞澤縣賦閒時,曾無數次想象過帝國現在的艱難。

    然而,他沒想到,竟然會到這一步,連官員的正常調動都會受到威脅。

    “康監軍,今日先不議這個,先說對策吧,”

    穿越者仍舊一如既往的操切,急躁,急不可耐。

    康應乾搖頭嘆息,良久才道:

    “臣在雞澤縣,這些年,虛度光陰,蹉跎歲月,且臣老邁,不如孫閣老等人,哪有什麼對策?”

    太上皇急道:“如今形勢危急,康監軍切勿推辭!”

    康應乾見太上皇態度誠摯,便提起自己的上中下三策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劉招孫彷彿將死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,連忙道:“說來聽聽。”

    “上策:停止發行糧票,恢復白銀銅錢流通;逐步廢除《齊朝田畝制度》,出臺法令保護私人土地,保護私產;允許百姓經商、海貿;允許田地流通;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,先付幫後付;停止與周邊各國交戰;恢復與明國、倭國、泰西諸國的通商貿易;裁減軍隊,降低戰兵地位;取消登陸倭國、北伐羅剎國作戰行動;將各省府縣財政徭役權力收回;設立營口、蓬萊、漢口、揚州等地爲通商口岸……

    中策:發佈罪己詔,繼續盤剝農戶,支撐陛下所謂的工業化,這樣以來,各省暴亂可能會延遲,關內的幾支軍隊背叛大齊,謀求自立的進度也會緩慢下來。”

    劉招孫對上中兩策都不感興趣,繼續問道:

    “那麼,下策呢?”

    康應乾殺氣騰騰道:

    “繼續新一輪的大清洗,抄沒貪官污吏,除掉幾個不聽調遣的軍頭,比如秦建勳,對內搜刮,壓榨農戶,對外征戰,掠奪外藩,對南明、倭國投入更多兵力,以戰養戰,將兆億百姓當成柴火燒,照亮陛下所謂的大道。不過,照目前這態勢,大齊已是山窮水盡,若是實行下策,不出三年,天下沸騰,關內關外,遍地草莽,各省都會有陳勝吳廣。”

    劉招孫搖頭道:“朕不願裁軍,也不願意開倒車。”

    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