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0章 皇帝也沒錢
類別:
歷史軍事
作者:
夢吳越字數:3218更新時間:24/06/27 06:50:34
不止是劉招孫,大家都想從皇帝那裏搞錢。
念念不忘,必有迴響。
薩爾滸之戰慘敗,遼東各地城防要銀子,重新募兵要銀子,客兵在瀋陽吃喝拉撒更要銀子。
兵部戶部表示遼餉剛收完,早就沒銀子了,大家合計一番,一拍腦門:
@朱翊鈞,陛下您還有私房錢!
萬曆皇帝:發錢是不可能發的,這輩子不可能發。搞海貿又不會搞,就是派礦監搞貪官這種東西,才能維持的了大明王朝這樣子。
很久以前,當老皇帝還是個孩子的時候,他親眼目睹張先生清廉之下的奢靡生活,在朱翊鈞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極大陰影。
原來親情、友情、連同朕和張先生的師徒之情都如美麗的泡沫雖然一剎花火。
這輩子只有兩件事讓皇帝感興趣:
搞錢,
還是搞錢
有人說,萬曆皇帝打過很多仗,而且贏了,說明他喜歡軍事。
騷年,其實很多時候,打仗也是爲了搞錢。
比如當年平定貴州土司楊應龍。
楊姓土司在貴州盤踞好幾百年,祖輩可以隨溯到唐代。
雖是土司,其實早已完全漢化,楊應龍所在播州,其繁華程度,絲毫不比大明其他通都大會遜色。
成化十二年,巡撫張瓚帶着官軍去和播州土司鎮壓苗亂,據張大人描述,他看到的播州城,是這樣的:
“抵播州,爲湘川驛。是日山勢自永安驛至播已漸低,路可通車,居民富庶,有江南氣象。楊宣慰父子率其土兵萬人布營壘於十里之郊,炮馬交作,軍容甚都······”
連這位從京師趕來的巡撫都瞠目結舌,可見播州很繁華,姓楊的很有錢。
實際上,萬曆三大徵,除了被李倧那龜孫坑了一把,搞得天朝大軍,在朝鮮要錢沒錢要糧沒糧,虧了不少錢。剩下兩次大徵,理論上都是穩賺的。
至於搶下來的錢都到哪兒了,就只有去問當年參與平亂的總兵巡撫大人們了。
話說劉綎當年在四川,也摻和過這些破事兒,可能是分贓不均,還被言官御史彈劾,說他擁兵自重,貪污受賄,而且數額很大。
萬曆皇帝狠狠治了下劉綎,在朱翊鈞看來,擁兵自重什麼的沒什麼,可惡的是這些龜孫竟然敢貪他的錢!
按照這個邏輯,在西南的某個角落,還藏有劉總兵大箱大箱白花花的銀子。
也不知道劉招孫是否瞭解這些情況。
可惜總兵大人戰死,過去的事情過去了,過去的錢也拿不到了。
眼下,萬曆皇帝最關心的兩件事,都被楊鎬搞砸了。
朱翊鈞很想揮舞十字鎬砸在楊鎬頭上,最後把這殺才拖到菜市口斬首半個時辰。
最讓皇帝無語的是,杜鬆馬林兵敗後這麼長時間,沒有一人說點靠譜的方略,反而都在向皇帝要錢。
連西邊的宣大也在嚷嚷蒙古人也乘虛而入,讓朝廷給宣發發點錢修邊牆。
這就太扯淡了。
萬曆皇帝最近頭很大,搞得現在大家都很缺銀子一樣。
確實很缺銀子。
如果萬曆皇帝具備基本的現代經濟學常識,對白銀流通,通貨膨脹之類的概念有一點瞭解,或許就能明白大明上下都這麼缺錢的原因了。
明朝中後期的資本主義萌芽遲遲沒有發展,缺的就是銀子這種支付手段。
大明以白銀作爲貨幣,遇到白銀短缺,支付就會出問題。
依附於支付之上的整個產業鏈就有崩潰的危險,可以參考49年國統區後期的金融亂象,當然,那個要更複雜一些。
總之,越是高級複雜的產業鏈,越沒法以物易物。
所以,大明離不開銀子。
那麼,銀子從哪裏來呢?
大明白銀來源主要有三,自產就不說了,萬曆皇帝的派出礦監們,“自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,諸鐺所進礦稅銀幾及三百萬兩也”,搞到天怒人怨,每年才三十多萬兩的規模,這點毛毛雨估計還沒山西某家晉商地窖裏埋的多。
第二個來源是日本。德川龜孫偷桃子成功後,日本對外貿易進行嚴格貨幣管制。對華白銀出口量,由1603年前的每年一百五十萬兩以上,驟降到1620年後每年不足三十萬兩,僅剩原先的五分之一左右。
歐洲的情況比較復雜,1596年鬱金香泡沫破滅後,歐洲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從最高峯1620年的二百八十萬兩一年,降到最低點1640年的八十萬兩一年,減掉了七成之多。
白銀流通不足會造成各種麻煩,比如饑荒。
即使在全國總體糧食產量平穩的情況下,沿海工商業地區由於出口萎縮,白銀支付能力降低而無力進口農業產區的糧食,從而糧價大漲。
明朝不是缺少物資,而是缺少調運物資的支付手段。
越缺錢,越漲價。
白銀進口的驟然減少對明朝的經濟重地造成重大打擊,而且嚴重影響到了明朝的財政,使明朝的財政進一步惡化。
所以大家現在越來越缺銀子。
所以,所有人都在向皇帝要錢,而且是要私房錢。
如果把萬曆皇帝論斤賣了給足銀子,相信很多官員都會考慮嘗試的。
皇上很不高興,不高興是因爲楊鎬這個殺才還在向他要銀子。
杜鬆在遼鎮的地盤上莫名其妙被擊潰,而距離建奴不遠的李如柏卻能安全返回,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。
不高興就得有人人頭落地。
可是遼東現在還在打仗,臨陣殺將不僅不利戰局,還會讓遼鎮那羣丘八看笑話。
從長期不上朝這件事情來說,長大後,朱翊鈞就變成了朱厚熜,成了他的爺爺。
好在萬曆皇帝沒有世宗玄修的雅好,他只是喜歡蓋蓋宮殿,蓋宮殿也花不了多少錢,可是大明好像一直很缺錢,至少大明的皇帝一直缺錢。
爺爺朱厚熜出生的安陸興王府,其實不怎麼風光,甚至比不上湖廣的一些大戶。
朱翊鈞他親媽孝定皇后本是由都人(宮女),後升爲側妃,出身卑微,從遺傳學的角度分析,朱翊鈞這一脈對金錢的渴望可以說是深入骨髓的。
所以就有後來礦監民亂那些破事兒。
礦監們在各地折騰了十幾年,搞得民怨沸騰,上至巡撫總兵,下到普通小民,都對礦監、礦擋,恨之入骨。
除了比較有名的高淮亂遼,楊榮亂滇,全國各地凡是有礦或者沒礦的地方,都有這些礦監們的身影。
壓力雖然很大,不過撈錢還是要繼續,老皇帝能有什麼壞心思呢?
大不了朕死以後,洪水滔天。
從某種程度上講,朱由校和朱由檢是完美背鍋俠。
兩人都具有較高辨識度,一個喜歡木匠活,一個刻薄寡恩,相比爺爺,這兄弟倆的所作所爲更容易被後世記住。
兩位背鍋俠揹着爺爺萬曆皇帝的這口大黑鍋,引領大明王朝一條道走到黑,越走越沉,最後大家都被大鐵鍋壓死。
萬曆四十七年的春天,面對雪花片似得奏章塘報,已經很久沒有過問政事的老皇帝,終於開了金口。
楊鎬發來的奏報,萬曆皇帝簡單做了批覆,首先把戰敗的鍋全部甩給了杜鬆,畢竟這傢伙現在死了,死人不會開口。
同時不忘提醒楊鎬,做了錯事,就要好好幹,不能再錯,調兵的事情交給兵部,你就不要擅做主張了。
楊鎬接到這封聖旨,心情更加抑鬱,因爲他聽說皇上回給陳玉庭的旨意也到了,而且聖旨中還有不利於自己的內容,搞得經略大人提心吊膽。
靠着巡撫周遇春的關係,他們很快搞清楚了陳玉庭那封聖旨的內容。
皇上在信中先是責罵杜鬆,說他這次戰死是咎由自取,撫卹什麼的就別想了,這次興兵剿滅建奴,是關係到中外安危的大事,一下子死傷這麼多人,以後不僅遼事困難,而且讓西南的土司們也蠢蠢欲動,一個杜鬆是不夠殺的,殺了他也不能解心頭之恨。
楊鎬茅元儀等人倒吸口涼氣。
皇帝的意思,是要拿楊鎬開刀。
皇上向來把財貨看得很重,甚至比朱家江山社稷都要重。
要命可以,要錢是萬萬不能的。
這次四路大軍剿滅努爾哈赤,前後花費百萬兩銀子,戶部兵部早就被掏空,不得不臨時增派遼餉,也不知皇上有沒有拿自己內帑填窟窿。
如果讓皇帝花自己的錢,這些打敗仗的將領巡撫們肯定沒好果子吃了。
楊鎬知道,老皇帝現在不殺自己,並不是什麼念及君臣之情,只是因爲他還在瀋陽,對戰局還有用處。
楊鎬現在唯一的希望就在劉綎身上,他只希望劉綎能挺住,不要像杜鬆馬林那樣,一觸即潰,即便能像李如柏那樣平安逃回來,他在奏章裏也有發揮的餘地。
川兵和狼兵沒有任何消息,客兵和遼兵繼續在瀋陽對峙,聽說西邊的蒙古也開始鬧騰,有和建奴合兵的跡象。
這幾日楊經略每天醒來都是頭大,他現在腸子已經悔青,恨自己去年不該接這個差事,若是把遼東這個爛攤子丟給熊廷弼該多好!
“經略!東路軍回來了!”